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驱动假设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堂※

2017-01-28 20:18邵英俊陈姗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词汇医学

邵英俊 陈姗姗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29)

输出驱动假设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堂※

邵英俊 陈姗姗*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29)

本文从“输出驱动假设”视角探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分享并阐释所承担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及理念,认为引导式的以输出为导向的有声课堂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摆脱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兴趣。

输出驱动假设;医学英语;教学法

我校在大学英语之后部分专业开设“西医英语”和“中医英语”课程已有多年,近几年来随着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我校整体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也做了较大调整。作为医学英语入门的一门课程,“医学英语基础”(72学时/18周)课程2012年开始开设,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从EGP的学习过渡到ESP(西医英语,中医英语)的学习。在我校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17年起实施)之前,本课程一直面向我校中医学专业八年制本硕连读及九年制本博连读学生开设,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也就是学生在第一学年的2个学期分别修完大学英语III-IV和V-VI之后。开课以来一直由笔者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同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往的问卷调查表明,87%以上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学习很重要,但是同时也有73%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学习很难,尤其是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因此,本课程意在通过以输出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学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医学英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1 理论依据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语言输入说”(1985)[1]及其后语言学家Swain提出“输出假设”(1985)[2],输入-输出理论已应用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多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的倾向,导致学生经过多年的语言学习后,仍然不能很好的通过书面或者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倾向在医学英语课堂上表现往往是词条化的课堂,老师大多专注于词缀、词根的讲解,期间少有与学生的互动,结果就是老师自说自话,学生越听越难,越听越累。

2008年,文秋芳教授在Swain理论基础上提出“输出驱动假设”[3],其核心内容是“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即无论是从学习效率,学习的社会功能还是从学生的就业看,以输出为导向的英语课堂都更符合教学规律,也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依据文秋芳教授的理论,本课程授课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落脚点就是在教学中强调语言输入的同时,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开展高效的输出。主要内容具体包括:通过学习八大系统词汇、话题讨论背景文献、观看医疗题材美剧等活动,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组织课堂讨论、文献翻译、课堂演讲等活动实现高效的语言输出。

2 教学内容及意义

2.1 八大系统词汇学习这一模块为输入性教学内容,主要以人体主要八大系统为主线,每个系统都涵盖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常见病以及日常保健等,该模块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课时的70%。该模块的学习以各个类别的词汇学习为主,采用跟读、朗读、复述等传统语言教学法,强调医学词汇有声学习的重要性。每个系统最后都会有一个总结,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回顾,首先会要求学生口头复述该系统功能,以及常见病的相关内容,同时在学生已基本掌握该系统词汇的基础上,回顾性的总结该系统词汇中所涉及到的常见词根词缀。每节课课前都会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之前一节课的内容,通过反复的口头操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词汇的发音,以便更快、更好的记忆词汇。同时,也藉此摆脱学生初始学习阶段的畏难情绪。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涵盖跟读,朗读以及复述等有声的医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效果良好,学生普遍依从性好,且逐渐产生兴趣。

2.2 课堂讨论这一模块为输出性教学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该部分话题涵盖医学人文、医学伦理、医疗改革、医患关系以及中西医疗体系对比等。所有话题均在学期初的教学计划中发给学生,每学期5次此类讨论,每次45~60 min。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个话题,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查阅英文文献,并在组内进行深入的讨论。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广泛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中教师除了作为一个讨论的主持人或者协调人之外,广泛的联系了学生未来的职业道德、职业环境、职业需求以及所处的当下社会环境,通过这样广泛的联系学生的当下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绝大多数学生非常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来。讨论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口头表达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使得学生对于除了医术本身之外的与医学相关的诸多命题有了一些思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产生对于医学英语学习更大的认同感。

2.3 课堂演讲此部分为输出性教学内容,每学期5次小组课堂演讲,每个演讲25~30 min,另加10 min提问时间。将学生分成5人1组,每1组负责讲一个与上述八大系统直接相关的常见病。时间为25~30 min,要求每一个演讲均应涵盖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还要包括中医对该病的认识。鉴于学生在查阅文献以及英文翻译方面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每一个演讲的幻灯片及讲稿都要提前发给教师进行审阅和必要的修改。此部分的设计是考虑到让学生对于涉及到临床的医学英语词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是让学生意识到当下的医学英语学习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2.4 文献翻译此部分为输出性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尚未过多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及论文写作,因此此部分只在学期末以讲座及练习的方式初步给学生一些关于本学期所学内容应用性的认识,所选取材料为与八大系统相关的论文摘要,用3~4学时的时间一方面复习及应用本学期所学词汇,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熟悉医学论文的句式结构,课后布置相关作业。整体上除了让学生认识到医学英语学习的实用性,也为学生接下来的其他医学英语课程学习做个铺垫,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5 医疗题材美剧观看此部分为输出性、任务型教学内容。选取比较经典的医疗题材美剧,如“实习医生格蕾”,“急诊室”等,拷贝给学生统一的版本,保证字幕译文质量,并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分别要求学生写某一季的剧情概要及自我感想。老师评阅修改后发回给学生。此部分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3 课程评价体系

形成性成绩评定中,我们也非常注重对于学生一整个学期各个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与完成度的考核,学生在课堂演讲、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以及摘要撰写中的参与和表现都会进行量化的记录和评估。并计入期末总评成绩。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各占50%。

4 总结

该课程开课以来,每个学期开始时都会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课堂活动以及教学方法等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对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当然,鉴于学生对于医学英语不够了解,加之在学习前普遍有畏难情绪,因此调整只是适度以及合理的调整。在学期末的时候,会再次通过问卷以及访谈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总的来说,学生的反馈都是积极的,多数同学都认为虽然任务量较大、信息量较大,但是整体按部就班跟下来收获颇丰,最大的收获是摆脱了医学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当然,对于一些不足之处,也在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医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开设不仅更好的帮助学生从EGP的学习过渡到ESP的学习,同时也丰富并完善了我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医学词汇的有声学习,大量的引导式语言输出,不仅盘活了学生以往的“惰性知识”[4],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摆脱了医学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并激发了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以输出为导向的医学英语课堂富有成效,今后可以在此基础上推广至其他的医学英语课堂,组建课程组,形成合力,更好的推进专业英语教学。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2]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comprehensive input and comprehensiv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Gass S&Madden C(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Newbury House,1985. 235-253.

[3]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4]Larsen-Freeman D.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5.

Teaching Approaches to Medical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Output-Driven Hypothesis"

SHAO Yingjun,CHEN Shanshan
(School of Humanities,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This thesis discussed various teaching approaches to medical English through illustrating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Medical English".The conclusion is an output-oriented and sound class could considerably improve the class by helping the students to rid of their fear of medical English,and ultimately,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output-driven hypothesis;medical English;teaching method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4.002

1672-2779(2017)-04-0003-03

:张文娟本文校对:赵霞

2016-10-18)

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骨干教师专项【No:2016-JYB-QNJSZX017】

*通讯作者:css_822@163.com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词汇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医学的进步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医学、生命科学类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