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莫做孤胆武松

2017-02-24 02:23宫春科
中华魂 2017年2期
关键词:御史武松法制

文/宫春科

打“虎”莫做孤胆武松

文/宫春科

《资治通鉴·唐记二十六》曾记载唐睿宗说过的一段话:“鹰搏狡兔,须急救之,不尔必反为所噬。御史绳奸慝亦然。苟非人主保卫之,则亦为奸慝所噬矣。”这是针对当时的御史杨孚讲的。御史就是监察官,身为御史的杨孚不畏权贵,履职尽责,弹纠了不少朝廷当时位高权重的人的过失,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在睿宗面前诋毁杨孚。睿宗对杨孚给予了及时的保护,让那些作奸犯科的权贵得到应有的惩罚,与此同时,在朝堂上树立了典范,让更多的御史言官敢于以杨孚为榜样,履职尽责,当时的官场风气也有了好转。

权与力能为民谋利,也能为己谋私,更可用以伤人。古今中外,作奸犯科者,以武犯禁者,往往有权有力而谋私者被称为恶、霸、虎等等。柳宗元在其名作《捕蛇者说》中认为弄权谋私的恶政“猛于虎”,可见权力滥用为一己之私的危害和可怕。古今中外,有多少敢于挑战恶势力的人,在强大邪恶的权与力面前因得不到应有及时的保护从而打虎不成反被虎噬,让千秋垂泪,万众止步。

杨孚幸运地遇到了睿宗,但睿宗仅凭一人之力,能护他一时,难护他一世,能护他一人,难护天下苍生。当前,党中央英明决策,频出反腐重拳,“老虎”“苍蝇”纷纷落马,人民群众无不称快。但是,老虎都是有坚爪和利齿的。滥用权力的贪腐者可以用权力谋利,也可以用权力来伤人,即使是“武松”,也难免为恶虎群虎所伤。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形势喜人的情况下,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武松” 们找好三个帮手,壮大反腐的阵营和力量,确保反腐倡廉有效持久。

第一个帮手是群众,群众才是最可靠的后盾。公道自在人心,用好这个护身符的关键就是要发动群众,让他们敢于愿意支持为民除害的反腐行动。反贪除恶的攻坚战即将到来,“老虎”在纷纷落马之时往往正在摩拳擦掌,伺机反扑。虽说反腐斗争具有长期性,但给予憎腐反贪的先锋力量以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及时的援助,莫让绳奸慝者为奸慝所噬,莫让武松被老虎所伤的悲剧上演,将成为改变正义与邪恶较量的平衡,长期形成有利的反腐氛围和反腐态势的关键所在。反腐也是一场人民战争。要始终坚持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尽心尽力为维护群众利益去和贪腐做最坚决的斗争,就可以赢得群众,拥有最强大最可靠的后盾力量确保反腐斗争战无不胜。

第二个帮手是法制,法制才是最有效的“护身符”。明太祖朱元璋不可谓不强势,他的反腐力度和手段,不可谓不严厉。无论是剥皮填草还是瓜蔓抄,虽然护得了自己,但依旧没能护得住子孙,腐败依旧把明王朝吞噬。打虎需要“武松”,也需要“笼子”,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武松们才能如虎添翼,既有哨棒又有甲衣,不再赤手空拳,打起虎来才能更得心应手。要避免时紧时松运动式的反腐,防止“老虎”在此消彼长式的反腐浪潮过后东山再起,报复式的加倍反弹。必须建立完备切实有效的法规制度,推进依法治国,让更多打虎人有法可依,有法可用,让法制真正成为反腐的利器,才能让遏制腐败有了岿然不动的基石。

第三个帮手是文化,文化是持久的“动力源”。有了适应老虎生存的环境必然多生老虎,同样,适宜武松成长的环境必然多出武松。文化既是反腐的环境,也是打虎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营造好的文化环境,让更多的人在潜移默化中景仰武松,希望成为武松,才是对武松最好的保护。相反,如果任由考驾照需要给师傅送礼,住医院需要给医生行贿,上学校需要给老师好处的腐朽社会文化风气蔓延,会让更多的人羡慕老虎,甚至想成为老虎,最终不是武松因势单力薄精疲力竭被众多老虎所伤,就是丧失精神动力反而沦落成新的老虎。

猜你喜欢
御史武松法制
慈善法制的当下问题与完善路径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明朝御史不好当
《民主与法制》杂志1000期大事记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丢御状救李靖
笑(外一首)
我家里的武松
武松的醉与不醉
明朝御史日子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