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做点”

2017-01-23 23:08林建丰
浙江共产党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村支书激情书记

◎林建丰

漫说“做点”

◎林建丰

以点带面、抓点促面是抓基层工作的重要方法,“做点”是组织工作人员重要工作,体现了组织工作人员的基本功和业务水平、展示能力。但做一个“点”,特别是做成一个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动脑筋花精力,需要平时的业务积累、知识沉淀和工作思考。

严把细节

对“做点”来说,细节为王。

“做点”必须抠细节、细细抠,这也是对组织工作人员政策掌握能力和细节捕捉能力的检验和体现。

曾经去过一个示范村,走了一圈感觉挺好,但细细一看,张贴的20多个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分数都是85分,工作就显得“空”了;还有个村,向参观人员介绍说“党建+平安、党建+文明……”,但在村里转一圈,发现很多楼房上下都装了不锈钢防盗窗,这样就显得“虚”了;还去过一个社区,窗口工作人员好几位,但是一翻记录本没几个人办事,居家养老项目放在三楼(顶楼),老人不方便上下,又闷又热,这样就显得“假”了……

细节包括很多,重点有这么几个:

环境。比如对一个村来讲,本底要好,环境整洁干净协调,没有乱搭乱建,没有卫生死角,站在村里无论那个位置和角度,视线里都要顺眼甚至养眼。

硬件。大到办公楼、“一室两栏”、党建地标等,小到门牌、去向牌、凳子等硬件,色调、样式、布置要美观统一有文化,与周围环境和谐,不要显得突兀。曾经到过一个村,绿水青山、文化涵养很深,但村里核心地带有一个体量很大的文化礼堂,硬生生刷成了鲜黄色,大煞风景。

逻辑。汇报介绍的工作要与实地参观“对”得起来,相互印证。有一个村向参观人员介绍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一位参观人员立马掀开垃圾箱查看,如果工作不扎实,细节把握不好,当场就出洋相。

讲好故事

这里要把握5点:

谁来讲。尽量让当事人来讲,村支书最好,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联片领导次之,之下是驻村干部等,这样才有说服力。讲的人形象要正,口齿要清楚,衣着要朴素大方,普通话要能听得明白,思维反应要敏捷。同时,要注意配合,比如村支书主讲时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在旁边帮衬,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主讲时村支书要在旁边补充。

线路。要精心设计参观考察线路,哪里下车、经过哪里、沿线看到什么、哪里送别,都要反复推敲。特别是线路要与解说词对的上,“看”与“说”要相结合。这里特别要注意,当参观人员下车后,讲解人要以2分钟左右时间,将村居的基本情况介绍清楚。

小故事和数字。到基层不能向参观人员讲大道理,要讲小故事、用数字说话。曾去过一个村,那个村支书在介绍党员队伍时,说村里出台了三大机制、推出三大措施。我们一帮人好像在听报告,感觉云里雾里。后来改为说“做了三件事”:第一个建立党员固定活动日,每个月固定一天开会,到会率85%以上;第二个做好党员联系群众工作,20名在家党员都联系了,每个月会上要向支部汇报联系情况;三是建立“十条红线”,上半年有1名党员因为违建没及时拆除被列为警示党员,支部书记对他进行红色帮带。这样讲就很接地气,三五句话讲得清清楚楚,让人听得懂印象深刻。

情况熟悉。村支书、村主任要对全村情况滚瓜烂熟,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组织委员对全镇情况要了然于胸,县(市、区)委书记和组织部长要对全县情况心中有数,对这个参观点和党建工作能如数家珍,能做到“问不倒”“一口清”。

有激情。讲的人要有激情,这样才有感染力,才能把参观人员带进“场景”。通过这么几年实践看出,无论哪位领导,无论哪位参观人员,都喜欢有激情的讲解,都喜欢有激情的基层党员干部。

(作者系温州市委组织部组织处长)

猜你喜欢
村支书激情书记
村支书朋友圈里“带货” 村里“大久保”鲜桃售完
村支书
闫永红:从“镀金书记”到“走心书记”
读书记
四位村支书:“我们的‘两山’实践”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集书记
仁心村支书德吉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