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目光下的劳动群众:毛泽东的唯物主义

2017-01-27 08:39
现代哲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阶级现代性

李 捷

阶级目光下的劳动群众:毛泽东的唯物主义

李 捷

毛泽东的唯物主义建立在包含着主体的世界整体性之中,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它不仅告诉人们世界的本质属性如何,而且还作为准则指导着主体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以世界本质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以内外因公式和人本质的社会性原理为工具,毛泽东的唯物主义要求主体务必通过调查研究来正确把握外在世界的客观属性,以此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正确地解决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讲,通过生产一线的劳动群众提供社会生活的感性材料,而后以阶级分析法对之进行理性升华,以此把握客体的本质,进而以之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忘我地投入推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活动当中。这种以阶级目光审视下的劳动群众为内容的唯物主义,既包含着现代性的实际原则,又有着超越和批判现代性的内涵,因此对现代的中国乃至世界,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毛泽东;唯物主义;劳动群众;阶级分析法;现代性

在毛泽东的著述中,“唯物”是他常常用来评价各种思想和观点的断语。是否唯物,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是否正确。对于重视人的思想因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作用的毛泽东而言,判定思想正确与否的标准显然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唯物主义因素在毛泽东的思想中占有突出地位。要考察毛泽东的思想及其意义,就不能绕开他的唯物主义。为此,本文将从毛泽东的文本出发,试图厘清毛泽东的唯物主义的具体内涵,揭示这种唯物主义所包含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要了解毛泽东的唯物主义,首先需要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问题。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包括毛泽东在内的诸多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接受的一个观念。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的、基础性的认识;方法论则是指导人们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法。世界观涉及的是一般性、整体性的领域,方法论则作用于人的具体认识和实践活动。毛泽东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共同构成了作为哲学的“辩证法唯物论”的全部内容,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统一的:“辩证法唯物论……是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翻印,年代不详,第11页。世界观即是方法论,方法论即是世界观。对外在世界整体性质的看法,指导着人们对具体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活动。

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是基于毛泽东这样的观点:人们之所以进行认识活动,不是出于“满足好奇心,而是为改造世界”*毛泽东:《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152页。,即源于人们的实践需求。因此,作为人们对外在世界总体的认识活动之结果的世界观,自然包含着一定的实践需求,因而与人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人的实践活动所面对的总是具体、有限的对象,而非世界总体。那么这种处理具体对象的活动又何以能够与一般的、总体的世界相关联呢?

在此,需要援引毛泽东一贯坚持的世界的整体性原则,如青年时的“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毛泽东:《致黎锦熙信》,《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3页。以及后来的世界“一统归于物质”*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翻印,年代不详,第18页。。整个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世界不是一个松散的复合体,而是一个统一的、系统性的整体。在这个的整体中,整体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从而制约着作为这个整体之部分的各个具体事物。由此,以这一整体的各具体成分为对象的认知和实践活动,就受到整体性的一般规律的作用。人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便要求人们不仅要认识具体对象的具体的、个别的独特属性,还需要了解作用于它的一般规律。

一般来讲,没有世界的整体性,本体论的问题就无法成立。世界如果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无所谓世界的本质或本体问题。因此,有着本体论诉求的思想家,大多主张世界的整体性。不过,由于对世界整体性所设定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异,这些世界整体性观念的实际意义并不相同。

