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活动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7-01-25 01:13朱宪臣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访惠工作队新疆

朱宪臣

(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党建研究

“访惠聚”活动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朱宪臣

(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访惠聚”活动在党的建设方面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是党结合新疆实际稳疆安疆的战略部署,而且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培育新疆特色好干部方面具有了新疆特点,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访惠聚”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组织新疆特色好干部

2014年2月起,在全疆开展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以下简称“访惠聚”)活动。“访惠聚”活动开展两年多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战略部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培养具有新疆特色好干部等方面体现了党的建设新疆特点,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而且得到全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拥护。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党的建设目标任务和现实状况,做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对于新疆工作,习近平指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新疆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特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嘱托,在认真总结党的治疆历史和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适时提出“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都高高飘扬起来。”“访惠聚”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和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首先,下派的各级工作组的党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在“访”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用脚丈量党和群众的距离,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本领,强化了宗旨意识。其次,各级各类工作组严格明确责任,厘清责任清单。从各单位选派住村、社区人员开始,严格挑选精兵强将,优中选强,“好人好马上一线”。到住在村、社区后即严格执行工作组的各项规章制度、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和生活纪律。在和住在村、社区“两委”的工作结合中,明确界限,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最后,在规范基层党组织的行为方面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办事,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发展党员,严把质量关,严格会议制度,对于“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监督、民主选举等制度严格执行,严肃党内生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结合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党性不断增强。

二、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与发扬

中国共产党派住基层工作队(组),从党成立后不久就实行过。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农村地区的特殊任务,党派驻农村的工作队(组)比较普遍,有社教工作队、党建工作队、扶贫工作队等。新疆“访惠聚”工作队(组)继承了党派驻基层工作队(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住村工作队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在维护社会稳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精准扶贫,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第一,它继承和发扬了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取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工作队(组)住村期间,都严格注意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充分运用好,取得了农民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使党在农村的工作顺利开展,巩固了党在农村的基层阵地,为基层堡垒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同时组织了群众,锻炼了群众。

第二,它继承和发扬了工作队(组)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方法得当。工作队(组)在“访”的基础上,致力于“惠”和“聚”,使农民得到实惠;工作有重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充分发挥住村干部熟悉农村政策和农村工作的优势,和农民一道解决农村中的突出问题,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的发展。

第三,它继承和发扬了工作队(组)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点,使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工作队(组)在工作中注重采取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推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组织制度等措施,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不仅增强了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中央和当地各项决策部署的自觉性与坚定性,而且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信心、强化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能力、创新了服务载体,使基层党组织获得了群众的支持,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战斗力。

第四,它继承和发扬了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目的所在。派住的工作队(组)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契合新时期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回应了人民的新关切与新期待。工作队(组)直接深入到最基层,切实回应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中央和当地工作的各项部署与政策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集中纠正基层存在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推动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工作队(组)激发了基层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调动了他们参与基层各项事务的积极性,增强了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三、是党结合新疆实际稳疆安疆的战略部署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这是党中央根据全国大局和新疆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中央的战略部署就是我们的工作要求,顶层设计的完成必须和具体的新疆实际相结合。在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为从根本上“求解”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良方”,新疆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从这一理念出发,在充分理解党中央战略部署的基础上,把“访惠聚”作为切合新疆实际的稳疆安疆的战略部署。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三期叠加”的疆内形势,新疆反分裂、反恐怖斗争日趋尖锐。自治区党委直面新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作出“访惠聚”的正确决策和部署,契合了新时期中央对新疆工作的期许,号准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脉搏,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需要。作为关乎新疆稳定和安全的战略部署,“访惠聚”着力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的统一,群众工作和宗教和谐的统一,党的建设和基层治理的统一,多措并举,以“六项任务”统领“三项重点工作”。在新疆,维护稳定是第一位的任务,没有社会的稳定,改革发展就无从谈起,“访惠聚”的正确决策,认清了稳定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各级各类干部下沉到基层,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环境。

“访惠聚”工作队(组)把基层经济工作和改善民生统筹规划,精准扶贫不仅“输血”而且“造血”,从宏观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到为基层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其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生活改善。做群众工作是党永不过时的优良传统。从战略上把握群众工作和宗教和谐的统一,就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写一篇促进宗教和谐的大文章。治理新疆,无论开多少药方,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都是必须直面的问题。在群众对宗教的认识上,既做到“大水漫灌”也有“精准滴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使大家认识到宗教所以存在的本质和规律,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三项重点工作”的首要的工作就是基层组织建设,它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访惠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承担着“水走石头留”任务,把基层组织建设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四、是党稳固基层基础发挥合力的重大举措

