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平:美影厂后裔

2017-02-05 12:44
财经天下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建平动画电影动画片

上海美影厂时代的辉煌或许很难延续,

中国动画电影却不甘只做电影史上的遗迹

——该如何在好莱坞和二次元文化冲击下的市场立足?

采访钱建平那阵,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刚在内地上映8天,票房接近4亿元。每有日本动漫或迪士尼大片创下佳绩,中国动画人就会被各大动漫论坛中激愤的网友批得体无完肤,隔着屏幕,钱建平都可以感受到论坛里年轻动漫迷的哀和怒。一口烟氤氲过花白的胡子,浮上他这几年越发花白的头发,然后渐渐在空气中消散。他习惯了和“骂名”同在的中国动画人身份,习惯了在看完网友激动的文字后吸上一口烟,从反思中寻找情绪平复和未来方向。

钱建平于2011年至2016年初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后简称美影厂)厂长,美影厂是中国美术电影的殿堂,被称为中国动画史上真正担得起“良心”二字的地方。在钱建平任职期间,《大闹天宫3D》和《黑猫警长之翡翠归来》分别在2012年和2015年上映。在黑猫警长大电影在2015暑期档交出7000万票房的答卷后,2016年2月钱建平因个人原因选择从美影厂离任。之后他筹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上海鹰狮影业,正在尝试探索彰显中国美术特色的2维动画电影。

就在《你的名字。》上映前1个月,钱建平又成立了“中日动漫创新俱乐部”,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发布会上与白组、4°C工作室等日本顶尖的动漫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引进日本动漫人才开发中国美术风格的动画电影。他同时宣布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电影要回归美术本质。”

画家不愿画动画

“国漫东渡”开始成为动画电影市场的新现象。仅2016年10月就有5部中国漫画作品出现在日本的电视和大银幕上。钱建平希望即便放给日本观众看,对方的反应也是,这部中国动画片很好看。

钱建平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表示:“成立鹰狮的目的,既不是做日本电影公司的中国分公司,也不是中国电影公司去日本开分公司。我们要做的是中国式的动画电影。”他对“中国式动画”的定义是:中国画风讲述中国故事。

为了保证中国动画片的原汁原味,在钱建平的“中日动漫创新俱乐部”成立后,来自4°C工作室的手绘漫画师和中国团队正在合力开发前设(前期设计)。日本动漫师和中国动画人在前设团队中的比例是1:3,而到了后期动画阶段,这个比例就会倒挂。

具体的操作模式是,团队先进行前设的开发,用手绘描画出人物形象和主要场景,再通过建模做出三维的场景。而在动画呈现的时候,把画面渲回二维,合成出来。钱建平认为,这么做的好处是,观众眼中看到的是手绘画风的二维人物,但又是在逼真的三维场景中发生的故事。避免了过去拉洋片式的平面移动和场景没有纵深感。

利用日本娴熟的二维动画技术制作中国式审美的国产动画电影,它的流程和成本一点不比直接把剧本发包给日本动画公司开发来得更经济划算,但这个看似很笨的办法可以保证中国观众眼中看到的动画人物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首先,中日团队开发打造的是中国美术风格的动画片,但在制作上,日本团队更娴熟精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二维动画不仅没有断层而是发展得更好。”钱建平说。

至于在前设阶段就引入日本动漫人,并不是钱建平最早的计划。为了达成“中国式动画”的目标,前设团队本来应该是百分之百的中国画师来确保视觉上的中国画风,再运用日本娴熟的二维动画技术完成后期制作。但手绘人才的短缺让钱建平不得不更早地引入日本动漫人。

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上海美影厂制作一部动画电影时,手绘师的阵容中有李可染、程十发、韩美林等画坛泰斗,而现在,资本一波接着一波涌入了动画电影,动画人却变成了一个很卑微的身份。“就算往下落落落落落落的画家也不愿意来画动画”,钱建平一连说了6个落字,来描述目前国内动画前设人才的层次。美影厂的大腕阵容难以延续,美影厂的美术动画片也成为难以续写的历史了。钱建平知道市场化时代的动画造型设计师,可能会与大画家越来越远。“动画造型成了一个更具特征的专业领域,尤其是好莱坞的CG思维,几乎将动画造型固化了,大画家也许永远与这个行业无关了。”

