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探究

2017-01-16 08:01李新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务员毕业生事业单位

李新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探究

李新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寻找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就业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年度离职率等就业质量标准的调查,分析归纳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企业单位招聘、返乡就业、自主创业等就业路径的特点和实现方法,以便积极引导大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路径

2016年6月12日上午,麦可思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了“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会议明确提出: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7%。其中,本科院校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2%;高职高专为91.2%[1]。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为56.5%,就业满意度为52.3%,年度离职率为42.2%。因此,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就业满意度一般,短期内离职率较大,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并不理想。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有哪些?

一、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概念

目前,就业质量的概念及内涵尚未明确界定。一般认为,所谓就业质量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状态的优劣程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一般用就业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年度离职率等指标来衡量[2]。职业期待吻合度是指毕业生被调查时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人数百分比;就业满意度就是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可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档次;年度离职率是指毕业生一年内累计离职人数除以一年内在岗人数和离职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就业路径是指劳动者为了获得该项工作所使用的方法。由于职业特点不同,获取各项工作,进行该项工作就业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路径就是他们获取高满意度和期待吻合度职业的就业方法。

二、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分析

(一)研究思路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实现科教兴国、科技兴企的主力军。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吸引着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注意力,关系到社会与高校的持续发展,以及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引发了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许多学者从国家、社会、家庭、高校和自我五个方面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分析,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从“就业质量”和“就业路径”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高质量就业的前提下,寻找适合自身需要的就业路径,比较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实情。其中“就业质量”用就业满意度、职业吻合度和年度离职率三个参数进行反映;“就业路径”从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返回农村、自主创业五个就业方向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一条纵向路径都有其特点和实现方法,就业路径与就业质量参数都影响就业结果。高校毕业生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必须在满足良好的就业满意度、职业吻合度和低离职率的前提下,寻找适合自身专业需要的就业方法。

图1 研究思路

(二)选择样本

2016年6月,我们研究团队对某高校2015届毕业生进行毕业一年后就业情况问卷调查,选择出600个毕业生样本,得到了本文分析的550个有效样本。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类型、职业与所学专业符合情况、职业满意情况、年度离职情况等。经过多次的完善和对问卷信效度的分析,问卷已经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三)数据分析

根据上述的550个调查样本数据,我们将职业类型综合成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返乡就业和自主创业五种职业类型,求得某高校2015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各职业类型的就业百分比,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从表1可看出:2015届毕业生工作一年后,有17.46%考取了国家或省公务员;有28.73%到事业单位就业;有33.82%到企业单位就业;有6.36%返回农村就业;有13.64%选择自主创业。所得数据与实情基本相符,高校毕业生集中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就业,返乡就业的大学生人数最少。

表1 某高校2015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就业类型统计表

根据上述550个调查样本数据,我们也得到了某高校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职业吻合度和年度离职率,如表2所示。从表2可看出:某高校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3.52%,职业吻合度为50.12%,年度离职率为68.41%。因此,某高校毕业生的离职率较高,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吻合度都较低,说明该高校的就业质量不是很理想。

表2 某高校2015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就业质量参数统计表

(四)大学生就业路径分析

1.报考公务员

(1)报考公务员的特点

大学生要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就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现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有两次,上半年为各省级公务员考试,下半年为国家级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一般分笔试与面试,笔试主要考“申论”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两门课程,笔试合格才能进行面试。面试主要是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全面性与灵活性。一般记忆力好、应考能力强的考生报考公务员有其优势。对于想从政并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资格的考试是进入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的必经之路;想要寻求安定、少风险、按部就班的工作稳定者,成为国家公务员队伍一员无疑是个上选;对于毕业后回到原籍且发展受限、生活质量不高的大学毕业生将公务员考试作为再一次职业选择的跳板。

(2)考取公务员的方法

报考公务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路径,研究显示某高校2015年有17.46%的大学毕业生考上了公务员。根据多年报考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经验,迎考公务员的一般方法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一个月时间看公务员辅导教材,了解“行测”与“申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题形,再看一些总结性资料,对题形做进一步熟悉;第二阶段利用一个月时间做真题,每天定时定量做国家及省级公务员考试真题;第三阶段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将以前做过的真题再做一遍,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与正确率,且在弄懂错题的基础上,将错题记录在案;第四阶段利用半个月时间做错题,将以前的经典错题再做一遍,厘清做题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第五阶段利用半个月时间再做真题和温习经典错题。通过四个月学习,经历五个阶段的攻关,大学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应该会考出好的成绩。

