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妈踩踏惹众怒背后真相引反思

2017-01-25 04:39
中国民政 2017年11期
关键词:黄某母女救助

亲妈踩踏惹众怒背后真相引反思

五月中上旬,杭州萧山街头一位妈妈踩踏女儿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各大媒体和网友公愤。视频显示,一位母亲当众踩踏亲生女儿,还推开欲扶孩子的老人并怼所有的路人说:“那么好心砸点钱啊!”当地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经过两周的缜密调查还原了事件背后的真相。

据《中国之声》报道,视频中的母亲黄某离异后独自抚养2岁女儿。当天她带女儿去找工作未果,看到孩子饿了盯着烤肠摊,黄某用仅剩的钱给孩子买了一根。可是孩子吃了一口却吐了出来,这导致黄某情绪失控,大声责骂女儿并把女儿推倒在地任由女儿哭泣。当一位大伯蹲下身想安抚小女孩时,黄某还在气头上,于是一下子又爆发了,冲过去推开大伯,一脚踩向自己女儿。随着事件缘由的澄清,同情和反思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

《华商报》发表评论认为,事件背后儿童的权益应当得到重视。像黄某这样的特殊困难群体不在少数,她们监护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谋生能力差,独自一人不能兼顾求职和带小孩的重担,常常由于缺少生活来源危及生存。因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构和社会公益组织应当优先帮助没有谋生能力的监护人,为其寻找合适工作来解决生存难题。而对于可能危及儿童权益的监护人,则应加以惩戒并有必要剥夺其监护权,如沉迷赌博、吸毒或者带领子女乞讨的父母。

《新京报》则进行了反思,“贫困母亲踩女儿先被批后被同情,救助去哪儿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这位贫困母亲目前的处境太过艰辛,据她述说甚至产生过带着女儿一起自尽的念头。这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任何其他人遇到这样的困境,也会有如此的想法或反应。站在母亲角度看,她并非没有尽力尽责。问题关键在于这位母亲和社会上的救济制度脱节,无法拿到最低生活保障。我们应该反思社会救助机制如何主动介入这类人群。当然,在深表同情的同时,她对女儿的施暴,即便只是一时的冲动,也属于侵犯了女儿的权利,应该给予批评教育。

社会黄金眼公众账号发表的评论比较中肯。在普遍救助、社会兜底的福利之外,可能还存在着有待关注的群体。虽然我们看踩踏孩子的视频感到痛心,但是在没有了解事情全貌之前也不能去“踩踏”母亲。妇女与儿童是贫困生活中最羸弱的受害者,在丧失原生家庭支援后,大城市是的打工机会是她们最后希望所在。不幸的是,其实她们能得到的机会并不多。这次这对母女能从社交媒体中突出出来,是她母女俩难得的机会,相信社会能实现她并不高的生存期待。更希望社会关注这类人群,都能给予她们工作机会。

“六·一”前夕,事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据《新华社》报道,在接受民警的谈话教育后,这位母亲表示确实不应该虐打孩子,自己也极度后悔。她认识到条件再艰苦、心情再糟糕,都不是虐待孩子的理由。尽管不愿意面对媒体,她还是让警方专门录制了视频,向公众表达自己的悔意。而更让人欣慰的是,据《红星新闻》报道,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告诉记者全国已有很多爱心电话打来,现在已有两百个工作机会给她选择了。

这对母女是不幸的,她们一个月前曾经徘徊在生死的边缘;这对母女又是幸运的,一个月后她们得到了社会的帮助开始了新的生活。抚案叹息之余,我们再次感受到“民政爱民”的神圣和“民政为民”的使命,一次微不足道的帮扶都会改变很多家庭的命运。

猜你喜欢
黄某母女救助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모녀(母女)간의 어두운 물결
水下救助抢险
搞笑母女档
卖水果的母女(外二首)
母女小剧场
女子向纠缠示爱男子扔砖头致人死亡 被诉故意伤害罪
救助小猫
偷自家的东西犯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