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畜禽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前景

2017-01-15 04:38张永康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兽医兽药中草药

张永康

(河南省民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476800)

中药在畜禽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前景

张永康

(河南省民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476800)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疾病防治是养殖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畜禽病原菌众多繁杂,常规西药防治效果不理想,中兽药其历史悠久,来源广泛,近年来在畜禽养殖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以其良好的效果得到使用者的欢迎与好评。

1 中药防治畜禽疫病的作用

中兽医药在其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对畜禽疫病病防控有着丰富的经验总结。经过现代长期而大量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业界公认中兽药具有显著的特点与优势。现将中草药在畜禽疫病中的防治作用综述如下:

1.1 抗菌、抗病毒作用 从一些中草药里提取的活性成分如鱼腥草素、大蒜素、黄连素等能够直接抑制病原微生物,抑制其生长繁殖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传统的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在抗菌抗病毒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如板蓝根、柴胡、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并能预防病毒、钩端螺旋体、致病性真菌和原虫感染;有些中草药如当归、黄芪、甘草等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促进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等途径而达到抑制病毒的目的。

1.2 调节免疫作用 中药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包括多糖、苷类、生物碱、挥发油类、蒽醌类和有机酸类等物质,这些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中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能够明显增强动物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如补中益气的药物:黄芪、当归、党参、刺五加等能够提高动物机体IgA、IgM、IgG含量,增强补体C3、C4的活性。中兽医经典方剂中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都对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促进作用。

1.3 营养调理作用 中药成分里的蛋白质、多糖、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色素等更是直接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与畜产品品质改善,可见中药具有营养调理作用。

中兽医理论强调“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如健胃散、增液承气汤配伍中就充分考虑了治疗泻痢、便秘时对脾胃正气的养护。小柴胡汤、龙胆泻肝汤、八正散在治疗即治疗肝郁、黄疸、水湿潴留等临床病理症状的同时,还具有养肝护肝的作用。说明中药不仅防病治病更注重调节机体脏腑功能,维持肝肾脾胃等的正常状态与协调平衡,使营养物质得以充分吸收,恢复与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2 中药在畜禽疫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2.1 毒副作用低,无耐药性

中药大多为天然的植物和矿物质入药,且经过人类反复试验、筛选,大多为对机体有益无害的物质,许多还是食药兼用的品种,尽管部分中草药有一定毒性,但经过适宜的炮制和配伍,能够减少其毒性,适量使用是没有毒害的。中药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挥发油、苷类、有机酸、多糖、鞣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些大分子物质以复方形式结合,在机体中具有复杂的代谢反应,进入机体后从呼吸、生化代谢、能量转化、遗传物质(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繁殖等多个环节干扰和(或)阻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继代,病原微生物很难对其产生抗药性,从而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总之,整体而言中药毒副作用很低,无耐药性,可在畜禽生产中放心使用。

2.2 现代加工工艺扩大了中药应用空间

中药大多具有苦涩味,适口性差,不易饲喂畜禽,但随着现代中药加工工艺的提高,通过活性成分提取、中药发酵、中药超微粉,把中药制成注射液、颗粒剂、口服液、浸膏剂、新型散剂等中成药制剂,这些中成药制剂使用量小、质量稳定、效果突出、给药途径多样化,尤其是口服制剂解决了中药适口性差的问题,扩大了中药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空间。

2.3 中兽药防治畜禽疾病重在未病先防

现代畜禽疾病防控中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以“治未病”为指导思想,防病于未然,中药作用广泛持久,毒副作用小,在畜禽疫病预防方面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近年来养殖场已经转换养殖观念,保健用药大行其道,中兽药已成为动物保健品领域的主力军,中兽医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后,中兽医药研制与应用应充分发挥学会、协会、联盟等行业精英的作用,携手合作重点研发新的中药原料、新剂型、新工艺,开发防控畜禽重大疾病和促进生长的新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搞好地为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S853.7

B

1003-8655(2017)03-0081-01

猜你喜欢
中兽医兽药中草药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发展中兽医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