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的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

2017-01-20 03:13路晓雯张玉军芦广超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21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特种设备危险源

路晓雯,张玉军,芦广超

(1.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河北 唐山 063000;2.承德中滦煤化工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浅析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的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

路晓雯1,张玉军1,芦广超2

(1.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河北 唐山 063000;2.承德中滦煤化工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而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存在危险性,在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的一些操作、行为以及检验现场条件都可能对检验检测人员造成伤害,故应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的安全管理.本文介绍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问题,分析了如何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的安全管理,总结了检验检测人员安全防护及检验现场安全条件确认的通用要求.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管理

1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定义的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 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量大且涉及面广,特种设备登记数量情况截至2016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1197.02万台,比2015年底上升8.81%.特种设备是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保障生命安全.2003年6月1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施行,201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开始施行,这都体现了国家对特种设备安全的高度重视,规定中要求对特种设备进行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等来控制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及早地发现特种设备隐患,以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随着特种设备量的不断增加,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 495 个,全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1099.52 万张,比 2015 年上升 4.95%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主要危险源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源、电接触、静电、登高作业、机械损伤、物体打击、挤压、剪切、跌绊、进入设备内窒息或火灾等.特种设备与一般的设备不同,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

检验检测工作中保证检验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改进检验工作机制,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的安全管理,在特种设备检验前做好安全防护和检验现场的安全条件确认,使检验检测工作更安全高效.

2 检验检测工作的安全管理

2.1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包括:岗前教育、岗位教育、继续教育、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每一次安全教育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考核成绩应进行记录备查,接受培训的人员和负责培训、考核的人员应在培训记录上签字留存.

2.2 安全职责

检验、检测人员应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按规定培训教育.检验、检测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在工作中发现危及人身和仪器设备安全的情况应立即中止作业,并按组织相关程序处理.

2.3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危险源是检验、检测工作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实际检验、检测过程中的危险源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辨别危险及检验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及控制其风险,保障检验检测的安全发生紧急事故时,能够按预定的措施进行应急响应,将事故影响程度降低到最低.从而保障检验检测工作过程中人身和仪器设备的安全.

第二步,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应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进而对风险是否可以接受进行确定.

第三步,针对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的选定应首先考虑消除的原则,其次降低风险,使用个体防护是最终的手段.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对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及能力培训,制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

3 安全作业防范措施

3.1 现场安全作业

(1)检验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前,按规定接受受检方安全教育.

(2)检验检测工作开展前应确认现场检验条件.

(3)检验检测人员应查阅受检方提供的设备资料,了解设备的安全状况.

(4)进入检验、检测作业现场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认真执行受检方有关动火、用电、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安全监护等规定.

(5)检验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检验方案,不可违章作业. 项目负责人不得在安全措施未落实前,强制要求检验检测人员实施检验作业.

(6)当检验检测工作环境无法满足安全要求时或有事故苗头时,检验检测人员应立即中止有关检验工作,按组织相关程序上报,并与受检方相关人员协商解决.

(7) 检验检测过程需要运行设备应由受检方派有资质的作业人员进行,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参与在检设备的检修、调试.

(8)检验人员随身携带的测试设备、仪表、工具应放置稳当、牢靠,避免坠落损坏或伤人.

(9) 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安全,防止落物的砸击、车辆的碰撞、挤压、高处坠落、触电、雷击、灼烫(高温物体烫伤、化学或腐蚀介质灼伤等)、粉尘吸入、窒息、中毒、射线照射等伤害.

(10)使用电源应符合要求,并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11)在进行电气项目(线路绝缘、电源开关、电气保护等)检验时,检验人员应先检查电源线路是否破损裸露,是否有绝缘损坏或漏电现象,测量时应带上绝缘手套.

(12)绝缘电阻检测时,检验人员应先切断总电源,隔开电子元件.

(13) 射线防护距离应足够,并有安全标志,光谱检测应防止X射线的透照.

3.2 防护用品穿戴

(1)各类防护用品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使用前检查.个体防护用品在使用前均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影响性能的缺陷,对于有明确寿命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例如安全帽),还应在使用前检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对于有影响性能的缺陷的防护用品或者超过有效期的防护用品,应停止使用.

3.3 高空安全作业

高空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凡患不适于高空作业疾病的人员,严禁从事高空作业.工作中搭设的脚手架应坚固、可靠,并符合国家标准;每层应绑护身栏;作业层脚手板应铺严,架子上不准留单跳板、探头板.凡在2 m以上悬空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高空作业点的下方应设置安全网.凡4m以上的检验工作,首层应设3~6m宽安全网;在作业层与首层之间每隔四层设一道3m宽的固定安全网;除此以外,在作业层处还要支一道3m宽安全网或立网,立网应高出建筑物1m以上.工作用梯子应坚固,踏步高0.3~0.4m,与地面角度为60°~70°,底脚应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

3.4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进入有限空间检验前,应对介质实施含氧量、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检测工作,气体检测参照相关标准规定.对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空间进行检测时,应在进入空间30min前取样,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GBZ1的规定,氧含量应为18%~22%,同时随身携带有害气体报警仪,如检验时间较长至少每隔120min分析一次.进入有限空间检验时,应采取监护、控制温度、通风、清障、照明等措施,检验检测人员应穿戴符合检验实际情况的劳动防护用品.

4 结语

综上所述,检验检测人员安全工作事关重大,检验检测人员可通过实施上述安全管理要求及措施,在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前,提前对检验检测过程中危及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做好安全防护.通过检验现场的安全作业通用要求的学习,可在工作前对检验检测工作现场进行安全条件确认,从而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确保了检验检测人员及设备安全.

[1]缪幼容. 完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档案管理对策探讨[J]. 质量与标准化,2014,3: 48-50.

[2]质检总局关于2016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的通报[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7,33(4):1-5.

[3]陶雪荣,沈功田,俞 跃,李光海.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发展回望[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5,31(6):22-32.

[4]刘福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安全管理[J].安全,2010,4:19-20,166-167.

[5]林建国.浅谈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与安全防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6:215.

TH213.6

A

1671-0711(2017)11(上)-0042-02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特种设备危险源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承压类特种设备受压元件壁厚测定问题的探讨
更正启事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民航维修系统的危险源分类与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