与鹰狮合作的日本动画工作室4°C则表示,目前正在制作的动画片尽管是中国题材,但完全可以在日本公映。双方还签署了日本放映的代理合同。这就意味着一部高质量的中国动画片,未来将可以进入日本市场。关键是思路和做法,钱建平似乎摸到了中国动画走出去的可行路径。

继承和反思

钱建平竭力想在中国式动画里做一番探索,但他感觉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是文化断层。

“美影厂时代及其动画片之所以精彩好看,且给全球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立足中国文化、立足美术本体,丰富地运用了手绘二维、水墨画、剪纸、木偶等美术形态作为动画电影的语言根基。” 钱建平说。

“就好像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国际观众会觉得眼前一亮,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动画。”钱建平提到的这部动画片创作于1960年,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电影,美术风格取材于齐白石笔下的鱼虾形象,由当时的美影厂厂长特伟担任导演。《小蝌蚪找妈妈》在国际上取得了许多重要奖项。影片在日本也备受推崇,宫崎骏和吉卜力工作室的创始人高畑勋都多次在公开场合赞许中国动画电影的创新力。

日本动漫文化从根源上就深受中国动画作品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第一部亚洲长篇动画《铁扇公主》,开启中国动画电影的先河,也同时打开了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的漫画梦想。有日本“漫画之神”称号的手冢治虫还在中学时代时就观看了《铁扇公主》作品,并由这部作品而决定成为漫画家。1952年轰动日本的《铁臂阿童木》问世,作为第一部多集电视动画片,挽救了当时处于市场低谷的日本漫画行业。

阿童木就是深受中国动画电影之父万古蟾笔下的孙悟空影响而诞生的动画人物。在人物形象上,前额的美人尖发型沿袭了孙悟空的猴头特征,可以上天入地的红靴子也和孙悟空的红裙极其相似。

钱建平在2012年编撰名为《沿革》的大闹天宫纪念册时,就决定放上手冢治虫和《大闹天宫》美术指导严定宪合作绘画的阿童木与孙悟空握手的画作,作为日本动漫介绍的配图。“这幅作品太珍贵了,这是中日动漫渊源的直观写照。”钱建平在编撰大闹天宫纪念册的过程中,隐隐寻到了缓解中国动画人才断层的办法,他觉得日本动漫人可以参与到当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中来。

中国连环画曾经异常发达,但连环画与日本漫画是两种思维模式下产生的两种文化。连环画有小说作为脚本,画家根据已有的文字进行绘画,钱建平把这种漫画创作称为“图解”,但是和文字为先导的中国连环画不同,日本漫画是“一种绘画思维,用绘画来讲故事”。在以画面、场景为主导的日本漫画创作中,结合了编剧+导演属性的日本漫画人“天生就是一个好的动画人”。

与日本动漫产业合作的念头就在钱建平编撰大闹天宫纪念册的时候开始萌芽,但《大闹天宫3D》本身却算不上一次成功的实验。

2012年登上大银幕的这个孙悟空,是以万籁鸣、万古蟾兄弟在1961年和1964年分成上下两集播出的120分钟《大闹天宫》为2D原作,转制成90分钟的3D作品。借力上影集团的号召力,找到了60年代的部分原班艺术家,严定宪、林文肖、常光希为艺术顾问。还选择了曾为《阿凡达》等好莱坞大片制作后期的美国特艺集团负责影片的三维转换。影片上映后收获了多个国际奖项,但回到中国内地的票房市场,根据上影集团东方发行所提供的数据,《大闹天宫3D》的当年票房是5000万元。同期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根据中国票房网的统计票房达1.48亿。这个数字的对比,让钱建平感到沉重,也迫使他进一步思考。

自从皮克斯在1996年推出了《玩具总动员》后,国内的动画电影几乎成为了好莱坞的天下。用钱建平的话来说,CG动画(数码化作品)和3D特效“让中国动画界有点懵”。

同行们对美国CG动画趋之若鹜,纷纷做出了和当年的钱建平一样的判断,“二维动画太落后了,当然要做CG和3D”。2012年之后,中国动画几乎全体进入模仿好莱坞的时代,一切都以好莱坞为榜样,好莱坞式地组建团队、募集资金,甚至口号。出品《熊出没》的华强,《精灵王座》的米粒影业,《小门神》的追光动画,都是以美国CG动画为楷模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动画产业有三分之一的公司打着或打过“要做中国的迪士尼”的口号。

