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efing

2017-01-24 12:57
中国西部 2017年7期
关键词:戈壁冷链青海

Briefing

中国首家戈壁红驼艺术馆在“中国戈壁红驼之乡”建成开放

中国首家戈壁红驼艺术馆日前在“中国戈壁红驼之乡”——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建成开放,主要利用泥塑作品讲述中国蒙古族群众保护、传承戈壁红驼文化的故事。

戈壁红驼生活在中国北部边境地区阴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狭长的戈壁滩上,是一种稀有的骆驼品种。近年来,乌拉特后旗通过成立戈壁红驼事业协会、合作社等引导牧民养殖骆驼,充分保护和发展骆驼产业,当地戈壁红驼数量由2002年的4000峰增长到目前的约5万峰。

这个艺术馆坐落在乌拉特后旗那达幕体育公园,由旗政府投资2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展厅分为“苍天神羔”“守望同行”等5个部分,重点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额尔德尼的乌拉特泥塑作品,展现蒙古族群众热爱红驼、敬畏自然的情怀。

记者在艺术馆看到,一件件泥塑作品形态逼真,戈壁红驼或站或卧、或走或奔,其动作和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向观众展示了当地蒙古族群众驯化、繁育、保护红驼的场景。

据介绍,乌拉特后旗泥塑是乌拉特蒙古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传统手工艺中独特的民间艺术,它以当地的红胶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保留了红胶泥本色,捏制对象以乌拉特戈壁红驼为主。

据了解,该艺术馆将进一步整理、展示泥塑作品,研究传承戈壁红驼文化,最终打造成为中国重要的戈壁红驼文化和泥塑文化研究基地。(来源:新华社)

第十八届青洽会签署353项合作项目 签约金额超1800亿元

6月20日至23日,第十八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青洽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据青洽会成果发布显示,本届青洽会期间,举办了36场投资推介洽谈活动,3000余家国内外企业洽谈对接,签署了353项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超过1800亿元。签约项目覆盖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化工、农牧业及产业化等多个产业领域,这些项目将为青海省加快补短板、增后劲、促协调、上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青洽会期间,青海省还举办了“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进青海可持续发展”主旨论坛、锂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军民融合发展和高原康养产业发展座谈会等六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的主题紧扣时代潮流,把脉青海发展热点,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对推动全省重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6家境内外媒体、近500名记者对展会的全方位报道,提升了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振了社会各界的发展信心,凝聚了绿色发展、开放融合的发展合力。青洽会融汇了绿色的梦想,展现了青海跳跃的活力和发展的张力,已成为一个投资的盛会、沟通的金桥和大美青海的亮丽名片。(来源:青海日报)

全国荷花展在昆明大观公园拉开帷幕

6月26日,第31届全国荷花展览昆明展区在昆明市大观公园拉开帷幕,展出500多个品种、1万余盆缸栽荷花及200多亩水生荷花。其中,十月红、白芍药莲等数百个品种为第一次在昆明展出。

全国荷花展览是全国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荷花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昆明展区荷花展览以“中国梦、大观情、守匠心、叙乡愁”为主题,全国28个省区市的71家单位以及美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布置了各具地方文化特色的40个展区。

大观公园荷花展览期间,还将举办“荷颜荷影”摄影展、“匠心独具”非遗文化传承展以及“步步生莲”旗袍秀等活动。另外,公园将举办“夜大观”体验活动,让游人观赏到通过激光、投影等光影技术营造出的“荷塘夜色”美景。(来源:云南日报)

青海省将建西北最大的冷链物流仓库

走进青海国际会展中心A馆,人头攒动,一处展台展示的沙盘呈现的是未来的青藏创谷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别小看它现在只是一个沙盘,2020年建成后,它将是西北规模最大的冷链仓储配送中心。

“目前,我们的一期工程即将完工。这里展示的是建成后的仓库。”青海盛世信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物流事业部总监李小武说,青藏创谷冷链仓储配送中心位于湟源县,项目建设库容40万吨的智能冷链仓储基地,分为四万平方米的地下冷链仓储和八千平方米的物流中转站及五千平方米的产品展示厅。冷链仓储库总托盘达到10万个。

