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歌》的空间建构与华人的身份流变

2017-03-07 20:08夏增强
关键词:木鱼种族华裔

夏增强

(河南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木鱼歌》的空间建构与华人的身份流变

夏增强

(河南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小说《木鱼歌》是美国作家林露德根据华人吕金功的事迹进行创作的作品。小说《木鱼歌》生动、形象的还原了吕金功从中国到美国的跨越,给读者描绘出华人迁徙的足迹。小说《木鱼歌》是一本富有地理内涵的作品,林露德对不同的社会背景、政治面貌、社会文化等属性进行描述,并且小说中三位女性对其进行呼喊,建立起多元化的文化空间,在美国的历史上为吕金功正了身。通过不同时空的体验和多元化的经验进行碰撞中对华裔的身份进行充分的解释,也对读者暗示林露德对当时现实社会中多元化文化的认同进行憧憬。

林露德;空间;《木鱼歌》;身份流变

小说《木鱼歌》的作品是由美国80年代的华裔作家林露德所创造的,其创造的作品记录了华人从中国向美国迁徙的过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迹进行记录。林露德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华裔作家,不同的种族、文化、国家等进行描画,这种描述方式不仅仅在美国的历史中寻找出华裔人群的身影,并且也为当时的华裔人群争取到公正的待遇。林露德所创作的作品不仅仅对华人女性进行重点的描述,而且也注重对跨时代、跨社会、跨政治以及跨文化的环境进行描述。随后,后殖民主义批判主义的兴起,一些研究者逐渐使用东方学、流散诗学等理论来对林露德的《木鱼歌》进行剖析,重点研究其空间构建和小说中身份流变的问题。

一、小说《木鱼歌》的研究概述

小说《木鱼歌》给读者展示了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文化。关于美国早期华人进行移民的历史进行记载和人类种类的小说主要是记录具有统治地位的男性华人,以及男性华人的视角。而《木鱼歌》这部小说主要描述被中国所抛弃的人们和那些移民向美国的人们;与此同时,给读者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出美国华人移民群体,那些女性同胞对其生活、工作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女性的声音可以有效的弥补美国现有资料中缺失的部分。

小说《木鱼歌》将不同的种族观念有效的结合起来,从结构、主题方面给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让读者采用一种置身事外的方式来解读小说,小说给读者展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宗教、医药观念、文化等方面。根据小说范妮的描述可以看出,读者可以从其的话语中看出,范妮对刘锦浓的感情,和对宗教事业的牵挂,但是,对莎巴尔的描述就不那么欢喜。在范妮的潜意识中,刘锦浓是自己的爱人一般,但是在范妮的眼中,莎巴尔是一个仆人,并且对范妮的做法进行忽视。

小说《木鱼歌》从故事结构、故事主题方面对种族之间的交流进行混合,给中美文化的研究指引了新的方向。小说《木鱼歌》是一部纪实性的小说,给读者建立起三位不同种族文化下女性的观点:中国女性、黑人女性、白人女性。在进行文学研究时,需要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跨国界、跨文化、跨种族等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小说《木鱼歌》通过对三位女性身上的盲点进行描述,给读者展示出种族中心主义和仇恨外人的心理。中美文化的研究,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规划性的特点,并且将不同种族的人群进行混合。近些年来,人们对移民情况越来越重视。历史的真相无法让人捉摸,但是,还是可以对不同的文化、思想进行接纳和融合,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描绘出一个更加完美的蓝天。

二、《木鱼歌》的空间建构

(一)中国——真实与想象中的东方异域

林露德在创作小说《木鱼歌》的时候,在一开始就给读者建立了地理坐标,根据吕金功的母亲来讲述中国的故事。林露德帮助读者建立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那里充满了各种妖魔鬼怪的东方时空。小说作者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对白人的社会进行表述,并且描绘出东方世界。小说《木鱼歌》不仅仅纰漏帝国主义者的入侵,展现了当时男权主义社会对女性同胞的摧残,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联盟,而且也视图颠覆当时美国社会的东方话语权。小说《木鱼歌》中给读者展示了19世纪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同时也指引读者对不同文化、历史、种族进行深思。

林露德借助吕金功的母亲心珠话语对“中国”地域空间进行构建,不仅仅描绘出当时的地理环境,而且也将自己的空间想象融合进去。小说《木鱼歌》不仅仅给读者还原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现状,而且也借助空间想象力给读者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神秘的环境,一个充满鬼怪故事的东方世界。小说《木鱼歌》中,作者使用了“借尸还魂”、“饿鬼偷走魂魄”、“轮回投胎”、“鬼印记”等富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故事,在真实社会和虚拟世界的相互交叉中,将东方世界塑造成一个充满迷信、宗教、封建思想的神秘国家。

(二)美国——他者与自我中的空间呈现

小说《木鱼歌》中所表述的“美国”世界是一个充满利益和权利的社会,小说林露德所建立的“中国空间”和“美国空间”,两个不同的国度采用“自我”和“他人”的方式进行充分的展现。小说中借助白人芬妮的话语进行描述,作者通过芬妮之口将其与华人吕金功相遇、相知、相识的故事进行表述。在芬妮的讲述中,将美国人对“华裔,中国人”的定义鲜明的显示出来。