但情况在2015年开始变得不太一样了,钱建平发现大家一度非常推崇的CG动画开始在票房上遭遇滑铁卢。2016年连好莱坞动画片在中国市场的反响及票房业绩,也开始低于期待。CG似乎再也无法成为先进和成功的代名词了。这让钱建平开始反思之前的唯CG和3D论是否正确。

“抛掉了传统经典的代价是走向了模仿,但是这个模仿的标准是别人制定的,当制定标准的人自身遇到了瓶颈,还在一味模仿的人会有前途吗?”钱建平说那个阶段(2012年~2016年)大家做动画电影就好像在一个没有阵地的战场上厮杀,完全摸不着北地继续模仿。

“二次元”回归

1997年,钱建平完成日本大学电影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回到国内,他在近十年没去的北京城看到了光怪陆离的一幕。清晨,宽敞干净的街道上跑过一辆马车,紧随其后又开过一辆奔驰。这是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留下的碰撞痕迹。曾经以为三维动画会替代二维动画成为常态,就好像奔驰会替代马车成为永久存在,但没想到,二次元文化却借着观众对CG动画的审美疲劳,再一次回到时尚前沿。

在日本留学期间,钱建平看了大友克洋的动画电影《阿基拉》,回国前又看了约翰·拉赛特的《玩具总动员》,后者翻开了世界CG动画电影的篇章,但彼时的钱建平并没有认识到那是动画电影世界里的马车和奔驰,他也无法预测到20年后马车会重回舞台中央。他只有在创作弯路和失败中去寻找未来可能的方向。

“美国动画走的是电影工业体系,日本是依靠天才式创作人。中国电影行业不乏上市企业,但其内核还是作坊式的,既学不成美国,天才动画人又是可遇不可求的。”钱建平说。

刚到美影厂担任厂长时,这边是产业链支撑乏力,另一边是动画人才的严重断层,摆在钱建平眼前的两条最接近成功的道路,似乎一条也走不通。

在经历《大闹天宫3D》折戟三年之后,钱建平又携黑猫警长这一在80后心目中重量级的IP卷土重来,不过《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七千万的票房表现平平。令钱建平收获意外之喜的到是该片沪语版本的尝试,这是中国动画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首次沪语版本。沪语版黑猫警长上映后,观众反响热烈,观影量大大超出预期。而真正激起观众共鸣的并不仅仅是上海话的自带喜感,而是沪语作为情感纽带,唤起了看连环画长大的这一代人的底层记忆。

这让钱建平意识到,《大闹天宫3D》的折戟并不出在IP上,也不出在内容上,而是中国动漫人物一旦披上CG技术的外衣,就从外形上切断了与观众的情感纽带,难以激起共鸣。也许中国动画行业缺的不是IP,而是如何找到能够连接观众的情感纽带。钱建平说:“去年动画行业谈得最多的是IP,今年谈反思,谈工匠精神,对不起,工匠这个东西不是想要拾就能拾起来的。”

工匠精神的背后是文化支撑,这么多年都在浮躁中相互抄袭,这让人都忘记了中国动画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国美术,而中国美术恰恰是可以作为情感纽带,连接一代代中国观众的。钱建平希望能用中国的语言讲述中国的内容,回到老美影厂人的原点,焕发中国美术的魅力。

“也许中国式美术就是那个打开记忆宝盒的钥匙。”

创意10问

钱建平

每天早上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抽烟,其实抽烟之前还有一件事,喝一杯开水。

睡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什么?

看微信朋友圈,再抽根烟。

你认为创意阶层最大的特质是什么?

强烈地想把自己的创意转换为好作品的意愿。

您觉得从事电影行业,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目前最大的瓶颈就是导演,因为无论是好剧本还是好设定,面对观众的就是导演的活。

你做过的最有成就感,最满足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在电影工作室成立之初,创意推动了7个电影、动画项目。

离开美影厂,你对自己的新身份定位是?

弘扬国漫的制片人。

最推崇的电影人是谁?

李安。 一个能统领东西方观众的导演。

是什么让你离开体制,成立独立电影公司?

弘扬国产漫画的愿望。

国产漫画最让你痛心的现象是什么?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美术人才断层,你打算怎么做国漫?

不分国籍,到有人才的地方去找人才。

猜你喜欢
建平动画电影动画片
动画电影
有修养,不任性
动画电影中文学成人化错位与劣化趋势解析
爱看动画片的爸爸
萌萌的斗牛犬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
Ideology Manipulation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影像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