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训练法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2017-03-08 06:19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强间歇技战术

张 磊

(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在正规的拳击比赛中,为了让拳击运动员能够熟悉比赛规则,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要按照比赛规则进行训练。根据拳击比赛的规定,尽管拳击比赛的运动强度非常大,但赛间休息的时间却非常短,所以为了拳击运动员能够适应拳击比赛中高强度运动的节奏,在平时训练时就要运用间歇训练法来进行拳击训练,这样做不仅要使拳击运动员适应拳击比赛的高强度快节奏,更要训练拳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从而赢得比赛。

一、“高强性”间歇训练法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

拳击比赛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强度、快节奏。因此根据这一特征,在拳击训练中所采用的间歇训练法也要分为高强性、强化性和发展性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的训练目标,对拳击运动员采用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法进行训练。

(一)运用间歇训练法训练身体的“高强性”

在正式的拳击比塞中,动作速度的快慢对比赛的输赢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平时的拳击训练中,加强对拳击运动员动作速度的训练是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在运用间歇训练法进行拳击训练时,采用高强性间歇训练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拳击运动的动作速度,不仅可以使拳击运动员的动作加快,更能够大幅度提高拳击运动员在比赛时与对手进行激烈对抗的能力,包括耐力和强度。

高强性间歇训练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提高拳击运动员的负荷,一般来说,采用高强性间歇训练法进行拳击训练,可以在小于40秒的时间内,使心率指标达到190次/min左右。这种高负荷的训练方法,可以加强拳击运动员的负荷耐力和力量,使运动员能够支撑高强度的拳击比赛。

在运用间歇性训练法进行拳击训练时,要注意间歇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当心率下降到120~140/min时,就要继续进行下组训练。这是为了让拳击运动员能够模拟最真实的比赛环境,所以即使是日常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也不能让拳击运动员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使拳击训练能够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运用间歇训练法训练技战术方面的“高强性”

想要在拳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日常训练中就要保证进行足够高强度和高密度的训练,而且还要对练习时间以及间歇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拳击运动员能够适应拳击比赛的快节奏。拳击运动员如果只进行耐力和强度训练是不够的,还要对技战术进行严密的训练。具体的训练技战术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拳击动作和技巧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两人一组实战对抗,在实战中总结经验和技巧,从而保证拳击运动员的技战术方法可以经常反复训练,提高拳击技战术水平。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来训练都可以将高强性间歇训练法融入其中,从而提高拳击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稳定性,使其在真正的拳击比赛中发挥出高水平。在进行技战术的高强性间歇训练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合技术,每进行一个小组训练,要求必须在40秒内完成训练目标,同样不能给予充分的间歇时间,当拳击运动员的心率下降至120~140/min后,就可继续进行下一组组合技术的训练。

二、“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

在间歇训练法中,高强性训练是针对拳击运动员身体耐力、力量等方面进行的训练,而强化性间歇训练则是针对拳击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动作变化以及混合供能方面进行的训练。在实际的拳击比赛中,这方面的素质也是决定拳击运动员能否赢得比赛的关键性因素。

(一)运用间歇训练法训练身体的“强化性”

相比高强性间歇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强度上都要小一些。正式的拳击比赛,每一回合的时间是120秒,而要在这120秒之内打败对手,赢得比赛,就要对拳击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动作变化速度以及混合功能等方面都提出高要求。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在强化性间歇训练中,一般对拳击运动员的负荷时间训练都在40~180秒之间,由于具体的练习手段不同,在安排练习时间时也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在负荷强度的训练方面,拳击运动员的心率一般要控制在170~180次/min之间,当拳击运动员的心率下降至120~140次/min之间时,就要继续下一组训练。

(二)运用间歇训练法训练技战术方面的“强化性”

在多种单一的结构技术之间有相应的衔接技术,因此拳击运动员在进行技战术动作的强化性间歇训练时,要注意对衔接技术的重点训练,此外对组合技术动作的交错练习也是强化性间歇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强化性间歇训练的重点要素就是在保证训练负荷强度足够高的同时,又不能有充分的间歇时间,为了保证拳击运动员的训练能够达到这一要求,可以把训练内容划分为A和B两个等级,两个等级的训练针对性不同。A等级的强化性间歇训练针对的是提高拳击运动员的高强度组合技术动作熟练度;B等级的训练内容针对的是使运动员在负荷强度适当的情况下,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技战术,在正式的拳击比赛中把握比赛的节奏。

A等级的训练要求是:训练时间是40~90秒,心率控制在180次/min之左右,加强运用组合技术连续进攻的熟练度,使拳击运动员的身体速度、耐力和力量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B等级的训练要求是:强化性间歇训练的时间控制在90~180秒之间,心率控制在170次/min左右,虽然时间较长,但训练强度较小,因此能够提高拳击运动在一个回合内对比赛节奏的把控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拳击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技战术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发展性”间歇训练法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

发展性间歇训练法是拳击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训练方法,其训练强度比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更好,但时间长度却大大增加,能够大幅度提高拳击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和身体载氧能力。

(一)运用间歇训练法训练身体的“发展性”

发展性间歇训练法是在强化性训练法的基础上对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进行调整,训练时间更长而强度却适当的降低,从而达到提高拳击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和身体载氧能力有效提高的目的。运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进行拳击训练,一般一组训练的时间可长达 5分钟以上,对心率的控制一般在160次/min左右,同时还要保持间歇时间不充分,当心率下降至120次/min时,可以开始下一组的训练。

(二)运用间歇训练法训练技战术方面的“发展性”

对拳击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同样不能缺少发展性间歇训练法,通过运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法,能够有效的将拳击运动员的技战术与身体的有氧耐力相结合,从而稳定拳击运动员的综合水平,在激烈的拳击比赛中,保证拳击运动员可以在稳中求胜。

时间超过 5分钟的发展性间歇训练能够使拳击运动员身体的耐酸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从而使其有氧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能够达到长时间保持身体耐力的目的。在保持身体耐力的同时,还要全面的发展拳击运动员的技战术,使拳击运动员的技战术更加多元化,从而在正式的拳击比赛中可以占据优势,以良好的耐力、力量、速度和技巧优势赢得比赛。

结束语

正式的拳击比赛时间短、节奏快、力量强,这一特点虽然让比赛更加激烈,更能引得人们热血沸腾,但同时也对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针对拳击比赛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要素,对拳击运动员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训练,提高其综合水平,使其在拳击比赛中获得胜利。间歇训练法灵活多变,可以满足不同要素的要求,从而保证拳击运动员能够在日常训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拳击水准。在拳击训练中,间歇训练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并不代表间歇训练法就是万能的,作为教练员,一定人注意到拳击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运动员调整训练方法,进行合理训练,不能墨守成规,要因人而异,灵活调整训练方法,保证拳击运动员可以在拳击比赛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促进拳击运动的健康发展。

[1]余倩倩.间歇训练法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拳击与格斗,2016(02):30-30.

[2]李红娣.简析间歇训练法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J].运动,2013(18):19-20,113.

[3]崔性赫,郭可雷,吴阳等.论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的不足与完善[J].四川体育科学,2015(04): 54-60.

猜你喜欢
高强间歇技战术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高强钢BS700MC焊接工艺性分析及验证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看谁法力更高强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回火Q690高强钢生产工艺研究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墙基于CONWEP的爆炸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