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非遗竹编传统滋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7-02-18 13:40骆玲萍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学
少儿美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竹编编织技法

■文/骆玲萍 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学

一个社会不会永远这样狭小,这样孤立;任何一种活的文化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美国人类学家赫斯克维洛语)。嵊州竹编有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技术精湛,世代相传,嵊州被国务院授予“竹编之乡”的称号,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民族的发展基因是不能丢掉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只有守住自己的根,才能向上发展”。学校“引智”本地非遗文化进校园,将嵊州竹编非遗引入学校,进入课堂,将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也正是因为竹编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引导理解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等方面具有其他门类和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另一方面,竹编工艺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从中激发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热爱工艺美术的情感,促使他们树立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志向,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在教学中,活化利用竹编工艺其独特美感、精湛技艺、工艺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加以学习、吸收和实践来提升学生工艺美术素养,滋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活化利用竹编工艺丰富学生审美素养

(一)感受竹编材料的特殊性,锻造学生的联想品质

1.丰富对材质的文化意象解读

人们挖掘竹潜在的文化特性,赋予竹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生长习性上,竹具有清新不染纤尘的品格;又取其四季常新,雨雪风霜不欺、坚贞不渝的品德。从生长形态上,竹有节,引申为人的品行气节;竹节中空,喻为虚怀若谷、淡泊明志的君子;节节拔高,喻积极进取的精神;竹与“祝”谐音,体现美好的祝福。通过对竹材的文化意象解读,丰富学生的材质审美。

2.开阔对材质的应用开发领域

竹材的文化意象和特质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是一种流行趋势,如首饰等时尚产品,将竹材与其他贵重材料结合,刮起一股清凉的时尚之风。现代的绿色环保理念,将竹材制品进行大量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在生活用品层面,在室内装饰、建筑设计、家具和包装设计领域也越来越受青睐。通过对竹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开阔学生对材质利用的意识领域,并大大提升对材质研究的兴趣。

3.拓展对材质的优势利用意识

竹子比起相同长短粗细的棒质、钢材等材质,有着可薄加工,可劈成篾丝细如发、篾片薄如纸的特性和弹力与柔韧性更强的优势,可编织可重构多种造型变化,让学生懂得该如何根据材质的特性进行合理利用。利用竹材特点进行造型设计,比起以往的纸质、棒质、塑料等材质具有别样的手感和新鲜感。竹编工艺可以看作一种线的立体构成,因为它是由竹篾通过交织缠绕、挑压等造型方式构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课堂上还可以打破传统竹编用线材造型的特点,运用除线材以外的点材、面材和块材等为竹编塑形。学生模仿水母形状的水母灯饰,形如鸟巢的背景奥运会体育馆的造型启发,各种创意立体构成诞生于他们的手下,得益于这特殊的材质。

(二)赏析竹编工艺的精湛性,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嵊州竹编工艺的艺术精湛性体现在其造型和编织技艺的完美结合。大型工艺竹编品“岳飞”,便是一件编织和造型都达到一定高度的优秀作品。带领学生欣赏,首先,启发学生思考人物的造型处理:作品为何选取岳飞立马按剑于中原巅峰,忍看祖国大好河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立志重整山河的动人场景?学生一致认为,这样的造型很好地表现出国势垂危,岳飞壮志满怀的一面。然后,细看发现,整件作品熔各种编织技法于一炉,岳飞的金盔、金甲是用篾片插上去的;岳飞紫袍的图案是用竹笋壳贴上去的,立马卷曲飞动的鬃毛和拂起的马尾,是用根根细竹丝经过热烫处理后再扦插上去的,岳飞胸部的铠甲和甲胄的边缘,采用了典雅的菊花穿丝。学生明白了制作作品可以根据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材质和技法。在一次竹筒人的制作时,学生大胆地运用了折、剪、卷、搓、揉、拼、贴等多种技法和竹根、竹叶和竹枝等多种材质,丰富了表现力,并且做得特别精致细腻,因为感受到了竹编工艺的精湛性。

动物造型的夸张变形与实用性的巧妙结合,也是一个值得学生借鉴学习的艺术特色。竹编艺人将动物创制成坐、卧、蹲等形态,还大胆地删去四肢,巧妙地把夸饰后的动物形象和传统的罐、盒、篮、盘有机结合起来,创制出别具一格的动物形体器皿,让消费者在使用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工艺美术形式美感与其功能的统一在这儿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表达。

