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

2017-02-25 21:47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萍钢小学王东昕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导学重难点知识点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萍钢小学 王东昕

构建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萍钢小学 王东昕

大问题导学注重强调的是在链接新旧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其中的“大问题”所指的是要重视重难点的涵盖,问题在于精而非繁多,通过简洁、精炼问题的提出来帮助学生构建更完善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拓展其思维能力,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应用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育革新发展中,大问题导学模式的科学运用,可以通过一系列具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将其主体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对此,为了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教师应充分重视、加强大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一、注重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恰当的提问来对学生的学习探究做出一定引导,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各项问题,真正构建出一个师生互相问答、共同发挥提升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重视起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不仅可以运用师生、生师纵向提问方式以及生生横向提问,也可以成立互动探究小组,构建一个完善的课堂问答互动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授课内容与目标来进行问题设计,且还要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认识需求做出综合考虑,真正实现“因材设问”。要善于把握教材发散点进行提问,组织学生针对重难点知识开展小组互动探究,并在思考互动中提出一系列疑问,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讲,很多问题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点,学生也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才能够对教材重难点做出准确把握,才能够学会从不同层面来思考、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些图形都存在哪些联系,长方形为特殊平行四边形等问题,进一步拓展其发散性思维,加强其与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特点的联系,从而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图形关系结构。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相应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进行双向互动的建构,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发现、提出问题与想法。

二、准确把握问题切入点,保障精准性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做出更透彻的理解与全面把握,而非仅仅是为了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对教材重难点、易混淆点给予恰当提炼,并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类问题,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所涉及的各个知识点上,以此来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比如,针对“四边形”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以在课题书写完之后或者是说明例题过程中提出:什么是四边形?有四边的图形都可以称之为四边形吗?其特点有哪些?等一系列问题,以此来全面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兴趣,并随着知识点讲解的不断深入适当增加问题难度,而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减弱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穿插一些知识点的复习等策略来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三、创造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情景

在授课中,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与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并指导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共享学习经验,探索、积累丰富知识信息,增加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比如,在讲解“长方形”的相关知识点时,很多学生都可以结合之前学习的正方形的相关经验来对图形做出一系列猜想,而教师要做的并非是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去证明自己的猜想,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来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熟练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总结反思

在结束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开展交流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仅要进行重难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还要认真分析一些存在疑问的内容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并鼓励其在反思中提出新问题。比如,在讲解完“方程的意义”之后,教师就可以将预习时为学生布置的问题再次提出,这样不仅可以对本节授课效果做出检验,也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不断刺激学生提出新问题的意识,增加学习交流。

五、重视新问题研究,强化课后研讨拓展

要想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仅通过教材知识的传授与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恰当地为其拓展一些课外知识,引导其在课后积极研讨一些新问题,以此来不断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在日常授课中,教师经常会面临学生突然提出的一些疑问,不能因为出于未准备、权威等方面的考虑就随便敷衍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或者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后研讨,并提出一系列新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够拓展小学数学课堂。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创新、改革教学理念与模式中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大问题导学模式的科学运用,不论是在全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上,还是在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与成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授课需求,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的教学模式应用策略,构建出更高效、生动的数学课堂。

[1]李焕麟.初探构建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4(21):207-207.

[2]潘祝江.小学数学“以大问题导学”——“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5(11):207-207,208.

[3]卢彦邦.小学数学“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9):66-66,67.

猜你喜欢
导学重难点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