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常规教学重新走 进小学低段体育课

2017-03-06 01:18徐文娟
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习惯常规

徐文娟

课堂教学常规,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课堂要求的基点。现在,有很多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摒弃了课堂常规的教学。然而,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就要从课堂常规抓起。笔者认为:要强化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可以从故事式认知、榜样示范、行为演练和情感体验四方面入手。

坚持课堂常规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就是体育课上师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现在的新课程提倡快乐教学,淡化了传统的课堂常规教学,模糊了原先的三段式教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淡化”理解为了“简化”,或者说直接摒弃了课堂常规的教学。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的角度来看,在小学体育课中坚持课堂常规教学很有必要,尤其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因为低年级教学是基础,这个基础是否扎实,对以后教学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学生中进行课堂常规教学主要有以下作用:为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打下基础,把伤害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行为和团队意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等。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是课堂常规教学能发挥的最主要作用。这是基于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定的。低段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弱。他们往往会有这样的表现:好不容易排好的队,不到一分钟就“蜿蜒曲折”了;刚苦口婆心地教育完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准讲空话,转眼间又叽叽喳喳地吵开了;刚宣布要做一个游戏,还没有向学生说明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他们就“耶”地一声,手舞足蹈地乱开了……有时是叫人哭笑不得。以上种种表现,都是学生们天真无邪的童心的正常显现。然而,执教者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迁就他们,盲目地以学生为中心,而不加正确引导,任其发展,将不利于今后正常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低段体育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故事式认知、榜样示范、行为演练和情感体验四方面入手,强化小学低段体育课堂常规教育。

故事式认知

听故事是低段小学生最喜欢的事情。每次老师一讲故事,就算是平时最调皮的学生也会变得安静起来。抓住了这个心理,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利用室内课给学生讲教学小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明白“养成仔细听讲和安全锻炼的习惯”。

有一次,笔者这样问道:“同学们,我们在体育课中不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踊跃发言:有的说会不知道怎么练习,有的说学不会老师教的动作,有的说会影响课堂纪律……“同学们都说得很对。下面请你们听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接下来,笔者就用了邻班一个学生的名字讲了一段教学中的意外伤害事故。讲完故事后,笔者先是让学生们想一想、议一议:“在课堂上不仔细听讲,不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还会发生什么意外?”最后,笔者根据学生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让他们把课堂常规铭记在心。这样,通过故事的形式上了一节较成功的课堂常规教育课,加深了学生对遵守课堂纪律和体育安全练习重要性的认识。这远比枯燥乏味的单纯说教要有效。

榜样示范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示范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方式。一些体育明星的学习事迹,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在小学生看来,实在是太遥远。他们往往把身边的优秀同学作为自己的榜样,比如,看到某个同学羽毛球打得好,就争着和他对打。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发现学生中的佼佼者,發掘优点,树立榜样。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以谁的声音洪亮、谁和同伴合作的好、哪组集合快、哪组排得齐等标准,及时表扬某些学生的优点,具体细致地挖掘他们的长处。很多学生在争强好胜心理的驱使下,会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优势,越学越带劲;而其他学生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拥护,从而在相互学习、竞比中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

行为演练

习惯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对于小学低段学生的课堂习惯教学是不能够着急的,要一步步、一项项地来教来抓。笔者是从最基本的师生问好、着装、整队入手抓起。

抓问好 即先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师生问好。比如:课前问好,课后说再见,并要求集体讲解完后才能够解散,不能擅自离开本班的队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密切师生感情,从而营造健康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抓着装 在每次开学初的第一次体育课中,笔者就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并讲了这样做的好处。但是,以后多次上课均有不少学生难以达到着装要求,上体育课穿运动服和运动鞋的习惯没有培养起来。这怎么办呢?笔者决定利用小学低年级学生爱表扬的心理,培养他们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习惯。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回上完课,笔者都请那些穿运动服和运动鞋的学生站在前面,奖励他们漂亮的贴纸。这些可爱的学生神采飞扬地站在大家面前,享受到了穿运动服和运动鞋的喜悦。奖是给孩子惩罚之后下台的阶梯,更是促使孩子们养成好习惯的催化剂。

抓整队 小学低段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快速集合整队的概念还没建立,往往是这次让他们记住如何排队了,下次课排队又忘记了。怎么办呢?毕竟,我们不能把小学高年级的标准强加到学生身上。以前,笔者教小学低段学生排队,其形式也是传统的4列横队。于是,笔者把这4列横队以学生们喜欢的4种小动物各自命名,如小鸭子、小青蛙、小白兔、小蝴蝶等。这样,学生们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4列横队很快都能被学生记得牢牢的。同时,对于能做到快、静、齐的队组,笔者还给他们奖励小红星。现在,每次的集合整队,学生们都能在10秒钟内完成。只要形成了这种制度,学生就会互相督促,教师上课也会变得轻松愉快。

情感体验

低段学生大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能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学生,那学生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会更加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用激励性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成功感、满足感,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例如:在每次做准备操时,笔者经常表扬那些做操认真的学生,表扬范围包括“排队时精神饱满、专心致志”“做操时精神集中、动作到位”“看老师示范时认真仔细、不和别人讲话”等。在表扬学生时,教师应该尽量做到让表演内容具体形象,让受表扬的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表扬,也让其他同学知道以后做操时该怎么做。比如:“某某同学做操时有一个动作特别标准,是第一节踏步运动的拍手踏步动作。他是这样做的,做的跟老师一样好!”教师边说边做两个八拍。一天,两天,也许变化不大;但一周,两周后,班级做操面貌就会焕然一新。长此以往,学生们会越学越好,教师也会越教越轻松,越教越觉得学生可爱。

总之,要帮助低段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就应该从课堂常规抓起,就应该让课堂常规教学重新走进小学低段体育课。而这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有长期计划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正如美国教育家曼恩所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她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她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参考文献

[1]廖文胜,刘云生,徐忠毅.学校课程·校园文化·生活体育——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下)[J]. 中国学校体育,2002(4):51-52.

[2]祝惠,刘姣娥.反思当前中小学课堂常规[J]. 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7(4):124-125.

猜你喜欢
体育课习惯常规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体育课
别受限于常规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