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01-19 20:34梁小流
装备制造技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校企中职教材

杨 青,肖 翔,梁小流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杨 青,肖 翔,梁小流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分析了企业参与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优势,提出了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成立有中职教师、高职教师和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设计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专业教学计划,合作进行教材建设,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支撑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中高职衔;人才培养模式

0 引言

中高职衔接是指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中专、职高、技校)学习“3+2”年,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经过规定的考核程序,合格者进入高职学习“2+3”年,获取高等职业教育证书。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中职学生升入高职继续学习呈快速上升趋势,对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如何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高等技术技能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现结合我院实际,探索一条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1 企业参与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由于中高职衔接而形成的“3+2”或“2+3”模式仍然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有别于学科教育,其特点还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学生的培养就必然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归纳为“职业性”。正是由于“职业性”的典型特征,故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等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实现服务于地方经济。校企合作的具体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1 有利于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改革

良好的校企合作可使学校方便地从合作的企业获取岗位需求的信息,从而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这样一来,势必要求学校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1.2 有利于提高中高职衔接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把企业作为实习和就业基地,企业把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培养学生,企业接受学生进行跟岗实习或顶岗实习,无形中就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的有机衔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3 有利于养成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职业素养

通过工学结合等途径,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其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只有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工作环境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在长期的经历实践的历练中逐渐养成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1.4 有利于加强中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无论中职还是高职类院校的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大都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教师有机会到企业参加指导学生,或到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实践锻炼,通过实践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意识,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2 职教集团助力中高职人才培养有效衔接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方法都作了具体规定,它的制订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和关键。然而,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涵盖了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较大的差别,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高职教学的有效衔接,就必须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该注意到,中职和高职毕竟是职业教育的两个层次,隶属于不同的主管单位,以前存在着“老死不相往来”观念。但现在的新形式下,必须通过搭建职业教育集团的大平台,把中职和高职学校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企业专家召集到一起,对中职升高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科学设计并有机的整合,根据职业人才成长规律,按照知识与技能双螺旋上升的培养方式,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

比如,与学院签订对口升学协议的省内中职学校有几十余家,每年有近千名中职学生升入我校继续学习,而且人数还有上升的趋势,我校作为职教集团的理事长单位,就必须根据专业类别,牵头组织相关的企业的技术人员,会同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负责人一道,参加定期召开的研讨会,共同探讨中高职有效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我院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等专业已经集团会议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纳入实施过程。

3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在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尤其是课程体系的开发更显重要,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按照能力递进的原则,根据中职和高职各自的目标分段实施,保证课程的有机衔接,避免课程重复开设,并确保高职阶段在理论和实践技能都有明显提升。

为此,成立包括企业专家在内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目前中高职相同专业存在的课程重复等现象,企业专家和中高职专业负责人需要做好沟通,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职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学生的技能水平,一起探讨,共同协商,采用优势互补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实行分段教学,即由中职学校完成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比较深的理论学习部分和涉及理论份量较重的实践拓展部分,尽量安排在升入高职后继续学习。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辅之以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达到激发中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目的,使其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必须注意到,目前我校与中职校合作的模式主要是“2+3”,“2+3”模式与5年一贯制有着根本的区别。“2+3”模式下,因为需要给不升高职的学生继续学习一年后以中职毕业的身份走上社会,这就要求中职的专业教学计划是内容完整的、三年连贯的。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课程重复现象,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更是如此,需要着力从操作的复杂程度、结构原理的难易程度、理论的深浅程度等方面去解决相同课程的内容区别问题。例如:

(1)汽车发动机课程。基本内容中高职的提法几乎相同:学习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检测与故障诊断,日常维护和保养。需要在高职阶段加提:重点掌握电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故障检测、排查和修理技术。

(2)汽车底盘课程。基本内容中高职的提法几乎相同:学习底盘构造、工作原理、检测与故障诊断、维护与修理技术。需要在高职阶段加提:重点掌握现代汽车底盘性能及参数、“ABS”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类型和原理、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原理、辛普森和拉维纳式液控/电控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的结构原理。

4 基于校企合作实现教材和教学资源三方共享

4.1 教材建设

教材是联系教学和社会需求的桥梁,是教师瞄准既定目标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因此,选择和使用什么样的教材,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由于生源特点和教育教学目标等方面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有较大区别,其教育教学模式也要求有大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本来就比较缺乏,加之中高职衔接只是最近几年才逐渐热起来,适合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材更是凤毛麟角。另外,中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大多选用高职教材的压缩版,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要求中高职教师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教材使用状况,并联合起来编写适合于中高职衔接的系列教材。尤其是对于实习实训用教材,中高职的实习实训教师要加大社会调研力度,更多地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以摸清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与学校实习实训条件相结合,突出专业特点,编写出切合实际的能支撑对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培养的好教材[2]。

4.2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依托职教集团建立中职、高职、企业三方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整合和优化中高职院校及合作企业之间的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例如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进入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学校也可利用其自身的师资优势参与企业的研发或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针对中等职业教育部分实习实训条件落后的情况,可在地理位置相近的中高职学校之间建立中高职共享式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其教学资源优势,尤其是实习实训资源优势和师资优势,综合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支持中职学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这样做是为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学习奠定基础,是中高职衔接重要举措。

5 结束语

近两年来,成立了有中职教师、高职教师和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三方互相了解现有教学资源、教学目标、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等,共同设计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专业教学计划,合作进行教材建设等,取得了一些成绩:从2015年初大力推进“2+3”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以来,我校中锐汽车学院已合作开发专业教学计划1个、教材3种、发表论文2篇,有力支撑中高职衔接“2+3”模式的人才培养。

[1]赵晓宁.毕万新.“3+2”模式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15-16.

[2]吴世萍.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的策略探究[J].教育研究,2015(17):93.

Based on the Factors of Cohesion in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Exploration

YANG Qing,XIAO Xiang,LIANG Xiao-liu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Nanning Guangxi 53000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advantages of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mode in vocational convergence talents,put forward to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as a platform,set up a professional steering committee,teachers of vocational teachers and exper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joint enterprise,desig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teaching plan and strong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realize the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supporting the convergenc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effective way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ohes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G718.5

B

1672-545X(2017)09-0197-03

2017-06-09

杨 青(1976-),女,广西南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猜你喜欢
校企中职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