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5年中国佛教石窟研究综述

2017-02-14 02:09邓新航汪小洋
艺术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硕士学位石窟敦煌

邓新航汪小洋

(1,2.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2006~2015年中国佛教石窟研究综述

邓新航1汪小洋2

(1,2.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2006~2015年十年间,中国佛教石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石窟考察的范围有所扩大,不少中小型石窟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二,石窟调查报告的内容更为详实规范,而且多附有精确可靠的线描图,特别是三维激光扫描等高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石窟寺测绘当中;其三,题材考察和图像辨识仍是近年研究的重点,但在某些区域性石窟的综合研究上也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其四,研究方法上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趋势,艺术学的相关研究也很突出。

佛教石窟;考古调查;艺术研究;专题研究;综合研究

石窟艺术是外来艺术形式,经过千百年的本土化发展,目前各地散布数千处石窟遗存,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大宗遗存。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学、艺术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的加快发展,石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06~2015年这十年发表的有关佛教石窟的文章560篇,其中新疆地区80篇、中原北方地区300篇、南方地区150篇,西藏地区30篇。①为使得近十年佛教石窟研究成果的展示更为清晰,我们将中国石窟分为南方地区、中原北方地区、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四大地区。同时,根据研究内容,我们从考古调查简报的刊布、综合研究、专题研究、分期断代研究、洞窟个案研究、艺术研究等方面来梳理每个地区的研究成果,并作出简要评述。

一、新疆地区

新疆地区是印度石窟艺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因此新疆石窟大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域外面貌。该地区遗存集中于古代的龟兹、高昌、焉耆三地,龟兹地区石窟最为著名,研究成果占比例也高。

(一)考古调查简报的刊布

近年新疆地区已公布的石窟调查简报有:哈密庙尔沟石窟、鄯善吐峪沟石窟、拜城亦狭克沟石窟和雅尔湖石窟。②此外,古龟兹地区库车境内3处重要的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和克孜尔尕哈石窟,近年也已正式出版全面详细的考古报告。③

(二)壁画艺术研究

周菁葆对新疆石窟壁画的题材与艺术特色作了总体概述。④刘芳硕士学位论文对1~13世纪新疆佛教壁画中佛陀、舞者与供养人像造型演变作了探讨。⑤褚晓莉指出龟兹汉风壁画的线条、色彩、造型、构图等因素均来自中原,具有浓郁的汉地风格。⑥张晨霞从中原式乐器、图案等方面探讨新疆石窟与中原文化的相互关系。⑦满盈盈则对龟兹石窟中的中南印度艺术元素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路线进行了分析,她还对克孜尔石窟中的犍陀罗艺术元素作了研究。⑧雷启兴硕士学位论文对克孜尔壁画中的山水图式作了专题研究,包括山水图示的艺术形式、图像谱系等。⑨王志兴从敷彩、用线、造型和布局分析了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风格,指出平面性是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主要视觉特征。⑩此外还有多篇论文对单个洞窟壁画的艺术风格进行探讨。11

(三)乐舞研究

古代西域地区流行的乐舞艺术早已消失,但在石窟壁画中却留下了丰富的乐舞图像,为我们还原当时的乐舞盛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王昀硕士学位论文对龟兹壁画中的飞天和天宫伎乐造型作了梳理,指出其吸取了印度、希腊、波斯的造型因素,也融合了中原汉文化的因素,包括龟兹本土特色。12尹星硕士学位论文以克孜尔大像窟中的伎乐图像为对象,通过与同时期其他窟型中伎乐图像的比较,找出异同并溯清其源流,进而探讨大像窟内伎乐图像的审美特征和影响。13张莉和甘庭俭通过对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研究,考证了古代龟兹音乐的生态、演奏乐器和形态。14肖尧轩硕士学位论文以音乐考古学研究方法对克孜尔石窟音乐壁画所体现的一些历史信息,诸如乐队排列、乐队编制、乐队规模、演奏形式等进行分类研究。15再有研究者对新疆石窟壁画中的单个乐器图像如琵琶、奇鼓等进行考证。16

(四)宗教思想研究

佛教石窟作为宗教活动的神圣场所,在石窟形制与造像题材等诸多方面往往表现出特定的宗教思想内涵。李瑞哲指出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壁画内容主要围绕释迦牟尼佛展开,是小乘佛教“惟礼释迦”思想的具体表现;又,李瑞哲认为克孜尔石窟中的本生、因缘、譬喻等内容属于律藏系统,这些故事画绘在石窟中起到强化戒律、静思禅定的作用;再,李瑞哲认为小乘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经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还有反映。17霍旭初认为毗昙学应该是我们研究龟兹石窟以至龟兹佛教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又,霍旭初以佛经等文献资料为据,结合龟兹石窟各种形式的“过去佛”造像,揭示龟兹石窟更深刻的佛教内涵。18龟兹石窟不惟是小乘佛教的场所,刘松柏通过对龟兹地区毗卢遮那佛造像的梳理,指出中原大乘佛教在安西时代曾给予龟兹较大的影响。19还有赵莉较为系统地梳理了龟兹石窟以“无余涅槃”图像为中心的涅槃系列题材图像,揭示了说一切有部的解脱观。20

(五)克孜尔等其他石窟的相关研究

关于克孜尔石窟还有一些较为重要的成果。廖旸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克孜尔石窟壁画作了系统分期和年代考证。21李瑞哲和李海波再次对克孜尔中心柱石窟进行了分期研究。22于亮博士学位论文对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题材作了较为全面的专题研究。23李雨濛认为克孜尔石窟壁画菱形格形式的大量出现不应只与宗教有关,应为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4此外,一些研究者对克孜尔石窟中的帝释天、龙图像、裸体形象和中心柱窟进行了专文探讨。25

库车县另一处比较重要的库木吐喇石窟,近年的论文主要集中于对洞窟个案的研究,综合性的研究几乎没有,例如,对第75窟、79窟供养人服饰、身份的研究,对21窟壁画、45窟造像内容和34窟穹窿顶图像的研究等。26

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吐峪沟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近年也逐渐得到学者的关注,但也都集中在洞窟个案的探讨上,系统性的研究不多。比如,有文章分别对吐峪沟第38、42、44窟相关问题进行分析。27另有研究者对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创建年代、总体设计思想和誓愿画进行探讨。28

二、中原北方地区

主要指新疆以东、淮河流域以北,以迄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这个地区石窟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尤其是北朝时期的石窟大多集中于此,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一)陕西地区

1.考古调查简报的刊布

近年对陕西地区石窟所展开的调查较多,刊布了多处规模大小不等的石窟。具体包括:神木县杨城村石窟,洛川县董子河摩崖造像,安塞界华寺石窟和大佛寺石窟,岐山县蔡家坡石窟,榆林沙家店镇木头则沟石窟,麟游县青莲山寺摩崖造像,宜君县东部的石窟,铜川耀州西部的石窟,以及旬邑县三水河两岸的石窟等。29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陕西地区还发现了两处石窟壁画,弥足珍贵,一为横山县的大寺洼石窟,共有四个洞窟残存明清时期的壁画,30二为旬邑县赵家洞石窟,据考可能为元代作品。31

2.相关研究

陕北钟山石窟,近年来关注较多。吕春祥对其开凿情况和源流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32胡同庆对第3号窟的造像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33王媛硕士学位论文对第3窟的图像构成和信仰内涵进行分析,指出其受当地民间文化的影响较深。34再,王珂莉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第3窟造像的艺术特色。35

题材分析。李静杰对陕北宋金石窟中的密教题材大日如来作了全面调查,并对其组合形式进行分类探讨。36石建刚、高秀军和贾延财对延安地区宋金石窟中的僧伽造像作了考察,多例造像系首次公布。37苏敏硕士学位论文对地藏信仰在陕北地区流行的原因、传入路径等方面作了初步分析。38白文指出淳化金川湾石窟艺术与三阶教信仰有较为密切的联系。39又,白文对慈善寺石窟第2窟的佛像构成提出了新的看法。40王红娟硕士学位论文对较为少见的金代石窟合阳梁山千佛洞作了初步考察和研究。41

此外,还有两篇文章涉及石窟题记。42

(二)河南、山西、河北等地

1.河南地区

河南地区的石窟以龙门石窟最具代表性,是近年研究的重点对象。

(1)分期与断代研究

刘景龙认为龙门石窟的开凿时间不是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始,而是在太和初年(477年)或之前。43李崇峰采用考古学方法对龙门唐代大型窟龛进行类型分析,而后总结了各期窟龛的特点并推测了各期的年代。44张雯使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古阳洞的龛像作分期研究。45姚学谋和杨超杰通过考释龙门极南洞造像碑的内容,对该洞窟的造像主、造像成因、洞窟开凿年代等提出了新的看法。46张雪芬对巩县石窟的开凿年代顺序进行了分析。47

(2)艺术研究

龙门石窟有大量的造像题记,为书法研究的重要资料。龙红指出龙门石窟造像与题记应当结合起来审视其艺术特色。48张羽翔、郑文君和马建中分别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对龙门和巩县石窟北朝造像题记进行探讨。49

龙门、巩县等石窟中的礼佛图近年受关注较多。张乃翥从美术史的角度,指出龙门石窟以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为模式的供养人造像开启了中国石窟寺大型人物装饰艺术的先河,并对后世人物构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50刘艳青和王磊分别对龙门和巩县石窟礼佛图的图像成因、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51张旭华和陈开颖对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中五位供养人画像的身份作了考释。52贺玉萍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分析万佛山石窟礼佛图。53

此外,龙门石窟还有较为丰富的乐器图像资料。54黎臻和袁济喜从北魏龙门石窟艺术透视南方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55马静硕士学位论文对龙门造像的艺术特色作了探讨。56还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对龙门力士造像和奉先寺龛像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57

(3)洞窟个案、专题等研究

张丽明对唐代淮南公主在宾阳南洞所造龛像的内容作了详细介绍。58焦建辉对龙门东山擂鼓台区第4窟营造的相关背景进行了考证。59王振国对龙门初唐时期的刻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考释。60陈悦新从考古学角度分别对龙门和巩县石窟北魏佛衣类型作了分类探讨。61李文生和李小虎对龙门石窟所表现的北魏建筑进行了归类分析。62杨超杰对龙门妇女造像进行了分析。63纪瑞婷硕士学位论文对龙门造像服饰的世俗化进行了探讨。64高俊苹对龙门武则天时期弥勒造像的相关背景进行了挖掘。65此外,还有研究者分别将龙门与麦积山、云冈石窟作了比较,以此探讨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66

河南安阳地区的石窟近年也得到了学界重视。郑文宏博士学位论文对安阳石窟艺术的研究最为全面,该文从艺术遗存、艺术题材和艺术寓意等方面对安阳石窟进行了深入审视。67除此还有多篇论文分别对灵泉寺大住圣窟的神王图像、装饰纹样“白佛”和刻经等进行了研究。68

(4)日本学者对龙门石窟的研究

上原和对古阳洞的开凿年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69八木春生以龙门520~530年间开凿的石窟为中心,对这一阶段洞窟的形制、造像构成、造像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70石松日奈子通过对龙门和巩县石窟的汉服贵族供养人图像的考察,提出“主从形式供养人图像”的构图形式。71肥田路美对奉先寺洞大佛与白司马坂大佛造立的意图进行了考证。72久野美树认为擂鼓台南、中洞两窟是以《华严经》和《梵网经》为中心的华严系受戒世界的产物。73又,久野氏对唐王朝龙门石窟大佛营造意图进行了探讨。74

值得一提的是,杨超杰著五卷本《洛阳周围小石窟全录》是一本全面反映洛阳周围小石窟的大型图录,该套书籍图文并茂地对15处石窟的造像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是洛阳周边石窟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75此外,近年还刊布了三处石窟的详细资料:方城佛沟摩崖造像、渑池石佛寺石窟和偃师水泉石窟。76

2.山西地区

山西地区石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上。

(1)考古调查简报的刊布

新刊布的考古调查报告有:武乡勋环沟良侯店石窟、黎城县佛爷凹摩崖造像、长治县交顶山石窟、乡宁县营里千佛洞石窟、吉县挂甲山摩崖造像、寿阳石佛寺石窟、泽州县碧落寺石窟、沁县南泉北魏佛教摩崖石刻、沁源石窑湾石窟、高平大佛山摩崖造像和高平石堂会石窟等。77时间上看,这些造像以北朝居多。

(2)相关研究

云冈石窟留存了大量北朝时期的建筑形制。范鸿武博士学位论文从设计艺术和物质文化两方面,对云冈石窟的建筑和佛教雕塑的特点进行了宏观研究。78高歌硕士学位论文对云冈中心柱窟的类型、分期等作了专题研究,并分析了云冈塔型中心柱的佛教涵义。79朴基宪对云冈石窟楼阁式佛塔的演变作了分析,并指出云冈层柱塔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犍陀罗和南方汉式的因素,最终形成楼阁式塔。80还有文章分别对云冈石窟的建筑脊饰和盝形龛的演变作了探讨。81

