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
——以江苏省沛县为例

2017-01-07 02:10宸,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5期
关键词:沛县人工指标

杨 宸, 童 尧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
——以江苏省沛县为例

杨 宸, 童 尧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以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为例,运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的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与效率以及社会发展3个方面,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区社会影响总体良好。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

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地表形成大规模的采煤塌陷地,对矿区的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1]。针对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及重建,各地多采用土地复垦的手段,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采煤塌陷严重改变地表地貌结构,部分下陷区域在雨季自成河湖,土壤接近饱和湿度[2]。在这一环境下,单纯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复垦作业,一方面施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难以发挥该类塌陷区水陆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优势,降低了重建工程的社会、生态效益。因此,改变单一的采煤塌陷区治理土地复垦模式,将塌陷地改造为湖泊,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各类人工湿地成为一种新的选择[3]。人工湿地改造是一种新生的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方法,其中涵盖的水环境治理、湿地景观建设、生态环境修复、配套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与诸多社会因素相关联[4]。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该类项目的社会影响做出科学评价,有助于解决工程引发的社会问题,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推动采煤塌陷区内外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有序健康发展。

社会影响评价是目前不少投资机构、评估机构已经尝试应用的,对工程项目的社会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效益、效果、后果评估的一种方法和技术手段[5]。我国的社会影响评价发展较晚,绝大多数的探索和实践还集中在项目范围[6]。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有学者对土地整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区土地复垦等的社会影响评价内涵、内容、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包含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社会价值、社会效益、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发展、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都有所涉及[7]。

目前,针对采煤塌陷区土地整治项目,尤其是其中的人工湿地改造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存在空白。笔者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的内容、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以江苏省沛县安国湖湿地公园项目为例对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进行社会影响评价,以避免和减轻项目实施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1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

1.1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内容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是在政府主导下由社会多方参与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难免对社会环境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微观层面看,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带来周边群众收入、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素质的变化。一方面,项目施工及后期湿地养护需要大量劳动力,有效带动了周边闲置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项目施工中对占用耕地的补偿,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影响区域群体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改造后的湿地多以公园的形式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养生的娱乐场所,湿地公园内部的道路解决了因塌陷区阻隔造成的出门难问题。湿地改造项目改善了周边农田的排灌设施,缓解了塌陷区附近农田灌溉用水紧张的局面,促进了农民增收,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以湿地公园为目标的改造会改变周边区域原有的生活文化。政府以公园为载体建设政策宣教、民俗宣传基地,湿地公园既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又内生出自然的审美价值,对农民精神文化素质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8]。

从宏观层面看,项目实施会对区域的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效率产生作用。目前的情况是,塌陷前的土地多数为优质耕地及宅基地,塌陷区周边是连片的自然村及耕地,内部也零星分布着一些农户。人工湿地改造项目势必影响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首先,施工设备进场作业会损坏村庄路面,破坏农田作物,产生噪声污染。其次,项目施工前期需对塌陷区附着物、垃圾进行清理,垃圾在运输、深埋过程中因缺乏管理会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再次,项目施工中需对塌陷区内部房屋、坟墓进行平整、迁移,因施工方与周边群众意见未达成一致,极易产生冲突,影响社会稳定。项目实施中的拆迁补偿及其他利益分配缺乏科学的依据,易对社会公平产生负面影响。项目实施带来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区域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并作用于区域的社会效率。以上都会对项目周边区域的整体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1.2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测度 从社会环境构成角度,将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评价测度确定为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与效率、社会发展3个方面。

1.2.1 社会稳定程度测度。评估人工湿地改造实施的社会稳定程度,即实施过程中社会冲突的发生情况;评估公众对人工湿地改造的支持程度及满意度;评估人工湿地改造实施过程中的公众意愿情况。

1.2.2 社会公平与效率程度测度。评估人工湿地改造对城乡收入差距、农民生活质量、生产条件、区域闲置劳动力就业、农村生活设施、农民收入增加、周边工业区排污治理的影响程度。

1.2.3 社会发展程度测度。评估人工湿地改造对项目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文化、区域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2 实证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对象的人工湿地改造项目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安国镇,地处沛县西北部,是省级湿地公园改造项目。安国镇人口共11万,面积81.3 km2,境内有一座大型煤矿,年产原煤200万t。因采煤造成的“万亩”土地塌陷区,多年来缺乏人工管护,垃圾遍地,水质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012年沛县共投资5亿元对塌陷区域进行治理,治理面积约10 km2,涉及安国镇周田、蔡家和张双楼3个行政村。

工程从水质净化、湿地景观、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汉文化5个层面打造生态湿地,项目实施后,塌陷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休闲养生的娱乐场所,并有效解决了沛县经济开发区污水排放问题,使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通过湿地净化达到地表三类水质,解决了该县西部2万hm2农田灌溉用水短缺的状况,促进了农民增收。经过人工湿地改造,原采煤塌陷区面貌焕然一新[9]。该项目的实施对研究区域的社会发展影响显著,研究区域具有代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2.2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体系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

