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伤寒的综合防治

2017-01-15 04:38岳东旭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副伤寒下痢内服

岳东旭

(甘肃省庄浪县畜牧兽医局,744600)

仔猪副伤寒的综合防治

岳东旭

(甘肃省庄浪县畜牧兽医局,744600)

仔猪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严重危害仔猪生长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断奶以后至六月龄内的小猪。经过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现将该病的综合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症状

仔猪副伤寒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症状:高热40~41.5℃,精神不振,不食,腹痛下痢,拉黄绿色的恶臭稀便,病猪消瘦,耳部皮肤发绀。慢性型症状:高热41℃,食欲不振,周期下痢,稀便有血或假膜,怕冷钻草,结膜发炎,胸腹皮肤湿疹,日见消瘦,贫血,脱水,最后皮肤发绀,衰竭而死。

2 病理变化

脾脏明显肿大,肝脏有小米粒状黄色、灰白色结节性病灶。主要变化在消化道,胃黏膜有出血点,盲肠有纤维性坏死。结肠和回肠壁肥厚,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脾、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有坏死病灶,粪便稀薄而混有血液。

3 防治措施

3.1 隔离消毒 把发病猪按症状轻重分别隔离,3%烧碱对圈舍进行消毒。

3.2 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行气利水为法则,方选“黄香汤”,组成为黄连、木香、白芍、槟榔、滑石、枳实、黄柏、双花、茯苓、甘草,将上述药用冷水浸泡15分钟,水煎,取汁,胃管投服。

3.3 西药用复方新诺明,发病猪群按每公斤体重每次0.07g拌料内服,日服两次,依病情连用3—7天。其余猪群按每公斤体重0.03g拌料内服,连用3天。口服补液盐 (500ml常水内加氯化钠1.5g、氯化钾0.75g、葡萄糖10g、碳酸氢钠1.25g)让猪自由饮用。

4 病例介绍

2012年2月20日,永宁乡某猪场从外地引进仔猪40头,数日后,部分仔猪出现发热、腹泻,至2月28日,共有33头先后发病,发病仔猪都是在1.5—2.5月龄,体重在15—30kg左右。病猪体温升高至41.5—42℃,呈弛张热,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如水,呈淡黄色或黑绿色,带有恶臭味。体表耳根、耳背、头部及胸、腹下皮肤发绀,有紫红色出血斑,边缘比较清楚,有的发病1—2天死亡。根据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与剖检结果,诊断为仔猪副伤寒。首先把发病猪按症状轻重分别隔离,3%烧碱对圈舍进行消毒。药用黄连80g、木香60g、白芍50g、槟榔50g、滑石60g、枳实60g、黄柏80g、双花80g、茯苓50g、甘草30g,将上述药用冷水1200ml浸泡15分钟,水煎2次,取汁,合并煎液,共约600ml,用胃管投服,每头仔猪灌30ml,每日 1次,连服3天。复方新诺明,发病猪群按每公斤体重每次0.07g拌料内服,日服两次,依病情连用3—7天。其余猪群按每公斤体重0.03g拌料内服,连用3天。口服补液盐液让猪自由饮用。后追访除2头瘦弱仔猪死亡其余均痊愈。

5 小结与体会

5.1 预防:本病的预防,首先仔猪在7日龄左右实施首次免疫,由兽医人员用冷开水将疫苗稀释成每头毫升量均匀地拌入少量颗粒饲料中,让仔猪自行采食,确保每头仔猪都达到免疫。对个别体质瘦弱、不能采食足量饲料的仔猪,采用20%氢氧化铝胶液将副伤寒疫苗稀释成2~5倍肌肉注射。其次在母猪分娩前1周内,对圈舍及周围环境采取复合酚进行预防消毒,5天进行1次。另外要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确保仔猪饲料、饮水及圈舍环境清洁卫生;把病死猪进行深埋处理,病猪须隔离饲养,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

5.2 本病治疗上本人采取自拟中药方 “黄香汤”为主,本方取清热解毒、行气利水之功,解毒必须泻火,泻火必须泻心火,泻其所主,故以黄连为主药。黄连、黄柏、双花能清热解毒,专于清泻胃肠之热,苦寒燥湿而止下痢;白芍、木香、枳实行气导滞,调血和肝,治下痢腹痛,久痢必伤阴血,故又能养血和阴,调和肝脾;滑石、茯苓、槟榔能清利湿热,上清水源,下利水道,除三焦湿热,使里热从小便而出;甘草和中调和诸药,故本方有清瘟解毒、扶正祛邪、凉血止痢之功效。

S858.28

B

1003-8655(2017)03-0065-01

猜你喜欢
副伤寒下痢内服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研究
仔猪下痢综合治疗技术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羊副伤寒病的防治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中兽医治疗(防治)方法整体化研究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