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2017-01-19 20:34徐海枝刘娇娇
装备制造技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我院广西

徐海枝,刘娇娇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0)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徐海枝,刘娇娇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0)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顺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方向,针对本地区“智能升级”中最具潜力又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的实践。通过广泛联系本地区中小企业,充分依托学院创新工作室,结合专业创新研发与应用、毕业设计课程,为企业开展产品和技术装备智能升级技术服务,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也发现存在问题,以此探究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行之有效的模式。

中国制造2025;高职院校;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智能升级

1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必要性

1.1 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智能提升需求“饥渴”

面广而多的广西中小企业是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广西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具举足轻重的作用[1]。但是,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西中小企业,大多为低端生产制造企业,产品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和低利行业,技术装备普遍落后[2]。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广西中小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才是化解企业人力成本压力、提质增效的关键途径,他们迫切需要创新驱动、智能升级,特别是小微企业处于产品和技术装备智能升级的“饥渴”状态。然而,中小企业技术落后、资金不足、人才匮乏,不具备技术创新和购置大中型生产装备的能力[3],依靠其自身力量,根本无法实现技术创新,根本无法升级转型到高端加工制造。如此,他们成为了“智能升级”中最具潜力又最需要帮助的群体。

1.2 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是广西高职院校的光荣使命和自身发展需要

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基本职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4]。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也必然要求其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中国制造2025”为技术创新“饥渴”,但技术创新能力欠缺的广西中小企业吹响了智能升级、提质增效的号角,同时也赋予了广西高职院校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光荣使命。广西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切实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利用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脉搏”,为本地区中小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促进并提升了广西中小企业产品和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成为广西中小企业智能升级、提质增效的助推器,有效发挥高职院校推动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同时,通过开展企业技术服务,掌握本地区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及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思想和观念,保证专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5]。

2 广西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开展企业技术服务的现状

本项目组对广西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技术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技术服务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现阶段高职院校企业技术服务呈现出如下两个特点:一是真正开展企业技术服务的院校不多,广西30多所高职院校中已经开展企业技术服务的不足三分之一;二是开展的企业技术服务离“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要求相距甚远,部分高职院校虽早已开展企业技术服务,但大多还停留在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等表浅性的基础服务水平上,缺少产品优化设计、生产工艺技术革新、技术装备研发和智能升级等深度服务,还停留在个人自发阶段,教师单人独马者多,团队合作的少,服务效果差强人意。

3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实践探究

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为企业开展基础性技术服务之余,也开始围绕南宁市及其周边地区中小企业产品以及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等薄弱环节,融合各种智能创新要素,把为企业优化提升、研制开发智能产品和技术装备作为我院开展企业技术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在“中国制造2025”浪潮中高职院校开展本地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行之有效的模式。

3.1 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突破信息屏障,与企业建立广泛联系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示范建设的高职院校,在广西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培养模式,与广西地区的很多企业有着密切和长期的合作关系,依靠学校的知名度以及地缘环境和人脉资源等优势,成为学校面向本地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为我院开展企业技术服务提供了广阔前景与优越条件。南机环保科技公司、广西某金属制品厂等多家企业,多年前即与我院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由此企业与我院彼此了解认同;玉林禄源竹签厂、广西某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慕名主动登门向我院寻求技术创新援助;此外,为扩大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我院还充分利用广西各类科技展,向企业展示我院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成果,黎塘某编织工艺制品厂就是通过科技展与我院相识相知的。我院顺利地与南宁市及其周边地区多个中小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基本掌握了其技术服务需求的特点与规律,实现与企业技术需求有效对接,在开展本地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2 依托我院创新工作室,组建技术服务中心,为企业技术服务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我院近年来以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多个专业为基础,整合校内多个设备先进齐全的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机械设计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创新工作室。依托这些创新工作室组建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以多个专业领域、有多年企业技术研发工作经历、产品和技术装备设计研发经验丰富的专业领军教师作为技术服务中心的核心,由专业团队教师以及优秀学生团队组成技术服务队伍,形成开展企业技术服务工作的强大合力,为开展企业智能提升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完成了扫地机优化设计、全自动压痕机纸张送取装置研制等多项企业设计研发和试制项目。

3.3 结合我院专业创新研发与应用、毕业设计课程,为企业技术服务的开展助力

企业技术服务的开展与我院创新研发与应用、毕业设计课程相结合,将企业产品和技术装备智能改造升级和优化等难度不大的服务项目作为优秀学生团队的课题,总体设计方案、设计图的校审等关键工作由指导老师完成,学生主要负责完成三维模型和工程图设计以及修改完善等具体设计工作。两年来,我院创新研发与应用、毕业设计课程完成了巡逻车车架光电检具、衬套自动压装机等多项企业技术服务项目,同时解决了综合应用实践类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问题。

4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成效

4.1 有效助推本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质增效

我院开展的多项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为多个中小企业解决产品和技术装备研发难题,不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帮助企业产品和生产制造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上一个新高度,从而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如南宁某印刷厂由于纸药盒生产招工难,面临撤单的严峻形势。我院应企业要求为其研制了全自动纸药盒折叠粘合机,该机投产后大幅度提高了纸药盒生产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我院还为南机环保科技公司优化设计的GPS太阳能自卸式扫地车,帮助企业向高科技、智能化产品迈进。