云冈石窟的装饰图案也很有特色。文莉莉硕士学位论文从云冈石窟莲花纹的类型、分期及时代特征等方面入手,对云冈莲花纹样的演化脉络作了分析。82王雁卿对云冈石窟忍冬纹的类型、装饰特点等作了专题研究。83除此,还有研究者对云冈石窟的其他纹样如莲花纹、火焰纹,以及龙形图像等作了探讨。84

云冈石窟还有较为丰富的乐舞图像。赵昆雨对云冈石窟中的乐器雕刻图像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研究,认为西凉乐是云冈乐舞雕刻表现的主流。85刘晓伟和李君的硕士学位论文分别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对云冈石窟中的乐器图像进行了整理研究。86何丹虹硕士学位论文对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及其艺术价值作了探讨。87还有文章对云冈石窟单个乐器图像进行相关研究。88

关于太原天龙山石窟,连颖俊编著的《天龙山石窟艺术》值得一提,该书图文并茂,从历史沿革、石窟艺术、环境等方面对天龙山石窟的发展演变情况作了详细介绍。89此外,还有多篇文章关注天龙山石窟,例如高离卉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对天龙山石窟的建筑形式、建筑特点等进行了探讨。90苏玲玲将天龙山与响堂山石窟作了对比分析。91连颖俊对天龙山石窟东魏雕凿的维摩诘像产生原因诸方面作了论述等。92

3.河北、山东等地

近年在河北涉县新发现几处北齐至隋代的摩崖造像93。另在磁县、正定县、井陉县也发现了三处鲜为人知的摩崖造像94。此外,赵洲对曲阳县八会寺石经龛作了全面调查和记录分析。95值得一提的是王普军对长治地区的隋唐小型石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不少石窟资料为首次发表。96

响堂山石窟是河北石窟研究的重点。赵立春著作《响堂山石窟艺术》是系统研究和介绍响堂山石窟的开山之作。97李鹏硕士学位论文对响堂山石窟的造像艺术、装饰纹样、刻经等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98于亚龙硕士学位论文对响堂山石窟刻经的版本、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证。99陈悦新对响堂山石窟的佛衣类型作了分类。100唐仲明首次提出具有地域、时代特征的“响堂样式”,同时他还指出响堂山石窟的中心柱窟可能受新疆地区的影响较大,当与东魏—北齐皇室崇尚胡风有一定关系。101孙迪对流失海外的响堂山造像作了一些介绍。102还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对响堂山石窟丰富的装饰纹样进行了探讨103。值得一提的是,由陈传席主编的《响堂山石窟》是一部全面记录响堂山石窟实况的大型考古调查报告,是今后研究响堂山石窟的重要参考资料。104

山东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佛教刻经遗存,近年由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和德国海德堡学术院等单位联合对山东省境内的佛教刻经作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先后刊布了多部具有较高分量的调查报告和大型图录,是研究石刻佛经的重要参考资料。105近年有关山东地区石窟研究的单篇论文不多,但有不少高校硕士生以山东石窟为研究对象。赵呈呈硕士学位论文对驼山、云门山两处隋代石窟作了初步考察和研究。106杨淑芹硕士学位论文将山东地区的唐代石窟作了综合性的断代研究。107还有多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对山东长清、泰安、济南、青州、胶东等地的石窟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研究,其中不少石窟资料也是首次刊布。108

(三)甘肃地区

甘肃地区石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敦煌、麦积山等石窟上,其成果大致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考古调查简报的刊布

甘肃地区石窟遗存丰富,近年新公布的考古调查简报主要有:华亭石拱寺石窟、武山木梯寺石窟、庄浪云崖寺石窟、合水安定寺石窟、合水保全寺石窟、合水莲花寺石窟、西和佛孔石窟、八峰崖石窟、秦安迦叶寺石窟、镇原玉山寺石窟、成县大云寺石窟等。109这些新刊布的石窟时间跨度较长,但以北朝居多。

2.分期与断代研究

敦煌石窟的分期成果现已基本达成共识,因此,近年学术界又把较多的注意力转向麦积山等其他石窟的分期研究上。魏文斌博士学位论文对麦积山初期洞窟作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110陈悦新对西魏北周时期的麦积山石窟进行了探讨。111李裕群对麦积山隋代洞窟进行了考证。112达微佳对麦积山北朝洞窟作了分期研究。113高翾硕士学位论文对麦积山及秦州地区明清时期的佛教艺术作了初步研究。114另,暨远志对泾州地区北朝石窟进行了系统的分期考察。115

有学者对某些石窟的始凿年代进行讨论。杨晓春从《金石录》中一则题跋推测泾川王母宫石窟约开凿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前后。116关于金塔寺石窟的开凿年代,陈悦新通过服饰特征推测其约在太和初期开凿。117另外,刘文荣推证马蹄寺石窟群最早在358~364年间开凿。118雍际春、张玉壁和张博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考证水帘洞石窟群创建年代的上限为前秦后期,下限为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119

3.专题研究

(1)经变画。施萍婷《敦煌经变画》一文对敦煌经变画作了综合性的概述,是了解敦煌经变画概况的重要文章。120西方净土变和法华经变是近年研究的重点。较为重要者如王惠民《西方净土变形式的形成过程与完成时间》一文,该文对西方净土变构图形式发展演变的过程提出了新的看法。121又,施萍婷对敦煌壁画中的无量寿经变进行了辨析和综合研究。122王治博士学位论文以敦煌西方净土变结构研究为中心,对净土空间的构图形式及其所表达的图像寓意进行了深入分析。123李南芹硕士学位论文对唐以前莫高窟三种西方净土变的题材作了分类和比较研究。124张建宇则追根溯源,认为敦煌净土变的构图形式延续了汉画的传统。125其次就是法华经变的研究,张元林博士学位论文对北朝、隋代时期的敦煌法华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信仰背景作了专题研究,同时,也对北朝、隋时期敦煌文献中的《法华经》及注疏文献、敦煌以外地区的法华艺术作了关联性研究。126此外,还有研究者分别对敦煌金刚经变、降魔变、天请问经变、楞伽经变、贤愚经变、华严经变等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127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不少麦积山、马蹄寺等经变画研究。128

(2)石窟建筑形制。石窟形制论文大都围绕敦煌石窟而展开,赵声良考察了莫高窟北朝禅窟和中心柱窟,并比较印度、中亚以及中原地区同类洞窟形制的异同,探讨其源流问题,认为敦煌石窟在印度及西域的影响下,继承了河西佛教艺术的传统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又,赵声良撰文对敦煌隋代中心柱窟的构成进行了探讨。129马世长以敦煌和龟兹石窟为中心,根据洞窟使用功能的差异,将其分为7大类型,并重点对礼拜窟的形制特征作了探讨。130关于敦煌覆斗顶窟,戴春阳对其“模仿斗帐”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渊源为当地比较流行的墓葬形制。131此外,还有学者对敦煌佛龛、瘗窟、中心佛坛窟等进行了探讨。132

(3)取经图。于硕博士学位论文对西夏至清代的取经图像进行了综合梳理和分析,从而勾勒出一条唐僧取经图像自身的演变轨迹。133郑怡楠从资料梳理、历史依据、构图心理等几个方面对瓜州石窟群的取经图作了初步探讨。134此外,赵莉和吴炯炯对甘肃地区广泛流布的唐僧取经图和《西游记》图像进行了对比。135冯硕和冯芳对张掖大佛寺唐僧师徒取经壁画的来源、内容和艺术特征作了分析。136刘玉权公布了张掖市肃南县上石坝河石窟中一幅西游记故事画的详细信息。137

(4)飞天艺术。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典型代表,一直受到高度关注,近年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多以敦煌飞天为研究对象,涉及造型、服饰、动感表现等多个方面。马月娇硕士学位论文对敦煌飞天的源流及其艺术风格流变作了分析。138师娟硕士学位论文对莫高窟飞天艺术的本土化演变进程作了探讨。139张鹏硕士学位论文结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观念和审美文化对敦煌飞天“飞动美感”的演变进行了论述。140另,武庆云、马文娟和侯霄爽的硕士学位论文对敦煌飞天的造型特征和服饰艺术作了初步研究。141

(5)造像思想。许多学者对石窟造像思想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赖鹏举的著作《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颇具代表性,该著以佛教南北两传的宏观视野来研究敦煌石窟诸多造像题材的渊源与思想内涵。142又如,王裕昌和魏文斌对麦积山早期洞窟弥勒造像的形式和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143于向东分别对南北石窟寺和莫高窟第45窟、第46窟的造像思想进行了探析。144赖文英对泾川王母宫石窟造像思想作了论证。145董华峰和宁宇认为南、北石窟寺七佛造像空间布局受到新疆、云冈等地的影响。146

再者,有学者撰文对敦煌石窟中的二佛并坐、文殊菩萨、水月观音、善财五十三参、地藏等图像进行专文探讨。147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壁画中较易被忽视的麈尾、杖具,以及体育、动物等图像,近年也多有关注。148

4.艺术研究

(1)乐舞艺术研究。论著较多,主要涉及乐舞的形式、构图、来源、审美等诸多方面。李建隆博士学位论文根据敦煌乐舞壁画来检视当时的佛教演剧发展史、当时人们的信仰与娱乐生活,以及对于佛国世界的向往。149金亮硕士学位论文更多是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现今敦煌舞蹈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敦煌壁画中的优美舞姿。150李宝杰将敦煌壁画经变图礼佛乐队与唐代坐部伎乐进行比较,指出敦煌壁画礼佛乐队不能简单地对应唐代坐部伎乐的实际用乐情况,壁画中的乐队应是现实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想象。151此外还有多篇文章对敦煌舞的美学特征,敦煌石窟乐伎及其音乐形态进行了相关探讨。152

(2)服饰艺术研究。竺小恩《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是第一本全面系统研究敦煌服饰文化的专著,该著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对各个时期不同人物的服饰特点、来源等作了系统研究,基本反映了敦煌服饰文化的全貌。153其他论文或分人物(如供养人、舞伎、官员),或分民族(如西夏族、蒙古族),或分时期对敦煌服饰进行相关研究。比如,邬文霞硕士学位论文利用敦煌壁画的图像资料并结合古典文献,对唐五代时期的官员服饰作了形象分析。154谢静则分别撰文对敦煌石窟中西夏和蒙古族供养人的服饰作了研讨155。另有吴亮和伏蓉的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对麦积山石窟北朝和隋唐时期的服饰艺术作了专题研究。156

(3)装饰艺术研究。李敏分别对敦煌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壁画的装饰图案,以及敦煌北朝龛楣图案的演变及其装饰特征作了探讨。157卢秀文对敦煌壁画妇女妆饰文化研究的系列文章值得关注,包括妇女发簪、步摇、簪花、花钿妆等。158再,不少研究者分不同时期对敦煌装饰图案艺术进行断代研究。159此外,还有论文对敦煌几何纹、方井图案、卷草纹、火形纹等图案进行专题探讨。160

(4)美学、心理学研究。胡同庆的著作《魅力敦煌:从美学角度赏析敦煌艺术》值得一提,该著从敦煌壁画美的规定性、实用性、模仿性、节奏与韵律、夸张与变形等方面对敦煌艺术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特征进行了精辟的论述。161李映洲和董珍慧从美学理论与实证的方法视角系统论证了敦煌壁画艺术所蕴含的“崇高与优雅、对称与和谐、阴柔与阳刚、悲壮与英勇、庄严与浪漫”等五个方面的美学风格。162马丽娜硕士学位论文以敦煌壁画、舞蹈的艺术形态与艺术特征等方面入手,对敦煌艺术美学的精神进行了阐释。163还有张园园从美学意义看敦煌艺术的功用性。164

5.供养人研究

大致来看,近年的供养人研究主要围绕供养人的身份、服饰、造型演变等问题展开。张先堂对莫高窟供养人画像作了调查统计,并论述了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的历史分期和世俗化演变轨迹。165张先堂综合利用图像资料和文献资料考察了古代敦煌供养人造像供养活动的类型及其所反映的古代敦煌僧俗信徒的信仰观念和演变。166沙武田运用“图像证史”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唐宋时期敦煌供养人画像详细的分析研究,从多个角度阐释了供养人画像与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的密切关系。167张培君对唐宋时期敦煌社人修建莫高窟的活动作了考察。168还有范泉对莫高窟第12窟供养人的题记和图像特征作了分析,169等等。

6.题记研究

徐自强、张永强等编著的《敦煌莫高窟题记汇编》一书收录了莫高窟壁画和绘画的所有题记,文末还对题记的内容等方面作了初步分析,该书是目前第一本全面反映莫高窟题记的资料汇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70外还有一些对石窟题记整理和释读的成果。比如,詹社红和米万忠对北石窟寺历代题记进行了整理。171梅林再次对莫高窟第244窟于阗太子题记进行了审查,从而对之前学者的观点提出了质疑。172赵青山和蔡伟堂从敦煌题记中经常提到的“师僧”,分析了其中所包含的诸多文化内涵。173

