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研究

2017-02-14 07:59杨啸宇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西藏大学生生活

杨啸宇 路 钧 黄 聪

(西藏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研究

杨啸宇 路 钧 黄 聪

(西藏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民族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关于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调查的研究少之又少。本项研究表明,西藏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与高校办学层次发展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因此,从高校、家庭和学生三个维度出发,三管齐下、组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成才成长。

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

前言

做好大学生假期生活安排的引导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西藏高校地处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客观上决定了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具有其独特性。据统计,西藏区内高校大学生一年的寒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等假期累计约为190天,仅寒假就有70天左右的假期,共占全年总天数的51.2%。假期生活是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假期生活过得是否安全、充实、文明和有意义,对其接下来的学习、就业和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管理模式、学生假期兼职及学生假期生活安排。吴小彦从学生在假期中生活方式的视角对大学生假期生活安排做了详细介绍;邱志军从学校管理育人方面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假期生活安排的正确引导,并强调了学校管理在大学生假期生活安排中的重要性;曹明星等从大学生假期兼职视角对大学生假期生活中兼职特点和兼职现象做了详细的研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1)当前研究默认了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的不理想,但对于不理想的实际原因如何产生、其内在侧重和对策建议等基础问题缺乏相应讨论。2)学者更为关注沿海和内地教育发达的地区,较少关注不发达地区,更鲜有对西藏高校的分析。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尝试从高校、家庭和学生三个维度出发,三管齐下、组成合力,以促进和改善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为接下来开展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总体方法与研究问题

鉴于以上背景,以当前国内相关的研究为基础,以学生、教师(含管理者)和家长为调查对象开展调查活动,本文选取西藏地区六所高校开展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方面的相关问卷调查并进行梳理分析,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着重探讨下列问题:大学生对自己假期生活现状的态度和看法;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的特征;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的对策探讨。

为了获取当前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的真实现状,本次调研从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及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6所区内高校随机抽取教师(含管理者)、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63份,样本回收率98.81%,经过筛选,剔除不可使用问卷32份,剩余有效问卷1031份,样本有效率93.72%。

从学生样本的情况看,汉族学生占42.4%,藏族学生44.3%,其他少数民族学生13.3%;区内生源52.3%,区外生源47.7%。在每一份问卷中,我们还设计了学生对自己假期生活现状的基本描述和总体评价等问题,请学生自主填写。

(二)假期生活现状

对学生层面的调查共设计了26个问题,主要包括假期生活现状总体评价、假期中主要从事活动、从事兼职活动情况和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假期生活的安排等,用于了解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真实现状(如图1)。

图1 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总的来说被调查的学生对其假期生活现状总体评价不高,做出负面选择的超过1/3。他们在假期中主要从事活动多为做兼职(如图2)和宅在家里,面对较长的假期,大学生普遍感到假期生活单调,“幸福感”减弱。部分学生宅在家里刷朋友圈、打游戏和上网聊天,一定程度上封闭了自我与外界的交流,经常“废寝忘食”,较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同时,由于长期待在家里“不作为”,大学生与家庭亲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发生。而选择假期中以学习为主导的学生较内地高校明显偏少,仅占12.2%,大部分学生假期里缺乏总体规划,假期生活单调甚至不健康。西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次所调研的6所高校均位于拉萨,由于西藏特殊的区情,出于维稳等因素考虑,校方一般会规定在短期节假日期间,无论区内外生源一律不准离开拉萨城区,且6所高校均有规定每天晚上实行诸如查寝等维稳制度,故在校期间,大学生群体能够外出旅游休闲的机会并不多,而到了寒假等较长的假期,大学生群体受约束能力相对减弱,旅游休闲便成了学生们假期生活的第二大选择。对于兼职一族,区外学生所从事的兼职行业多以家教为主和餐饮服务业为主,其他还有产品销售、办公文职、配送快递等多种形式,工作地点多以学生本人居住地及大城市为主;区内学生兼职一族较区外学生比例明显偏少,从事行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业、网管等,部分牧区学生也会和家人一起上山挖虫草来增加家庭收入,在学生兼职活动中,存在上当受骗现象(如图3)。

