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校师生关系变化与教学质量提升

2017-03-09 11:57董沼慧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董沼慧

(中国矿业大学 徐海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新媒体下高校师生关系变化与教学质量提升

董沼慧

(中国矿业大学 徐海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各种关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利于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投入饱满的热情,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一种探讨型、民主型、发展型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所以,高校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各种新媒体平台,使新媒体在促进高校师生关系和谐、提高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新媒体;师生关系;教学质量

0 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师生关系是指在新媒体的环境影响下,高校师生为完成教学活动目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最终目标是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也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师生的教育教学关系、伦理地位关系、情感态度关系、交往行为关系等[1]。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变化

1.1教育教学关系的新变化

教育教学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基于共同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合作共识、教学相长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关系。传统的教育教学关系是面对面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关系,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越来越狭窄,在此教育教学关系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等不良情绪容易滋生,不利于高校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教学过程已不再是单纯的师生面对面的课堂讲授方式,新媒体作为授课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E-learning(数字化学习)、Micro Learning Resource(微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等等,传统授课方式正逐渐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有利于缓解或消除教师与学生的不良情绪,发扬教育的民主化,促进创新合作、平等交流互动,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形成一种探讨型、民主型、发展型的新型教育教学关系[2]。

1.2伦理地位关系的新变化

师生之间的伦理地位关系是指师生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并且以道德共同体的组合形式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地位、人格上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师生是否互相尊重等。在传统的高校师生关系中,教师掌握着大部分的知识信息资源,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所以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传统的师生间的伦理地位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资源丰富,学生运用网络技术能够自主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教师不再是高校教育的中心,教室不再是教育活动的唯一场所,课堂时间也不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唯一时间,网络等新媒体强大的搜索功能和信息储备,使学生能够灵活快捷的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对教师面对面传授知识的依赖性逐渐减弱,教师更多的是启发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在高校师生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也受到削弱,在一定程度上,高校教师的权威性遭受到挑战[3]。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种类之多,如微博、微信、QQ、直播、BBS等等,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师生之间伦理地位,使师生之间的交流隔阂缩小,促进师生之间发展成一种平等交流、互相尊重的良师益友关系。

1.3情感态度关系的新变化

师生之间的情感态度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师生之间产生的内在心理沟通、情感交流、相互的态度以及看法等。高校师生之间的情感态度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以及教学的效果。传统的师生关系即授课与听课的关系,师生关系比较冷淡、缺乏交流沟通,除了课堂上,师生之间很难有交流,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教师缺乏信任。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加深了师生彼此的了解,因此,师生交流途径的拓宽,使得师生之间的认同感提升[4],代际感减少,内心距离感降低。另外,通过新媒体平台,有的学生更容易向老师表达心声、讲述烦恼、提供意见和建议,有利于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

1.4交往行为关系的新变化

交往行为关系主要表现为师生的直接接触,如相互的沟通和理解、交往的频率、在交互活动中是否和谐、师生双方行为相互的影响程度等。以往师生之间的交往除了课堂授课,课下很难有交集,即使有,也很零星。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除了课堂上的交流交往,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课下的交往,新媒体平台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日益实时、频繁,且通过微信平台师生能了解到相互的动态,极大密切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同时,新媒体的虚拟性、交互性为高校师生矛盾冲突的及时释放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2.1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的影响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师生双方处于愉悦的、轻松的、平和的心理状态下,人的大脑才处于开放接受状态,知识才能顺利传输,课堂学习才能有效率。因此,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是师生良好心理环境的前提,也是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5]。当前高校师生关系普遍淡漠,主要原因是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很多情况下,除了上课,师生之间接触的机会很少,有的老师因学生过多无法记住每个同学的名字,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师生之间不再是“亲其师,信其道”,很多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旷课、迟到、早退成了家常变饭。新媒体如微博、微信、QQ等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可以在私下里交流专业知识,学生还可以向老师请教生活上遇到的难题,从这一方面来讲,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师生关系融洽,自然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会投入饱满的热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师生交流增多,随着高校学生对教师的熟悉和认识渐深,如果高校教师没有达到学生心中所希望的标准,会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从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

2.2对教学过程中知识传输的影响

教学信息论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教学信息传播的首要条件。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摄于教师的绝对权威,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绝对信服教师传授的知识,即使有疑问也不敢提出疑点,不利于知识的有效传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更为尊重和信任,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并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和参与度,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有效传输。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学生总是会有抵触心理,对老师产生怀疑,从而使知识的传输大打折扣。另外,一门课程知识要想扎实的掌握,除了课堂讲解练习外,课外的练习巩固也必不可少,新媒体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微视频和相关练习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与老师就难点进行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6]。

2.3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根据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赞赏,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教学过程并不只局限于教室,网络对于大学生学习综合文化知识、拓展视野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慕课,教学小视频配合即时的在线测试作业,以及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学生可以及时调整学习规划和学习方法。同时,新媒体交流平台构建的学习公共体,高校师生通过更为广泛的交流,可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能力,在探索和讨论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仅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专业素养。