7.密教研究

甘肃地区的诸多石窟,尤其是敦煌石窟也留存了大量汉传密教和藏传密教图像,因此成为密教图像研究的一大中心。赵晓星博士学位论文对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文献和图像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此时的密教处于晚期持明密教阶段,是敦煌密教进入鼎盛期的开始。174阮丽博士学位论文对敦煌石窟曼荼罗图像系统进行了专题研究。175刘永增多篇文章从图像学角度分别对敦煌八大菩萨曼荼罗、尊胜佛母曼荼罗和摩利支天曼荼罗进行了解读。176彭建兵硕士学位论文对初唐以前敦煌石窟中的早期密教状况进行了考察。177还有王通铃硕士学位论文对炳灵寺石窟的藏传佛教艺术作了梳理,并总结藏传佛教传入炳灵寺的历史背景及传播轨迹,178等等。

8.图像的辨别与研究

石窟图像的辨识是图像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榜题或题记标示的图像,或者说那些残损较为严重的画面,图像辨别应是研究的第一步。因此对照相关经典,同时参照其他相关图像对不可识别的图像进行辨析就成了石窟研究颇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环。近年图像辨识的成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以前尚未识别的图像进行辨识,二是对之前已经辨识的图像提出质疑。李怀顺、魏文斌和郑国穆认为麦积山169、69窟间浮塑交龙不是伏羲女娲图像,而是护持佛法的龙众。179张宝玺认为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前壁窟门南侧乘象菩萨不是普贤,而是帝释天。180董华峰指出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舍身饲虎图》应为栴檀摩提太子本生。181张景峰对莫高窟第294窟须达拏太子本生故事画进行了辨识。182张元林和夏生平认为莫高窟第359窟西壁龛内屏风画表现的是观音救诸难的内容。183赵晓星指出莫高窟第401窟主室四壁下部与西壁正龛内初唐绘制的菩萨像应是根据《大通方广经》绘制的。184赵晓星还识别出莫高窟第9窟中心柱西向面所绘白描画为《嵩山神送明堂殿应图》。185胡同庆和宋琪考证莫高窟晚唐第9窟主室中心柱南侧平顶画面为探筹图而非投壶图。186赵蓉认为莫高窟第93窟龛内屏风画表现的并不是《药师经》的内容,而是表现观音救诸难及相关内容。187

9.不同石窟艺术之间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在石窟艺术的传播、影响等研究方面显得颇为重要。沙武田将麦积山和敦煌莫高窟西魏洞窟作对比,探讨了北朝时期佛教石窟艺术样式的西传及其流变的区域性特征。188刘晓毅和项一峰论述了龙门与麦积山石窟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189孙晓峰和曹小玲将长安与麦积山北周造像进行对比,指出麦积山受长安佛教较大影响。190李倩硕士学位论文探析了龟兹壁画乐舞与敦煌壁画乐舞的密切关系。191顾虹和卢秀文将莫高窟与克孜尔佛教造像背光进行了对比研究。192宋峰硕士学位论文则从艺术形式方面对比了敦煌壁画与克孜尔壁画中的本生故事。193

10.日本学者对敦煌、麦积山石窟的研究

久野美树以麦积山石窟为中心,认为其初期洞窟反映了禅观的思想;再,久野氏对敦煌莫高窟与龙门石窟造像的思想背景进行了探讨。194八木春生对麦积山石窟北魏前期至隋代后期的造窟过程进行了概观;又,八木氏对不同地区隋代菩萨立像的衣着饰物的特征及原因进行了考察;再,八木氏还对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南壁西方净土变相图所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考证。195东山健吾对敦煌睒子本生图的构图形式进行了分析,认为敦煌壁画中的睒子本生并非汉代传统形式的延续,而是在印度、犍陀罗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另,东山氏还对敦煌莫高窟北朝尊像作了图像学上的考察。196下野玲子认为敦煌第217窟南壁表现的不是《法华经变》,而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197百桥明穂将日本与敦煌的阿弥陀净土图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造型及其背后的净土观上均存在差异。198还有佐藤有希子对敦煌吐蕃时期毗沙门天王像作了考察。199

三、南方地区

主要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南方地区的石窟主要集中于四川、重庆两地,因此其相关研究成果多围绕这两地石窟展开。

(一)巴蜀地区(四川和重庆)

重庆目前为直辖市,但回溯历史,至少从汉代起,巴文化与蜀文化就在融入中原文化时成为整体,因此,学界在论及四川石窟时,其实也往往暗含重庆地区的石窟在内。200近十年,巴蜀石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研究

近年来,巴蜀石窟考察与研究不断升温。大足石刻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不少学者提出应及时构建“大足学”学科,从而形成北敦煌、南大足的研究格局。王天祥、黎方银《初论“大足学”》一文从学科构建的角度,对大足学为什么构建、研究什么和如何构建三个核心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大足学是指以大足地区为中心,覆盖周边及巴蜀地区,以石刻造像为主体,兼及该地区丰富的文化遗存与历史文化以及大足学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学科)。201应该说大足学若及时建立起来,对巴蜀地区,乃至南方地区石窟的研究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0年开始,雷玉华就对巴蜀石窟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她将巴蜀石窟划分为川北区、川西区、川中和川东区3大区域,以及7大发展时期,并且从窟龛形制、风格、组合、题材等方面对各个时期的造像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202若要对巴蜀石窟的发展演变概况有宏观的认识,该文值得重点参考。另,王剑平和雷玉华还重点对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四川造像作了综合研究。203再,龙红、邓新航和王玲娟从美术考古学的角度,对巴蜀隋代石窟的造像题材、艺术特征、造像渊源等方面作了综合分析。204

此外,分区域的综合研究近年成果较为显著,有雷玉华《巴中石窟研究》姚崇新《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以川北地区为中心》和龙红《风俗的画卷——大足石刻艺术》等。205姚著和雷著主要是从考古学角度对川北广元、巴中两地的石窟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龙著则从艺术学的角度对大足石刻进行全面审视。这三本专著分别从考古学和艺术学上为今后区域石窟的综合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体例。

2.专题研究

菩提瑞像在巴蜀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遗存,因而引起学者较多关注。雷玉华和王剑平对四川地区,包括中原北方地区现存的菩提瑞像进行了全面梳理,认为这种题材并不是之前学者所称的“佛顶佛”或“大日如来佛”,而是菩提瑞像,是唐代众多瑞像中最流行的一类,是唐代瑞像崇拜特别盛行的结果。206李崇峰认为菩提像表现的是悉达多太子在伽耶菩提树下指名地神作证、行将成道前的形象,它由玄奘、王玄策等人西行求法后将粉本带回两京地区,再传播到四川。207董华峰则从信仰变迁与造像重生的角度分析了菩提瑞像转变为毗卢遮那的原因。208

巴蜀石窟观音造像的种类颇为丰富,尤其是大足、安岳两地的石窟堪称观音艺术的殿堂,但一直以来学界对其关注度不够,近年有所改变,不少学者已开始意识到巴蜀观音艺术在美术史上的重要价值。齐庆媛采用考古类型学与美术史样式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服装、装身具、躯体形态、宝冠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四川宋代菩萨造像的发展情况。209袁恩培和扶紫伟将安岳菩萨造像的冠饰分为筒形冠、扇形冠、披头巾3种类型,并分析其造型特点和源流。210何汇从考古学的角度,分析了巴中石窟观音造像的组合变化和演变过程。211何江对大足北山观音造像的结构特征和审美特质等进行了初步分析。212日本学者罗翠恂以夹江千佛岩的千手观音图像为例,对四川西部中晚唐千手观音的造像特征和来源作了分析。213李静杰用图像学方法对四川地区仅存的一龛观音救难图像作了识读。214王倩硕士学位论文对大足观音造像的类别、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梳理。215还有黄晶硕士学位论文从眉眼、脸颊、双耳、嘴式、头冠和颈部的璎珞六个方面对大足观音头部造像的特征进行研究。216

地藏题材也是巴蜀石窟研究的一个热点。张总和廖顺勇对安岳圣泉寺地藏十王龛像的内容、时代、构图特点等进行了详细考证,并提出巴蜀地区地藏十王题材至少可分为3个环系:绵阳与资中的晚唐龛像、内江与安岳并大足部分五代龛像、大足所存北宋及南宋龛像。217另,张总还对绵阳北山院地藏十王龛像做过分析,指出这是存世最早的晚唐地藏十王像。218何卯平通过对大足、敦煌和宁波“十王”图像的对比,认为大足“十王”对敦煌“十王”是继承的关系,而宁波与山西的“十王”可能又属于另外一个图像系统。219王玲娟、邓新航和龙红对大足北山地藏与其他尊像的多种组合形式进行了梳理,探讨了这些组合形式的成因。220

僧伽信仰在唐宋巴蜀地区也颇为流行。近年在巴蜀新发现四龛僧伽变相,李小强和邓启兵对近年新发现的潼南千佛崖、内江市圣水寺唐宋时期的僧伽变相作了介绍,并初步对比其与安岳西禅寺、大足七拱桥同类造像在图像上的异同,指出4龛僧伽变相均处于成渝地区中东部一带,很可能具有地域性。221另,日本学者肥田路美指出夹江千佛岩第91号龛为僧伽、宝志和万回三位圣僧的组合造像,该龛造像的意图是护佑水路航运的安全。222

卢少珊用图像学的方法,对四川唐代维摩诘经变的构图特征和内涵进行了分析,指出四川维摩诘经变具有强烈时代共通性和浓厚的地域色彩。223米德昉对大足北山宋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内容、粉本、作者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24

此外,越来越多的高校硕士研究生以巴蜀石窟为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包括对西方净土变、药师变、毗沙门天王、华严三圣、广元密教等题材的探讨。225

3.考古调查简报、图录的刊布

石窟考察资料的刊布是石窟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巴蜀石窟数量多、分布散,上千处石窟造像点至今仍然鲜为人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科学化的考古方法和精密化设备的采用,近年在巴蜀石窟田野调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川北地区的广元、巴中两地的石窟调查开展得最早,其成果也较为显著。2000年以来,由北京大学、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元市文物管理所和巴中市文物管理所等单位联合对川北石窟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现已正式出版多部大型考古报告集:《广元石窟内容总录:皇泽寺卷》《广元石窟内容总录:千佛崖卷》《巴中石窟内容总录》。226除此,还有研究者重点对某些窟龛作了详细调查。罗宗勇和王剑平在广元皇泽寺写心经洞的西面发现4龛初唐时期的造像。227姜宝莲对雕凿于武则天时期的广元千佛崖大云洞造像的形制、时代、艺术特点进行研究。228另外,巴中地区还有两处造像群资料的公布;229同属于川北造像系统的阆中近年也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小的唐代石窟;230西华师范大学等单位2008年对南充市营山县太蓬山石窟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随后即刊布了该处造像和题记的详细资料。231

(2)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地区,近年也有不少研究单位联合对绵阳、蒲江、邛崃、夹江、大邑等地的石窟做过系统的考古调查,比较重要的调查有四:其一,2002~2004年,由中日合作对蒲江、邛崃地区石窟进行考察,此次调查将三维成像技术运用在造像的测绘中,最后成果于2006年正式出版;232其二,2007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绵阳市文化局以及西安美术学院等单位合作对绵阳地区的石窟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其阶段性的成果发表在《文物》《四川文物》上,所有成果于2010年正式出版;233其三,2009~2012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乐山市文物局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了夹江千佛岩的考古调查测绘工作,为了保证调查测绘数据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此处调查采用了人工测绘、光栅扫描测绘、摄影三维测绘、综合利用测绘4种方法相结合的调查测绘模式,其成果于2012年正式出版;234其四,2013年11~12月,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大邑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大邑县药师岩、虎擘泉、佛子岩三处摩崖造像进行了全面调查,其成果于2014年正式出版。235此外,同属于川西造像系统的茂县236、丹棱237、中江238等地也刊布了多处摩崖造像的详细资料。

(3)以大足、安岳为中心的川东地区的石窟是晚期造像的典型代表,近些年的调查成果也比较丰富。其中安岳地区石窟的调查最为活跃,先后刊布了安岳卧佛院、西禅寺、庵堂寺、圆觉洞、茗山寺的详细考古报告。239靠近安岳的简阳、乐至等地也有详细的考古简报公布。240重庆地区的石窟除大足石刻外,近年在潼南、合川、忠县、云阳等地也发现了多处唐代造像。241另,王玉对重庆地区元明清时期石窟做过调查,并对保存较好的龛像作了详细介绍。242

近年还出版了一些印刷精美的石窟图录,这些图录大都精选一些比较重要的造像图片进行刊布,并配有适当的文字介绍,比如王振会主编的《广元石刻精品集》、马元浩摄影的《巴中石窟:唐代彩雕艺术》和王达军摄影的《安岳石窟》等。243

4.艺术研究

石窟艺术是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各门艺术的综合体,巴蜀石窟可为不同的艺术门类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近十年也出现了不少成果,大致围绕如下几个问题来展开。

(1)关于巴蜀石窟舞蹈艺术的研究。王海涛和王婧以大足石刻的“六师外道谤佛不孝”“春龙起蜇图”及“帝释天与阿修罗战”三处石窟舞蹈造型为例,认为这些舞蹈图像是宋代教化型乐舞、道具舞、假形舞的代表。244又,王海涛、王婧和高一丹从千手观音的上肢形态、吹笛女的舞蹈体态、飞天的舞蹈动态三个方面,分析了宋代舞蹈的造型特点、动态规律和审美追求等。245王婧硕士学位论文以舞蹈学的研究视角,将巴蜀石窟舞蹈分为天国乐舞和世俗乐舞两大类,指出宋代舞蹈艺术具有优美轻盈的形态美、内敛雅致的意象美、端丽拘谨的矛盾美三大审美特征。246陈嬿丞硕士学位论文以飞天造像为研究对象,深度挖掘飞天舞蹈形式语言,进而对再造宋代传统舞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247

