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7-01-15 1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6期
关键词:髓内远端胫骨

韩 峰

(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胫骨骨折属于骨科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类损伤疾病,发生率较高,尤以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较为多见。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治疗方式较多,主要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大类,前者尽管可以减轻疼痛,但是恢复较慢,且对于骨折严重者往往临床效果不够理想[1]。故而手术治疗无疑是更为理想的方案,石膏外固定、钢板固定及髓内钉均是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常用手术方式。近年来研究表明[2],钢板及髓内钉固定在胫骨远端关节外患者中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应当深入探究其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最佳治疗方案。鉴于此,本研究将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疗法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并观察临床指标和疗效,对比分析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参加本研究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均为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接诊的符合入选标准者,且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将所有受试对象随机进行编号,并据此将其分为钢板组和髓内钉组,各53例。钢板组中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21~68岁,平均(36.9±6.3)岁,骨折至入院时间4~37 h,平均(12.5±3.6)h;AO分型:A型、B型和C型分别有17例、11例和25例;髓内钉组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23~69岁,平均(37.2±6.5)岁,骨折至入院时间2~31 h,平均(12.3±3.2)h;AO分型:A型、B型和C型分别有15例、12例和26例。2组临床资料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X线片或B超检查证实;②年龄20~70岁;③符合治疗方案禁忌证;④对本研究操作方法及可能风险均知情,且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严重外伤者;②合并严重全身性炎性反应,或内科疾病者;③既往存在胫骨骨折、手术史者;④伴有传染病、血液病或精神障碍者;⑤伴有严重昏迷、休克者。

1.3 方法: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参照《实用骨科学》中交锁髓内钉手术方式步骤完成操作,此方法是临床传统术式,故本研究不再赘述。

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麻醉方法选择硬膜外全身麻醉,首先将患侧在C臂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确定复位效果满意后在皮肤上缘采用长约2 cm的横向弧形切口进行标记,将皮肤、筋膜逐层切开后建立深筋膜与骨膜通道,将钢板置入后。观察是否存在骨折块,并对存在着进行复位。采用克氏针将钢板两端进行固定,并将钢板孔作为标记,再次做一个长约0.5 cm的皮肤切口,钻孔后采用螺钉进行固定。

术后处理:术后首先注意观察体征变化,待患者清醒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进行补液、扩容治疗。手术切口局部皮肤保持干燥清洁,所用敷料严格消毒,注意营养物质摄入均衡。术后早期给予康复训练,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并采用X线复查骨折愈合效果,于12~18周内择期将内固定物取出。

1.4 观察指标。观察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等。

评估临床疗效:所有受试者均于术后随访半年,并参照《实用骨科学》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随访结束时患者关节功能活动状态良好,且无畸形愈合、关节疼痛等不良情况;有效:随访结束时患者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好转,且无明显不适症状;无效:X线检查示骨折处对位对线情况较差,且关节疼痛,严重影响功能活动。显效与有效例数总和在各组中所占比例即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汉化版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临床指标均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分布情况采用非参数法之和秩和检验;总有效率采用卡方检验。将P<0.05记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钢板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95.8±12.7)m L、(61.2±5.1)周、(12.3±3.2)m in,髓内钉组分别为(96.3±14.4)m L、(78.9±5.4)周、(18.9±3.9)min。2组术中出血量数据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髓内钉组显著缩短(P<0.05)。

2.2 临床疗效:钢板组中分别有37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23%(51/53);髓内钉组分别有23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25%(42/53)。钢板组和髓内钉组临床疗效等级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钢板组总有效率远高于髓内钉组(P<0.05)。

3 讨 论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在胫骨骨折病例中构成比高达37.80%,可由多种原因导致,以运动损伤、车祸、高处跌落最为常见。石膏外固定和药物治疗容易引起复位丢失、骨折畸形愈合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日后活动功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此类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作为传统的临床手术方式,交锁髓内钉能够保证良好的复位和内固定效果,促进骨折部位正常修复和愈合[3-4]。但是此术式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应用手术操作比较复杂,故而所需手术时间较长,且术后骨折愈合缓慢,使得术后早期患者日常活动功能受到一定限制。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以其独特的生物学性能和优势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逐渐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与传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相比较,该治疗方案优势更为明显:①手术过程中操作简单,且切口小,因而对患者的创伤也较小,明显减轻其疼痛感;②固定牢固,稳定性及可靠性均较为理想,为骨折良好愈合和恢复创造有利条件[5];③术后骨折愈合迅速,且患者术后早期可进行适量活动,并不受明显限制[6];④骨折愈合更为迅速,且效果也更为理想。由此可知,针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和临床疗效。本研究中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均较髓内钉组明显改善,直接证明了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的有效性及可推广性。

综上所述,可考虑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更为安全、微创的方式促进骨骼愈合,改善临床效果。

[1]邹平洲,丁坚,付士平.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5,37(7):1062-1063.

[2]伍泽鑫,邓仁椿,罗敏,等.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15):2223-2226.

[3]杨泗华,王永利,李根,等.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临床疗效[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10):28-29.

[4]孙国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 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18(7):77-78.

[5]孔闪闪.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7):911-912.

[6]王磊,赵力.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337.

猜你喜欢
髓内远端胫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