2.2.1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模型的构建。在对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国内相关项目区工程实施的特点,考虑评价指标的可测度与数据的可获得性要求,设置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与效率、社会发展3个准则层,共选取了14个指标因子构建了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表1)。

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影响因素的两两判断矩阵,并求取B/C层次各元素的单排序权重向量,具体见表2。

表1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indicators system of the artificial wetland alteration in the coal-mining subsided area

目标层ATargetlayerA准则层BCriterionlayerB指标层CIndexlayerC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Socialimpactasses⁃smentoftheartificialwetlandalterationinthecoal⁃miningsubsidedarea社会稳定B1社会冲突事件数率C1公众支持率C2改造后农民生活质量满意度C3社会公平与效率B2城乡收入比变化率C4农业产值变化率C5农民收入变化率C6闲置劳动力就业率C7工业废水利用率C8农业设施改善程度C9社会发展B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C10生物多样性指数C11地区文化对项目的适应程度C12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程度C13区域经济发展效果C14

表2 层次计算权向量及检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单排序的CR<0.1,认为每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都是可以接受的。

按照AHP权重合成方法,合成权重向量,进而可以得到各个层次社会影响内容相对于A层的权重排序向量,则可以判断出各层次社会影响内容的重要程度,具体见表3。

2.2.2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前后社会影响模糊综合评价。

2.2.2.1 评价等级标准集与指标权重集的建立。结合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的特点,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将土地整治社会影响程度分为5个等级,建立评价标准集G,G={G1,G2,G3,G4,G5}={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表3 各因素层次总排序结果

由表3可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集,如下:

S={B1,B2,B3}={0.307 6,0.456 2,0.236 2}

B1={C1,C2,C3}={0.367 3,0.384 7,0.248 0}

B2={C4,C5,C6,C7,C8,C9}={0.138 3,0.185 5,0.404 7,0.079 6,0.088 1,0.103 8}

B3={C10,C11,C12,C13,C14}={0.156 5,0.162 1,0.116 1,0.176 2,0.389 1}

2.2.2.2 改造前后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的构建。依据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沛县安国镇人工湿地改造项目实施情况,充分参考当地土地、农业、旅游、水利等部门专家意见,设置了各指标的等级制定标准,确定了各指标属于某等级的隶属度。隶属度的确定采取模糊统计的方法,即让参与评价的各位专家按划定的评价等级给各评价指标确定等级。然后依次统计各评价因素Gj的频数Mij,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Rij,计算公式为:

Rij=Mij/N

式中,Mij为统计各评价因素等级Gj的频数;N为参与评价的专家人数。指标等级标准及隶属度结果见表4。

表4 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指标等级标准及隶属度

Table 4 Index grade standards and degrees of membership of the artificial wetland alteration in the coal-mining subsided area in Anguo Town of Pei County

指标层Indexlayer很好Verygood等级标准Gradestandard隶属度Degreeofmembership好Good等级标准Gradestandard隶属度Degreeofmembership一般General等级标准Gradestandard隶属度Degreeofmembership差Poor等级标准Gradestandard隶属度Degreeofmembership很差Verypoor等级标准Gradestandard隶属度DegreeofmembershipC1<5%0.15%~10%0.7>10%~20%0.2>20%~30%0>30%0C2>95%0.6>90%~95%0.3>80%~90%0.160%~80%0<60%0C3特别满意0.1满意0.6一般0.2部分不满意0.1特不满意0C4>60%0>40%~60%0.2>20%~40%0.610%~20%0.2<10%0C5>50%0>40%~50%0>30%~40%0.6>20%~30%0.30~20%0.1C6>100%0.1>70%~100%0.3>40%~70%0.610%~40%0<10%0C7>50%0.2>30%~50%0.6>10%~30%0.20~10%0<00C8>80%0.3>60%~80%0.6>40%~60%0.120%~40%0<20%0C9>50%0.1>40%~50%0.5>30%~40%0.310%~30%0.1<10%0C10很高0.2高0.7一般0.1低0很低0C11很丰富0.1丰富0.5一般0.4稀少0很稀少0C12很适应0.5适应0.4一般0.1不适应0很不适应0C13全面保护0.6部分保护(无破坏)0.3一般(无保护、无破坏)0.1有所破坏(无保护)0严重破坏0C14全面促进0部分促进0.4一般0.6有所阻碍0严重阻碍0

2.2.2.3 改造前后社会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是各评价指标权重与评价指标值之间的复合运算,对于综合评价而言,M(·,⊕)算子较为适用且常被采用[10]。该研究采用M(·,⊕)算子进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计算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和特征值。社会稳定指标结果为:

社会稳定指标特征值=(1,2,3,4,5)×(0.292 4,0.521 5,0.161 6,0.024 8,0)=1.919 4

同理求得社会公平与效率指标结果为:(0.093 2,0.301 6,0.493 0,0.093 7,0.018 6)