做好新疆工作,力量在基层,基础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凝聚和团结新疆各族人民,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共同奋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基础牢不牢,关键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明显不明显、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够不够、工作机制完善不完善、党员队伍建设强不强,服务群众能力是不是欠缺、反恐维稳措施落实到不到位。“访惠聚”活动紧紧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领导班子建设为根本,以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反恐维稳能力为重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全方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访惠聚”活动采取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推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组织制度等措施,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诸多措施支撑。同时,它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强化了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整合社会基层的各种力量,夯实了基层基础。基层党组织通过服务,更好地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这一方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反恐维稳、维护民族团结的战斗堡垒;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帮助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信心、强化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能力、创新了服务载体,使基层党组织获得了群众的支持,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战斗力。夯实基层基础,整合各方力量是关键。基层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访惠聚”工作组参与谋划基层发展之策,共同打好“组合拳”。新疆基层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基层组织建设、民族宗教问题、经济民生情况、文化氛围营造、社会基层治理等,都需要党和政府齐抓共管,在实际工作中分工负责,有分有合,共同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见效。基层基础工作具有长期性,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是主导,同时也需要基层的其他组织、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协同参与公共事务,成为巩固基层基础的重要补充力量,达到共建、多赢、共享的效果。

五、是党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新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做好新疆工作要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社会稳定要从基层社会治理做起,在新疆,社会治理难度比内地兄弟省份大得多,其原因不仅在于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大,而且还在于新疆的特殊情况,思维和内地不太一样,语言、习惯也不一样,工作难度要大。为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必须和新疆区情相联系,“访惠聚”活动就是新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第一,逐渐形成抓基层基础和社会治理的思想自觉。针对新疆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访惠聚”活动的各级各类工作队(组)不断强化思想认识,真正把加强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第二,依法治理基层的探索取得实效。依法治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也是新疆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规民约”的做法是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中成为一个亮点,它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法,但它是村民、居民针对自己村庄、社区的特点制定,并经过大多数村民表决同意的,基本实现了村民、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是一种村民自治、创新基层治理的有效方式和载体。乡(村)规民约制度在基层治理方面的作用,不仅增强了村民、居民的遵纪守法意识,而且逐步形成了普通群众和村社干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第三,治理主体呈现“一主多元”的格局。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基层治理主体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外,“访惠聚”活动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性,工作组、村级党组织、村级其他组织、村警等各种力量得到有效整合,使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渐成雏形。

第四,治理主客体的良性互动。“访惠聚”活动的“访”意味着各级各类工作组深入到各族人民群众当中,向人民群众去了解情况,访贫问苦,问住房、问教育、问医疗、问家庭收入、问冷暖温饱,它作为“超然”于当地基层组织的“第三方”,利用自身优势,在治理的客体和主体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动沟通的桥梁。工作组引导、帮助基层党组织逐步培育人民群众的公民感,激发群众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在协商共治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集中民智、激活民力,凝聚民心,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普通群众与基层党组织、工作组、村委会、村警一起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这本身就是治理方式现代化的一种转变,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各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六、是培养选拔新疆特色好干部的“磨刀石”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它为认识发生提供着根本的驱动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有多种路径,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到实践中去历练、到群众当中去,先去做群众的“学生”,在和老百姓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中“访”得真正的社情民意。“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的实践表明,它作为新时期培养选拔新疆特色好干部的“磨刀石”,适应了新疆工作总目标和任务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基层是干部锻炼成长的“摇篮”,是历练干部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新疆各级党员干部是做好新疆工作的关键力量,为新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不熟悉基层情况、不了解群众诉求、工作思路不清、工作办法不多等问题。“访惠聚”活动使广大基层干部深入到基层第一线,接触到基层干部群众和大量实际问题,接了地气,去了骄气,没了娇气,对新疆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是新形势下新疆各级党员干部砥砺品质,提高处理复杂矛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第二,“访惠聚”活动是转变干部作风、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探索和实践。作风关乎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访惠聚”活动着眼于解决新疆基层基础问题,通过下派广大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聚焦基层热点难点问题,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帮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及时回应解决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从而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性质和宗旨、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不断转变作风、增强党性修养。

“访惠聚”活动用“大党建”引领新疆社会稳定和大发展,在“大党建”的格局中,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从新疆区情出发,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为党建工作出题目、提要求,使党建工作有着力点,通过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党建活动,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创造力,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发挥党建对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构建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在基层的落实,通过“有效、管用、到人”的制度安排,激发“人”的积极性,实现理念和行动的统一。

[责任编辑:竹效民]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2]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3]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一〇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

[6]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10.3969/j.issn.1674-6287.2017.01.01

D267

A

1674-6287(2017)01-0005-04

2016-09-06

朱宪臣(1972~)男,汉族,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共新疆地方史、党建理论。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访惠聚”与新疆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6XKS010);新疆社科规划办2014年重点项目《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4AKS001)。

猜你喜欢
访惠工作队新疆
张国华看望慰问南疆访惠聚驻村干部及第一书记
吉林省各地驰援长春工作队
——兰台人名录
7.今天工作队进村
暖心煤真暖心
一〇四团“访惠聚”工作队篮球联谊赛
发挥“访惠聚工作队长”在驻村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