在许多形而上学家那里,世界本身被划分为相互对立的真、假两部分,其中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世界被视为虚妄不真而遭排斥。因此,他们所谓的世界整体性中的“世界”是高居于人的经验生活之上的超越性存在。在这里,世界整体一般性的本质规律和具体对象的具体属性是相互对立的。因而世界整体的本质固然与人有关系,但却不是与作为经验认知和实践活动之主体的人,而是与作为脱离经验世界的单纯冥想者的人有关系。所以,这种本体论常常将超验的玄想作为认识世界本质的根本途径,引导人们脱离经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不同于此,在毛泽东的世界整体性中,世界整体的本质就是人的具体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前提。作为世界之本质的一般性规律,不是脱离于具体事物的“‘物质一般’与‘运动一般’”*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翻印,年代不详,第24页。,而是与事物的具体性相互统一的共同属性。因而,人是作为经验的、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而与世界整体及其本质相关的。人对世界之本质的把握(即世界观),只能从经验的、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产生,并且服务于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世界本身的客观属性固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并不以人的生活和实践为中心,但是对这种客观属性的认识和思考却与人的生活和实践有着本质的关联,并且围绕着人的经验世界而展开。世界观的全部内容固然是对世界整体之客观本质的理解,但主体(当然,主体并不直接等同于个人,也可以是集体,如“阶级就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毛泽东:《关于坂田文章的谈话》,《毛泽东思想万岁》第5册,武汉:钢二司武汉大学总部,1958年,第159页。另参见毛泽东:《关于人的认识问题》,《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91页。)却实际上作为核心与动力隐匿在内容背后。

要之,毛泽东的唯物主义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二者统一于主体及其实践活动。在这里,正如毛泽东所谓“哲学就是认识论”*毛泽东:《关于坂田文章的谈话》,《毛泽东思想万岁》第5册,第158页。另参见毛泽东:《关于人的认识问题》,《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90页。的断言,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作为服务于主体的认识工具而存在的。因此,要进一步解析毛泽东的唯物主义,就不得不涉及他的主体观。

二、主体的内与外

对包括主体在内的一切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毛泽东持一种内外因公式:1.“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5页。都存在于矛盾之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由于矛盾的推动;2. 事物的矛盾内外有别,即可以区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内在本质,外部矛盾的对立统一则构成事物的外部环境;3. 对于一事物的运动变化而言,内部矛盾是内因,起到主要的、根本性的作用,而外部矛盾作为外因只是发生次要的、需借助内因才得以实现的作用,即“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同上,第302页。。在这一公式中,毛泽东以事物个体为中心区分了内部和外部,因而不同于万物齐一的观点,承认个别事物的相对独立性。这一公式运用于主体意味着:承认主体对客体的相对独立性,就是承认主体内在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即是主体的内在本质,使主体成为区别于客体和其他主体的个体,其具体内容是主体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主体的内部矛盾是构成其运动变化(即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原因,其与客体的外在矛盾则构成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因此主体具体如何认识和实践,根本在于自身的内部矛盾。

对于如何具体区分主体的内外部,毛泽东没有给出一个普遍标准。但通过毛泽东谈到个人和集体(主要是“党”)的运动变化时,对思想问题的强调,如“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同上,第306页。、“没有思想,当然就没有任何的行动”*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翻印,年代不详,第43页。,还是可以大致明白:对于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来讲,其内部中枢即是内在的主观思想(当然也可以包括主体的自然属性,但这显然是次要的);相应于此,外部则主要指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自然的或社会的关系。

因此主体的内在本质即是主观世界中矛盾着的思想意识的对立统一,它作为内因指导着“人的一切行动(实践)”*同上,第43页。。换言之,人面对一定的外部环境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一般来讲首先是由于在主体的思想斗争中,这种思想战胜那种思想,或者两种矛盾的思想达成暂时的平衡,因而是主观思想能动地进行选择的结果,而非被动地由外部关系所决定。在这里,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自我,等同于主观世界的思想斗争及其结果。因此,人作为主体应该有意识地重视自己主观世界中的思想斗争,并努力使正确的思想战胜错误的思想。

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质的社会性原理:人的内在本质不是孤立自生、先天赋予的,而是由其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共同作用而成。于是,人的本质被归诸外在的社会关系,内部世界的内容被归于外部世界,以主体为中心的内外之别被打破,进而似乎与毛泽东的内外因公式相矛盾。

实际上,人本质的社会性原理与内外因公式之间,不仅不相矛盾,而且还相互结合,共同构成毛泽东主体观的基本结构。人本质的社会性原理所涉及的是主体及其本质的发生过程,而内外因公式涉及的是主体及其本质形成后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因此,逻辑上来讲,人本质的社会性原理是内外因公式的基础和前提。人的内在思想意识的具体内容固然是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因而主体的主体性、“自我”和能动性是外在世界不断作用、累积的产物。但是,一当这种主体性得以形成,构成一个充满着内在矛盾的自我,那么主体便在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和外在世界一起在主体自身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发挥程度不一的作用,并且一般来讲主体能动性的作用是首要的。