二、活化利用竹编工艺提升学生工艺水平

(一)学习竹编技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嵊州竹编工艺经纬交织,气象万千,有斜纹编、回纹编、梯形编、三孔编、双重三孔编、六孔编、菊底编、收口编等多种编织方法,可用“吾编无尽”来形容。这无疑是学生学习各种编织技法的巨大资源,从中开启学生的无限创意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竹编工艺技法千变万化,但无论怎么变,始终都离不开“一挑一编”的基本编制技法,所有的编制技法都是由此发展延伸出来的。因此,学生技法的学习就决定从简单的“挑一压一编织”开始,先学习基本的挑压手势,感受竹编的质感和手感,继而学习挑二压二、挑三压三,接着进行星状花样编织,然后由平面编织转向立体编织,如各种花器的编织等。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技法课程内容设置,学生没有压力,在技能的逐步提高中不经意间轻松自然掌握多种技法,提高动手能力。其次,工艺竹编教学上尽量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从编织他们喜欢的小玩意儿开始,在游戏般的创造中,注入孩子自己的生命力。如六洞眼编织一课,学生根据编织的作品形状想象成各种动物的造型,贴上五官,显得活灵活现,将动物张贴在玻璃窗上,引来大家的驻足观望。再进一步结合生活,向实用性进发,编织创作出如篮子、花器、鱼篓等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生活用品。借助竹编工艺,实实在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善于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竹编技法学习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总结编织规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平面星状花样时,首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或在尝试中总结规律,跟教师一起绘制规律示意图,然后进行编织。避免教师手把手地传统技艺传授方式,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学生遇到新的花样,就会不自觉地自己探索规律方法。如在学习编织星状花样编织一课,首先,每组分发一块星状平面编织小品,小组合作,仔细观察探究规律。(师提示:可以从中心纹样入手得出排列规律,也可从最边缘的编织程序发现排列规律。)然后师生一起绘制示意图。接着让学生编口诀,记方法。(挑二压二星状纹样编织规律)看中间第一根起,挑一挑三压一压三依次编,找准中心点,接着反向编。或者看两边,二一二一变。掌握了规律,口诀在心,继而熟能生巧,每个学生都编出了一个个精美的竹编纹样。

(三)传承中出新,培养学生的工艺创造力

带领学生参观传统的竹编厂坊,一致感觉是传统竹编比起艺术性呈现来更注重其精致性体现,竹编艺人一味地给竹材丝解,一味地强调精细,而忽视竹材本身的美感和形式构成的美感体现。创作内容上倾向于传统题材的表现,而缺乏时代感。学生也充分认识到,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融合,为竹编带来新的生命,是我们继承学习的目的。每一次的竹编活动,我都非常注重这一点,契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审美特点,试着多方面引导孩子推出新意。

1.由一生发,百变造型。如挑一压一课上,学生编织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规格的平面形状,习得传统技法编织但不能满足于此,试着让学生再进行卷、弯、插、接、交叉编、对向编等各种方式的变化,学生不经意地创作出了各种小艺术品,有的形象,有的抽象,竹篾丝富有弹性的线条使作品充满张力感,又因为不拘谨的表现,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学生个个都惊讶于各种尝试带来的变化之美,热情高涨,非常兴奋。

2.敢于挑战,步步为进。如在《星状花样编织》一课,学生学会了简单的星状花样后,鼓励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挑战自己,尝试各种花样排列,一次比一次复杂,一个比一个精致。

3.现代意识,多元融合。善于吸收建筑、雕塑等工艺构成元素,融合到竹编工艺中来,摆脱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性,用现代元素去解读,去重构,不失为创新竹编艺术的路子。让学生欣赏日本竹编精品,与本土传统竹编比较,感受其现代构成美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多元融合。

三、活化利用竹编工艺引领学生品格成长

(一)竹编工艺的严谨性,磨炼学生工匠品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比如竹编,学生在编织时不仅在施力的尺度拿捏上要有所见地,还要如禅门僧人坐禅般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一事,否则很容易步行差错,每一件作品的编织,其实都是一次恪守静笃的修行。学生专注于竹编不仅仅是学得一点技术,更重要的是融入内在的这种工匠精神。特别是对多动外向的孩子,是一种很好的磨炼。有位叫张语婷的女孩,性情急躁,做事比较草率。在学习编织六洞眼时,随着一个个六洞眼加多,挑压的关系处理越来越复杂,她再也没有耐心细细处理,随便往上放了几根篾丝就当作完成任务。经鼓励,让她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往下编,每编上一根要求审视检查,做到步步为营。虽然速度慢了,但因为没有了错误出现,反而提高了效率。以后的每一次编织,她都会深呼吸,先静心,然后细心地编织,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坚持下去,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所以说,编织竹编,也是一次意志的磨炼。

(二)竹编文化的本土性,培养学生家乡情愫

来自本土资源的竹编工艺文化,其优越的地域性特点,在于因地制宜,学生可以走出课堂,采用学生喜欢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体验竹编工艺,深入了解竹编文化。

如走进家里去寻宝。当每个孩子把家里的一件件竹编制品汇聚于课堂,课堂俨然像一个小型的博物馆。由于这一切都来自他们自己的家庭,所以他们倍感自豪,因为每一件物品都隐藏着祖辈们的一段故事。孩子通过家长,了解这些竹编工艺品的起源历史、艺术价值等。

如走进乡间去寻根。民间资源是一个天然博大的宝库,引导孩子们在远足和走亲访友中带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随时记录,收集蕴藏在民间的竹编艺术品,是身历其境的一次欣赏课。

又如走进展馆去欣赏,走进作坊去体验。真实的竹编,让人实实在在握在手里,触到心里,借以真切地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嵊州各地大大小小的竹编工坊更是学习竹编的孩子们必到之处,亲眼见到一件竹编制品的制作流程,看见如何由一根竹子变成竹篾,变成一件竹编工艺品,其中的千道工序,其中的复杂技艺,足以令孩子们对竹编刮目相看,对竹编艺人刮目相看。

通过地方文化资源——竹编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对家乡的竹编文化资源有了一个较深的了解,也拉近了文化与现实的距离,学生认识到现实是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文化的最好承载,现实之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每个人在家乡的土地上生存和生活,就是在创造文化。通过竹编系列活动,竹编文化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并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孩子们“不忘回家的路”,保护、传承和发展本土民间工艺美术的意识已扎根心间。

猜你喜欢
竹编编织技法
体验编织的乐趣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一针一线编织爱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