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同发展研究

2017-02-27 13:04杜俊平
关键词:五化工业化城镇化

杜俊平

(河套学院 经济管理系,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同发展研究

杜俊平

(河套学院 经济管理系,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五化”是指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文章探讨“五化”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构建VAR模型对其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五化”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虽然影响方向、大小各异,但总体上“五化”发展对其中之一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五化”之间呈良性互动态势,以此提出“五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VAR模型;协同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末统筹城乡的探讨,到90年代初期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提出,再到2015年在“新四化”的基础上融入“绿色化”提出“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以下简称“五化”)同步发展的科学论断。从“两化”到“五化”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对我国实现“四个”全面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五化”协同发展是复杂的系统问题,对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科学的评价,探索协同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为制定协同推进的具体实施方略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没有严格意义上研究“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文献,而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较多。李静、高继宏和李禄俊对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1-2],谢杰和蒙永胜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了研究[3-4],董梅生和徐君研究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之间协同推进问题[5-6]。但是,目前仍然鲜有对“五化”协同发展研究的文献。为此,本文拟对它们协同推进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然后构建VAR模型对它们之间的短期互动关系和长期发展规律进行分析。

一、“五化”协同发展机理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这些被解放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会导致工业产业的规模扩张和聚集,工业产业的规模扩张和聚集会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信息化的发展加速了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提升了绿色化质量。在我国的“五化”发展中,农业现代化是支撑,它能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提供生产要素、初级产品和人力资本。新型工业化是主导,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次级产品,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信息化提供资本。城镇化是载体,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生产基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剩余劳动力转移环境,为信息化提供发展土壤。信息化是催化剂,为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信息支持,是发展的加速器。绿色化是目标,它是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图1 “五化”协同发展机理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一)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分析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与绿色化之间协同发展的关系,就必须对它们的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对于新型工业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的测评,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主要有两种测评方法:一是用单一指标来表示,二是用指标体系来测量。不过目前还未出现对绿色化水平测评的文献。本文选用指标体系对“五化”水平进行测评,在设计指标时参考以前学者的研究文献,并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可得性及可量性,设计的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五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

“五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数据均来自《新中国65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并经过整理计算获得,选取的数据时间跨度为1983—2014年。为了研究时方便,农业现代化水平用AGR表示,新型工业化水平用IND表示、城镇化水平用URB表示、信息化水平用INF表示、绿色化水平用GRE表示。

(二)数据的处理

“五化”发展水平测算所设计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且指标值具有较大差异,无法对指标直接进行各种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因此,有必要对指标量纲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之间不可比较的问题。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可采用公式其中X为样本观测值,为样本观测值的均值,σ为样本观测值的标准差,Z为标准化之后的指标值。

(三)“五化”发展水平测算

“五化”的发展水平是通过各指标标准化之后的数据加权平均得到的。在研究中,通常采用的赋以权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主观赋权法,另一种是客观赋权法。因子分析不仅能较好解决多变量承载信息的重叠问题,而且采用公因子特征值确定权重,避免主观赋权的人为因素。因此,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赋以权重,进而对“五化”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在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0%的条件下,“五化”的每个指标选取了2个公因子,按照方差贡献率的大小依次记为F1和F2。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综合发展水平计算公式依次表示为:

根据(1)式至(5)式进行计算,得出 “五化”因子分析方差贡献的值如表2所示。

表2 “五化”发展水平因子分析方差贡献

三、实证分析

(一)ADF单位根检验

由于宏观的经济数据大多数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做计量分析时可能产生伪回归,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发生,这里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五化”水平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的一阶差分序列分别用DAGR、DIND、DURB、DINF、DGRE表示。从检验的结果看,“五化”发展水平序列的ADF检验值大于5%显著水平上的临界值,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小于5%显著水平上的临界值,故“五化”都是一阶单整的。

表3 单位根检验结果

(二)VAR模型的构建

由于“五化”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而且“五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所以本文采用“五化”的一阶差分序列构建VAR模型,来分析它们的长期均衡、短期关系以及各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效应。

1.滞后阶数的确定

在进行模型的计量分析之前,还需要确定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采用view/lag structure/lag length criteria确定最佳滞后阶数,根据多数原则,最优滞后期应该选2,所以,建立 VAR(2)模型。滞后3期的各种检验统计量如表4所示。

表4 滞后3期的各种检验统计量

模型的稳定性还要进行检验,如果VAR模型所有根倒数的模都小于1,也就是都落在单位圆内,则模型是稳定的,否则就是非稳定的。“五化”的VAR模型稳定性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所有根倒数的模都在单位圆内,因此VAR(2)是稳定的,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2.格兰杰因果检验

要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与绿色化之间是否存在动态因果关系,就需要对其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5所示。

图2 VAR模型稳定检验结果

表5 因果关系检验表

在90%的置信度下,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原因。这是因为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电气化,也就是要提高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后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90%的置信度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原因。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创造了产品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土地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土地要素供给。因此,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条件。

在10%的显著水平下,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是绿色化的原因。绿色化就是要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农业现代化过程就是要促进种子优良化、装备智能化、农药低毒化。新型工业化就是提高工业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水平提升就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化发展。

