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改理念 提升学校品质

2017-02-25 08:58石家庄市水源街小学校长杨小玲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水源校本校园文化

■ 石家庄市水源街小学校长 杨小玲

深化课改理念 提升学校品质

■ 石家庄市水源街小学校长 杨小玲

几年的课改使我们深悟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课堂走到深处是文化。学校只有形成一种课改文化,被师生所接受,并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沉淀下来,才能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最终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

一、刚柔并蕴,塑控共存,创新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学校制度是师生行为的准则。然而有一句俗话说的好:管人要管心。教育是师生生命的对话,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创造,所以水源街小学在制度建设中更关照人的心灵世界。多年来,水源街小学秉承着“育人为本、自主创新、弘扬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套刚柔并蕴,塑控共存的制度文化体系。水源的制度不仅有着刚性的约束力,同时制度本身又具有人性化和亲和力,而且在执行的具体过程中,把约束、惩罚与保护、奖励相结合,在惩处的同时还要辅之以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教育和人性关怀,使执行非但不冷冰冰,反而充满温情的色彩。这样,通过对人的积极主动性的调动,将学校制度文化转化为师生内心法则和外显行为,师生就不会有压抑感。校园里处处充盈着生命的活力和张力。学校教学楼大门口笑脸墙上的一句话“把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绽放精彩”是学校致力于人本管理的真实写照。

二、开发潜能,彰显个性,丰富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水源街小学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发挥先进教师优秀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昂扬向上的水源精神。

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素质教育更要关怀学生的生命成长,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否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必要的保障,同时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水源老师们一个永远的课题。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班主任交流会,全体教师业务交流会,就课堂上及课堂下的师生关系进行探讨和总结。老师们一致认为“理解、尊重、宽容、信任和关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为此,在教学楼二楼设置了五个和协柱,把和谐师生关系的这五个方面镌刻在上面,时时警醒全体师生的教学行为。水,包容万物,有容乃大,师,海纳百川,大爱无疆;水,心无旁骛,执着向前,师,宁静致远,桃李不言。正如水源的校歌《梦起航、心飞翔》中所说:孩子们必将像自由的小鸟展翅飞翔,如美丽的蝴蝶沐浴阳光。

发掘身边榜样,选树校园明星。为展现学生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营造人文校园、幸福校园,让德有所养、学有所得、技有所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广大学生中挖掘选树优秀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感化群体,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从而弘扬正气,激励先进,进一步增强校园凝聚力和感召力,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水源十星”的评比。以“小水滴成就大梦想”为主题的校园明星墙的设计,已经成为孩子争当小明星,追求大梦想的努力方向,学生们在争星中进步,在进步中赶超,在赶超中快乐。

开展丰富多彩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精神生活。“活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它丰富活跃着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教师的聪明才智,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成立多个免费社团组织,利用下午两节课后进行活动。如戏曲班、合唱团、书法班、绘画班、微机班、科技班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特长,锻炼学生才智,充分实现了学校活动育人的目标。大力开展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让社团组织成为学生道德品质、行为养成的另一个有效平台。

三、以生为本,变革课堂,构建学校课程文化

学校教育中,课程是育人的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文化的重建,我校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让课程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进行。

借力课改,着力落实有效教学

抓实集体备课,共生教研智慧。我校坚持几年一贯的集体备课制度——主备制,即个人分单元主备。我们要求老师们通识本学段课程标准、了解本册教材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书写整册书教案。再精心研备自己所分单元。集体备课时,每个单元的主备人分析教学意图和备课思路,全体教研组成员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个人再根据各班学情,修正教学思路,设计自己班级的教学预案。同时我们强调集体备课要常态化,教学过程中随时遇到问题,随时进行交流和探讨。“桌边备课”成了我校集体备课的必要补充。

借力课改,创建校本教研文化

精细管理,打造校本教研环境。我校每学期都有一个整体规划,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进行有效教学教研。每学期开学初,各学科都会把教研活动主题列入教学计划,并细化到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每周教研时间都会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方案。业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担任不同年级一门学科的课程,及时了解教学现状,适时开展调研分析。校级领导的参与和引领保障了我校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多种举措,铸造优秀教师团队。搭设“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名师”三级教师成长平台,开展蓝青工程,培养教学骨干,使中青年教师在不断历练中逐步成熟,成为我校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同时我们把倡导教师读书作为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风气”。

课题引领,升华教师实践智慧。学校制定了以国家级、省级课题为龙头,以活动为载体升华教师实践智慧的方案。教师们抓教育教学环节中的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开展研究,并通过个案追踪、学生问卷调查、家长访谈等形式将这些问题认真梳理归纳、分析,进行“问题悬挂、问题招标”,将小问题上升为一个主题来加以研究。使课题研究真正起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与教师发展的作用。

借力课改,构建新型课程文化

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课程必然是文化的载体,新课程体系无论从内容的丰富性还是先进性都必须上升为一种课程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提出了“课程文化”的概念,并将学校文化与三级课程的系统设计有机整合,努力建设有真正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学校。

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我校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开足开全了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把“打造精致化校本课程,努力建设有真正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学校”作为我校构建新型课程文化的方向。时至今日,我校的校本课程已陆续开发了多种,内容涵盖了绘本、戏曲、毽球、机器人、创意美术等多个方面,最大程度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要。

发掘课程资源,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搭建平台。随着校本课程自主开发的推进,学校的课程领导力逐步提升,我们又发现:从国家课程到地方课程,再到校本课程,都需要一个逐层级的适性转化和整体关联。我们在国家课程的基础学科首先尝试,通过优选、调适和整合,让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比如地方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和校本课程绘本整合,通过绘本阅读增加孩子内心的安全感,舒缓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心理压力,更好地领悟成长的乐趣。而将学校文化与三级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有机整合,努力建设与学校文化一脉相承的“本校课程”是我们正在做也要继续做下去的方向。

猜你喜欢
水源校本校园文化
保护水源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南水源头清如许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