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17-01-15 1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6期
关键词:病程哮喘综合征

马 越

(辽宁省阜新市矿业集团平安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诱发了更多呼吸道疾病的而发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哮喘的发生率较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为慢阻肺(COPD),主要是由于气流的不完全可逆受限,引起的特异性炎症[1]。在临床上有很多疾病最终都可能会发生为慢阻肺,该病病程较长,治愈较难。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感染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从而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且该症状多在夜间和凌晨发生。该疾病属于慢性病,病程较长,而且治愈后容易反复发作。以上的两种疾病合并发生后,病情更加复杂,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就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体征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现将统计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相关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治疗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2±4.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2)年; 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4±5.4 )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1.5)年。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和精神疾病,各小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特征:两种疾病均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发生后,主要表现为气促、胸闷、气急、咳嗽、呼吸困难以及气喘等,待患者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开始使用气雾剂的剂量是:成人200~1600 μg/d,分2~4次。一般1次200 μg,早晚各1次,病情严重时,1次200 μg,1日4次。实验组则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生产企业: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注册证号H20140164)每次吸入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的剂量比为50 μg/100 μg,2次/天,连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各不相同,观察各组中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汇总数据的分析处理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分析与处理,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中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结果指数中肺功能改善情况为计量资料,数据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对比各小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情况:实验组患者肺功能FEV1和FEV1/FVC 指标分别为 (75.35±3.46)%、(64.58±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59.75±3.41)%、(57.57±2.18)%,各组间的数据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经不同的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2例,其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有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其总有效率为72%,实验组的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结果显示,χ2=10.714,P=0.001,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用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出现心悸1例,恶心1例,对照组患者有头痛3例,心悸5例,恶心4例,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远低于对照组的24%,两组进行比较,其χ2=8.305,P=0.003(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与COPD均是呼吸科较常见的多发疾病,该两种疾病合并发生后,既有哮喘的表现,又有COPD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咳痰、气急、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COPD发病原因与吸烟和空气污染有关。该病病程较长,早期无明显症状体征改变,且容易反复发作。引起或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家族有哮喘病史、或受过敏因素的影响,即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螨虫、花粉、宠物皮毛以及某些食物过敏等[3]。患有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患者会出现肺部哮鸣音,该病病程较长,治愈后易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可能会出现死亡,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沙美特罗替卡+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气管扩张药,主要具有扩张支气管,控制哮喘、消除炎症等多种作用,且疗效时间长,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好,在夜间控制哮喘发作的疗效最好,不良反应极少。布地奈德可以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刺激性咳嗽、皮疹等不良反应,所以一般不单独应用,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后,具有协同作用,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采用以上两种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了肺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1]孙永昌.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指南解读[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2(4):325-329.

[2]李永锋,许志强,韩鹏,等.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6,15(8):1480-1481.

[3]李鸿茹,林丹,陈愉生,等.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5,16(4):332-336.

[4]张树荣,安忠碧,张彦,等.呼出气一氧化氮在老年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中的测定[J].临床肺科杂志,2016,14(2):217-219.

猜你喜欢
病程哮喘综合征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一毛学琴记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