汉中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对策

2017-01-07 02:10王艳龙魏芳勤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5期
关键词:主粮汉中市汉中

陈 进,王艳龙,韩 鼎,陈 浩,魏 玲,魏芳勤

(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汉中 723000)

汉中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对策

陈 进,王艳龙*,韩 鼎,陈 浩,魏 玲,魏芳勤

(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汉中 723000)

在国家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背景下,探讨了汉中马铃薯在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主粮化发展的优势,分析了汉中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汉中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对策;汉中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增产潜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日趋减弱[1],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马铃薯以其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育期短、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耐贮藏、增产潜力大、种植效益好等特点,显示出了强劲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1]。马铃薯是集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多用途的农产品,被全世界作为重要农作物之一进行大规模发展[2]。由于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近年来马铃薯在我国发展迅猛,种植面积超过600万hm2,总产量超过8 000万t,占全世界的1/4,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成为第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已成为世界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3]。在我国甘肃、宁夏、陕西和东北部分地区,马铃薯已成为群众餐桌上的主食[4]。陕西汉中历来有种植和食用马铃薯的习惯,马铃薯主粮化种植研究在汉中已有一定基础,早熟鲜食马铃薯已成为汉中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是保障全市蔬菜供应、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战略举措。

1 汉中马铃薯主粮化发展优势及地位

1.1 战略地位 汉中马铃薯常年栽培面积4万hm2左右,马铃薯在全市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汉江河沿岸的汉台、南郑、城固、洋县等为代表的汉中平川县区,主要以早熟菜用型马铃薯为主,生产的早熟马铃薯主要作为菜用供应给西安、兰州、太原等北方大中城市,因其上市早作为新鲜春季蔬菜倍受青睐,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以宁强、镇巴、留坝、佛坪为代表的汉中浅山丘陵区以中晚熟鲜食、加工兼用型马铃薯品种为主,生产的马铃薯主要供应当地市场和邻省周边城市。汉中主栽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早大白、荷兰15、中薯5号、紫花白等,彩色马铃薯主要有黑美人、黑金刚等,初步形成了菜用马铃薯为主、加工用马铃薯不断发展的品种结构格局。据统计,2015年汉中马铃薯种植面积37 847 hm2,产量11.33万t,种植面积占全市粮食播种总面积的14.2%,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10.2%,为实现汉中马铃薯主粮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发展优势

1.2.1 马铃薯主粮化符合国家政策。国家积极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政策,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5]。同时,汉中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马铃薯已经成为汉中的主导产业之一,汉中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打造了一批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的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汉中市西乡县正在进行马铃薯全粉产业化开发。

1.2.2 汉中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属最北缘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14.3 ℃,全年无霜期235 d,年降雨量871.8 mm,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山地多,平川少,土壤多为水稻土,汉江沿岸部分区域为沙壤土,土壤富含有机质,透水透气性好。丰富的温、光、水、气和土壤资源为马铃薯栽培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2.3 发展马铃薯的产业基础良好。汉中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群众向来有用马铃薯做菜和在早春吃新鲜马铃薯的生活习惯,汉中地区群众又有地膜栽培蔬菜的技术基础,只要有优良的适宜主粮化的马铃薯品种,马铃薯产业主粮化将在汉中市迅速形成规模。2015年汉中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及产量见表1。

1.2.4 马铃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据了解,与汉中邻近的马铃薯主产区陕北榆林和甘肃定西处于不同的气候带,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在马铃薯栽培季节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陕北种植的马铃薯主要是中晚熟品种,每年9月份前基本无鲜薯食用,即使有小面积的用早熟品种进行地膜或双膜覆盖栽培,也要到8月份才能收获;甘肃定西地区一般种植的马铃薯在9月中下旬收获,早熟栽培品种7—8月收获。汉中市双膜栽培马铃薯可在4月上中旬收获上市,丘陵中晚熟马铃薯也在5—6月收获上市,汉中马铃薯收获时期正是北方蔬菜供应淡季,且北方地区无鲜食马铃薯供应市场。随着西汉高速、石天高速、宝巴高速和西成高铁的开通,汉中与西安、太原、兰州、西宁等北方城市的时间距离缩短,凭着本地区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必将发展成为北方大中城市的“菜园子”,马铃薯也会成为汉中市重要的外向型优势蔬菜产业品种。

表1 2015年汉中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及产量

2 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优良种薯普及率低 马铃薯主粮化,就是增加人们对马铃薯的消费,马铃薯主粮化的核心问题是优良种薯问题[6]。汉中是马铃薯种植大市,种植面积3.80万~4.20万hm2,但平均单产仅1.35万kg/hm2。调查发现,长期以来,汉中马铃薯种薯一是由农户按照传统经验自己留种、自发种植,优良马铃薯种薯推广普及率低下,种植基地长期处于低产状态,生产潜能被严重浪费。二是种薯大量从内蒙古、东北地区长途调运,级别混乱、以次充好严重,且由于近年内蒙古、东北马铃薯产区环腐病、黑茎病、晚疫病等影响种薯质量的病害发生逐年加重,种薯质量与价格均不稳定,这使汉中市种薯价格偏高,且病害大发生风险加剧,产业发展受上游种薯产业制约严重。