在90%的置信度下,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原因。因为信息化为新型工业化的生产、销售提供了更快速更畅通的信息渠道,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信息化促进了管理现代化,变革了生产管理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10%的显著水平下,绿色化是城镇化的原因。因为绿色化为人们提供了绿色健康的生活消费环境,有利于吸引人口向城市转移,实现城市现代化、生态化、集约化发展。

格兰杰因果检验说明我国“五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协同不足问题。因此,应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五化”发展的驱动力量,促进“五化”协调推进。

3.脉冲响应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描述的是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变量的未来值和当前值产生的影响。脉冲响应表明其他“四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在前5期比较复杂,第6期及之后全部为正冲击,且最终趋于零。其他“四化”对新型工业化影响在第4期之后全部变为正冲击,最后正冲击变为零。其他“四化”对信息化的冲击从第4期开始全部转化为正冲击,且最终变为零。其他“四化”对城镇化和其他“四化”对绿色化的冲击分别在第4期、第3期开始全部转变为正冲击且趋于零的速度比较缓慢。脉冲分析说明在短期内,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影响程度大小不同,方向各异;在较长时期内“五化”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4.方差分解

VAR模型方差分解可以反映各信息对内生变量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方差分解表明:“五化”各变量对自己的解释力度最大,虽然随着时期的滞后解释程度会减小,但是在第9期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对自身的解释也分别达到72.6%、78.3%、35.5%、63.3%和38.0%,因此,“五化”在协调发展中主要还是依靠自身力量的推动。在对农业现代化的解释中除了自身以外,还涉及城镇化、绿色化,说明我国实施的城镇化道路以及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推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在新型工业化的解释中,排在第二位的是农业现代化、第三位的是城镇化,表明新型工业化仍然要依靠农业现代化为其提供初级产品和劳动力,依靠城镇化为其创造的产品需求和土地供给。在对城镇化的解释中除了自身以外,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解释最强,说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实现人口城镇化。在对信息化的解释中除了自身以外,其次是城镇化,说明城镇化通过人口、技术、资金的不断聚集为信息化进程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活动场所。在对绿色化的解释中除自身之外,就是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说明提升这两化水平,发展绿色、有机现代农业,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工业,是实现绿色化的有效途径。

5.VAR(2)模型估计

VAR(2)模型估计的表达式为:

VAR(2)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滞后两期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对当期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之一的影响系数既有正的也有负的,系数为正说明对当期起到促进作用,系数为负表示起到拖累作用;滞后两期的“五化”对当期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之一的作用系数之和分别为0.75、0.84、1.01、0.46、0.93,表明滞后两期的“五化”整体上对当期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产生正影响;“五化”整体变动1%会引起当期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分别变动0.75、0.84、1.01、0.46、0.93。

6.协整检验

由于“五化”发展水平时间序列AGR、IND、URB、INF、GRE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这里对“五化”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来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可知AGR、IND、URB、INF、GRE在5%的显著水平上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检验表明,长期来看,“五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总体呈现良性协调推进态势。

表7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四、结语

本文首先构建了“五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赋以权重,测算了“五化”发展综合水平,接着用VAR模型分析了“五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短期来看,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原因,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是绿色化的原因,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原因。其他因果关系并不明显,说明“五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协同不足问题。脉冲分析表明“五化”短期内相互影响,影响程度不同,方向各异。但较长时期内互相正向冲击,冲击最终变为零。方差分解说明“五化”在协调发展中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动的,其他变量对它的作用相对较弱。VAR(2)模型分析表明滞后两期的“五化”对当期“五化”之一既有拖累,又有促进,但总体上能够促进当期“五化”之一的水平提升。从长期来看,“五化”之间相互影响,总体呈现良性协调推进态势。这些结论也说明了继“新四化”同步发展之后,中央提出“五化”协同发展是具有科学依据的。

为了促进“五化”协同发展,我们应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医疗、养老、教育制度,减少人口流动障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工业的科技含量;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保障农民权益,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加大信息化投入,推进信息化建设。

[1]李静,高继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2):62-66.

[2]李禄俊.城乡统筹视野下的户籍制度改革新探[J].求实,2010(S2):142-144.

[3]谢杰.工业化、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4):84-90.

[4]蒙永胜,李琳,夏修国.新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3(6):45-51.

[5]董梅生,杨德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4(4):14-24.

[6]徐君,高厚宾,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9):85-88.

责任编辑:吴 强

Study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New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Informatization and Greening

DU Junpi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Hetao College,Bayannur Inner Mongolia 015000,China)

“Five Modernizations”refers to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new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Informatization, greening.After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Five Modernizations”,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VAR model which studies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Five Modernizations”,the paper discovers that in the short run“Five Modernizations”mutually interact and promote each other,and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various size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Five Modernizations”development have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one Modernizations”development on the whole.In the long run,“Five modernizations”shows positive interaction trend each other.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at the“Five Modernizations”should be harmoniously develope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new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informatization;greening;VAR model;harmonious development

F323

A

1673-8004(2017)01-0119-07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1.022

2016-07-14

杜俊平(1976— ),男,山西夏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区域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五化工业化城镇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家乡的城镇化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