(2)关于巴蜀石窟美学、设计学等方面的研究。龙红指出大足宝顶石刻的设计意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善于选材、精于提炼、妙于改造和巧于安排。248又,龙红认为大足石刻艺术的科学技术性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地形选择、峡谷排水、龛窟结构、力学的运用和光学的应用。249再,龙红还撰文对大足石刻雕刻技法手段,大足石刻艺术人体美,以及大足石刻虚实对比、动静对比、繁简对比等方面进行了精辟论述。250王玲娟和邓新航对大足宝顶圆觉洞的巧妙设计构思进行了论述。251袁恩培和张磊对安岳华严洞造像的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探讨。252刘卫红和武维臣对大足宝顶十大明王龛的设计手法和艺术特色作了分析。253郭晶硕士学位论文则从美学的视角,指出大足宝顶石刻具有生活世俗化和伦理世俗化两大审美特征,进而对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等方面作了分析。254此外,张磊硕士学位论文对安岳石窟艺术的形成背景、审美历史流变、造像本体艺术形式、形式美感及审美意蕴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255黎娅硕士学位论文对巴蜀石窟寺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观念挖掘整理,以此探寻巴蜀地区石窟寺设计的地域特色。256

(3)关于巴蜀石窟图案、艺术风格、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研究。龙红和王玲娟从造像背光、冠饰、服饰、龛窟壁面装饰等方面对大足石刻丰富的图案世界进行了论述。257张亚宁硕士学位论文对广元石窟初盛唐时期佛像背光的特点、表现形式、装饰纹样等方面作了初步分析。258徐顺智硕士学位论文将安岳石窟装饰图案分为植物、动物、飞天、背光等几个大类,并对其艺术形式进行探讨。259刘云硕士学位论文对巴中石窟龛楣装饰纹样的类别、艺术技法、审美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260再有关于巴蜀石窟艺术风格等方面,高一丹硕士学位论文以巴蜀石窟造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横纵交叉分析研究,对不同时代石窟艺术的风格特征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巴蜀石窟造像风格流变图系。261邓新航硕士学位论文对唐以前巴蜀石窟造像的艺术特征、装饰设计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262祝蓬阳硕士学位论文对安岳石窟在巴蜀文化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地域性特征进行了论证。263龙红和高一丹从宏观建构的独特设计意匠、宋代绘画的立体展现和个性鲜明而独特的艺术形象创造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杰出的艺术文化价值。264

(4)关于巴蜀石窟书法艺术。目前主要集中在大足石刻书法艺术的探讨上。龙红较早关注到大足石刻铭文的学术价值和书法意义,提出石窟题记是石窟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265之后陈龙国也发表多篇文章对大足石刻书法研究的路径、价值与意义,大足石刻书法的融合性,以及大足石刻的民间书法等方面进行探讨。266

5.洞窟(摩崖龛像)个案研究及其他

有关洞窟的个案研究主要集中在图像的识别上。张雪芬对安岳卧佛院善财五十三参浮雕从图像上进行了辨识,指出其雕凿时代在北宋末,应属目前国内已知最早图像。267又,张雪芬和李艳舒通过对安岳卧佛院第4龛题记和其他材料的辨识,整理出宋代卧佛院四位院主的继承脉络。268王剑平和雷玉华对四川部分瑞像作了辨识,指出这些瑞像约在唐初开始出现,并与玄奘、王玄策等人关系密切。269符永利对重庆龙多山田湾3号龛进行了考辨,认为该龛主尊应为达摩像,右侧为慧可像,左侧为宝志化现十一面观音像,其年代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该种组合目前在石窟中尚属首例。270李静杰对仁寿能仁寺降魔龛像的图像特征进行了辨析,指出应凿于五代前后。271李小强在大足石刻发现了较为少见的十二光佛、玄奘取经图、龙树菩萨等题材,并对其造像特点、造像原因等作了初步分析。272

还有一些学者对某些题材也作了相关研究。陈悦新对川北石窟中天龙八部图像的布局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273李小强对内江摩崖造像中的千手观音、地藏与十王和僧伽变相三种题材作了初步探讨。274邵磊和蒋晓春考证了太蓬山石窟新发现三种摩崖刻经的版本来源,认为这是唐宋时期的刻经275。关于大足北山第176与177相邻两窟的关系,王天祥和李琦以176窟造像中的“妇人启门图”为解读中心,指出其造像内容容纳了深切的思念和急切的现实欲求,且反映了佛教世俗化的特点。276又,王天祥从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大足北山的“妆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77此外,高秀军认为宝顶山以及夹江、敦煌等地的毫光图像是唐代西方净土信仰盛行的产物,毫光出现的特定位置、形态及所依附的尊像均有不同的意涵。278

(二)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江南地区的石窟群远没有巴蜀地区那么丰富,比较重要的两处石窟是南京栖霞山石窟和杭州飞来峰造像,近年的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于这两处造像。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在南京、安徽、浙江等地新发现了几处造像。其一,在安徽巢湖市紫薇山王乔洞中发现了几龛摩崖造像和题刻,这是安徽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佛教造像,据考第1号造像可能为南朝时期的净土三圣龛。279其二,在南京发现两处规模较小的明代石窟:一为江宁桦墅村的石佛庵石窟,该处造像是南京地区极少见的有准确纪年并留存有彩绘遗迹的明朝早期石窟;280二为牛首山明代佛龛,现存5龛,可能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281其三,浙江三处:一为瑞安市高楼乡石佛山发现多身佛教摩崖造像和题刻,时代大致在宋、元时期,这处造像和题刻均以禅宗文化为主,同时涉及净土宗、道教等方面的内容。282二为杭州瓶窑南山造像群中位于东首的三龛造像,据考这三龛明代造像是江南地区极为罕见的佛道合一或三教合一造像。283三为杭州西湖宝石山造像,该处造像雕凿于元、明时期,是一处汉式造像与藏式造像并存的石窟群。284

关于南京栖霞山石窟,近年也有不少颇有价值的成果出现。吕佐兵主编的《佛光——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瞻礼》是第一本较为全面介绍栖霞山石窟的重要参考资料,该书对每一个洞窟的时代、窟龛形制、造像内容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相应配有彩色图片和题记拓片。此外,该书还收录了多篇20世纪以来著名学者如向达、宿白等对栖霞山石窟研究的专文和黑白图片。285项长兴和徐业海对栖霞山石窟的题刻作了调查并公布,尤为重要的是“梁中大同元年”题刻的发现。286符永利利用文献记载、碑刻和题记等材料,发现栖霞山石窟的供养人大多集中在南朝与明朝这两个朝代,南朝主要是开凿首创之功,而明代主要为补修之绩。287陈悦新对栖霞山南朝佛像袈裟的类型和来源作了探讨288,另费泳撰文对栖霞山大佛衣着样式的原始形态作了详细考证289。魏正瑾和白宁用考古类型学等方法,对栖霞山南朝石窟形制和造像类型作了分类,并初步将其分为两期。此外,他们还对栖霞山大佛作了重点调查。290陈晶鑫将栖霞山唐至五代时期的洞窟分为三期,并对各期形成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291张雯对四川南朝造像与南京栖霞山南朝石窟作了分期和对比,指出两者题材内容所反映的信仰基本一致,在造像类型上成都地区稍显滞后,但组合与装饰上成都地区又颇有特色。292

关于浙江地区的石窟,近年对杭州飞来峰造像的关注较多。周景崇对杭州石窟整体发展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293朱晨博士学位论文对飞来峰元代造像的渊源、题材、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294齐庆媛采用考古类型学与美术史样式论的方法,对江南式白衣观音造型的形成和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证。295此外,还有多篇文章对飞来峰造像的题材进行探讨,比如罗汉、高僧取经、僧伽等。296周景崇还对杭州吴山宝成寺元代大黑天造像的源流、图像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考释297,之后杨晓海硕士学位论文也对该处造像的特征、历史背景等方面作了探讨298。

关于江西地区的石窟,近年关注极少。江山硕士学位论文对赣州通天岩石窟的时代、造像特点等方面作了初步分析。299张冰清硕士学位论文对江西弋阳宋代南岩石窟的造像内容,以及造像风格等分析作了探析。300

还有湖南地区的石窟。2005年9月16日,文物工作者在永兴县发现一尊较完整的阴线刻佛教造像,且残存“中大通七年太岁乙卯二月甲寅□□□日”的题刻,这是湖南地区首次发现南朝时期的摩崖佛像。301张辛欣硕士学位论文对湖南石窟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重点对江永摩崖造像、张家界玉皇洞石窟进行辨识,并对其时代作了判断。302

(三)南方其他地区

南方其他地区如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也有不少石窟,但因其规模小、较分散等原因,一直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近年仅有的一些成果也主要集中于云南剑川石窟的探讨上。

李东红以宗教人类学的独特视角,探讨剑川石窟民俗活动的文化内涵,阐明白族民间信仰习俗与佛教信仰之间的联系。303对于争论较为激烈的“阿姎白”造像,王瑞章作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指出“阿姎白”雕刻的成因与当地阿吒力教派性力崇拜无关,也不是女性生殖崇拜,而是在开凿中石材崩裂,人们性心理意识的联想和附会。304黄璜以剑川石窟和《梵像卷》为中心,对南诏大理国观音和大黑天信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释。305又,黄璜认为剑川石钟寺第六窟主尊是大日如来佛,并对其图像来源进行了梳理。306林荃将石宝山石刻与大足石刻作了比较研究。307此外,还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对剑川石窟艺术的地方特性和成因,以及剑川石窟的密宗本土化进行了探讨。308

四、西藏地区

近年西藏地区的石窟以考古调查报告简报的刊布为主,研究性的论著不多。

(一)考古调查简报的刊布

新刊布的调查简报有:芒康县查果西沟摩崖造像,定结县恰姆石窟,札达县象泉河流域的聂拉康石窟、查宗贡巴石窟、卡俄普石窟和西林衮石窟,察雅县丹玛札摩崖造像,工布江达县洛哇傍卡摩崖造像,日土县丁穹拉康石窟群等,这些考古报告均对石窟的年代、造像特征等方面作了初步分析。309

(二)相关研究

此方面的研究一般围绕造像题材、艺术风格、艺术渊源等方面展开。

关于题材研究。邓利剑硕士学位论文对西藏阿里古格壁画里的力士形象进行了专文探讨。310霍巍对西藏西部新发现的两幅密教曼荼罗壁画进行了考释,认为其受尼泊尔的影响较大。311杨清凡对东嘎石窟壁画的双身图像进行了辨识,认为这是藏传佛教晚期双身像“欢喜佛”式构图的早期形式。312李翎对西藏佛传绘画中较为少见的哺乳太子图进行了梳理,指出其来源可能与西域流行的鬼子母图像有关。313

关于艺术风格、造像渊源。青阳卓玛硕士学位论文对查拉鲁普石窟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文化价值等方面作了分析。314霍巍认为藏东吐蕃佛教摩崖造像的组织者为吐蕃著名高僧郭·益西央,这是益西央僧团为配合和促进唐蕃之间的友好会盟而刻写的石刻。315谢继胜对川藏青藏交界地带现今公布的9世纪前后吐蕃时期的摩崖造像及其古藏文题记内容进行了系统考释,同时还对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造像的渊源进行探讨。316王瑞雷从乃甲切木石窟入手,探讨了庆喜藏系金刚界坛城在后藏传播的相关情况。317德波拉·金伯格-萨特对东嘎·皮央石窟和佛寺的渊源进行了分析。318何伟对西藏石窟寺的平面形制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319

近年关于西藏佛教还出版了多部大型考古报告和图录,主要有:霍巍主编的《中国藏地考古·西藏》、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等单位编著的《皮央·东嘎遗址考古报告》、彭措朗杰撰文的《西藏阿里:东嘎壁画窟》、西藏人民出版社壁画编写组主编的《西藏壁画全集:阿里卷》和古格·次仁加布编著的《阿里札达额钦石窟壁画艺术》等。320

五、结语

以上是近十年来学术界对中国佛教石窟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情况,限于学识和篇幅,我们的梳理存在许多不足。总体来看,这些成果涉及考古、宗教、历史、社会、艺术、哲学等诸多学科,有的学者以窟龛个案进行微观分析,有的学者则从宏观方面进行整体把握。那么我们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在哪些方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点思考。

第一,最为关键的是石窟详细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和刊布。中华大地上的石窟数以万计,目前所刊布的石窟资料也仅仅是一部分而已。仅就巴蜀地区的石窟来看,据最新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巴蜀地区大大小小的石窟至少在四千处以上。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令人担忧的数据,其兴奋之处在于巴蜀地区是当之无愧的石窟寺大省,若能把这些石窟资料全部摸清,不仅可为我们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大量的材料,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石窟的内容;其担忧之处在于巴蜀石窟最大的特点是数量大、分布散,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尽快地将这四千余处石窟的基本资料收集完全,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另外,由于巴蜀石窟大都处于荒野之外,文物保护和如何防止不法分子对文物的偷盗也是一大难题。