2.事业单位招聘

(1)事业单位招聘特点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强调的是公开透明,要求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事业单位必须按照规范的程序、在规定的权限内选人用人;二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行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制度是统一规范的,管理权限是分级的,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充分体现各自的特点,不强求一致;三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采取考试、考核的办法进行,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四是考试内容具有事业单位的特点,体现岗位要求,考试的内容是招聘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没有规定设置统一的公共科目;五是在考试的组织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可以由单位自行组织考试,也可以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3]。

(2)实现事业单位就业的方法

研究数据显示某高校2015年有28.73%的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包括教育部门)就业,因此,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是高校毕业就业的一条主要路径。事业单位的招聘一般要进行考试,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一是要通过笔试。根据各个地域不同,招聘单位不同,笔试考试科目也有不同,一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也不指定教材,考试内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法律,职业道德,写作知识,科技和知识产权等;二是要通过面试。进行面试备考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你所报考岗位的历年考情,你可以通过登录当地的人事考试网阅读面试公告,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面试备考。如果你平时不怎么关注时事热点新闻,那么笔试通过进入面试备考阶段,就应该着重培养自己关注并评论时事的兴趣[4]。另外,面试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答题,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轻易放弃,而要坚持说下去。调节好心态,注重题型总结并理顺答题思路。

3.企业单位招聘

(1)企业单位就业特点

企业单位选择人才主要看重的是个人基本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及个人品德修养三个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有75%的企业负责人特别强调:目前不少大学生在应聘时,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但一试用,就很容易发现他们的个人品德修养和基本素质都不尽如人意,德比才更重要;81%的企业负责人认为诚信的职业道德是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思想素质中最重要的;79%的企业认为员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敬业精神。部分企业在招聘时都会亮出特别要求:希望招收党员大学生,这样既有文化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企业最担心大学生进入公司后,一些基层实际的工作不愿做,还心高气傲,对那些工作经验丰富但学历比自己低的老师傅不尊重,不愿虚心请教。团队精神不可忽视,在聘用大学生的时候,有52%的企业看重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有62%的企业看重团队精神;51%的企业认为是合作精神。尤其是一些较大的企业,更是把大学生的协调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放在首要地位考查[5]。

(2)实现企业单位就业的方法

研究数据显示某高校2015年有33.83%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单位(包括国企、外企、私企)就业,因此,进入企业单位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另一条主要路径。既然企业看重的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实际工作能力、个人品德修养、社交能力、团队协作精神。那么,要想进入企业就业,就必须培养这些能力和具备这些精神。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一是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二是要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技能大赛、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等教育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三是进入大学校园后要彻底“断奶”,从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开始,就要学会利用自身的工作能力来自己养活自己,自己的一切生活开支,都由自己来负担,这就是一种生活的压力,也是一种提升基本素质与锻炼工作能力的最好方法[6]。实现大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就要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真、善、美”的统一,不断完善人格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人的交际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并不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刻苦学习与社会锻炼得来的。大学生要培养好交际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笔者认为要从如下三方面着手:第一要善于理解他人。在日常交往中,要接地气,要敢于与自己地位不同、出身不同、经历不同的人进行交往;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难处与不足,缩小他人的缺点,扩大他人的优点,真诚待友、团结协作。第二要从小事做起。对待他人要有礼貌,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小事去打动他人,用小事去换取人心。第三要掌握改善人际关系的技巧。善于交际并不是一味地取阅他人,而是要在他人有困难的时侯去帮助克服困难,当他人有欢乐的时候不要去破坏他人的欢乐;多交谈少埋怨,多沟通少猜测,用自己的真诚去换来别人的真心合作,在真心合作的基础上来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4.返乡就业

返乡就业特点:这里讲的返乡就业并不是返乡创业,而是通过自身努力在农村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们。在大学生就业群体中,有一部分来自农村,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来说返乡就业是一种不错的就业途径。一般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相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从小学到中学缺少一个自我展示、自我张扬的平台,所以,他们在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等方面是弱项。由于农村籍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有乡土情结,经历过生活的磨练,在吃苦耐劳、踏实工作、老实做人等方面是强项。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对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懂农业技术、会经济管理、能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也储存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返乡就业的大学生不仅要通晓农业科技知识,也要具备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不仅要能规划好旅游村庄,也要具有科学管理乡村资源的能力;不仅具有强烈的事业责任心,也要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执行能力、团结合作与协调组织能力[7]。

