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的父母本特性及制种技术

2017-01-17 00:24高荣村张健康李金军台州市台农种业育种研究所浙江台州38000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3406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嘉兴市中科结实率

王 哉,高荣村,张健康,李金军*(.台州市台农种业育种研究所,浙江 台州 38000;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嘉兴 3406)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的父母本特性及制种技术

王 哉1,高荣村2,张健康1,李金军2*
(1.台州市台农种业育种研究所,浙江 台州 318000; 2.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嘉兴 314016)

嘉优中科3号是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6014),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该品种植株较矮,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着粒紧密,生育期较短。不育系嘉66A植株矮壮,耐肥抗倒,分蘖中等,株型紧凑,叶片挺举,叶色淡绿,穗直立;感光性中等,生育期较稳定,开花习性好,育性稳定,套袋自交结实率0%。恢复系中科嘉恢1293为籼粳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分蘖力强,花粉量大,花时较稳定,花时比母本嘉66A早30 min。制种技术为选好制种区域,父本分2期播种,稀播培育壮秧,采用父母本行比1∶8插秧,调节施肥量促花期相遇,喷施九二〇,拉绳赶粉,严格去杂,保证种子纯度。

杂交籼粳稻; 嘉优中科3号; 不育系; 恢复系; 制种技术

嘉优中科3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嘉66A与恢复系中科嘉恢1293组配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16014。该组合全生育期146.1 d,201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555 t·hm-2。嘉优中科3号不仅熟期早,有利于后茬冬季作物安排,而且穗大粒多产量高。

2014年嘉优中科3号在海南小面积制种,获得成功,产量2.417 t·hm-2。2015年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在海宁进行不同行比制种试验,平均产量2.167 t·hm-2,为今后大范围制种提供技术支撑。2016年在嘉兴秀洲和海宁等地安排较大面积制种生产,在经历8月长时间高温及齐穗期台风影响之下,两地产量在1.35~2.07 t·hm-2。现将嘉优中科3 号的父母本生物学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生物学特性

1.1 不育系嘉66A

嘉66A 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用自主改良育成的柱头外露、矮秆抗倒、外观品质优良的新品系冬D 66- 1,与不育源供体嘉60A测交、转育成功的BT型三系不育系[1]。该品种植株矮壮,单季晚稻株高75~80 cm,耐肥抗倒、分蘖中等、株型紧凑、叶片挺举、叶色淡绿、穗直立。在嘉兴作单季晚稻和早茬口连作晚稻栽培,稻穗出茎较短,但无包茎现象。在嘉兴作单季晚稻种植,5月底至6月初播种,8月底至9月初抽穗。嘉66A感光性中等,生育期较稳定,总叶片数为16.5叶。开花早而集中,柱头外露率高,开颖角度大,单穗盛花期3 d,单株开花历期5 d,盛花期在10:30—11:30。开花习性好,育性稳定,套袋自交结实率0%。

1.2 恢复系中科嘉恢1293

中科嘉恢1293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8月选用理想株型光身稻恢复系嘉恢306与嘉F35- 6杂交,海南、嘉兴一年多代种植,逐代抗性鉴定和品质筛选,世代促进,于2010年进入测恢和杂种配合力试验,并在嘉兴单季晚稻定型的恢复系。中科嘉恢1293为籼粳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株高100 cm,分蘖力强,杭嘉湖地区6月下旬播种,9月初抽穗,播始历期74~78 d,一般在10:00左右始花,10:30时盛花,花粉量大,比母本嘉66A早30 min,花时35~45 min,花时较稳定[2]。

2 制种技术

2.1 合理选择制种基地和季节

制种区域宜选择环境良好,阳光充足,内陆风小,温湿度适宜,土壤肥沃,田间排灌方便的田块;避免因田块不平导致肥料不均,生长不一致,从而影响花期相遇。严格把控田间隔离条件,周边200 m无其他同期水稻种植,尽量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隔离。根据不育系特性,相对湿度较大,平均气温较高的气候制种更有利于不育系的生长,8月底9月初不育系抽穗扬花,可以有效提高制种结实率和产量。