第二,石窟寺田野调查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前的石窟调查大都由当地的文管所进行,作为一个地方性的保护和研究机构,由于考古专业人员、资金、设备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许多调查简报大都十分简略,一些关键性的图像信息可能被忽略,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后续研究的深入全面。因此,必须将更为科学规范的石窟寺考古调查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到今后石窟田野调查当中,当地的文管所也应该更多地和各大高校、各大省市的文物局,乃至国外的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若条件允许,应将近年发展迅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石窟寺测绘当中,以此弥补传统石窟寺测绘速度较慢、精度不高、不易保存等缺点,从而提高石窟调查的效率。

第三,石窟研究队伍应当扩大,研究方法应该多样化。大致来看,近十年各大地区石窟的研究群体以当地高校和当地文博研究机构为主,所发表的论文也大都集中在当地的一些刊物上,比如,敦煌石窟的研究成果大都发表在《敦煌研究》和《敦煌学辑刊》上,巴蜀石窟的相关研究成果则大都发表在《四川文物》上。诚然,由于当地研究人员对地方历史文化较为熟悉,而且开展相关实地调查研究也比较便利,因而早期的一些基础研究也理应由当地研究人员来承担和启动,但是,21世纪毕竟是一个信息畅通、资料共享的时代,我们认为应当通过大量宣传,吸引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学者共同参与相关研究,这样不仅能提高当地石窟的知名度和重要性,而且由于不同地区学者的文化背景和学术视野的不同,将会给石窟研究带来不同的审视和观察问题的角度,甚至带来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如此将利于当地石窟研究的深入化和全面化。

第四,各大地区石窟的调查与研究应当平衡。从大的方面来看,目前敦煌、云冈、龙门、大足、克孜尔等大型石窟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那么这些大型石窟周围的造像情况如何?他们与主流石窟存在着怎样的继承与发展关系?诸多问题都急需得到学界的重视。比如,位于陕西彬县的大佛寺石窟,不仅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现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但近些年学者很少对其进行关注。再如四川成都周边的蒲江、邛崃等石窟,近年也少见研究文章。

第五,应当加强各大地区石窟艺术之间的比较研究。不同地域石窟艺术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主要体现在时代风格等方面,即同一时代的造像总会呈现出相同的艺术风格面貌,这是通过不同地区艺术文化之间的相关交流而实现的。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受地方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石窟艺术还有较为强烈的地域风格。石窟艺术的共性和个性只有通过不同区域石窟之间的比较研究之后,我们才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比如,至少在盛唐以前,巴蜀石窟受中原北方地区石窟艺术的影响颇深,但是至晚唐以来,当中原北方石窟逐渐衰落之时,巴蜀石窟却呈现出异常兴盛的局面,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提出“巴蜀石窟模式”?这个具有地域性的石窟模式何时形成,艺术特征究竟怎样?这些问题都将是我们今后比较研究的重大课题。

第六,在单一洞窟,或者说某一处石窟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情况下,应当将其扩大到更大的区域、更大的时空背景、更大的历史环境下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或综合研究,如此才能完整全面地了解石窟艺术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

注释:

①我们初步统计的数据以中国知网上公布的近十年(2006~2015年)文章为准(包括硕博学位论文),期刊也主要选择在该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刊物(值得一提的是,敦煌石窟的相关研究,我们主要选择《敦煌研究》和《敦煌学辑刊》两本刊物)。

②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等《新疆哈密庙尔沟佛寺遗址考古调查报告》,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重点实验室等编著《西部考古》(第五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3-6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等《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考古》2011年第7期,第27-32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等《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东区北侧石窟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第1期,第7-1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等《新疆鄯善县吐峪沟西区北侧石窟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第1期,第17-22页;新疆龟兹研究院等《新疆拜城亦狭克沟石窟调查简报》,《文物》2013年第12期,第56-66页;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等《雅尔湖石窟调查简报》,《吐鲁番学研究》2015年第1期,第1-13页。

③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编《库木吐喇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编《森木赛姆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编《克孜尔尕哈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④周菁葆《新疆石窟壁画的题材与艺术特色》,《艺术百家》2010年第4期,第189-197页。

⑤刘芳《公元1世纪-13世纪新疆佛教壁画人物造型演变——以佛陀、舞者与供养人像为中心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⑥褚晓莉《新疆龟兹石窟汉风格壁画的艺术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70-74页。

⑦张晨霞《新疆石窟壁画中的中原文化因素》,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⑧满盈盈《龟兹石窟中的中南印度艺术元素》,《民族艺术》2012年第3期,第106-108页;满盈盈《克孜尔石窟中犍陀罗艺术元素嬗变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44-149页。

⑨雷启兴《克孜尔壁画中的山水图式探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⑩王志兴《从敷彩、用线、造型和布局看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风格》,《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37-41页。

11 阳艳华《克孜尔石窟186窟壁画艺术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殷福兰《库木吐喇谷口区第21窟壁画艺术初探》,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一辑),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0-378页。

12 王昀《龟兹壁画中的飞天和天宫伎乐造型初探》,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3尹星《克孜尔大像窟中伎乐图像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4 张莉、甘庭俭《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的音乐形态考察》,《四川戏剧》2012年第1期,第110-112页。

15 肖尧轩《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伎乐及其乐队组合形式》,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6 张莉《新疆石窟壁画中琵琶的考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第199-202页;刘文荣《石窟壁画中的齐鼓考——兼论龟兹乐的东进》,《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30-33页。

17 李瑞哲《新疆克孜尔中心柱石窟与小乘佛教》,《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209-214页;李瑞哲《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所反映的戒律问题》,《西域研究》2008年第3期,第69-76页;李瑞哲《小乘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经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反映》,《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1期,第99-106页。

18 霍旭初《龟兹石窟的佛教思想基础与框架——对龟兹石窟的毗昙学考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52-61页;霍旭初《龟兹石窟“过去佛”研究》,《敦煌研究》2012年第5期,第22-38页。

19 刘松柏《龟兹毘卢遮那佛造像与大乘佛教》,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一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6-247页。

20 赵莉《龟兹石窟“解脱观”研究——以“无余涅槃”图像为中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第101-111页。

21 廖旸《克孜尔石窟壁画分期与年代问题研究》,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一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8-295页。

22 李瑞哲、李海波《克孜尔中心柱石窟分期的再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77-82页。

23 于亮《克孜尔石窟壁画题材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24 李雨濛《试析克孜尔石窟壁画菱形格形式的起源》,《西域研究》2012年第4期,第126-134页。

25 任平山《论克孜尔石窟中的帝释天》,《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第61-67页;史晓明《克孜尔石窟第69窟的龙图像》,《敦煌研究》2012年第4期,第14-19页;霍旭初《克孜尔石窟壁画裸体形象问题研究》,《西域研究》2007年第3期,第40-52页;苗利辉《论克孜尔石窟中心柱窟的建筑特点》,《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24-29页。

26 沈雁《库木吐喇第79窟世俗供养人服饰研究》,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三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3-281页;殷福兰《库木吐喇谷口区第21窟壁画艺术初探》,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一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0-378页;苗利辉《库木吐喇第45窟造像内容考证》,《敦煌研究》2014年第2期,第34-39页;贾应逸、吕明明《库木吐喇第75窟研究——兼述供养人的族属》,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四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3-217页;史晓明《库木吐喇菱格画的艺术风格》,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二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7-216页;任平山《对库木吐喇窟群区第34窟穹窿顶图像的思考》,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五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6-362页;姚律《库木吐喇石窟五联洞修建年代刍议》,《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12-17页;李树辉《库木吐喇石窟第75、79窟壁画绘制年代和功德主身份研究》,《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第36-42页。

27 赵阳、陈爱峰《吐峪沟石窟第44窟兔王本生故事考》,《敦煌研究》2013年第6期,第18-22页;侯世新《吐峪沟石窟寺第38窟龟兹风探析》,《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2期,第122-131页;(日本)山部能宜《吐峪沟第42窟禅观壁画研究——兼及汉文禅观文献的起源》,《敦煌研究》2015年第4期,第35-42页。

28 李树辉《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始建年代及相关史事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55-61页;周云《管窥柏孜克里克石窟总体设计思想》,《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第1-5页;承哉熹《柏孜克里克石窟誓愿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29 冉万里《陕西神木杨城村石窟调查》,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西部考古》(第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41-44页;白文《陕西洛川县董子河摩崖造像》,《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第83-88页;冉万里《陕西安塞界华寺石窟调查简报》,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西部考古》(第三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8-35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陕西岐山蔡家坡石窟考古调查报告》,《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5期,第18-26页;艾剑《陕西榆林沙家店镇木头则沟石窟调查简报》,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西部考古》(第七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年,第17-24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陕西安塞县大佛寺石窟调查简报》,《考古》2013年第12期,第3-24页;常青《陕西麟游青莲山寺摩崖造像调查》,《文博》2015年第3期,第19-27页;陈晓捷《铜川耀州西部的石窟与摩崖造像》,《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3期,第78-86页;刘铎、荆海燕《旬邑县三水河两岸的石窟调查》,《文物世界》2015年第6期,第14-17页;陈晓捷《陕西宜君县东部石窟、摩崖造像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13年第3期,第9-18页。

30 高海平《陕北新发现几幅古代壁画的考察与研究》,《文博》2008年第1期,第83-88页。

31 李长民《陕西旬邑赵家洞石窟佛教壁画风格特征溯源》,《文博》2008年第2期,第44-47页。

32 吕春详《陕北子长县钟山石窟考察实录》,《西北美术》2014年第2期,第84-87页。

33 胡同庆《陕西钟山石窟3号窟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文博》2010年第1期,第57-67页。

34 王媛《钟山石窟第3窟的图像构成与信仰内涵》,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5 王珂莉《子长县钟山石窟3号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6 李静杰《陕北宋金石窟大日如来图像类型分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年第3期,第119-133页。

37 石建刚、高秀军、贾延财《延安地区宋金石窟僧伽造像考察》,《敦煌研究》2015年第6期,第30-40页。

38 苏敏《陕北地区的地藏造像及其信仰》,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39 白文《三阶教信仰与淳化金川湾石窟艺术》,《文物世界》2011年第1期,第40-45页。

40 白文《陕西慈善寺石窟第2窟的佛像构成再考察》,《文物世界》2008年第5期,第39-47页。

41 王红娟《金代梁山千佛洞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42 李静杰《陕北宋金石窟题记内容分析》,《敦煌研究》2013年第3期,第103-115页;刘振刚《志丹城台寺石窟历代题记的识读与分析》,《敦煌研究》2015年第5期,第64-71页。

43 刘景龙《龙门石窟开凿年代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年。

44 李崇峰《龙门石窟唐代窟龛分期试论——以大型窟龛为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四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8-150页。

45 张雯《古阳洞雕凿次第初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三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99-159页。

46 姚学谋、杨超杰《龙门石窟极南洞新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74-81页。

47 张雪芬《试论巩县大力山石窟的开凿次第》,《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第70-75页。

48 龙红《北魏龙门石窟造像和书迹艺术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10-113页。

49 张羽翔《龙门北魏造像题记书法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马建中《巩县石窟北朝造像题记及其书法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郑文君《北魏书法艺术风格研究——以龙门造像题记为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50 张乃翥《中外文化源流递变的一个美学例证——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雕刻的美术史考察》,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三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60-189页。

51 刘艳青《北魏时期龙门石窟礼佛图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王磊《巩县石窟帝后礼佛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52 张旭华、陈开颖《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供养人身份考释》,《中原文物》2012年第2期,第68-74页。

53 贺玉萍《万佛山石窟礼佛图的文化价值》,《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3-15页。

54 吴璇《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音乐图像研究》,《中原文物》2014年第3期,第79-84页;马春莲《龙门石窟中的音乐图像探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30-32页。

55 黎臻、袁济喜《从北魏龙门石窟艺术透视南北审美文化的交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129-136页。

56 马静《论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7 袁秋实《龙门石窟力士造像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阮考《论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的本土化与民俗化特征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鲁迅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58 张丽明《龙门淮南公主造自在王佛龛及相关造像》,《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第65-67页。

59 焦建辉《龙门东山擂鼓台区第4窟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三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212-223页。

60 王振国《龙门石窟刻经研究》,《华夏考古》2006年第2期,第78-87页。

61 陈悦新《龙门石窟北魏佛衣类型》,《文物》2010年第7期,第77-85页;陈悦新《巩县石窟上衣重层式佛衣的探讨》,《中原文物》2013年第2期,第65-70页。

62 李文生、李小虎《龙门石窟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敦煌研究》2011年第1期,第8-15页。

63 杨超杰《龙门石窟妇女造像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4期,第40-47页。

64 纪瑞婷《龙门石窟佛教服饰世俗化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65 高俊苹《试论武则天时期龙门石窟的弥勒造像》,《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第141-144页。

