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盛宴里满是烟火年华

2017-02-05 15:14陈盈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铁锅槐花香气

陈盈

说来其实美食与烟火总是连在一起的,这大概是中国的特色,美食才是这人间滋味。

儿时的一碗洋芋花比之现在的山珍海味要来得实在,那是童年的味蕾最喜欢的香气,是调皮捣蛋后的消遣,是逃课也要去尝一尝的盛宴,曾经的简单纯粹已是现在难以相提并论的。火锅里的百草味,被麻辣掩盖,入口怎一个“爽”字了得。祛除严寒的同时,一桌人相聚甚欢,这大概也是美食的连锁作用吧。

美食里面有太多人情冷暖,酸甜苦辣咸的五味,大概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而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美食?废话,当然是因为好吃。“00后”对于美食的向往,是简单又热切的:

他们没有离家在外多年的经历,他们不懂家乡独特美食的氤氲里蕴含的乡愁气息:他们没有执着地思念某个人,甚至不能自已,无法体会一道菜里的每一滴汁水里融化的刻骨感情;他们不曾遭遇过如蛭附骨的绝望,他们不曾见证过悠然于甜的时光,他们,体会不到美食背后的哀伤。

童年的味道,有记忆的醇香——槐花焖饭

回味:阿获

我们是约定要去采摘槐花的,南方三、四、五月天,空气里有温润的香气,勾着我的心神,痒痒的,想要踏出门去放松放松。盛夏还没来临,花期悄然而至,槐花缀满枝头,香气若隐若现,不经意地挑逗,嗅觉微痒。空气中弥漫着素雅的清香,口水也有些抑制不住了。要做一碗槐花焖饭,采一些半开的槐花,花瓣还含着苞,将开未开的最好,年轻得恰到好处,正如姑娘的羞涩。满开的花是不好的,也落了些尘土,然而我的心里觉得可惜,落红不是无情物,但人事堪俗,嫌弃的东西太多。

槐花焖饭绝对是顶好的。用清水冲洗一下槐花,不揉不捏,是怕伤着经脉,再晾一会,且让她有个喘息的机会。然后放入盆里,倒入面粉,速度需徐徐控制,让每个花朵粘满面粉,匀称得恰巧。在笼屉上放块纱布,再把槐花倒入,在槐花堆中用筷子扎几个出气孔,上火蒸十分种。出笼放在盆里,搅拌散开,待凉,入炒锅加油、葱、姜、炒热,放盐出锅。配小咸菜,汤。想着想着也就饿了。

漫步东京,寻找一颗细腻心——和子

回味:古仔

每天放学,走在东京的街头,发现东京的每一条小道上大概都有一家和菓子店。日式点心是前人的馈赠之物,早已深深渗透进日本人的一生。就像老港人离不开港式茶点、英国人离不开红茶曲奇一样,和篥子已成为一种生活仪式,平凡中需要细细品尝。

在东京,最爱的店,也就是东京银座的清月堂。

喧嚣繁华中的小店,从始至终坚持着传统的工艺,老板说,日料的安静致远可以让人吃起来有一种清风徐来的感觉。

清月堂用流动的水来制作和篥子,并且从第一代起也立下规矩“一代一菓”,就是说每一代都必须制作一种有自己理念的和菓子。

清月堂的老板是老师的故友,我也因此和老板渐渐熟络起来。偶有闲聊,还笑话老板的创意一定是被祖训逼出来的。

“强为用心,才有创新。”老板无奈地冲我笑道,然而笑容里有对每一种新鲜和篥子的向往。

浑厚的口感,不经意的爱——东北铁锅炖

回味:枳衾

来到深圳的第二天,我就对东北家乡菜产生了如狼似虎的想念——粤菜太过甜而清淡,长期生活在北方的我,实在是无法下咽这些美丽精致的菜肴。什么猪肉炖粉条、牛肉炖土豆、酱茄子、锅包肉、黏豆包、杀猪菜、铁锅炖……对,铁锅炖,尤其想念这个铁锅炖。

只要一口大铁锅,几把烧得通红的炭火,铁锅炖几乎就可以涵盖所有的东北炖菜。那从铁锅里传出来的咕嘟咕嘟的声音,那吸收了汤汁精华的各种时令蔬菜的鲜美口感,那柔嫩多汁香气扑鼻的排骨,那入口即化的雪白的鱼肉……

简直是好吃得无法形容了,毕竟,文字这样丰满的表达形式,在冒着热气的铁锅炖面前,显得太苍白太无力了。在深圳的这些天,铁锅炖的味道几乎每日都能在我的口腔里回味到;甚至在梦里,它的香味都是那么的真实。

眼下,我们一家人,正围坐在大理石桌子上,桌子正中央的那一口铁锅,正发着咕嘟咕嘟的闷响,氤氲的白气从锅盖与锅身的缝隙之间挤出来,弥漫在房间里。茶叶在淡黄色的茶水里浮浮沉沉,金黄的啤酒上面还漂浮着白得扎眼的白沫。温暖的房间里,除了铁锅炖的香气,还有一股温馨的味道。

结语: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走进厨房,变着花样学做各地的美食,港式甜品杨枝甘露、台湾芋圆、日本寿司、泰国咖喱,到头来发现最称口味的还是那些家常菜,辣子花椒姜葱蒜,人间美味不过如此。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美食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味道。它更像一种符号,一种能够轻而易举地表达出你心里所有情感的符号。

当你与家人一起围坐在桌前,品味思念已久的味道时,无论是难捱的乡愁,抑或酸涩的思念,在这美食面前,大概,已经得到最好的诠释了吧。

猜你喜欢
铁锅槐花香气
东北铁锅炖
ANYTHING GOOSE
槐花花开
万物有缘铁锅槐
铁锅先生炸锅事件
槐花吃过,这个春天就完整了
春日香气
槐花
槐花
香气锁定狙击心中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