小说《木鱼歌》采用多种、多次的方式对不平等的空间差异进行表述,并且根据社会的等级和阶层进行分析,还原了当时社会对华裔人们的压迫,从而彰显当时美国白人的社会。华裔群体是当时美国社会中具有边缘化的身份的群体。华裔群体所处的环境,是一种具有双重文化氛围的环境,它标志着落后、无知、愚昧,也更好的显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霸权主义。

(三)非洲——记忆与遥想中的空间隐喻

小说《木鱼歌》中,随着黑人女孩喜芭的加入,赋予了这部小说新的生命力和种族思想。在黑人女孩喜芭的言语中不难看出其具有的“非洲”意识。不论是从喜芭的成长历程,还是从喜芭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非洲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非洲文化作为一个隐匿的空间存在着,并且始终影响着其的行为和思维。小说《木鱼歌》中,非洲不仅仅以地域的方式存在着,而且也以一种扩张的方式来影响着美国的黑人,带领黑人去寻找其种族所具有的属性和色彩。

三、《木鱼歌》中男主人公的身份流变

(一)小说主人公的单一性

小说《木鱼歌》中,华裔吕金功对旧金山的了解完全来自于四叔的表述,吕金功希望四叔能够带他去旧金山,并且一抵达旧金山,吕金功就在四叔的店里工作,但是四叔并没有向当时答应他的那样,带着他去看与中国不一样的地方,这是,吕金功的身份是具有单一性的,在主人公的心理,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跟着四叔居住在华人聚集的地方,并没有机会去接受美国的主流文化,这是一个真实的自我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吕金功在旧金山的一个洋鬼子开办的鞋厂进行工作。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美国白人对华人的称呼是:黄色的人渣。华人必须剃干净前额,留在后脑勺的辫子和瘦小的身形,让美国的白人如同看待怪物一般的看待华人。此后,吕金功认识了芬妮,并且在芬妮的影响下,剪掉自己的长辫子,成为一名标准的基督教徒,并且完美的从中国的身份向美国的身份进行转变。但是,虽然在外形上进行了改变,但是还是因为其实中国人,受到美国白人的歧视和压迫。吕金功作为一名基督教徒,日常生活中对人比较热心和慷慨,但是,直达他死去,仍然是一位孤苦伶仃的中国人。

(二)小说主人公身份的他者性

在当时的美国文化中,身份的他者性在华人吕金功的身上表现了极其充分,吕金功在进行美国身份的转变时,一片迷茫。人的身份主要由七种因素决定:年龄、性别、种族、阶层、国家、文化和出生排行。但是,对于吕金功来讲,在种族上,他是中国人的身份,但是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都是美国人的身份,由此可以看出吕金功的中国身份证在解构,美国身份正在建立。

(三)小说主人公身份的双重性

小说《木鱼歌》中的主人公吕金功正在进行身份的转变,但是对于吕金功来说,中国身份的解构与美国身份的构建是相当不现实的。在中国环境中,吕金功也受到中国人民的排除和仇恨,他已经彻底的被他的家族所抛弃。在美国环境中,由于吕金功与美国白人芬妮的关系比较密切,美国同胞都对其一定程度上的疏远。事实证明,中国身份和美国身份相互对立现象的产生,使其游走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渐渐的形成了另外一个种族的身份,因此,吕金功必须要将中国式的身份和美国式的身份进行有效的融合起来,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将这两种身份进行单一的叠加,而是将现有的双重身份进行重建。然而,令人可悲的是,吕金功在进行中国身份解构、美国身份构建以及另外身份的重建过程中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因此,不论是吕金功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民始终都将其作为一个边缘人看待。

四、结语

社会在不断的进行发展,当时的美国也经历着不断的变革,美国华人的族裔身份一直以来没有被社会接受,这也给读者展示了重建身份的艰辛和难度。小说《木鱼歌》在进行空间结构的构建时,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内涵。小说《木鱼歌》的作品是华裔作家林露德所创造的,其作品记录了华人从中国向美国迁徙的过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迹进行记录。小说中中国女性、黑人女性已经白人女性对当时社会的呐喊,建立起多元化的文化空间,并且对当时社会的空间背景、社会文化、政治面貌、历史背景等因素进行考虑,借助主人公的语言,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学空间,给华人在美国社会生存留下了宝贵的足迹。

[1]张敬珏,张红云.从跨国、跨种族的视角审视亚美研究——林露德的《木鱼歌》[J].华文文学,2008,(3):44-48.

[2]江笑园,钟蕾.历史文化暴力下的关怀缺失——从林露德《木鱼歌》看主人公吕金功的无声悲剧命运 [J].皖西学院学报,2014,(6):109-112.

[3]陈学芬.论欧亚裔小说家的民族融合理想——以林露德、水仙花为例[J].华文文学,2015,(6):78-80.

[4]陈学芬.论华裔小说家林露德的民族融合理想[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46-49.

夏增强(1981-),男,硕士,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木鱼种族华裔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神奇的木鱼声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找出调皮鬼
好看的木鱼
好看的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