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2017-01-14 12:33柳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3期
关键词:吉西毒副浸润性

柳勇

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柳勇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12例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结合尿流改道术, 5例患者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行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辅助化疗。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平均化疗2.4个周期, 全部患者均可评价疗效。随访期12个月, 其中完全缓解2例, 占11.8%;部分缓解6例, 占35.3%;稳定3例, 占17.6%;疾病进展6例, 占35.3%, 总有效率为64.7%。中位缓解期为28周。患者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 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等, 其骨髓抑制主要为血小板降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等表现;患者的肝肾功能损害、皮疹以及脱发等毒副反应较轻,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患者死亡事件。结论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结合奈达铂化疗, 临床效果显著, 且毒副反应少, 具有较高安全性, 可加强应用。

吉西他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疗效;奈达铂

膀胱癌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是目前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段, 部分患者可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 但大部分患者仍会出现局部的复发及转移;膀胱癌一旦出现复发转移, 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同时会在短时间内死亡。所以, 如何有效降低该类患者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也使得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而手术后的化疗不失为一种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的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7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 对其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化疗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7例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标本病理诊断证实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临床分期为T3和T4, 均实施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 女15例;年龄39~77岁;12例为多发患者, 5例为单发患者。

1.2 方法 本组患者中12例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结合尿流改道术, 另外5例患者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后行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辅助化疗, 在实施化疗前24 h实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确认相关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展开化疗治疗。在第1、8、15天常规给予患者吉西他滨治疗, 静脉滴注吉西他滨800 mg/m2, 滴注时间为30 min;在前3 d给患者静脉滴注奈达铂60 mg/m2。每周期第1、8、15天给药前, 应注意对患者进行肝肾功深化和血常规检查,严密观察患者肝功能、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等指标变化情况。28 d为1个周期, 2~3个周期后评价患者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肿瘤评定标准对患者疗效进行判断[1]:以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完全消退, 无新病灶形成, 为完全缓解;肿瘤体积缩小≥50%为部分缓解;肿瘤体积有所减少, 但是减少<50%,为稳定;肿瘤体积无缩小甚至有新的病灶产生, 为疾病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总例数×100%。观察患者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2], 主要包括消化道反应、脱发、血象变化、肝肾功能、心肺毒性及皮疹等情况。

2 结果

17例患者平均化疗2.4个周期, 全部患者均可评价疗效。随访期12个月, 其中完全缓解2例, 占11.8%;部分缓解6例,占35.3%;稳定3例, 占17.6%;疾病进展6例, 占35.3%,总有效率为64.7%。中位缓解期为28周。患者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 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等, 其骨髓抑制主要为血小板降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等表现;患者的肝肾功能损害、皮疹以及脱发等毒副反应较轻,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患者死亡事件。

3 讨论

膀胱癌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 属于常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通过观察患者肿瘤是否存在肌层浸润的情况, 能够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有研究报道, 新发膀胱癌患者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所占比重较大, 通常可达25%左右, 部分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治疗不及时也有可能会进展为浸润性膀胱癌。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获得了极大提升, 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2年内可出现局部复发和转移的情况。据报道,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17%~25%, 生存率较低, 尤其是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 其生存期最多为2年。因此, 如何有效提高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已经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话题。

有研究表明, 在围手术期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施系统化疗, 能够促进微小转移灶消除, 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 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1]。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全身化疗作为一种具有具有较好疗效的治疗方法, 其应用也日益广泛。就目前来看, 顺铂与吉西他滨结合化疗是治疗泌尿外科肿瘤的标准化疗方案。其中吉西他滨属于脱氧胞嘧啶核苷类似物的一种, 能够起到抗肿瘤的效果, 在脱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作用下可导致DNA合成停止, 从而对肿瘤细胞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顺铂和奈达铂都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够对癌细胞的DNA复制产生抑制, 具有较强的光谱抗癌效果, 但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 两者在治疗晚期膀胱癌方面的作用相近[3,4], 但是顺铂的毒性反应较顺铂要轻,故作者联合应用了吉西他滨与奈达铂化疗, 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作用, 协同作用, 有效提高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同时可降低顺铂引起的毒性反应[5-7]。

[1] 陶逸然.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山东大学, 2014.

[2] 伍沛, 李乐之.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化疗进展.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6, 44(1):112-116.

[3] Uehara T, Watanabe H, Itoh F, et al. Nephrotoxicity of a novel antineoplastic platinum complex, nedaplatin: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cisplatin in rats. Archives of Toxicology, 2005, 79(8):451-460.[4] 杨慧玲, 李军. 奈达铂与顺铂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作用的体内外实验比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16(9):7-9.

[5] 李连军, 陈强, 赵勇, 等. 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附35例报道).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3(4):10-14.

[6] 张鑫, 肖博, 陈松, 等. 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观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5, 32(6):1451-1453.

[7] 赵建华, 王晨宇, 罗勇, 等.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在保留膀胱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6, 36(4):491-4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82

116300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本研究中, 通过对17例患者常规给予吉西他滨+奈达铂化疗, 以28 d为1个周期, 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 随访12个月发现, 完全缓解2例, 占11.8%;部分缓解6例, 占35.3%;稳定3例, 占17.6%;疾病进展6例,占35.3%, 总有效率为64.7%。说明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化疗的效果明显, 能够极大地减轻患者症状, 改善患者机体功能, 提高临床有效率。从患者化疗治疗的毒副反应来看, 患者化疗过程中较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和骨髓抑制症状,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血小板降低、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下降, 其他毒副反应相对较轻, 说明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化疗虽具有一定毒副反应, 但是其毒副反应相对低于其他化疗方式, 具有较高安全性, 在临床具有可行性。

总之, 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应用吉西他滨结合奈达铂化疗,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减轻毒副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疗效及生存率。

2017-10-18]

猜你喜欢
吉西毒副浸润性
二甲双胍增强胆管癌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机制的研究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阻滞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诱导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凋亡的研究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基于MRI影像组学鉴别浸润性与非浸润性乳腺癌
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毒副反应与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局部晚期鼻咽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卡培他滨节拍式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