2.4对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高校教学担负着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责任,师生关系对于学生个性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益于教师育人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个性社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传统课堂上,基本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很少,教学过程被简单的概括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存在致使高校师生关系被定位为一种主客关系,这极大地忽视了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有的学生盲目追求所谓的个性化和人格独立,通过挑战教师的权威来增强自我认同感,这对于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探讨式、翻转式等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交往更为紧密、互动更为频繁、交流更为便捷,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通过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交流中得到老师的肯定、尊重和信任,获得老师对自己行为的正确评价,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化社会化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7]。

3 新媒体环境下改善高校师生关系与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师生关系对高校教学活动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要充分运用好新媒体平台,使新媒体在促进高校师生关系和谐、提高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1拓展新媒体在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途径

当今世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早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校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师生教育教学关系、伦理地位关系、情感态度关系和交往行为关系的和谐统一,提升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师生关系和谐。所以,高校师生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拓展新媒体在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途径。高校教师要不断创新开拓交流平台,如创设微信公众号、开通教学直播、开通微博、博客、QQ等,方便师生之间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交流。另外,高校教师还应该创新使用各种新媒体,比如利用QQ或微信创设讨论组,进行课下的小组讨论,或建立班级群、专业群、直播群,充分利用好QQ或微信语音和视频功能进行课下的交流,打破高校师生之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如有的高校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大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的资源,提早进行课前课程的预习和课后课程的复习,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在新媒体平台中,交流的途径形式多样,但最重要的是要将这种交流的形式变成一种固定交流的机制,这样才能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提升高校师生之间的和谐。

3.2加强师生双方以新媒体为中心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包括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一方面高校师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引领时代的潮流、信息、思想、技能和理念,但在新媒介下,信息误导、信息诈骗泛滥,因此,要加强高校师生对新媒介信息传播的特点、性质、规律等的了解,提升媒介素养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媒介信息分辨与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发展尚不稳定,具有可塑性,容易受错误信息传播的影响,有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一旦对新媒体的相处模式进行固化,与现实有很大差异,就会对大学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出现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所以,高校要注意加强对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拥有正确的选择、理解、鉴别能力。在新媒体时代,认识传媒,选择和接触传媒,解读、甄别和判断传媒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针对高校师生,社会和高校要注意引导师生正确利用网络新媒体,高校可通过开展讲座、活动以及课堂来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另外,针对大学生面对新媒体平台信息的错综复杂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倾向和偏好,要进行分层教育,依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因材施教,进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健康的价值观,高校师生积极向上的媒介素养更有利于促进高校师生间的和谐。

3.3充实师生间以新媒体为纽带的广泛交往内容

高校师生之间交流面狭窄、交流内容匮乏是我国高校师生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师生由于各种压力而忙于处理各自的事务,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工作,还要忙于科研事务,而对于大学生,由于面临大学毕业的就业压力,将更多地精力忙于考研、实习、考公务员、考证等事务,因此高校师生在这种充满压力的时代背景下,变得实际而且功利,高校师生间缺乏情感的交流。在新媒体时代下,师生之间要打破这种僵局,高校老师要发挥主动的引导作用,通过新媒体,高校师生之间的知识传输打破课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师生间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课下的学习和知识交流,通过新媒体平台,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在考研、考公务员以及考证当中的难题,而且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对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从而有利于促进高校师生间的和谐。另外高校师生间通过新媒体不仅局限于知识的探讨交流,高校教师还可以关心学生的生活、心理,帮助学生疏导心中的困惑与苦闷,比如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亟需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和方法,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真诚的建议,从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高校教师要树立民主思想,尊重学生,传递教师的爱心是拉近高校师生关系距离的最好途径。

[1] 光霞.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2] 冯永刚.师生互动中的教育合作艺术及其运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6(18):52-55.

[3] 娄淑华,罗艳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9): 98-102.

[4] 班建武.师生关系中的伦理张力及教育应对[J].教育科学研究,2016(10):10-14.

[5] 向贤府,方金飞.浅析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教育时空,2010(2):153.

[6] 金美伶.高校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4(15):98-99.

[7] 聂静虹.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3(6):59-60.

(责任编辑:贺 兰)

Changesof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inUniversitiesandImprovementofTeachingQualityintheNewMediaEnvironment

DONG Zhao-hui

(Xuhai College,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Jiangsu 221000,China)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universiti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universities shows some new changes. These change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effects,which helps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enthusiastically,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accomplishment of teaching goals,thus forming a new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mode of exploration,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university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all kinds of new media platforms to make new media act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improving university students's healthy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s well.

new media;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eaching quality

G645

:A

:1009-7961(2017)04-0093-04

2017-04-13

董沼慧(1988-),女,江苏徐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