66 刘晓毅、项一峰《试论龙门与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第135-140页;周苏《北魏中晚期云冈、龙门石窟的比较研究——兼论其文化融合》,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67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从艺术图像到佛教意象》,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68 李祎《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神王图像研究》,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李光安《安阳宝山灵泉寺摩崖石窟装饰纹样的艺术美探究》,《河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9-11页;郑文宏、侯小春《大住圣窟的“白佛”与“佛影”现象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等《中国美术研究》(第9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9-58页;罗炤《宝山大住圣窟刻经中的北方礼忏系统》,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石窟寺研究》(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61-179页。

69 (日)上原和《龙门石窟古阳洞开凿的年代(上)——对现行的北魏孝文帝迁洛以后营建说谬误之纠正》,《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第13-34页;(日本)上原和《龙门石窟古阳洞开凿的年代(下)——对现行的北魏孝文帝迁洛以后营建说谬误之纠正》,《敦煌研究》2007年第1期,第12-23页。

70 (日)八木春生《龙门石窟北魏后期洞窟小考——以520-530年期间开凿的石窟为中心》,《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14-26页。

71 (日)石松日奈子《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的汉服贵族供养人像——“主从形式供养人图像”的成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82-99页。

72 (日)肥田路美《奉先寺洞大佛与白司马坂大佛》,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30-136页。

73 (日)久野美树《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中洞试论》,《敦煌研究》2009年第3期,第7-15页。

74 (日)久野美树《唐王朝龙门石窟大佛营造意图的考察》,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四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82-197页。

75 杨超杰《洛阳周围小石窟全录》(全五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年。

76 王景荃《方城佛沟摩崖造像调查与研究》,《中原文物》2009年第1期,第66-72页;杨超杰《河南渑池石佛寺石窟调查》,《中原文物》2010年第5期,第17-21页;刘景龙、赵会军编著《偃师水泉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77 刘永生《武乡勋环沟良侯店石窟调查简报》,《文物世界》2008年第1期,第9-13页;王普军《黎城县佛爷凹摩崖造像》,《文物世界》2008年第2期,第19-23页;张喜斌《长治县交顶山石窟》,《文物世界》2008年第2期,第24-27页;许文胜《乡宁县营里千佛洞石窟调查简报》,《文物世界》2009年第2期,第17-23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吉县文物管理所《山西吉县挂甲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考古》2010年第11期,第40-51页;李裕群《山西寿阳石佛寺石窟》,《文物》2012年第2期,第84-95页;于飞《泽州县碧落寺石窟调查简报》,《文物世界》2012年第4期,第45-49页;李裕群《山西沁县南泉北魏佛教摩崖石刻考》,《文物》2014年第1期,第61-68页;李裕群、衣丽都《山西高平大佛山摩崖造像考——“云冈模式”南传的重要例证》,《文物》2015年第3期,第81-93页;李裕群、衣丽都《山西高平石堂会石窟》,《文物》2009年第5期,第67-85页;吕耀华《论山西沁源石窑湾石窟艺术》,《山西档案》2015年第6期,第19-22页。

78 范鸿武《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79 高歌《云冈中心柱窟研究》,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80 朴基宪《论云冈石窟所见楼阁式佛塔的起源及演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二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58-166页。

81 张华《云冈石窟的建筑脊饰》,《敦煌研究》2007年第6期,第13-19页;王恒《云冈石窟盝形龛的演变》,《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24-30页。

82 文莉莉《云冈石窟莲花装饰纹样的调查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83 王雁卿《云冈石窟的忍冬纹装饰》,《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第43-48页。

84 李宏刚《云冈石窟忍冬纹、莲花纹、火焰纹纹饰流变探微》,《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09-112页;员小中《云冈石窟中的龙形图像》,《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50-54页。

85 赵昆雨《云冈石窟乐舞雕刻研究》,《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34-43页。

86 刘晓伟《云冈石窟乐器图像初探》,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李君《云冈石窟中的乐器图像研究》,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87 何丹虹《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88 黄一《云冈石窟第12窟古篪辨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1期,第77-82页;陈婧雅、陈四海《论云岗石窟乐伎浮雕中的义觜笛》,《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65-69页。

89 连颖俊编著《天龙山石窟艺术》,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年。

90 高离卉《天龙山石窟建筑艺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91 苏玲玲《天龙山与响堂山同期石窟的比较分析》,《文物世界》2008年第5期,第77-80页。

92 连颖俊《天龙山石窟与<维摩诘经>》,《文物世界》2006年第2期,第27-28页。

93 赵立春《河北涉县林旺隋代石窟调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二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42-52页;王书俊《涉县北齐石窟调查》,《文物世界》2012年第1期,第17-20页。

94 赵立春《河北磁县赵王庙隋代摩崖造像》,《文物春秋》2007年第6期,第38-47页;房树辉、赵艳龙《河北平山发现摩崖造像》,《文物春秋》2013年第3期,第34-36页;孙闻博《河北井陉千佛岩石窟的调查与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60-63页。

95 赵洲《河北省曲阳县八会寺石经龛》,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0-61页。

96 王普军《长治地区隋唐佛教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97 赵立春《响堂山石窟艺术》,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

98 李鹏《响堂山石窟艺术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99 于亚龙《响堂山北齐石刻经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100 陈悦新《响堂山石窟的佛衣类型》,《华夏考古》2014年第1期,第114-120页。

101 唐仲明《论“响堂样式”的特征及形成》,《敦煌研究》2015年第5期,第58-63页;唐仲明《响堂山石窟北朝晚期中心柱窟的“西方”因素》,《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2期,第88-96页。

102 孙迪《流失海外响堂山石窟造像新识》,《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第18-22页。

103 聂书法《响堂山佛教石窟装饰纹样的分类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李雪山《响堂山北齐石窟装饰艺术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04 陈传席主编《响堂山石窟》,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105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等《山东东平洪顶山摩崖刻经考察》,《文物》2006年第12期,第79-90页;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等《山东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及周边题刻的考察》,《考古》2009年第1期,第45-58页;胡广跃《山东汶上水牛山北朝佛教遗迹调查与研究》,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二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34-41页;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编《山东佛教刻经全集》,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15年;王永波、雷德侯主编《中国佛教石经:山东卷》,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年;韩非《山东北朝佛教摩崖刻经调查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6 赵呈呈《驼山、云门山隋代佛教石窟造像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07 杨淑芹《山东地区唐代佛教造像研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08 赵志霞《山东长清地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刘雪莹《山东泰安地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尹雯雯《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于凌惠《山东青州地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张聪聪《山东胶东地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09 魏文斌《甘肃华亭石拱寺石窟调查简报》,《敦煌研究》2007年第3期,第1-11页;孙晓峰、臧全红《甘肃武山木梯寺石窟调查简报》,《敦煌研究》2008年第1期,第27-34页;董广强《庄浪云崖寺等石窟的调查简报》,《敦煌研究》2008年第3期,第44-54页;董广强、魏文斌《甘肃合水安定寺石窟调查简报》,《敦煌研究》2010年第4期,第48-55页;郑国穆、魏文斌《甘肃合水保全寺石窟调查简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二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8-33页;孙晓峰、臧全红《甘肃合水县莲花寺石窟调查简报》,《敦煌研究》2011年第3期,第62-69页;王百岁《甘肃西和佛孔石窟调查与研究》,《敦煌学辑刊》2012年第3期,第115-123页;王百岁《八峰崖石窟内容总录新编》,《敦煌研究》2014年第5期,第29-34页;张铭、魏文斌《甘肃秦安迦叶寺遗址调查报告》,《敦煌研究》2015年第6期,第21-29页;孙晓峰《甘肃陇南几处中小石窟调查简报》,《敦煌研究》2008年第2期,第3-11页;臧全红、董广强《甘肃省合水县几处晚期石窟调查简报》,《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第53-60页;王博文《甘肃镇原玉山寺石窟调查研究》,《丝绸之路》2014年第10期,第28-30页;王百岁《成县大云寺石窟调查与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21-26页。

110 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11 陈悦新《西魏北周时期的麦积山石窟》,《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第60-64页。

112 李裕群《麦积山石窟东崖的崩塌与隋代洞窟判定》,《考古》2013年第2期,第86-96页。

113 达微佳《麦积山石窟北朝洞窟分期研究》,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二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65-110页。

114 高翾《麦积山石窟及秦州地区明清时期佛教艺术的调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15 暨远志《泾州地区北朝石窟分期试论》,《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6期,第36-45页。

116 杨晓春《从<金石录>的一则题跋推测甘肃泾川王母宫石窟的开凿者与开凿时代》,《敦煌研究》2008年第1期,第35-37页。

117 陈悦新《金塔寺石窟佛像服饰与年代》,《敦煌学辑刊》2013年第1期,第95-102页。

118 刘文荣《马蹄寺石窟群最早开凿时期考》,《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年第5期,第92-97页。

119 雍际春、张玉壁、张博《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创建年代新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6-8页。

120 施萍婷《敦煌经变画》,《敦煌研究》2011年第5期,第1-13页。

121 王惠民《西方净土变形式的形成过程与完成时间》,《敦煌研究》2013年第3期,第76-85页。

122 施萍婷《关于敦煌壁画中的无量寿经变》,《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1-5页;施萍婷《新定<阿弥陀经变>——莫高窟第225窟南壁龛顶壁画重读记》,《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29-33页。

123 王治《空间表达与寓意——以敦煌西方净土变结构研究为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124 李南芹《唐代前期敦煌莫高窟西方净土变壁画分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25 张建宇《敦煌净土变与汉画传统》,《民族艺术》2014年第1期,第131-137页。

126 张元林《北朝——隋时期敦煌法华艺术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27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第35-42页;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续),《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16-28页;王平先《莫高窟北朝时期的降魔变初探》,《敦煌研究》2007年第6期,第59-63页;郭俊叶《敦煌莫高窟第454窟天请问经变及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10年第3期,第19-26页;贺世哲、王惠民《敦煌楞伽经变考论》,《敦煌研究》2011年第4期,第1-14页;顾淑彦《敦煌莫高窟第146窟贤愚经变屏风画考》,《敦煌研究》2014年第2期,第16-24页;潘亮文《敦煌石窟华严经变作品的再思考——以唐代为中心》,《敦煌研究》2015年第5期,第11-19页;王惠民《敦煌莫高窟若干经变画辨识》,《敦煌研究》2010年第2期,第1-5页。

128 项一峰、刘莉《麦积山石窟<法华经>变相及其弘法思想》,《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4期,第76-92页;李梅《麦积山石窟第5窟西方净土变》,《敦煌研究》2014年第6期,第25-35页;张善庆《涅槃经变、金光明经变抑或降魔成道图——甘肃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第1窟北朝壁画考》(二),《敦煌学辑刊》2013年第1期,第130-140页。

129 赵声良《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诸问题》,《敦煌研究》2006年第5期,第1-15页;赵声良《敦煌隋代中心柱窟的构成》,《敦煌研究》2015年第6期,第13-20页。

130 马世长《中国佛教石窟的类型和形制特征——以龟兹和敦煌为中心》,《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第43-53页。

131 戴春阳《敦煌石窟覆斗顶的考古学观察(上)——覆斗顶非模仿斗帐》,《敦煌研究》2013年第2期,第10-27页;戴春阳《敦煌石窟覆斗顶的考古学观察(下)——覆斗顶渊源管窥》,《敦煌研究》2013年第4期,第12-24页。

132 王洁、赵声良《敦煌北朝石窟佛龛形式初探》,《敦煌研究》2006年第5期,第24-29页;倪润安《敦煌隋唐瘗窟形制的演变及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6年第5期,第56-62页;张景峰《敦煌石窟的中心佛坛窟》,《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第31-39页。

133 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以寺窟图像为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134 郑怡楠《瓜州石窟群唐玄奘取经图研究》,《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4期,第93-111页。

135 赵莉、吴炯炯《“唐僧取经图”与<西游记>图像在甘肃地区的流布》,《图书与情报》2009年第5期,第158-161页。

136 冯硕、冯芳《张掖大佛寺唐僧师徒取经壁画艺术考释》,《美术》2013年第10期,第118-121页。

137 刘玉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上石坝河石窟的西游记故事壁画》,《敦煌研究》2013年第3期,第59-63页。

138 马月娇《“飞天”的源流与艺术风格流变——以敦煌“飞天”为中心》,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39 师娟《莫高窟艺术中“飞天”的本土化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0 张鹏《神游的飞天——敦煌飞天的“飞动美感”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1 武庆云《唐敦煌飞天人物造型研究》,沈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马文娟《敦煌隋唐壁画中飞天服饰的研究》,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侯霄爽《敦煌壁画中飞天造型与服饰艺术研究》,西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42 赖鹏举《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143 王裕昌、魏文斌《麦积山早期洞窟的弥勒造像与信仰》,《敦煌研究》2010年第3期,第34-41页。

144 于向东《南北石窟寺的造像思想初探》,《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47-54页;于向东《莫高窟第45窟佛龛的设计意匠——兼谈与该窟观无量寿佛经变的关系》,《敦煌研究》2006年第1期,第43-49页;于向东《莫高窟第46窟佛龛造像的关系——兼谈该窟佛教造像中的法华思想》,《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第71-81页。

145 赖文英《泾川王母宫石窟造像思想探析》,《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2期,第140-149页。