社会公平与效率指标特征值=(1,2,3,4,5)×(0.093 2,0.301 6,0.493 0,0.093 7,0.018 6)=2.643 2

社会发展指标结果为:(0.211 5,0.445 5,0.343 2,0,0)

社会发展指标特征值=(1,2,3,4,5)×(0.211 5,0.445 5,0.343 2,0,0)=2.132 1

S=W·R=(0.307 6,0.456 2,0.236 2)×

=[0.132 5,0.403 2,0.355 7,0.050 4,0.008 5]

特征值=(1,2,3,4,5)×(0.132 5,0.403 2,0.355 7,0.050 4,0.008 5)=2.250 1

由表1的一级指标权重组成权重矩阵S,由W1、W2、W3的评价结果组成综合评价矩阵R,计算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等级W(表5)。

表5 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结果

2.2.3 评价结果与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社会稳定指标“很好”等级占29.24%,“好”等级占52.15%,“一般”等级占16.16%,“差”等级占2.48%,“很差”等级占0。按最大隶属原则,该项目在社会稳定测度评价结果为“好”。该项目对采煤塌陷区进行治理,改善了周边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但项目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对农民意见的征求,工程措施一定程度上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负面效应,影响了社会稳定。

社会公平与效率指标“很好”等级占9.32%,“好”等级占30.16%,“一般”等级占49.30%,“差”等级占9.37%,“很差”等级占1.86%。按最大隶属原则,该项目在社会公平与效率测度评价结果为“一般”。该案例中,社会公平与效率指标中涉及农民增收以及项目对区域发展的指标比重较大。农民增收与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确实重要,然而,人工湿地改造项目的主要目标并非单纯获得经济收益,而是更多地关注社会与生态利益。竣工初期,项目能够带来的各项收益皆难以显化,因此该项指标未达到“好”以上的程度。

社会发展指标“很好”等级占21.15%,“好”等级占44.55%,“一般”等级占34.32%,“差”及“很差”等级都为0。按最大隶属原则,该项目在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结果为“好”。该项目解决了采煤塌陷区改造难题,改善了农村环境,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有着正面效应。此外,项目所在地依托湿地公园项目,弘扬汉文化,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上述结果表明,项目整体社会影响“很好”等级占13.25%,“好”等级占40.32%,“一般”等级占35.57%,“差”等级占5.04%,“很差”等级占0.85%。按最大隶属原则,该项目整体社会影响评价结果为“好”。从各指标的特征值来看,该项目“社会稳定”影响最好,“社会发展”次之,“社会公平与效率”再次。该项目在后期建设与管理中要注重发挥其促进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作用,即发挥项目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在分析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内容的基础上,选取江苏省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从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与效率、社会发展3个层面构建了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评价模型,对项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沛县安国镇针对采煤塌陷区进行人工湿地改造整体社会影响良好。改造项目完成了对塌陷区的综合治理,使得改造后的人工湿地具备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

(2)在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过程中,应注重征求周边群众的意见,使得群众参与到项目的决策、施工中来,以规避社会冲突风险。人工湿地的改造应有长期的规划,并在确保社会、生态效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挖掘湿地的经济潜能。参考文献

[1] 刘飞,陆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4):612-620.

[2] 赵红梅,张发旺,宋亚新,等.大柳塔采煤塌陷区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12(6):753-760.

[3] 杨瑞卿.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的可持续景观规划:以徐州市九里湖人工湿地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5):46-49.

[4] 渠俊峰,李钢,张绍良.基于平原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土地复垦的人工湿地规划:以徐州市九里人工湿地规划为例[J].节水灌溉,2008(3):27-30.

[5] 李强,史玲玲.“社会影响评价”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学术界,2011(5):19-27.

[6] 李鑫,欧名豪,肖长江.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1):3-8.

[7] 张庶,金晓斌,徐霄枭,等.基于SD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社会影响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4):81-88.

[8] 沈万斌,赵涛,刘鹏,等.人工湿地环境经济价值评价及实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18(2):70-73,83.

[9] 张庆来.沛县:用“绿色思维”建设生态城乡[N].农民日报,2014-08-20(008).

[10] 杨庆媛,张占录,杨华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3):44-49.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Artificial Wetland Alteration in the Coal-mining Subsided Area in Pei County,Jiangsu Province

YANG Chen, TONG Yao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Taking the artificial wetland alteration in the coal-mining subsided area in Anguo Town of Pei County as study area,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in-depth interview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he social impact of the artificial wetland alteration in the coal-mining subsided area was asse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cial impacts of the artificial wetland alteration in the coal-mining subsided area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social stability, social justice and efficiency, and social development.Generally speaking, the social effects of the study area were fine.

Coal-mining subsided area;Artificial wetland alteration;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杨宸(1995- ),女,山东青岛人,本科生,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2016-09-10

S-9

A

0517-6611(2016)35-0228-04

猜你喜欢
沛县人工指标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沛县大屯街道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沛县经济开发区多措并举宣安法 高压清剿除隐患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沛县靶向施策 探索“综合治安”新路径
沛县全力推动“9+1”场所防患于未“燃”
最新引用指标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