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2017-01-25 09:50
中国司法 2017年2期
关键词:监督员矫正规范

信息动态

江苏省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标准化

2016年以来,江苏省司法厅联合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相关法学院校、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以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从监督管理、矫正帮扶、基础保障三个方面,研究制定了37项社区矫正工作标准并全面试行。

突出规范执法。细化完善社区矫正接收、宣告、准假、解除(终止)矫正等执法环节工作标准。坚持以县(市、区)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为主的执法管理理念,执法管理主要事项由县(市、区)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承担,司法所负责日常管理教育工作。坚持执法工作只能由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公务员)承担。进一步严格表扬、提请减刑、决定警告、提请治安处罚、提请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等执法工作程序。

聚焦创新发展。一是体现法治思维。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建立重大执法事项法制审核制度;完善外部监督机制,规范社区矫正机构对检察机关发出的纠正违法通知书及检察建议书的调查回复工作要求。二是凸显精细管理。将原有的宽管、普管、严管等级管理制度细分为严格、从严、普通、从宽、宽松三级五等管理制度;规范信息研判工作,建立大数据条件下预测预警预防机制;三是把握发展方向。将被害人和被害社区代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谅解情况纳入适用前调查评估范围。明确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及分中心的建设标准,规范中心及分中心的区域布局、设施装备、功能设置、工作要求、人员配备要求,进一步巩固中心实战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贴近实战需求。一是规范外出准假规定。明确7天以下由司法所长审批,7天以上由县(市、区)司法局分管局长或局长审批。二是完善居住地变更制度。明确居住地变更条件;规范居住地变更流程和审批权限;建立异议处理工作机制,畅通居住地变更管理。

(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

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全面推进

2016年7月以来,各地全面推进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截至2016年11月底,共有25个省(区、市)开展了人民监督员选任工作,已选任人民监督员13490名,监督评议案件2097件,参与检察机关组织的各类活动2000余人次,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各地按照“建设一支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扎实群众基础的人民监督员队伍”的要求,严格把握人民监督员选任条件,调整优化人民监督员队伍结构。目前,天津、辽宁、河南、广东、四川、云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仍在研究制定工作意见或方案,尚未开始选任。

选任工作结束后,各地普遍举办了初任培训班,为人民监督员发放参考书籍,内蒙、浙江、山东等地还创办《人民监督员通讯》《人民监督员工作专刊》等杂志。各地建立了人民监督员履职台账,及时掌握人民监督员履职情况。

对于需要监督评议的案件,司法行政机关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组织抽选人民监督员,保障人民监督员独立、公正开展监督。各地探索建立了人民监督员查阅案件台账制度、人民监督员接待日、人民监督员监督事项告知制度,形成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跟踪回访、执法检查、案件评查、参加听证会等机制,将人民监督员“希望知情”与检察机关“保障知情”有机统一起来,拓宽知情渠道,发挥监督作用。

司法部党组高度重视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工作,研究决定在部法制司设立人民监督员工作办公室,指导地方开展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工作。各省(区、市)司法厅(局)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及编制部门的支持,协调解决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

各地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将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及履职相关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目前,已开展选任工作的省(区、市)司法厅(局)普遍将人民监督员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市级层面也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工作经费。

推进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建设增强人民监督员履职抽选的公正性,提升选任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司法部法制司)

猜你喜欢
监督员矫正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护眼监督员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
尽职尽责的网吧义务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