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2017-02-17 09:08王晓燕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语文教学

王晓燕

(此文系2015年度漯河市高效课堂研究项目“语文闲暇时间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GXKT2015039)

摘 要:“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教师,应当把爱心给予学生,把读书、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方法传于学生,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能“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本文着重阐述了在课堂教学、语文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现谈谈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努力和尝试。

一、课堂自主,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

1.勤动笔的习惯——培养学生边阅读边做记号的习惯

徐特立有一条宝贵的读书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在阅读中强调圈、点、勾、画的重要性,教师就要注意检查、督促,以便学生养成习惯。我强调学生自学时必须动笔做记号,以起到突出重点、促进思维深入、弥补记忆不足等作用。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教给学生做记号的方法,规范了符号,指定了内容。内容大致包括七个方面:生字新词,多音字,关键词语,精彩的语句,重要的地方,对某些内容有疑问,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得到了增长,思维也随之不断向纵深发展。

2.勤动手的习惯——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自己弄懂意思。这样能避免读错、写错、望文生义等不良倾向。参考书为学生提供课文要点、创作背景、解答思路等,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

3.勤动口的习惯——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众所周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比如在教《说“木叶”》时,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先问:为什么古诗中有单独用“树”或“叶”的,而没有用“树叶”的?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全文;再问:“木叶”的艺术特征是什么?接下来,引导学生读深奥的句子。

4.勤动脑的习惯——培养质疑习惯,注重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闲暇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闲暇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要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适时指导、点拨,這样才能事半功倍。

(1)鼓励质疑

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大胆质疑是学生自主精神的充分体现,对此我是这样做的: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协商的师生关系,淡化教师权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敢于发表不同见解。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进行提问,如从标题上质疑,从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从矛盾之处质疑,从标点符号上质疑,从写作手法上质疑等。

(2)自主探究释疑

比质疑更重要的是释疑。一般性的问题,由中差生回答;思考性较强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难点问题,采取讨论法,全班式、小组式或邻座式随机应变。教师激发学生思考、发言、争辩,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找出答案。

二、活动自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我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1.依据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材中教学内容的承载体即课文,是教学活动的依托。合理使用教材,可以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能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

如《鸿门宴》的课堂上,学生对宴会情节的三起三落极感兴趣,对刘邦的狡诈、巧舌如簧有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表演性极强的课文,我尝试着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力求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①学生自主挑选合作伙伴,老师进行协调。让学生在已有的文本体验基础上发挥想象,加上表情、动作,补充对话,形成剧本。另外,增加故事情节想象:鸿门宴之后,刘邦和项羽各自表现……让学生充分酝酿、大胆想象,并进行表演。②学生自主地进行角色讲评,以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为据,讨论得十分激烈。③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的场景、道具,老师创设适合的情境。活动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活动时给予适时地点拨,活动后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小结不足之处,表扬大胆创新、敢于实践的学生,扬起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高潮。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及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上的几篇文章,要学生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播放科幻影片,让学生描述精彩情节;观看音像作品,让学生表演精彩片段;听广播,收听新闻热点,关心国家大事;根据电视媒体的语言形式,举办“焦点访谈”,学生担任主持人、嘉宾及观众,讨论热点;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观光旅游等,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这些活动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感到自己确实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感到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自然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不觉间成功将至。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教版).2005.

2.语文教学与研究.

(作者单位:河南省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语文教学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