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里的黑色剪纸

2017-03-06 09:40山西荆卫定
金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家务活剪纸作品大娘

◎文/山西·荆卫定

板块邮箱:leiyanmaomao@126.com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南沟村有一对老夫妻,大爷名叫任孟仓,今年80岁,大娘名叫贠月英,今年78岁,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剪纸。几十年的柴米油盐里,剪纸是他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色彩,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因为剪纸这门艺术,他们的心里始终是亮堂和充满希望的。夫妻俩一辈子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在乡亲乡里传为佳话。如今,他们还住在自家已有100多年的地坑院里,孩子多次让他们搬出去,可老两口说:“住惯了,舍不得,这里更接地气。”

任大爷16岁开始跟母亲学习剪纸,贠大娘14岁跟母亲学习剪纸,心灵手巧的他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个手指上的艺术,技艺一天天提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媒人的牵线搭桥下,有共同爱好的两个人一见钟情。婚后,他们生有三儿一女。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剪刀,每当完成一幅剪纸作品,展开的一瞬间,心里总是那么的喜悦,苦日子也仿佛添加了蜜糖。这一剪,就剪出了60多年的光景,一直到今天。

南沟村素有剪纸窝的说法。以前村中除了妇女剪纸外,还有男人剪纸,当地人把这些会剪纸的男人称为“巧巧男人”,任大爷就是典型代表。如今,巧巧男人也就剩下任大爷还在坚持着剪纸手艺。老夫妻俩的剪纸作品和我国其他地方的不同,我们看到的剪纸作品,大都是红彤彤,鲜艳艳,而老夫妻俩的作品颜色多为黑色。对此,他们是这样解释的:黑色庄重。新娘子结婚时穿的红红绿绿,当她坐在贴着黑色剪纸的洞房里时,更能凸显其光彩照人。而且,黑色不易褪色,耐久性强。据说,这个黑色剪纸是任大爷的独创。他们的黑色剪纸作品从花鸟鱼虫到人物故事,几乎全有。早先,他们在每年的腊月初八就开始赶集出售自己的作品,现在年纪大了已经不出去了,在家里出售自己的作品。夫妻俩的剪纸生动逼真,很有名气,常常有客人寻到家里来买,一年下来也能收入1万元左右。

老夫妻俩不但自己剪纸一辈子,还把手艺传授给子孙。他们说,这么好的文化,不能没有人继承。他们14个孙子辈中几乎人人会剪纸。现在,任大爷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月享受着国家400元的补助,贠大娘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月享受国家200元的补助。在他们居住的地坑窑洞里,四周全贴满了黑色剪纸作品,彰显着神秘,让人震撼。二位老人的剪纸作品,也经常参加一些比赛活动,家里多达100多本的获奖证书,证明老人从艺的长度,更证明老人剪纸艺术的高度和厚度。

结婚60年来,两位老人从来没有红过脸,他们说:我们的爱好相同,忙完家务活了,心思就全在剪纸上了,哪有空拌嘴!剪纸艺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剪纸艺术也是他们生活的和谐剂。贠大娘说,四年前大爷患上心脏病,差点出大乱子,现在家务活就不让他干,他每天就是剪纸。我身体比他好,就每天伺候他照顾他。任大爷夫妻剪纸的时候,很喜欢边剪边唱,唱的是当地的一种地方戏“眉户调”,大爷把戏词改成剪纸歌,把自己对剪纸艺术的感受和喜爱都融入戏词里。他说:剪纸的时候唱戏主要是为了提神,防止瞌睡,再一个能调动自己的情绪,提起兴趣。

现在,两位老人的生活简单而快乐,每天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剪纸上,享受着剪纸艺术带给他们快乐和幸福。

猜你喜欢
家务活剪纸作品大娘
我们该不该做家务活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王大娘钉缸
推销
家务劳动,从学龄前开始
于富业剪纸作品
搭把手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