图2 目前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从事兼职的目的

图3 大学生假期兼职上当受骗情况

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假期生活的安排多局限于传统假期管理模式,缺乏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重视及调研,存在过于粗放的现象,较内地多数高校重长假、轻短假的假期学生管理模式不同,因西藏地理位置以及特殊区情,另外逢短期假期的时候多数区内外学生并不选择回家而是待在学校,所以多数西藏高校注重非寒暑假的短期节假日管理,很大程度上重短假、轻长假。学生假期分为周末、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部分高校相关职能部门把短期节假日作为学生管理的重点,比较之下忽视了寒暑假返家学生的管理,认为长假期间学生们绝大多数选择返家,并已签署了返家协议等材料,管理的必要性不强。甚至少数管理者观念上认为假期中学生的生活不应该在管理范围之内,放假前的班会上强调一下假期安全问题就草草结束,殊不知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管理同样是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生生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假期管理缺失是大学生假期里问题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相比,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假期管理存在着两头紧、中间松的现象,即重视放假与临近开学时学生们的各种问题,假期过程中不管不问,在管理形式上基本是委托班级学生干部来联系学生,导致校方对学生假期规划、假期去向与动向掌握不足,作为学生也很少把假期问题反馈到学校,这样便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西藏高校大学生一年的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假期累计约为190天,占全年总天数的一半多,寒假时间最长,平均放假天数60天。根据调研,所调研的6所高校在寒暑假时都会布置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之类的假期作业,放假前要求学生开学时上交假期作业。但是,开学后,由于职能部门工作重心的转移、新任务的出现,学校以院系为单位将作业收起来却很少进行认真的核对,甚至敷衍了事地搁置起来。假期作业考核方式单一,仅凭上交的书面作业判断学生是否参加了社会实践和实践效果的好坏,这种重布置、轻考核的管理方法不仅导致高校美好的初衷被打折扣,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假期里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假期生活利用不规范、效率低的结果。

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基于问卷调查分析、文献回顾和访谈研究,我们发现西藏高校大学生对自己假期生活现状普遍评价不高,这个原因主要来源于学生自律性不强、家长监管不到位和学校引导不合理等综合性原因。本研究对促进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安排和创新高校假期学生管理模式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在假期中应该创新假期学生管理模式。多措并举,充分创新发挥“三联三进一交友”结对帮扶活动,学生与结对教师之间相互联系,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相互联系;近些年,西藏各高校以二级学院或系为单位,陆续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实习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在现有西藏各高校对口实习基地利用率普遍不高的情况下,高校管理者可以牵线搭桥为学生假期实习建立用工信息平台,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探索假期社会实践与学生专业学习关联、与勤工助学联系、与创新创业结合、与择业就业契合的四位一体的假期中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新模式;创新现有的对学生假期作业的考核方式方法,建立系统科学考核体系;扭转重短假、轻长假,重布置、轻考核,两头紧、中间松的对学生的假期管理模式,利用政策倾斜,增加自治区或高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或项目,采取社会实践学分制或量化制;立足网络媒体,打造学生的“第三课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不断被改变,信息有着高频次、全天候、碎片化的特征,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第三课堂,因此共青团中央近几年提出的“大力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工具,逐步建立起传统手段和新媒体充分融合,多层次、广覆盖的引导动员体系,更加主动和有效地运用新媒体做好新形势下的引导青年工作”为今后西藏高校开展大学生假期生活的管理和引导工作提供了思路。

第二,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假期指导,在没有老师监管的情况下,学生基本学习和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较低,主要原因是没有在学校时规范的制度以及老师的威严,这个时候家长需要从学生监护人角度出发,正面引导、提供机会、合理安排,和谐地帮助学生进行假期生活安排,以提高学生假期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成才成长。

第三,孔子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放假时应该制定合理可行的假期计划,对假期生活要有一个合理、理性的认识和期望。为保证计划实施,学生群体之间可采取建立学习会等之类互督互促的学习型组织,成立各种微信公众平台、APP、QQ或微信群等新媒体和自媒体,组织内成员每天固定时间打卡,在群里分享今日任务等,这些能极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假期生活的主动性;参加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尽管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但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西藏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的广度与深度较内地还是有些差距,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以社会实践等形式去接触更多有益的信息,了解认识自己生存空间的真实性,在毕业就业时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假期里的学习要求相对轻松,作为学生仍然不能放松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而且,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侧重,比如大一、大二的学生适当侧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大二、大三的学生可适当侧重专业知识的强化与拓展,或者准备考研和考证的学习;社会实践要有针对性,学生利用假期兼职,尤其是那些高年级且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研究技能的学生,应该把所从事的兼职工作与自己的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并指导实践,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与巩固;假期生活要劳逸结合,不能因为一到放假就完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作息时间要科学,时间利用合理才是假期生活有意义的保障,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减少开学时的不适应症状。

[1]李钦,陈雅楠,宋显瑞.关于大学生假期生活的调查研究[J].学周刊,2016(4):217.

[2]刘轶,孙锦强.创新大学生假期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4(12):274.

[3]吴小彦.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概述及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3):238-240.

[4]丘志君.浅谈如何创新大学生假期管理工作[J].创新,2008(4):32-34.

[5]叶涛.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16-17.

G646

A

西藏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5QCX060)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西藏大学生生活
都是西藏的“错”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生活感悟
西藏:存在与虚无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