2.2 农户栽培技术落后 汉中的一些马铃薯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根据马铃薯特性和用途的不同,率先利用先进的马铃薯机械化设施设备,严格按照马铃薯规范化生技术要求进行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汉中市汉台区铺镇狮子村试验田首次创新使用春播“双覆盖”技术种植的马铃薯,单产达到6.3万kg/hm2,比传统种植产量高出1~2倍,产品品质和商品率都很高,且提前30 d上市。但是由于受土地条件和投入能力的限制,普通农民接受和推广应用这些先进技术相对较困难,他们仍按照传统方式种植。

2.3 主粮化产品缺乏 目前,汉中马铃薯仍然以菜用为主,加工用为辅。汉中市早熟鲜食马铃薯栽培品种主要为菜用型早大白。早大白为大薯型白皮白肉品种,符合北方部分市场消费需求,但我国其他地区消费和西北、东南沿海出口马铃薯均以黄皮黄肉品种为主。种植品种单一,使汉中市马铃薯收获期过于集中,产品同质化严重,销售市场区域范围窄,市场风险加大。由于缺乏专用加工型马铃薯优良品种,汉中马铃薯加工产品主要是农户和小型加工作坊加工马铃薯粉条和马铃薯干片,基本上是马铃薯收获季节昼夜加工,加工时间短,加工量小,其产品主要是农民自己全年当主食食用。由于淀粉产出率低,成本较高,严重影响马铃薯主粮化产品开发。

3 推动汉中马铃薯主粮化的对策和建议

3.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马铃薯是汉中的优势特色产业,是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可以做大做强的主导产业之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强政策、人力资源、资金、信贷等投入,形成一个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加大对汉中马铃薯产业的推介力度,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优势资本投入产业开发,改善马铃薯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马铃薯产后销售、运输与加工等产业链条的延伸,扶持马铃薯产业发展。

3.2 加大优良种薯推广力度 加快优良专用种薯的引进、选育进程,建立良种种薯供繁体系,并完善配套栽培技术,逐步形成统一的种薯质量标准和检验监管程序。加快适宜主粮化的专用马铃薯良种种薯在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的推广应用。

3.3 积极推广先进栽培技术 2015年汉中马铃薯种植面积37 847 hm2,但平均单产仅2 993.63 kg/hm2,马铃薯单产增产潜力巨大。积极引进专用马铃薯良种种薯,加快落实推广马铃薯标准化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汉台区铺镇狮子村、城固县陈丁村马铃薯“双覆盖”技术,实现汉中马铃薯稳产、高产。

3.4 加快主粮化产品开发 马铃薯主粮化,鲜食是少部分,生产出能加工成马铃薯全粉的马铃薯才是主粮化的核心。发展政府职能,积极牵线搭桥,加快高校、科研院所与从事马铃薯种植、加工的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发马铃薯全粉,生产马铃薯馒头、面包、面条、面皮等主粮化产品,重点支持市场主体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化开发及市场推广,逐步实现马铃薯由传统的菜用为主转变为马铃薯主粮化为主、菜用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参考文献

[1] 马连良.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4(9):48-50.

[2] 张长江,陈进,周浩宏,等.略阳县脱毒马铃薯种薯高寒山区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初探[J].吉林农业,2011(5):208.

[3] 李文娟,秦军红,谢开云,等.从世界马铃薯的发展看中国马铃薯[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5(29):16-19.

[4] 冯华,王浩.马铃薯主食化,是近还是远?[N].人民日报,2016-03-20(009).

[5] 唐瑾.关于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的建议[J].世纪行,2015(3):11-12.

[6] 何贤用,杨松.马铃薯主粮化与马铃薯全粉及其生产线[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24):378-379,384.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Potato Staple Food Change in Hanzhong

CHEN Jin,WANG Yan-long*,HAN Ding et al

(Hanz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Hanzhong,Shaanxi 723000)

In background of the Country launched the potato staple food change strategy,the status of food security strategy and the advantage of staple food change of potato in Hanzhong were discusse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staple food changed in Hanzhong were analyz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staple food change in Hanzhong were put forward.

Potato staple food change;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Hanzhong

陈进(1965- ),男,陕西汉中人,高级农艺师,从事马铃薯、蔬菜等经济类作物新品种引育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通讯作者,农艺师,硕士,从事经济作物开发与利用研究。

2016-11-28

S-9

A

0517-6611(2016)35-0220-02

猜你喜欢
主粮汉中市汉中
汉中市人民医院
三主粮高质量发展科技研究之路知识产权获得
国 宝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汉中仙毫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
汉中市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