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科学活动课的乐学引领

2017-03-08 14:24重庆市长寿区晏家街道园区幼儿园樊亦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溶解性良好习惯活动课

重庆市长寿区晏家街道园区幼儿园 樊亦斌

当前我国的教育上面临对传统教学的全面改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在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探究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氛围下,如何让孩子们从通过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心康体健、平习脑勤、乐求真知的人格框架,就必须从幼儿教育掀起,因为3-6岁是幼儿的习惯培养、兴趣养成的关键期。所以,这个时期对幼儿的引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整个求学过程,甚至整个人生。而这个时期幼儿的思想模式、语言表达、行为方式都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我们幼儿教师能够用自己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必将对他们智力的开发和兴趣的养成产生强烈的影响。下面我就幼儿中班科学活动的乐学引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科学是真理,不能有误,科技是动力需要领悟。如何让四五岁的幼儿在科学活动课中获得一些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感知与了解,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精心准备教学方案和科学的课堂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开启智慧之门,形成探索科学奥秘的良好习惯。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教师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何谓“学高”,那就是要做到上知天文,下通地理,通晓哲理,琴棋书画皆有所闻,只有做到“学高”,你才能成为引领孩子成长的灵魂之师,何为“身正”,那就是无论工作、生活中的什么场合,你都是一个言之有理,为之有据。尊重他人,关心他人,遵守规矩的翩翩君子或善雅淑女。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榜样和典范,你就会默默影响你身边人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你只有先做到了“学高身正”,才能给孩子们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

二、钻研业务,形成科学的工作风格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必须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了解《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掌握每个年龄段习惯培养、能力发展的要求,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形成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独特风格,让孩子们感受一个“特别的你”,这个“特别的你”一定是一个能够带给他们快乐和智慧的使者。

三、精心准备,上好每一堂活动课

幼儿科学活动课主要是对一些自然物体、自然现象的认识或了解,但由于他们的思维能力、知识空间等条件的束缚,我们只能让他们在尽可能直观、形象、有趣的活动情景中去对事物或现象进行了解和感悟。因此,我们在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课中设计好每个环节,课后认真进行反思总结。下面我用《水的秘密》一课的教学活动作一个简单的呈现。这堂课的目标是:第一,能认识水、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基本用途;第二,能够用多种感官感悟水的三个基本功能(透明性、流动性、溶解性);第三,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基于上述目标,我课前准备了两个水桶分别盛满米和水,同时盛水的桶中装有玩具,盛米的桶中装有洋葱,另外准备了洗衣粉、食盐、白糖等。在教学活动时,我首先让孩子们都能说出他们的名称,然后再出示本堂课我们要了解的是《水的秘密》,相机播放冰山、雪原、江河、湖泊等美丽的风景短片,让孩子从视角上感受水带给我们的快乐与美丽;同时提问:孩子们,水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孩子们回答:洗漱、煮饭、游泳等,从而得出认知: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那么你们还想知道水到底有哪些秘密吗?接着就进行观察实验,我告诉孩子们,水桶中装有玩具、米桶中装有洋葱,虽然我们可以在水桶中直接看到玩具,但不能从米桶中看到洋葱,由此发现水的第一个特征:透明性。第二步用一个漏水的杯子打水,水从杯子中流进水盆里,引导孩子们表达水怎么样了,漏了、流走了、漂走了,由此得出第二个特征:流动性。在不知不觉的快乐实验与观察中,我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同时把他们分成六个小组坐到实验桌边,实验桌上玻璃缸中装水,桌面上有玻璃杯、勺子、食盐、白糖、洗衣粉等物质。随机引导孩子们把这些物质放进水杯中,然后用勺子搅拌,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回答:它们不见了 (师:它们在水中溶化了)。由此得出了第三个特征:溶解性。在孩子们发现这些秘密之后,我把一个鹅卵石放进了手中的水杯中,然后使劲搅拌,问孩子们:石头不见了吗?生回答:”没有、没有……”由此知道,有些东西不能溶化,水的溶解性是有限度的,此时,大屏幕再次播放短片:充满白色泡沫的长江水,满是悬浮物的桃花满溪,加之水资源正被污染的残酷现实。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们齐呼:“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整堂课在轻松快乐的参与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了解了水的特性,树立了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总之,作为一名现代幼儿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热爱幼儿、热爱教育,才能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启智成趣,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溶解性良好习惯活动课
共沉淀引发的溶解性有机质在水铁矿/水界面的分子分馏特性*
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与重金属络合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垃圾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指纹特征
物质的溶解性(部级优课)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活动课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