2.2 选择适宜播差期

浙北地区母本嘉66A在5月底6月初播种,正常气候情况下,不育系在9月初齐穗。父本中科嘉恢1293熟期早,生育期短,适合分2期播种,第1期在6月18—21日播种,第2期在6月23—25日播种,2期父本播差5 d左右,以保证头花不空,尾花不落。

2.3 稀播培育壮秧,加强水肥管理

稀播培育壮秧,秧田与大田比1∶30,大田施足基肥,后期合理追肥。播前使用药剂浸种,拌种剂拌种,适时移栽,带蘖带药下田,秧龄以25 d左右为宜,母本6月中下旬可完成移栽。父本移栽时正值7月中旬,天气炎热,温度较高,选择适宜时间段移栽,防止高温烧苗。

生长期观察父母本分蘖动态,每丛有12~13茎时即可搁田,以促进根系往下生长,健壮植株个体同时控制无效分蘖。抽穗前根据情况适当施促花肥,同时观察父母本幼穗分化进程,若预测花期相遇,则施尿素5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可以促进养分积累,促进形成大穗,提高结实率,从而增加产量。若预测花期不遇,则通过控制施肥量调节父母本生长,促花期相遇。

2.4 设置父母本行比,适当增加父本量

确定最佳行比,插足母本基本苗,合理密植基础上,边行及田垄周边移栽父本,适当增加父本量,保证花期父本花粉量。根据实际经验,父母本行比1∶8为宜。母本单本插,密度18 cm×18 cm,以方便后期田间去杂;父本1期1行,插在父本行中间,以确保父本小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父本密度15 cm×20 cm,双本插,以利于提高增加花粉量。

2.5 适时喷施九二〇,提高结实率

为提高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同时使父本穗层适当高于母本,喷施2次九二〇,第1次在母本见穗5%左右时75 g·hm-2父母本同喷,隔1 d再以15 g·hm-2单独喷施父本。

2.6 适时赶粉

拉绳赶粉,田块35 m长最佳,10:00到达田间等待,父本开始扬花,母本开颖即可开始赶粉。拉花1次15 min左右,赶粉4次以上。如遇到下雨天气,待放晴后父本有花粉即补充赶粉。赶粉直到花期结束为止。

2.7 做好病虫害防治,保质保产

制种期间正处于高温高湿季节,易感稻曲病,对制种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在病虫害多发时期,兼顾其他病虫害防治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治稻曲病。可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用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450 mL·hm-2各防治1次,以减少产量损失。

2.8 严格去杂,保证纯度

在做好隔离的前提下,严格去杂,保证种子纯度。特别做好在抽穗之前的去杂工作,检查去除上1年遗留的发芽种子,严格去除异型株。在第1次喷施九二〇前后,区分去除混入母本种的非不育株。赶粉结束后及时割除父本,防止父本混杂影响纯度。种子收割前再次认真检查,清除剩余杂株。后期注意防止机械混杂,保证种子纯度。

[1] 高荣村,陆金根,李金军,等.高柱头外露率、优质粳稻不育系嘉 66A 的选育及应用 [J].中国稻米,2016(3):100- 101.

[2] 李金军,范国华,张仁余,等. 不同水稻品种开花时间的比较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07(1):63- 66.

(责任编辑:吴益伟)

S511

:B

:0528- 9017(2017)09- 1505- 02

2017- 07- 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801);浙江省三系法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专项;嘉兴市科技项目(2016AZ23026)

王 哉(1990—),男,浙江黄岩人,助理农艺师,从事水稻制繁种工作。

李金军,研究员,E- mail:lijinjunjx@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王哉,高荣村,张健康,等.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的父母本特性及制种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9):1505- 1506.

10.16178/j.issn.0528- 9017.20170901

猜你喜欢
嘉兴市中科结实率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异育银鲫‘中科3号’ 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
嘉兴市第一医院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中科招商之退场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森林温度协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