4.2 极大促进我校基于企业生产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和孵化

企业技术服务的开展,为我院科技创新注入了活力,极大促进了我院基于企业产品和技术装备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和孵化,发明专利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我院专利的“肥沃土壤”。两年来,我院结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需求立项研究的项目10余项,其中,区级重点项目4项;连续两年获得发明专利2项,从而改变了学校一直以来仅有1项发明专利的困局;同时还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项,学校的专利数翻番;服务团队教师发表设计研发论文十余篇,企业技术服务的开展发挥了强大的科技创新引领和成果孵化作用。

4.3 有效提升我院专业教师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

技术服务中心为我院专业教师营造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为教师直接参与企业产品优化设计、制造工艺技术攻关和生产装备智能提升项目的研发提供难得的机会。专业教师通过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项目,深度接触和了解企业技术攻关和设计研发的内容要求,锻炼并提高了将专业成熟实用和先进技术应用于企业产品和技术装备的设计研发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应用技术研发人才。两年来,我院新增南宁市技能大师和企业技术特派员各2名,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名,实现企业技术服务与专业教师培养的协同发展。

4.4 有效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服务还带领学生走进科技创新的殿堂。服务团队吸收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突出分层教学要求。同时结合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有效地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选题及备赛,仅2016年我院选用技术服务项目作为技能大赛参赛作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技能大赛共9项,其中,全自动纸药盒折叠粘合机斩获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广西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唯一的特等奖,以令人瞩目的实力入围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并在最终角逐中一举夺得一等奖。机械设计应用创新工作室学生团队因企业技术服务成果丰硕,技能大赛获奖等级高、数量多,荣获学校2016年度金葵奖最佳学生团队奖。

5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存在问题

5.1 高职院校技术服务能力有限,实现实质性技术服务难

广西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加工制造能力和信息,对学校开展的智能提升技术服务要求并非单纯的设计研发,而是“交钥匙工程”,即设计、研发、制造全部由学校负责或联系外协完成。对于还处在企业技术服务初始阶段的我院而言,要实现企业实质性技术服务相当困难。事实上当我院与企业建立了联系,欲施展技术服务之能时会发现,教师的能力、时间、精力,特别是加工、试验条件等明显与企业智能提升技术服务需求不匹配。我院就遇到多个企业要求“交钥匙工程”的技术服务需求,因受到设计研发、加工制造、安装调试能力局限而放弃开展技术服务项目的尴尬情况,严重影响了广泛开展实质性的企业智能提升技术服务。

5.2 企业技术服务需求多样复杂,实现深度技术服务难

中小企业技术服务需求具有明显的个性化、专业化和多样化特点,产品和技术装备智能升级服务项目涉及的技术领域宽泛。如我院应企业要求研制的全自动纸药盒折叠粘合机,不仅机械结构复杂,还涉及到气动、PLC、传感器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技术服务团队必须具备广博的现代专业知识和技术才能胜任。我院来自企业的专业教师较少,技术服务团队中的大部分教师缺少企业研发工作经历和实践锻炼,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弱,能够深度参与项目设计研发的人员有限,复杂研发项目只能依靠专业领军人担纲,项目设计研发周期长,与企业预期的完成时间和效果差距较大。教师设计研发能力不足,成为我院开展深层次的企业智能升级技术服务的无形障碍。

5.3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和常规工作繁重,实现持久性技术服务难

尽管企业技术服务工作已逐步成为我院重点工作之一,但是技术服务团队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常规工作还是很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技术服务工作中去。如我院为南机环保科技公司扫地机优化设计项目,从产品测绘、智能升级研发,到后期的设计完善,历时大约一年时间,期间,技术服务团队教师除了经常带领团队学生深入企业,开展扫地机的拆装、测绘、试验,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和研讨之外,还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或自己绘制、校对审核、修改完善扫优化设计图,在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团队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其教学和常规工作的完成。因此,在学校人力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持久地开展企业技术服务谈何容易。

6 结束语

在“中国制造2025”这场升级版的中国制造变革中,广西高职院校在为本地区中小企业开展智能提升技术服务中大有作为,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还需本项目组在后续的实践探索中进一步研究。

[1]张志巧.广西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探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1-3.

[2]杨西春,李守亳.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环境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04):108-110.

[3]汤临佳,池仁勇,骆秀娟.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前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08):138-147.

[4]吴一鸣.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素解构与评价策略[J].职教论坛,2016(13):14-19.

[5]宋建军.关于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06):138-147.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China manufacturing 2025”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chnology Service

XU Hai-zhi,LIU Jiao-jiao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Nanning Guangxi 530000,China)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mplies with the“ China manufacturing 2025”strategic direction,for the region“ intelligent upgrade”the most potential and the most needy group-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rvices.Through extensive contact with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region,fully relying on the college innovation studio,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graduation design courses,for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products and technical equipment intelligent upgrade technology services,and also found problem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mode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rv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ina manufacturing 2025;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echnical service Intelligent upgrade

G718.5

B

1672-545X(2017)09-0185-03

2017-06-13

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XGZJG2016A103);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车联网的GPS太阳能自卸扫地车结构优化设计”(项目编号:2017KY1028)阶段性研究成果

徐海枝(1963-),女,广西南宁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我院广西
广西贵港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