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花椰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栽培技术

2017-02-01 19:07樊美丽陆信仁何欢宇上海市崇明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202150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花椰菜花球崇明

樊美丽 陆信仁 何欢宇 黄 淼 (上海市崇明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 202150)

崇明区花椰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栽培技术

樊美丽 陆信仁 何欢宇 黄 淼 (上海市崇明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 202150)

实践表明,花椰菜生产中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具有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病虫防治效果的作用。为给类似地区花椰菜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借鉴,从产前预防、产中防控、产后清洁及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阐述了花椰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花椰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崇明区

自农业部提出“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来,绿色防控技术已成为植保工作中的重点,其中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是确保蔬菜作物安全生产、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1]。近年来,崇明地区尤为重视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并通过各项田间试验,取得了一定成绩。崇明区是花菜之乡,常年花菜种植面积约5 600 hm2,年产花菜约18万t,通过在花椰菜上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能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花椰菜病虫防治效果,满足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要求。为给类似地区花椰菜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借鉴,现将花椰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1 花椰菜简介

花椰菜亦称花菜和菜花,属十字花科植物,性喜温和冷凉的气候,既不耐炎热也不耐霜冻,叶丛生长适温为18~24℃,须有必要的低温刺激才能从叶丛生长转入花芽分化并形成花球[2]。崇明地区花椰菜早熟品种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中熟品种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晚熟品种于6月下旬至7月下旬播种,春播品种于12月上旬播种。生育期根据品种不同一般在100~160 d。株行距为40 cm×50 cm,选下午或阴天种植,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提早追肥,促使叶片充分生长。

2 花椰菜病虫害产前预防技术

2.1 选用抗病品种种植

选用植株生长旺盛、花球品质优良、采收期长、抗病性好、商品价值高的品种,崇明区主要种植品种为“崇花2号”。

2.2 苗床准备

选择靠近水源、通风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的地块作苗床,提前深翻、暴晒,并施腐熟粪肥作基肥。播种前要及早翻耕晒垡,捣碎土块。苗床要求畦面平整,泥块大小均匀。培育壮苗的床土应肥沃、松软、通透性好、全氮含量占0.5%~1%、有机质含量15%~20%、速效氮含量大于100 mg/kg、速效钾含量大于100 mg/kg、速效磷含量大于150 mg/kg,尽量不要选用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做苗床土。

2.3 床土消毒

育苗30 d前消除前茬作物残茬,翻耕,休闲10~15 d,然后结合施用腐熟的厩肥1 000 g/m2、复合肥100 g/m2进行初整地,制作育苗床框架,再按育苗床框架均匀施用消毒剂100 g/m2,进行精细整地,制作育苗床,并浇透水,覆盖塑料薄膜密封消毒7 d,杀灭混在育苗床土壤中的病原菌、杂草种子和害虫的卵、幼虫、蛹、线虫等。消毒期过后揭膜、深翻排毒、排湿4~5 d,再重复翻耕排毒1次,排湿4~5 d后开始精制育苗,再等1~2 d即可安全播种。

2.4 种子处理

剔除瘪籽、霉籽、虫籽等。选用包衣种子,非包衣种子用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包衣处理,或用50~55 ℃温水浸种15~20 min(兼有消毒作用),取出后用冷水降温,也可在常温下浸种35~40 min,然后放在18~22℃下催芽。浸种时间不宜超过2 h,否则会导致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外渗,还会因吸水膨胀过度,影响种子对氧气的吸收,使种子窒息[3]。

2.5 上床土

在播种床上铺配制好的营养土8~10 cm厚,移植床上铺营养土10~12 cm厚。床土铺后稍加镇压、刮平床面。选晴天上午进行播种,先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在畦面薄薄撒上一层干细土,再撒播种子,盖土厚度0.8~1 cm。

2.6 播种适期

一般于6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进行播种,具体可根据上市时期来确定适宜播种期。崇明地区早熟品种于6月上中旬播种,中晚熟品种于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播种。

2.7 苗期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不需要通风,可覆盖地膜,以提升苗床温度及利于发芽期保湿,促进早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适时通风降温,以利于幼苗茁壮成长。苗期需注意水分和温度的管理,白天气温控制在18~20 ℃,夜间气温控制在10 ℃左右,不宜低于8 ℃。

2.8 实行轮作

轮作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一种农业措施,也是防止病虫草害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特别是水旱轮作,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使花椰菜均衡利用养分、增加抗性、减轻病虫害发生。

2.9 清洁田园

定植前结合深翻整地,彻底清除田间所有残留物,减少病虫害初侵染源。

3 花椰菜病虫害产中防控技术

3.1 加强田间管理

3.1.1 合理密植

早熟品种每667 m2栽植2 500株左右,从定植到收获需40~60 d;中晚熟品种每667 m2栽植1 800~2 000株,从定植到收获需70~100 d;晚熟品种每667 m2栽植1 400~1 600株,从定植到收获需120~130 d;特晚熟品种每667 m2栽植1 100~1 300株,从定植到收获需150~180 d。

