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胎衣不下的中药治疗经验

2017-01-15 04:38马正文张顺明执笔人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积石山候温方用

马正文,张顺明(执笔人)

(1.甘肃省积石山县银川乡畜牧兽医站,731707;2.甘肃省积石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牛胎衣不下的中药治疗经验

马正文1,张顺明2(执笔人)

(1.甘肃省积石山县银川乡畜牧兽医站,731707;2.甘肃省积石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牛胎衣不下是养牛业中母牛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孕牛分娩后经过一定时间,胎衣部分或全部滞留子宫内不能正常排出的病症。其发病率根据地理条件、饲养环境、饲养方式、母牛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平均发病率为6.5%左右。农村部分养牛户为了胎衣及早排出,在外露于阴门外的胎衣拴系旧鞋、小木块等重物,等待几天自然不排出后找兽医进行人工剥离和治疗,以上情况均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致使产后母牛产奶量下降,子宫复旧延迟,重者引起子宫内膜炎等病症,影响次年正常怀孕,甚者导致全身的疾病。所以,对本病的防治工作在养牛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诊断要点

胎衣不下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母牛刚分娩后如果胎衣及时排出,可查看胎衣的完整性,如果有残缺,可能部分滞留在子宫内为部分胎衣不下。如果母牛分娩后几天内不排出胎衣,即为胎衣完全不下。另外,产后几天内从阴道内流出较多污红色恶臭液体,可诊断为胎衣不下导致的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阴道炎等。

2 治疗技术

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佳,笔者重在应用中药治疗,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2.1 主要以温补散寒,排瘀和血为治疗原则。方用《傅青主女科》载的生化散加味:当归120g,川芎、桃仁各45g,炮姜30g,炙草15g,党参、黄芪各50g,黄芪60g,红花30g。共为细末,开水冲,候温加黄酒250g,童便一碗,一次灌服,每日一剂,连服3剂见效,6剂后痊愈。

2.2 以活血补血、温宫为主。方用红花30g、牛膝30g、当归60g、肉桂15g,研末,开水冲,候温加黄酒250g,一次灌服,每日一剂,连服3天见效,6剂后痊愈。

2.3 活血补气行滞祛瘀为主,方用桃仁30g,红花20g,京三棱30g,蓬莪术30克,当归尾60g,龟板60g,赤芍60g,血余炭15g。混合后研末,开水冲,候温加黄酒250g,一次灌服,每日一剂,连服三日见效,6剂后痊愈。

3 体会

牛胎衣不下治疗方法较多,笔者认为中药治疗,方法温和,效果好,次年配种受孕率高。产前有效预防是减少本病发生的主要保障。胎衣剥离手术,方法虽然可行,但出血多,易感染,对母牛的损伤也大,还影响次年受孕。

S853.51

B

1003-8655(2017)03-0090-01

猜你喜欢
积石山候温方用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东部白松物候学特性及年生长规律观测
少数民族地区“移风易俗”推进工作探索
猪外感腹泻可用中药治
用姜巧治猪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四季划分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