146 董华锋、宁宇《南、北石窟寺七佛造像空间布局之渊源》,《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1期,第99-109页。

147 张元林《敦煌北朝—隋时期洞窟中的二佛并坐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09年第4期,第24-32页;潘亮文《敦煌唐代的文殊菩萨图像试析》,《敦煌研究》2013年第3期,第86-102页;史忠平《敦煌水月观音图的艺术》,《敦煌研究》2015年第5期,第20-33页;殷博《莫高窟第85窟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初探》,《敦煌研究》2014年第2期,第25-33页;王惠民《中唐以后敦煌地藏图像考察》,《敦煌研究》2007年第1期,第24-33页。

148 杨森《敦煌壁画中的麈尾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07年第6期,第37-46页;胡同庆《敦煌壁画中的杖具——笞杖、球杖考》,《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第25-30页;胡同庆《论古代举重活动的表演性和娱乐性——兼论对敦煌、炳灵寺等石窟艺术中一些画面的定名》,《敦煌研究》2012年第3期,第23-26页;牛玲《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动物画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49 李建隆《敦煌壁画中的乐舞演出与演出空间》,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50 金亮《敦煌壁画舞姿与敦煌舞蹈》,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51 李宝杰《敦煌壁画经变图礼佛乐队与唐代坐部伎乐的比较研究》,《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5-17页。

152 夏莹莹《关于敦煌舞美学特征的探索》,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刘蓉《丝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36-41页;石应宽《敦煌石窟乐伎及其音乐形态释考》,《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年第4期,第14-17页;乔晴《敦煌莫高窟第148窟乐舞壁画研究》,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曹佳坞《敦煌壁画舞蹈“S”形肢体符号研究》,《敦煌研究》2008年第2期,第32-34页。

153 竺小恩《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154 邬文霞《敦煌石窟唐五代官员画像之服饰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55 谢静《敦煌石窟中西夏供养人服饰研究》,《敦煌研究》2007年第3期,第24-31页;谢静《敦煌石窟中蒙古族供养人服饰研究》,《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第20-24页。

156 吴亮《麦积山石窟北朝时期造像的服饰艺术特征》,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伏蓉《麦积山石窟造像隋唐时期服饰艺术研究》,西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57 李敏《敦煌北凉、北魏壁画装饰图案》,《敦煌研究》2008年第3期,第25-31页;李敏《莫高窟西魏北周装饰图案研究》,《敦煌研究》2010年第1期,第14-18页;李敏《敦煌北朝龛楣图案演变及其装饰特征》,《敦煌研究》2011年第3期,第51-55页。

158 卢秀文《敦煌石窟中的女供养人首饰——发簪》,《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第23-30页;卢秀文《敦煌妇女首饰步摇考》,《敦煌研究》2015年第2期,第22-27页;卢秀文《敦煌壁画中的妇女首饰簪花——妆饰文化研究之六》,《敦煌研究》2007年第6期,第48-58页;于倩、卢秀文《敦煌壁画中的妇女花钿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五》,《敦煌研究》2006年第5期,第63-70页。

159 赵声良《天国的装饰——敦煌早期石窟装饰艺术研究之一》,《装饰》2008年第6期,第28-33页;邵强军《莫高窟十六国北朝装饰图案艺术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彭维危《隋代敦煌壁画装饰图案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160 张乐《敦煌石窟中的几何装饰图案形式美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李好《敦煌北朝时期方井图案的装饰特征研究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李鑫《唐代敦煌卷草纹装饰特征研究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王海峪《莫高窟十六国北朝装饰图案艺术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61 胡同庆《魅力敦煌:从美学角度赏析敦煌艺术》,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162 李映洲、董珍慧《论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风格》,《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57-60页。

163 马丽娜《敦煌艺术的美学精神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4 张园园《以审美救世——从美学意义上看敦煌艺术的功用性》,《艺术百家》2012年第2期,第219-221页。

165 张先堂《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的发展演变——以佛教史考察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4期,第93-103页。

166 张先堂《古代敦煌供养人的造像供养活动》,《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64-71页。

167 沙武田《供养人画像与唐宋敦煌世俗佛教》,《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72-79页。

168 张培君《唐宋时期敦煌社人修建莫高窟的活动——以供养人图像和题记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4期,第123-131页。

169 范泉《莫高窟第12窟供养人题记、图像新探》,《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86-90页。

170 徐自强、张永强、陈晶编著《敦煌莫高窟题记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

171 詹社红、米万忠《北石窟寺历代题记辑录》,《敦煌研究》2013年第4期,第42-52页。

172 梅林《莫高窟第244窟于阗太子题记再审查》,《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第4-7页。

173 赵青山、蔡伟堂《从敦煌题记“师僧”看僧团师徒关系》,《敦煌研究》2009年第3期,第35-42页。

174 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75 阮丽《敦煌石窟曼荼罗图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176 刘永增《敦煌石窟八大菩萨曼荼罗图像解说(上)》,《敦煌研究》2009年第4期,第12-23页;刘永增《敦煌石窟八大菩萨曼荼罗图像解说》(下),《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第8-17页;刘永增《敦煌石窟尊胜佛母曼荼罗图像解说》,《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年第4期,第29-45页;刘永增《敦煌石窟摩利支天曼荼罗图像解说》,《敦煌研究》2013年第5期,第1-11页。

177 彭建兵《敦煌石窟早期密教状况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78 王通铃《炳灵寺石窟藏传佛教艺术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79 李怀顺、魏文斌、郑国穆《麦积山石窟“伏羲女娲”图像辨析》,《华夏考古》2006年第3期,第89-97页。

180 张宝玺《北石窟寺第165窟帝释天考》,《敦煌研究》2013年第2期,第1-9页。

181 董华峰《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舍身饲虎”图像考辨》,《敦煌学辑刊》2015年第1期,第82-89页。

182 张景峰《敦煌莫高窟第294窟须达拏太子本生故事画研究及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10年第2期,第17-26页。

183 张元林、夏生平《“观音救难”的形象图示——莫高窟第359窟西壁龛内屏风画内容释读》,《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第36-46页。

184 赵晓星《莫高窟第401窟初唐菩萨立像与<大通方广经>》,《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第47-52页。

185 赵晓星《莫高窟第9窟“嵩山神送明堂殿应图”考》,《敦煌研究》2011年第3期,第37-42页。

186 胡同庆、宋琪《论莫高窟晚唐第9窟探筹图非投壶图》,《敦煌研究》2011年第5期,第18-21页。

187 赵蓉《莫高窟第93窟龛内屏风画内容新释》,《敦煌研究》2012年第1期,第25-32页。

188 沙武田《北朝时期佛教石窟艺术样式的西传及其流变的区域性特征——以麦积山第127窟与莫高窟第249、285窟的比较研究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2期,第86-106页。

189 刘晓毅、项一峰《试论龙门与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第135-140页。

190 孙晓峰、曹小玲《长安与麦积山石窟北周佛教造像比较研究——以西安北草滩出土的北周白石龛像为中心》,《敦煌研究》2014年第1期,第53-61页。

191 李倩《探析龟兹壁画乐舞与敦煌壁画乐舞的关系》,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92 顾虹、卢秀文《莫高窟与克孜尔佛教造像背光比较研究》,《敦煌学辑刊》2014年第4期,第119-126页。

193 宋峰《克孜尔壁画与敦煌壁画中本生故事的艺术形式比较》,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94 (日)久野美树《中国初期石窟及观佛三昧——以麦积山石窟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1期,第148-161页;(日)久野美树《石窟艺术笔记——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与龙门石窟》,《敦煌研究》2012年第5期,第1-8页。

195 (日)八木春生《天水麦积山石窟编年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编《石窟寺研究》(第二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11-129页;(日)八木春生《隋代菩萨立像衣着饰物》,《敦煌研究》2012年第1期,第1-10页;(日)八木春生《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南壁西方净土变相图》,《敦煌研究》2012年第5期,第9-15页。

196 (日)东山健吾《敦煌石窟本生故事画的形式——以睒子本生图为中心》,《敦煌研究》2011年第2期,第1-11页;(日)东山健吾《敦煌莫高窟北朝尊像图像学考察》,《敦煌研究》2015年第6期,第1-12页。

197 (日)下野玲子《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经变新解》,《敦煌研究》2011年第2期,第21-32页。

198 (日)百桥明穂《日本的阿弥陀净土图与敦煌的净土变》,《敦煌研究》,2013年第3期,第64-75页。

199 (日)佐藤有希子《敦煌吐蕃时期毗沙门天王像考察》,《敦煌研究》2013年第4期,第33-41页。

200 本文有时候称“四川石窟”,或“巴蜀石窟”,两者并不矛盾。另外,巴蜀地区石窟最大的特点就是摩崖龛像远远多于洞窟,但人们对“某某石窟”这个称谓早已形成了习惯。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沿用“某某石窟”的旧称。

201 王天祥、黎方银《初论“大足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第6期,第13-20页。

202 雷玉华《四川石窟分区与分期初论》,四川大学博物馆等编《南方民族考古》(第十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93-219页。

203 王剑平、雷玉华《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四川造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成都考古研究》(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357-371页。

204 龙红、邓新航、王玲娟《巴蜀隋代佛教石窟艺术初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5年第5期,第124-131页。

205 雷玉华《巴中石窟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姚崇新《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以川北地区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龙红《风俗的画卷——大足石刻艺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206雷玉华、王剑平《四川菩提瑞像研究》,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成都考古研究》(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655-667页。

207 李崇峰《菩提像初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三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90-211页。

208 董华峰《从菩提瑞像到毗卢遮那:信仰变迁与造像的重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75-80页。

209 齐庆媛《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造型分析——以服装、装身具与躯体形态为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五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第305-361页;齐庆媛《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宝冠造型分析》,《敦煌研究》2014年第2期,第40-52页。

210 袁恩培、扶紫伟《安岳石窟菩萨造像中的冠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第64-68页。

211 何汇《浅谈巴中石窟观音菩萨造像》,《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第80-90页。

212 何江《谈大足北山观音造像的美学特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编《长江文明》(第二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74-83页。

213 罗翠恂《四川西部中晚唐千手观音造像研究——以夹江千佛岩084号龛为例》,《四川文物》2015年第1期,第61-69页。

214 李静杰《乐至与富县石窟浮雕唐宋时期观音救难图像分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4期,第27-39页。

215 王倩《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艺术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16 黄晶《大足石刻观音头部造像的世俗化特征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217 张总、廖顺勇《四川安岳圣泉寺地藏十王龛像》,《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2期,第41-49页。

218 张总《四川绵阳北山院地藏十王龛像》,《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4期,第84-92页。

219 何卯平《试论大足“十王”对敦煌“十王”的传承》,《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第232-239页。

220 王玲娟、邓新航、龙红《大足石刻北山地藏组合造像管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第1期,第51-55页。

221 李小强、邓启兵《“成渝地区”中东部僧伽变相的初步考察及探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二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37-249页。

222 (日)肥田路美《夹江千佛岩091号三圣僧龛研究》,《四川文物》2014年第4期,第73-82页。

223 卢少珊《四川唐代摩崖浮雕维摩诘经变分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4期,第27-51页。

224 米德昉《大足北山宋刻<维摩诘经变>及其相关问题考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3期,第81-91页。

225 高燕《四川地区唐代石窟西方净土变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史文瑶《唐代四川安岳石窟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樊珂《四川地区毗沙门天王造像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刘光雨《四川地区华严三圣信仰研究》,西华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阴怡然《广元石窟密教造像的图像风格与思想源流》,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226 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等《广元石窟内容总录:皇泽寺卷》,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等《广元石窟内容总录:千佛崖卷》,成都:巴蜀书社,2014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等《巴中石窟内容总录》,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227 罗宗勇、王剑平《四川广元皇泽寺新发现的唐代石刻摩崖造像》,《文物》2009年第8期,第72-82页。

228 姜宝莲《广元千佛崖大云洞石刻佛像的调查研究》,《文博》2015年第4期,第28-35页。

229 李白练、吴廷芬《四川通江佛尔岭石窟调查简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四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9-16页;汪信龙《巴中朝阳洞摩崖造像》,《四川文物》2010年第1期,第91-95页。

230 蒋晓春等《四川阆中雷神洞石窟内容总录》,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四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8页。

231 蒋晓春等《营山县太蓬山石窟内容总录》,《敦煌研究》2010年第1期,第39-50页;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四川营山县太蓬山摩崖题刻调查简报》,《华夏考古》2012年第4期,第3-15页。

232 卢丁、雷玉华、(日)肥田路美主编《中国四川唐代摩崖造像:蒲江、邛崃地区调查研究报告》,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233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文物局《绵阳龛窟:四川绵阳古代造像调查研究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234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夹江千佛岩:四川夹江千佛岩古代摩崖造像考古调查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235 成都市文化局等《四川大邑县药师岩石窟寺和摩崖造像考古报告》,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

