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017-01-19 12:28黄秀芸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正方体表面积创造性

黄秀芸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47-0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式下,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21世纪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世纪。在培养中小学生一般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培养思维的创新能力,因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人在已有的经验和一般的思想的逻辑规律的基础上,用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必须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开创教育未来。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1.大胆进行课堂中结构的改革,努力营造创新的气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结构模式,体现自身的创新精神。对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努力进行课堂结构的改革,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形成人人讲创新的气氛。那么如何改革课堂结构呢?主要体现在:

1.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一节课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还可激活思维。如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先组织学生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再出示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3、6、9、12、15、18、21、24、27……让学生观察,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一般会根据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试图从这些数的个位上观察,发现规律,当他们觉得在这些数的个位发现不了规律时,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急切的另辟途径去探究新知。

1.2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参与探究全过程。课堂结构的改革就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始终注意唤起思维及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获得发展,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

例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的新课程教学。我在教学时就设计和组织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

第一个层次,让学生获得表面积的概念。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多种形体的模型,要求学生默数每个模型的表面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回答观察的结果。如学生看了正四棱锥的模型后说:它有五个面,四个面的形状都是三角形,一个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看了长方体的模型后说:它有六个面,六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第二个层次,用表面积的概念探讨求表面积的思路。

教师指着讲台上一排模型问:"如果要计算其中一个模型的表面积,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想呢?"学生通过议论,归纳出思考步骤,它有几个面?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怎样一个一个的计算面积?最后把这些面的面积加起来。

第三个层次,用求表面积的思路探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让学生取出随身所带的正方体模型,问:"计算它的表面积,看看想想,该测量它的什么?谁会测量?"要求学生一边看模型,一边列式子计算表面积,又让学生口算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去讲解知识,而是提供思维材料,创设思维情境,引导思维的方向和目标,动员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一起加入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试算等活动,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训练了学生获取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这就显示自主性学习的优点。因此,教师只要加以因势利导,必然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精心设计练习,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其特征上表现为首创性、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等。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引导学生转化、变异等,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2.1利用教材中新颖多样和多解习题,发动大家动脑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办法。

2.2设计修改习题,使唯一的答案变成多解习题,来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例如:阿希姆的积木长8厘米,莱奥的积木长2厘米,伊娜的积木长4厘米。每人搭32厘米长的墙,一共需要多少块积木?答案本来是唯一的,现在先把它改作二人或三人搭32厘米的墙,有多少种不同搭法,这就一题多解了。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的发散训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3设计变异习题,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训练。例如:练习乘法表提出( )×( )=12;( )×( )=18;24÷( )=( );( )×( )=36。又如填空( )60( )学生可填(59)60(61),也可以填(50)60(70),还可以填(55)60(65)等,这种题,既没有现成的算法,也没有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充分联想,勇于创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发挥创造性思维。

3.多角度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而产生新颖的思维答案,在教学中,多角度进行思维训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如23×12等于几?这道题按顺序口算的话,对学生来说,一时间很难算出结果。那么该如何思考呢?应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被乘数或乘数是由几个和几个几组成。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由12的各种组成方式,可想出23×12的多种计算方法。有的用23×6×2,有的用23×7+23×5,有的用23×10+23×2,还有的用23×20-23×8等,通过讨论23×12的计算方法,可以归纳出乘数是两位乘法的一般计算步骤,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把乘数上个位上的数分别与被乘数相乘,然后把乘数的积加起来。这道题不是重视结论是几,而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在解答思考题目中思维得到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自己要有创新精神,还应针对学科特征,做到适时、适度,自然相结合。同时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效、有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创新积极性,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得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

猜你喜欢
正方体表面积创造性
积木的表面积
巧算最小表面积
巧求表面积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给正方体涂色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表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