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

2017-01-20 03:13赵昌奎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21期
关键词:维修保养电梯人员

赵昌奎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总务科,天津 300350)

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

赵昌奎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总务科,天津 300350)

本文简单介绍了电梯维修保养的内涵和要求,分析了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现状,针对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提高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有效性.

电梯;安全管理;维修保养

电梯属于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承载工具,当前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电梯主要是负责垂直运输,其运转原理以及结构较为复杂,直接影响到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部分物业公司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没有做好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安全管理工作,导致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电梯维修保养的内涵和要求

电梯的维修保养主要是指针对电梯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和维修,发现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提前做好检查和维修,及时消除电梯存在的故障问题.电梯预防性维修和保养,能够提前准备好电梯维修所使用的备件、设备和工具,预先编制维修计划,做好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统筹安排,为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电梯故障的发生率,延长电梯使用寿命,推迟大修周期.

在日常的检查维修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选择专人负责电梯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值班人员坚守自己的岗位,对电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经常性、周期性检查,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处理.第二,明确维修保养周期,工作人员需要每天做好机电设备的清理工作,保持设备的清洁.针对主要电气设备,每周进行一次重点检查.针对其他辅助的电气设备,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针对电梯的传递系统以及安全设备,按照季度进行全面检查,结合设备实际情况,添加润滑油,更换零部件.第三,制定维修保养年检制度,一方面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全面检查电梯设备,借助检测设备检查电梯的实际使用性能,根据检测结果,针对部分磨损较为严重或者到达使用年限的设备进行更换.另一方面,电梯每3~5年需要进行一次大修,包含拆洗轴承、清理减速箱等工作内容.

2 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现状

当前社区电梯的使用较为广泛和频繁,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一旦有故障出现,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规范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前电梯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

首先,部分维修人员缺乏专业的电梯维修知识,没有获得相关的维修证书就上岗作业.电梯虽然也属于机械的一种,但是与一般的机械存在有较大的区别,与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联系十分密切,部分维修单位为了减少电梯维修成本,选择一些不具备维修资格的机修人员进行电梯的维修,这些人员并没有掌握专业的电梯维修知识技能,也没有相关的维修经验,在维修过程中针对电梯存在的问题,其采取的维修措施往往缺乏科学合理性,严重影响电梯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很多维修保养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足够的责任心,部分维修人员认为电梯只要能正常运行就不需要进行维修保养.缺乏对电梯预修 、日常保养的重视度,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能主动去检查电梯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直到出现安全事故才去现场检查,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发展成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最后,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在日常维护保养过程中存在有麻痹大意思想.一方面,建筑建设过程中,开发商为了减少建设成本,购买廉价电梯,这些电梯的质量安全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部分物业领导缺乏对电梯安全问题的重视,认为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不会有较大的安全事故出现,一旦出现事故,很难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在电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第一,没有明确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电梯的管理涉及有较多的部门,一旦有安全事故出现,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很难落实责任主体;第二,维修人员存在有超负荷工作情况,当前电梯使用人数非常多,但是电梯技工人才数量还较少,很多维修人员往往超负荷开展检修作业,实际的检修效果并不理想;第三,部分维修人员职业素养较差,在电梯检修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更换零件,导致电梯的安全隐患得不到解决.

3 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措施

3.1 健全电梯管理制度

首先,要能明确责任主体,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来保证电梯使用的安全性,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在专业性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当前很多单位还缺乏足够的能力和实力来做好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其次,制定电梯维修保养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能够提高电梯使用以及维修保养工作的规范性,明确维修管理工作的责任,提高电梯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使用单位需要严格做好电梯选型、安装等技术参数方面的把控,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及各项制度,使各项相关的制度要规范,为之后的检查和保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结合电梯安全操控以及管理,健全监管机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电梯的运行监管系统进行完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保养质量等方面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检测人员需要定期做好巡查工作,一旦发现有违规使用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针对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其限期整改.

3.2 做好对电梯从业人员的培训

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受到电梯质量以及安装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与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电梯维修人员首先要有足够的工作责任心,重视对电梯的日常检查,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采取最佳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其次,电梯维修人员必须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一方面培训专业理论知识,一方面培训其实际维修技巧,在通过考试之后,持证上岗.在日常的工作中按照相关的规定开展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一旦电梯有故障现象出现,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故障的原因,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解决处理.最后,还需要重视对维修人员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电梯维修工作存在有一定的危险性,增强维修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够准确判断电梯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进行电梯的维护,使电梯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3.3 加大电梯安全知识宣传力度

通过电梯安全知识宣传,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出现.首先,相关的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借助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工作人员对电梯安全问题的重视度,保证各项安全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个人,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流程落实维护管理工作,使电梯维修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其次,要针对使用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一方面,在电梯中张贴安全标语,引导使用人员掌握故障紧急处理方法,包括电梯开梯、停梯方法,电梯困人救助方法等,严禁使用危险品乘坐,乘坐扶梯时需要站立在安全范围内.

4 结语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电梯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频率不断提高,电梯的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受到电梯本身特点影响,一旦有安全事故出现,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和影响,为了避免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出现,必须要重视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当前在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电梯使用的安全稳定性无法得到足够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性,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首先要健全电梯管理制度,其次要做好对电梯从业人员的培训,最后要加大电梯安全知识宣传力度,通过这些方式,为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张活安.电梯安装维保与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7,3611:43-45.

[2]李志敏.浅析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J].中国设备工程,2017,06:35-36.

[3]徐正伟.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探索[J].科技风,2016,05:53.

[4]徐凯.浅谈电梯安装使用与维修保养问题[J].中国标准化,2017,10:66.

TU857

A

1671-0711(2017)11(上)-0040-02

猜你喜欢
维修保养电梯人员
对农业机械维修保养问题的思考
清洁工程——汽车维修保养新理念(下)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被困电梯以后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乘电梯
2015中国汽车维修保养服务电商行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