3.1.2 肥水管理

花椰菜莲座期、花球形成期是两个需水旺盛期,在此期间土壤含水量要保持在60%~70%,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花椰菜生长需要足够的营养供应,除施基肥外,在花球形成前15 d左右时,应追施叶肥;在花球分化时,再次追施花肥。宜减少化肥的使用,逐渐增加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的使用。

3.1.3 中耕除草

为使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促进花椰菜根系生长,增强吸水吸肥能力,在花球分化前要结合除草,适当中耕2~4次;在露花球前,要注意培土保护植株,防止大风刮倒。

3.1.4 保护花球

在日光直射下,花椰菜的花球易变淡黄色,并可能在花球中长出小叶,降低品质。因此,在花球形成初期可将接近花球的大叶主脉折断,覆盖花球;覆盖叶萎焉发黄后,应及时换叶覆盖。遇霜冻时,应进行束叶保护,注意束扎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花球生长。

3.1.5 及时收获

花椰菜以花球为产品,采收时期直接影响花球的产量和品质[4]。采收时期因品种和栽培季节而异,具体采收的标准是:花球充分长大,表面圆正,边缘尚未散开。也可用检查花球基部的方法判断适时采收期,如果基部花枝稍有松散,即为采收适期,这时花球已充分长大,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采收时,花球外留5~6张叶片,运输过程中要保护花球免受损伤,以保持花球的新鲜柔嫩。

4 花椰菜病虫害产后清洁技术

晚秋初冬耕地灭蛹;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摘除卵块、虫块,集中消灭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花椰菜采收后,要及时清除残茬,减少虫源。在茬口安排中尽量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栽培。全田换茬时要深耕灭蛹。

5 物理防治及生物农药防治方法

5.1 性诱剂诱杀技术

该技术主要针对夜蛾类害虫,在诱杀害虫过程中不接触植物和农产品,不会造成农药残留问题[5]。诱捕器应设在离花椰菜顶部20~30 cm处,每667 m2放置2个,及时清理诱捕器中的死虫、适时更换诱芯(被捕获的死虫每隔2~3 d清理1次、诱芯每30~60更换1次),且应集中连片、连续使用,以取得最佳的诱捕效果。

5.2 有色粘板技术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进行诱杀,此法主要针对蚜虫。于定植期开始使用,一般每667 m2平均放置20~30片,黄板悬挂于畦面,并高出植株顶部。

5.3 杀虫灯应用

在虫害发生的始盛期到盛末期,应用频振式杀虫灯于每天晚上开灯诱杀成虫,一般每1~1.33 hm2放置1盏杀虫灯。

6 花椰菜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在花椰菜病虫害防治中,应优先选择生物农药防治。选用化学农药时,要按防治指标用药,正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用药时应注意交替轮换使用,并注意采收间隔期。

6.1 害虫防治

6.1.1 小菜蛾

一年发生12~14代,世代重叠,露地栽培中以蛹在田间越冬,保护地内可周年为害。可选用50 g/L虱螨脲乳油(美除)1 000~1 500倍液、10%多杀霉素悬浮剂(净蛾)2 0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普尊)1 000倍液喷雾防治。

6.1.2 夜蛾类

一年发生5~6 代,6月中旬到11月底每月可划分1代。可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普尊)1 000倍液、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奥翔)2 5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6.1.3 菜青虫

一年发生8~9代,在5~6月及9~10月发生最重。可选用16 000亿孢子/mL苏云金杆菌(BT)600~1 200倍液、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奥翔)2 5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6.1.4 跳 甲

一年发生6~7代,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11中旬发生。可选用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更猛)1 000倍液、28%杀虫·啶虫脒可湿性粉剂(甲王星)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6.2 病害防治

6.2.1 软腐病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该病,宜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50~3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500~700倍液喷雾防治。

6.2.2 霜霉病

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茎、花梗及花球,在花椰菜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灭菌成)500~8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加瑞农)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6.2.3 灰霉病

该病害在苗期、成株期均有发生,贮藏期易染病,引起水渍状软腐,病部遍生灰霉,然后产生小的近圆形黑色菌核。可选用8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新贵) 1 000~1 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施佳乐)800~1 200倍液喷雾防治。

6.2.4 菌核病

该病害主要危害茎基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可选用8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新贵) 1 000~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1] 杨普云,梁俊敏,李萍,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2):65-68.

[2] 陈德明,郁樊敏.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 汪俏梅.设施栽培中培育壮苗的一些技术措施[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20-123.

[4] 俞永和,陈水校.花椰菜栽培技术要点[J].吉林蔬菜,2012(9):13.

[5] 鲁勇,王春会,彭李亚,等.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09-6711.

2017-03-07

猜你喜欢
花椰菜花球崇明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头顶上的花椰菜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七彩花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