当然,由于主体的本质本身也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新陈代谢的,因此其发生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相互交错的。例如主体形成后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作为对外在世界的进一步反映活动,本身也是主体的新本质的发生过程。因此,人本质的社会性原理与内外因公式的对立统一,首先不是要明确地划分出一个主体形成的节点,此前人本质的社会性原理发生作用,其后内外因公式发生作用,进而确定主体的社会行动的伦理或司法责任;而是要求主体意识到,自身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根本上受制于自身对外部世界的正确或不正确的反映,因此能够自觉地、积极地去认识外部世界的客观本质,进而以之为指导,正确地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它主要目的不在于为社会提供一种伦理指导,而在于为主体提供一种科学的思想规范,即思想改造的模式。

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得到承认,同时这种能动性又被归结于主体对外在客体的反映。这样,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映是否合乎实际便成为决定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因素。由于对客体的反映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活动,而认识活动本身又包含着主体的能动性,所以,由人本质的社会性原理和内外因公式构成的主体观,便要求存在于世的主体认真地考察客体,了解其客观实际面貌,使“客观矛盾反映入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6页。,改造自我,以正确的认识指导解决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矛盾。简言之,毛泽东的主体观,以主体为中心,根本诉求在于通过深入外部世界的反映活动改造主体自身的主观思想,以克服主客体之间的矛盾。而这里的反映活动,主要指“调查研究”。

三、改造自我: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和把握“客观实际状况”*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6页。,即将外在客体客观的、实际的状况反映于主体内在的主观世界之中。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客观”和“实际”呢?对此,毛泽东提出“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毛泽东集》第7卷,东京:苍苍社,1983年,第286页。。所谓开调查会,是调查者通过问答、讨论等语言交往活动而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取对一定客体的观点和看法。这种调研方法是人们惯常使用的,但毛泽东开调查会有着自己的特点。

首先,虽然调查研究活动是为了弥补自身对于一定客体的知识匮乏,但并不意味着调查者的调研活动是盲目的、随机的。毛泽东认为,在调查研究之前,不仅“必须有调查纲目”*同上,第291页。,而且对被调查者的选取也要有一番讲究。这就意味着人们对于被调查对象并非完全一无所知,而是在调查之前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之所以如此,既因为人们所调查的事物总是在此前有所接触的,也是由于被调查事物遵循着一些一般性的普遍规律,而调查者可以在之前对其他事物的认识活动中把握到这些规律。

其次,在对象的选取方面,毛泽东强调“眼睛向下”*同上,第290页。,即“从群众中来”*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9页。的原则,将“群众”认定为人们调研活动的主要对象。这样,在毛泽东的调查研究中,形成了物质(客观实际状况)-群众(被调研者)-主体(调研者)的结构。

所谓“群众”,是指“真正有经验的中级下级干部,或老百姓”*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毛泽东集》第7卷,第286页。。之所以选取他们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他们“真正有经验”。而他们之所以真正有经验,是因为他们作为“中级下级”、“老百姓”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和物质生产活动,直接与物质世界打交道。可见,毛泽东所说的群众并非一般的人群,而是有着具体的规定:只有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和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才被划入群众的范围之中。在社会生活和物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成为毛泽东划分群众和非群众,进而确定调研对象的标准。

列宁将“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俄]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页。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毛泽东划分群众和非群众的标准,虽然不如阶级划分那么严密,但也是根据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来进行的,也就是说遵循着阶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如果考察毛泽东的诸多调研报告(如《寻乌调查》*参见毛泽东:《寻乌调查》,《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8—119页),可以发现,群众和非群众的划分只是毛泽东确定是否作为调研对象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在实际进行调研活动时,毛泽东对作为调研对象的“群众”,会进一步地进行阶级划分,确定他们各自的阶级身份。可见,这种对阶级身份的确认,会作为考量标准而影响到毛泽东对不同调研对象的叙述的分析和取舍。这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毛泽东集》第7卷,东京:苍苍社,1983年,第285页。来进行调查研究的具体所指。