(1)实现返乡就业的方法

研究数据显示某高校2015年只有6.36%的大学生返乡就业,这远远小于我们的期望值,许多大学生不愿意返乡就业。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心态问题。大学生既然选择了返乡就业,就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开展工作,不能将城市的优势来比较农村的劣势,要入乡随俗、主动适应农村环境,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是目标问题。大学生返乡就业最容易好高鹜远,总认为自己有知识见过世面,看不起小事,看不起基层,喜欢将任何事情理想化。大学生返乡就业要面对乡村信息不畅通、交通不方便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小的目标,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再慢慢扩展为大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就会实现自己人生的总体目标。第三是知识适应性问题。大学生由于大学所学专业知识有差别,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并不一定适应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营销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大学生返乡就业需要重新学习,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合于农村发展的需要。

5.自主创业

(1)自主创业特点

自主创业特点:自主创业就是自已开辟工作环境的与就业模式相对的一个工作形式。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缺少创业经验。首先是缺少市场经验。市场有一双无形的手,它操纵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操纵着为人们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大学生设计的产品适合市场的需求,就能抓住发展商机,适应市场的需要,创业就会胜利。由于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技术滞后于市场产品技术。没有先进的产品研发技术,往往下大力气研发的产品找不到买家,创业就会失败。其次是缺少社会经验。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到处都是创业成功的范例,大学生开始创业容易造成盲目乐观。大学生喜欢从事许多不切实际或竞争激烈的行业,创业过程中又吃不得苦受不了累,往往在创业的道路上败下阵来,令他们没有信心,并对创业感到前途渺茫。第二是综合素质不高。首先是知识面较窄、管理经验不足。大学生创业要具备有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物管理及营销管理的经验,要具有经济法、税务法、知识产权法等方面的知识。刚大学毕业的创业者,往往缺乏就业这些经验与知识。其次是实践能力弱、缺少持之以恒精神。大学生创业不仅要有领导指挥、协调组织、人际交往、开拓创新等实践能力,也要有坚定不移、奋勇当先的意志品质。如果一个创业者缺少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坚强的意志,他就不会有创业成功的希望。

(2)实现自主创业的方法

研究数据显示有13.64%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说明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道路并不一帆风顺,创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方法。第一要培养自主创业意识。大学毕业后要想自主创业,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应该有自主创业的理想,并为这一理想创造条件:接受创业心理教育,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创业论坛和创业交流会,虚心向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学习;参加创业课程教育,各高校都会根据各种不同专业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通过创业课程的学习来间接地获取创业成功经验。第二要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自主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创业要受许多因素影响,要面临许多困难,只有不断地克服困难,才能一步一步地获得成功。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创业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创业过程中,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以良好的心态去协调人际关系,组织团队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第三要强化创业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自主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创业者不仅要有某行业的专业知识与经验,还要具备管理、商务、税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才能在自主创业过程中获胜。

结束语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日益严峻,提高现代大学生的就业率,帮助他们能够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顺利就业,除了加强他们自身就业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外,特别要注意加强他们就业路径的引导,以便让他们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只有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才能稳定人心,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就业。

[1]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www. eol.cn/html/c/16dxsjybg/.

[2]刘颖,兰亚明.大学生就业“量”与“质”的关系问题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13(12):21-25.

[3]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扩大视野体现就业公平[EB/ OL].http://www.lawtime.cn/info/laodong/ldzyjydt/2010 121084307.html.

[4]事业单位面试:浅谈面试如何备考[EB/OL].http:// sydw.offcn.com/2013/msbk_1011/47397.html.

[5]企业需要怎样的大学生[EB/OL].http://www.hang zhou.com.cn/20030101/ca275070.htm.

[6]俞亚萍,邵丽珍.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现状及提升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35-38.

[7]李同果.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路径选择[J].教育评论,2014(1):15-18.

Exploration on the Way to Achieve High-quality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LI Xin-guo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To seek the way to achieve high-quality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is the focusing issue of present education research.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job satisfaction,degree of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annual turnover rate,etc,the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and dealing methods to the Civil Servants Exam, public institution Recruitment,enterprises recruitment,employment in hometown,self-employment,etc,so as to give guidance to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graduates;high quality;way for employment

G647.38

A

1674-831X(2016)05-0050-04

[责任编辑:胡伟]

2016-05-2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XJK016BGD012);基础教育信息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15TP1017)

李新国(1965-),男,湖南邵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

猜你喜欢
公务员毕业生事业单位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篮球公务员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