“我们要打造青海最智慧的物流中心,我们的系统全是智能化的。10万吨的冷链仓储,以往需要100人至150人才能完成装载,现在利用智能化设备,仅需6个人就能完成。”李小武说。除了仓储中心内有智能化设备,冷链运输车也是智能化的。冷链车不仅装有GPS定位,还安装有温度监控系统,只需在中央控制室,便可实现远程监控。

项目建成后,可为省内外农、林、牧、副、渔等行业的企业提供先进规范的冷链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物流等服务。

(来源:青海日报)

快 讯

·广西:中国-东盟博览会将首设“一带一路”展区。

·广西:全国首座桂文化室内恒温乐园——南宁万达乐园开业。

·贵州:黄果树、梵净山申请“双世遗”。·重庆:武隆签约7项目,将打造通航示范基地。

·重庆:6月23日,第五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开幕。

·甘肃: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入选中国旅游志愿服务示范基地。

·西藏:首座农耕文化陈列馆让乡愁“刻进”城市。

·青海:6月24日,开通“星空之城”旅游列车。

·宁夏:6月24日至28日,以“天下黄河魅力银川”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银川黄河文化艺术节在银川市滨河新区举行。

·内蒙古:6月24日,湖北“重走昭君路”昭君专列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搭乘此专列的湖北各界近千人携昭君故里水土在昭君青冢祭拜昭君,昭君“娘家”“婆家”联手打造旅游品牌。

西藏今年改扩建6个边贸市场

西藏今年安排5200余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吉隆国际边贸市场等6个边贸市场的新建或改扩建和定结县4个边贸互市点建设,助力边民互市贸易,带动边民持续增收。

记者6月28日从西藏自治区政府获悉,西藏相关部门结合精准扶贫,出台了《西藏自治区边民互市贸易精准扶贫工作试点方案》,主要口岸和边贸通道试行合理、灵活的边民互市贸易促进政策。截至5月末,西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9.6亿元,同比增长86.5%。边民互市贸易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效果逐年增强。

虽遭受2015年“4·25”强震不利影响,西藏边境贸易基本实现“回稳向好”“结构向优”态势。去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达29.86亿元,降幅较2015年收窄73.8个百分点;边民互市贸易达10.96亿元,同比增长7%。从结构看,除传统资源型产品和手工艺品保持稳定增长外,日用家电、手机等工业制成品在边民互市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此外,西藏今年将加紧推进吉隆口岸灾后重建,研究科学恢复樟木口岸货物通道功能,推动樟木口岸尽早恢复通关。(来源:新华社)

西藏首个原生态藏民族音乐数据库建立

西藏首个原生态藏民族音乐数据库日前建立,目前已收录了文成公主音乐、格萨尔音乐及本土歌手的原创音乐等5000余首,每天还在不断更新。据介绍,西藏的民间音乐品种繁多,蕴藏量极为丰富,但很多民间传统歌舞都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承。尽管抢救性保护工作在进行,但传承工作很难保障。为此,有关方面在西藏各地系统采集、整理并数字化西藏民间音乐、宫廷音乐、藏戏及宗教音乐,建立了这个原生态藏民族音乐数据库。

(来源:人民日报)

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在临夏永靖开幕

相约“河州北乡”,聚焦丝路旅游。6月20日,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暨国际旅行商大会在临夏州永靖县举行。

本届旅游节由国家旅游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柬埔寨为主宾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为支持单位,为期一个月。期间,甘肃各地将举办57项旅游相关活动,预计实现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800万人次,旅游收入180亿元。

自2011年开始,甘肃依托敦煌旅游品牌,每年举办一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六届敦煌行节会累计签定各类旅游项目1070个、金额达5327亿元,接待游客9728.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6.49亿元。

近年来,甘肃省着力打造丝绸之路旅游黄金通道,加快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跨越,实现了旅游业规模和速度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提升,连续六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2016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旅游业逐渐成为甘肃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转型新的增长点。

开幕式上,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与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以及相关省份的旅游机构,甘肃省旅行商与境外旅行商就客源互送、线路共建、目的地共推等方面的合作事宜签订合约,以进一步提升丝绸之路旅游甘肃黄金带的品牌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绚丽甘肃、人文甘肃、养生甘肃、如意甘肃”四大主题旅游品牌形象,并现场发布了“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十佳境外旅行商”和“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十佳境内旅行商”。(来源: 新华网)(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豆)

猜你喜欢
戈壁冷链青海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戈壁里的水波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更正
大美青海
戈壁深处“战味浓”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