顾名思义,“群众”不是单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所以,毛泽东的“群众”绝不指单个的劳动者,而是包含着众多劳动者在内的集体,以避免单个人乃至单一阶级身份所带来的片面性。具体来讲即是,围绕着一个问题,选取与之直接相关的各劳动阶级的代表,而后根据这些人各自的叙述,综合出这一问题的实际面貌。在这里,不同劳动者组成的群体,构成了一个阶级样本的集合,如横截面一般反映着社会的阶级构造。由之而得出的全面、实际的认识结果,便成为由社会阶级结构贯穿其中的综合性结论。这样,所谓“群众”也就是劳动者个体经由阶级身份而在相互之间构成的辩证统一关系。由此,不同劳动者个体的看法作为感性的材料,经过阶级身份和阶级结构的中介、综合和提炼,最终达成了劳动群众整体的理性认识。其中,中介、综合和提炼,这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1页。的工作,正是在调查者的头脑中以阶级分析法来完成的。

阶级分析法之所以可以成为调查研究中从感性到理性的基本工具,是因为毛泽东认为,阶级作为阶级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否合乎科学,即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因此,调查研究的目的也主要是“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89页。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阶级”在《毛泽东集》第7卷第285页中为“阶层”。。

要之,调查研究是达到正确认知的不二法门。在这一过程中,物质的客观本质经由与之直接打交道的不同阶级的劳动者所组成的群众的折射,作为感性材料进入主体的头脑。此后,主体通过阶级分析法,对这些主观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达到对于具体本质的了解,从而形成新的认识。由此,物质的本质以知识的形式进入主体的头脑当中,改造着主体旧有的主观认识,进而改造着主体的主体性——自我。在这里,以阶级结构中介而形成的劳动者的集合——群众,成为主体克服主观性而到达客观物质世界、改造自我的关键中介。

四、唯物主义

物质是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如何理解物质决定着唯物主义的具体内涵。在毛泽东的唯物主义中,物质被理解为“客观实在”*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翻印,年代不详,第16页。。“客观”指其存在不以这个或那个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实在”则是指切乎实际、可以为经验所得。由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毛泽东所谓的“客观实在”便不单单是一种对于世界整体本质的断言,而且还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原则贯穿于主体的生活世界。也就是说,既然客观实在是世界整体的本质,那么作为世界整体之一部分的主体的现实生活就需要遵循客观实在的原则。简言之,则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而非源于头脑的玄想。

客观实在(或者实际)是什么,这对于主体来讲首先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客观实在虽然能且只能由经验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所知,但不等于以表象杂多的形式直接呈现于主体面前的琐碎经验现象。相反,毛泽东承认现象与本质的二分,将客观实在归结于本质范畴。这不是说客观实在是某种抽象的形而上的独立实体,进而作为本体统帅着万事万物;而是说万事万物各自的本质都是客观的、实在的。就此来讲,所谓“客观实在”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它不是要描述一种具体的独立本质体,而是要指出一种普遍的属性。对主体来讲,客体本质的普遍属性暗示着对客体的普遍的认识和实践原则。因此,在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毛泽东的唯物主义中,客观实在(物质)是什么,是与如何才能达到客观实在(物质)这个问题相统一的。简言之,物质即是真理,真理即是物质。真理是实践的、主体的意义上的物质,物质则是实存的、客体的意义上的真理。

如前所言,毛泽东强调,直接承担着实际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劳动群众,对其集体经验的阶级分析,构成真理的唯一来源。以物质为前提,从实际现实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际上等同于阶级目光审视下的劳动群众。进一步,就是广泛地深入于劳动者的生活,并以阶级分析的目光对之加以解剖。深入劳动群众和阶级分析法的统一,是为毛泽东的唯物主义的根本诉求。