236 于春、蔡青《四川茂县点将台唐代佛教摩崖造像调查简报》,《文物》2006年第2期,第40-53页。

237 王学军《四川丹棱鸡公山石窟造像》,《敦煌研究》2008年第3期,第41-43页。

238 刘章泽、雷玉华《四川中江县苍山镇大旺寺摩崖造像》,《四川文物》2007年第3期,第24-34页。

239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岳卧佛院调查简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成都考古发现?2006》,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52-408页;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四川安岳县文物局《四川省安岳县西禅寺石窟调查简报》,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10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9-553页;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安岳县庵堂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成都考古发现?2007》,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608-617页;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安岳县圆觉洞摩崖石刻造像调查报告》,四川大学博物馆等编《南方民族考古》(第九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365-374页;西南民族大学石窟艺术研究所《四川安岳县茗山寺石窟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15年第3期,第23-31页。

240 樊增松《四川简阳市奎星阁摩崖造像》,《四川文物》2008年第1期,第83-87页;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乐至县报国寺摩崖造像踏查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成都考古发现?2010》,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644-658页;肖世凯《四川乐至县石匣寺摩崖造像》,《四川文物》2007年第3期,第35-40页。

241 王玉《重庆三峡库区唐代佛教石刻造像调查报告》,《考古学报》2006年第4期,第509-531页;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重庆地区唐代佛教摩崖龛像调查》,《考古学报》2014年第1期,第109-138页;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重庆龙多山石窟调查简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五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第1-42页;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潼南县千佛寺摩崖造像清理简报》,《考古》2013年第12期,第36-57页。

242 王玉《重庆地区元明清佛教摩崖龛像》,《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第411-442页。

243 王振会主编《广元石刻精品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巴中市巴州区文物管理所编撰《巴中石窟:唐代彩雕艺术》,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王达军摄影《安岳石窟》,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年。

244 王海涛、王婧《宋代石窟舞蹈形象研究——大足石刻的典型性舞蹈造像》,《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第160-165页。

245 王海涛、王婧、高一丹《重庆“大足石刻”舞蹈形象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第1期,第170-175页。

246 王婧《巴蜀石窟艺术中的宋代舞蹈造像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47 陈嬿丞《大足石刻飞天造型及当代飞天舞蹈形象再造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48 龙红《连环画式的设计意匠——论大足宝顶山石刻的宏观设计构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5期,第50-56页。

249 龙红《论大足石刻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1期,第141-148页。

250 龙红《大足石刻艺术雕刻技法手段》,《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第4期,第32-38页;龙红《静穆中的伟大——论大足石刻艺术人体美的含蓄表达》,《重庆大学学报》(社会与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02-108页;龙红《论大足石刻艺术的虚实对比》,《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91-192页;龙红《论大足石刻艺术简洁与繁复的对比》,《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88-189页;龙红《论大足石刻艺术动与静的对比》,《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93-194页。

251 王玲娟、邓新航《试论大足宝顶石窟圆觉洞的设计意匠》,《创意与设计》2014年第3期,第75-78页。

252 袁恩培、张磊《论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的美学特征及价值》,《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68-72页。

253 刘卫红、武维臣《大足宝顶十大明王的设计手法和艺术特色》,《民族艺术研究》2015年第6期,第69-74页。

254 郭晶《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石刻世俗化审美特征及成因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55 张磊《安岳石窟造像艺术形式与美学意蕴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56 黎娅《巴蜀地区石窟寺设计艺术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257 龙红、王玲娟《具象美与抽象美的高度融合——论大足石刻图案世界强烈而微妙的装饰性》,《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83-91页。

258 张亚宁《广元初盛唐时期的佛像背光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59 徐顺智《安岳石窟装饰图案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60 《巴中石窟龛楣装饰纹样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261 高一丹《巴蜀佛教石窟群艺术风格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62 邓新航《巴蜀早期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263 祝蓬阳《巴蜀文化视野下安岳石窟艺术的地域性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64 龙红、高一丹《重庆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的艺术成就》,《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第80-85页。

265 龙红《大足石刻铭文研究》,《中国书法》2006年第3期,第69-77页。

266 陈龙国《大足石刻的民间书法》,《文艺研究》2011年第11期,第142-143页;陈龙国、徐建华《论大足石刻书法的融合性》,《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与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52-55页;陈龙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大足石刻书法探究》,《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第2期,第102-105页。

267 张雪芬《安岳卧佛院北岩宋代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浮雕图像辨识》,四川大学博物馆等编《南方民族考古》(第十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53-192页。

268 张雪芬、李艳舒《安岳卧佛院第4号龛题记与相关问题》,《四川文物》2011年第6期,第51-56页。

269 王剑平、雷玉华《四川唐代摩崖造像中部分瑞像的辨识》,《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1期,第81-93页。

270 符永利《重庆龙多山田湾3号龛的造像题材与年代》,《敦煌研究》2015年第4期,第5-13页。

271 李静杰《仁寿能仁寺摩崖浮雕五代前后降魔图像分析》,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三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231-244页。

272 李小强《大足北山石刻第51号龛探析》,《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第29-31页;李小强、姚淇琳《大足石刻宋代两组取经图简说》,《敦煌研究》2015年第6期,第68-74页;李小强《重庆大足北山多宝塔龙树菩萨造像初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编《长江文明》(第二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67-73页。

273 陈悦新《川北石窟中的天龙八部群像》,《华夏考古》2007年第4期,第146-150页。

274 李小强《四川内江唐宋摩崖造像三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第5期,第16-24页。

275 邵磊、蒋晓春《四川太蓬山石窟佛教刻经初探》,《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5期,第4-10页。

276 王天祥、李琦《也论大足北山176与177窟:一个独特题材组合的案例——以“妇人启门图”为中心》,《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第107-110页。

277 王天祥《大足北山石刻“妆銮”考》,《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第4期,第70-74页。

278 高秀军《宝顶山石刻佛饰“毫光”意涵探析》,《敦煌学辑刊》2015年第2期,第115-128页。

279 陈声波、李一全《安徽巢湖市王乔洞佛教摩崖的调查与研究》,《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第41-45页。

280 符永利、许长生《南京桦墅村石佛庵石窟的调查与初步研究》,《东南文化》2012年第1期,第52-59页。

281 符永利、刘文庆《南京牛首山明代佛龛的调查与初步探讨》,《敦煌研究》2012年第4期,第45-54页。

282 叶挺铸《石佛山摩崖造像考略》,浙江省博物馆编《东方博物》(第四十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19页。

283 赖天兵《瓶窑南山摩崖三龛造像》,浙江省博物馆编《东方博物》(第三十一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0-54页。

284 赖天兵《杭州西湖宝石山造像考述》,《中国藏学》2006年第1期,第50-59页。

285 吕佐兵主编《佛光——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瞻礼》,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

286 项长兴、徐业海《栖霞寺千佛岩石窟寻觅佛龛题刻踪迹》,《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第23-28页。

287 符永利《浅论栖霞山石窟的供养人问题》,贺云翱主编《长江文化论丛》(第八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1-151页。

288 陈悦新《栖霞山石窟南朝佛衣类型》,《华夏考古》2010年第2期,第82-91页。

289 费泳《栖霞山大佛衣着样式考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年第4期,第4-8页。

290 魏正瑾、白宁《南京栖霞山南朝石窟考古概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二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91-203页;魏正瑾、白宁《栖霞山石窟南朝无量寿大像勘察记》,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三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16页。

291 陈晶鑫《栖霞山唐——五代石窟的分期》,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四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98-246页。

292 张雯《成都地区南朝石造像与南京栖霞山南朝窟龛的分期与比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等编《石窟寺研究》(第二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04-236页。

293 周景崇《杭州佛教石窟造像考》,《美术观察》2015年第5期,第110-117页。

294 朱晨《中国龛窟造像史上最后的光亮——杭州飞来峰元代造像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295 齐庆媛《江南式白衣观音造型分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4期,第52-69页。

296 范艳《杭州烟霞洞五代罗汉造像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司开国《杭州飞来峰第68号龛造像的人间意蕴》,《美术》2009年第9期,第101-105页;常青《杭州飞来峰五百罗汉像及其相关问题》,浙江博物馆编《东方博物》(第四十二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0-59页;赖天兵《关于飞来峰高僧取经浮雕几个问题的思考》,张建庭主编《杭州文博》(第8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43-46页;于硕《杭州飞来峰高僧取经组雕内容与时间再分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第1期,第53-62页;赖天兵《飞来峰宋代僧伽大师像考述——兼论飞来峰玉乳洞北宋造像的题材配置》,张建庭主编《杭州文博》(第十二辑),北京:中国书店,2012年,第19-25页。

297 周景崇《杭州宝成寺元代大黑天造像考释》,《新美术》2012年第2期,第47-50页。

298 杨晓海《杭州吴山宝成寺麻曷葛刺造像研究》,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99 江山《浅论通天岩石窟佛教雕塑艺术》,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00 张冰清《宋代江西地区佛教石窟造像艺术风格研究——以弋阳南岩石窟为例》,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301 曹砚农《湘南永兴县的南朝及历代重要摩崖石刻》,中国文物报,2006年3月24日,第7版。

302 张辛欣《湖南地区石窟摩崖造像调查与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03 李东红《剑川石窟与白族的信仰民俗》,《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第137-144页。

304 王瑞章《剑川石窟“阿姎白”迷雾辨析》,《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第35-42页。

305 黄璜《南诏大理国观音和大黑天信仰关系考——以剑川石窟和<梵像卷>为中心》,《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第136-141页。

306 黄璜《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主尊身份及其图像源流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5年第1期,第22-33页。

307 林荃《石宝山石刻与大足石刻之比较研究》,云南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编《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15-226页。

308 杨斯斐《云南剑川石窟神像艺术的地方特性及其成因试探——以阿嵯耶观音和大黑天神神像为例》,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赵志琴《从石钟山石窟看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09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查果西沟摩崖造像2009年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3期,第16-21页;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西藏定结县恰姆石窟》,《考古》2012年第7期,第68-82页;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西藏阿里象泉河流域卡孜河谷佛教遗存的考古调查与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4期,第547-577页;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等《西藏阿里札达县象泉河流域卡俄普与西林衮石窟地点的初步调查》,《文物》2007年第6期,第49-68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西藏察雅县丹玛札摩崖造像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6期,第7-14页;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西藏工布江达县洛哇傍卡摩崖造像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6期,第26-31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西藏日土县丁穹拉康石窟群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6期,第32-40页。

310 邓利剑《西藏阿里古格壁画中“力士”形象研究》,西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11 霍巍《对西藏西部新发现的两幅密教曼荼罗壁画的初步考释》,《文物》2007年第6期,第57-59页。

312 杨清凡《东嘎石窟壁画双身图像辨识》,《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6期,第85-92页。

313 李翎《西藏佛传绘画中的哺乳太子图》,《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2期,第34-41页;李翎《西藏的鬼子母信仰:经典与图像》,《中国藏学》2014年第4期,第152-159页。

314 青阳卓玛《论查拉鲁普石窟的发展历史及其文化价值》,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15 霍巍《藏东吐蕃佛教摩崖造像背景初探》,《民族研究》2015年第5期,第92-101页;霍巍《论藏东吐蕃摩崖造像与吐蕃高僧益西央》,《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63-69页。

316 谢继胜《川青藏交界地区藏传摩崖石刻造像与题记分析——兼论吐蕃时期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造像渊源》,《中国藏学》2009年第1期,第123-141页。

317 王瑞雷《从乃甲切木石窟看庆喜藏系金刚界坛城在后藏的传播》,《敦煌研究》2014年第5期,第10-19页。

318 (奥地利)德波拉·金伯格-萨特《西藏西部东嘎·皮央与西夏佛教艺术的影响》,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编《藏学学刊》(第8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77-193页。

319 何伟《略论西藏石窟寺平面形制》,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编《藏学学刊》(第9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第108-120页。

320 霍巍主编《中国藏地考古·西藏》,成都:天地出版社,2014年;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等编著《皮央·东嘎遗址考古报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彭措朗杰《西藏阿里:东嘎壁画窟》,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壁画编写组《西藏壁画全集:阿里卷》,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年;古格·次仁加布编著《阿里札达额钦石窟壁画艺术》,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年。

(责任编辑、校对:徐珊珊)

ALiteratureReviewofChineseBuddhistGrottoes inRecentTenYears(2006-2015)

DengXinhang WangXiaoyang

Recent ten years has witnessed fruitfulachievements ofthe Chinese Buddhist Grottoes research.Firstly,the research scope ofthe Grottoes has been expanded to include manymedium-and-smallsized Grottoes.Secondly,grotto research reports are more detailed and standard,with accurate and reliable line drawing.What is noteworthy is that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canning and other technologies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grottoes. Thirdly,subject-oriented research and image recognition are stillthe focus ofgrottoes research in recentyears,with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some regional grottoes.Fourthly,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has been adopted in the field,with prominentachievementmade in arttheoreticalperspective.

RecentTen Years,Chinese BuddhistGrottoes,Literature Review,Research Prospects

J18

A

1003-3653(2017)01-0086-20

10.13574/j.cnki.artsexp.2017.01.008

2016-10-18

邓新航(1988~),男,重庆北碚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艺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墓室壁画的图像体系研究”(13BZJ0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猜你喜欢
硕士学位石窟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19 年上半年第二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郭峰:以画守持 自见清净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在美国对于就业来说最好和最差的硕士学位
军事科学院199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