通过劳动群众的中介和阶级分析法的综合,主体把握到真理,物质进入从而改造人的内在主观世界。由此,主体不再浪漫地幻想客观世界应该如何,而是切实地认识到,客观世界的面貌及其运动规律实然如何,进而能够自觉地以之指导自己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主体由此成了物质世界整体运动变化的自觉中介。在这里,主体固然是一个能动的自我,但却以能动性超越了自我的孤立性和封闭性,将自己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相统一,忘我地献身于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毛泽东的思想是伴随着中国由传统进入现代的历史进程而逐步形成的。他的思想反映着这一历史进程的一定面相,包含着强烈的时代性。所以,对毛泽东的唯物主义,不能仅仅从单纯理论的层面来加以解说,而是需要结合时代的特征来进一步考察它的历史内涵。

由传统走向现代是一个物质不断展现其力量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现代以经验的物质世界为原则,对立并斗争于以先验的伦理/宗教世界为原则的传统,最终通过现代性的完成确证了经验的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伦理/宗教世界的虚幻性。因此,唯物主义是现代性的实际原则之一。所谓实际原则,并非指在现代意识形态当中占据主导性的地位,而是说成为人们实际行动和生活的普遍指南,即现代的时代精神。

对近代的中国来讲,作为外来现代性力量的坚船利炮对传统社会的军事胜利,更加直接、生动地展现着物质的实在性。因而,试图理解和解决由之而来的社会以及民族危机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对经验世界的实在性感受更为深切,对认知和把握经验世界本质的渴求也更为强烈。就此来讲,热衷国事、关心社会的毛泽东,在其青年时期便有了《不信科学便死》*毛泽东:《不信科学便死》,《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53页。这种激烈的文章标题,以及后来接受唯物主义原则,是时代性的表现。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实然战胜应然的惨痛经验,为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批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对于世界实然性的信念奠定了时代性的基础。

现代性的思想家认为,一方面经验科学是一些专门家(知识阶层)的事业,因而这些人成为真理的先知先觉者;另一方面主张一种一般的、抽象的人本质,并且将之归诸理性。通过科学方法掌握真理的专门家,便以启蒙者的身份,诉诸一般人共有的理性,进而由上至下地教化和觉醒民众。

在毛泽东这里,却是深入劳动群众与阶级分析法的结合,成了通达真理的不二法门。不仅认知主体对于群众的角色由启蒙者转变为经验的综合者和被改造者(“当一个小学生”*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毛泽东集》第7卷,第286页。),而且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分析打破了现代性所构造的抽象人本质。就此来讲,毛泽东的唯物主义不仅有其现代性的根基,而且反映出批判和超越现代性的特征。这样的特征自然不是无源之水一般的思维奇迹,而是来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西方现代化进程已经完成、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于西方已充分暴露和展开并且由之而发生批判现代性思想的环境下进行的,是在一个已经包含着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世界思想环境中走向现代性的。同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使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既有以封建主义为表现的内部传统力量的阻碍,又有以帝国主义为表现的外部现代性力量的压迫。因此,无论主观还是客观条件,都意味着告别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革命不能仅仅停留于现代性的水平,还必须包含批判和超越现代性的因素。所以,不是哪一种现代性的思想,而是源于现代矛盾之展开、批判和超越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成了中国革命的思想指导。正是这些独特的现代化特征,导致毛泽东唯物主义中的批判和超越现代性的内容。

就此来讲,以标志客观实在的物质范畴为根基,以劳动群众为主体,以调查研究和阶级分析为中介,旨在使主体忘我地投身改造世界的运动中的毛泽东的唯物主义,不仅是使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革命的理论总结和指导,同时也包含着批判和超越现代性的思想资源。人们之所以在一个现代的中国乃至世界中仍然谈论毛泽东及其思想,原因大概也在于此。

A84

A

1000-7660(2017)06-0048-06

李 捷,(北京 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欣彦)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阶级现代性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实践唯物主义对传统唯物主义的终结与超越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对旧唯物主义之“旧”与新唯物主义之“新”的再思考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