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干部制度辩析

2017-03-09 11:57彭恩胜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特色干部大学

彭恩胜

(江西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04)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干部制度辩析

彭恩胜

(江西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04)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干部制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注重践行以人为本,以建设人民满意大学为目标。但是,两者在内涵、范畴、特征上又存在着具体差异,同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得益彰。现代大学制度为高校干部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干部制度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组织保证,两者相互作用。基于此,正确解读并把握好两者的辩证关系,才能为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干部制度;辩证关系

1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干部制度的一致性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干部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耦合性,主要是指两者在党性原则、价值取向、培育目标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1.1党性原则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该《实施意见》从管方向、管全局、管干部、管人才以及党要管党等方面,明确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之中的党委工作职责,理顺了党委领导、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工作机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高校党委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对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得到贯彻落实,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高校干部制度是高校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是新时期高校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高校干部制度的核心是始终坚持党管干部不动摇。高校干部制度不管出台什么改革举措,都必须在党委领导下进行,必须坚持高校党委对整个干部制度的领导。制定好、执行好高校干部制度,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干部培养使用好,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价值取向一致:注重践行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强调完善治理结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实施的高等学校治理制度,以人为本是其重要诉求。在现代大学制度中,坚持以人为本,在思想上尊重广大师生,在感情上贴近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关心师生,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团结和依靠师生,充分发挥师生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好广大师生的正当需求,努力发展好师生的合法权益,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需要。

以人为本是高校干部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体现为干部发展的核心理念。具体内容为:以实现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建设一支精干、高效、清廉的现代高校干部队伍;尊重干部个性,激发干部活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如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已实行了民主公开的有序竞争,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使优秀人才成为高校干部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在干部使用制度中,力求组织的需要与干部的意愿高度契合;在干部培养教育制度中,在立足于提高干部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干部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高校干部制度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1.3培育目标一致:建设人民满意大学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强化政府统筹指导、宏观布局的功能,推动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发挥社会力量在高校公共治理、评估评价等方面的外在作用。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改革人事制度、深化人才发展、推进科研及院系管理体制改革,增强高校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高校领导班子要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带领并引导全校师生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凝聚办学共识,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不断提高治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高校干部制度明确了“权由法定、权依法使”。高校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树立依法用权的理念,在国家法律法规和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内行使职权,恪守高等教育相关法律和现代大学章程相关规章制度,履行服务义务。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高校各级干部要坚持宗旨意识,做守政治纪律、讲政治规矩的表率,把“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切实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高校干部制度的坚持与完善,都是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的,都是为建设人民满意大学服务的。

2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干部制度的相异性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干部制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内涵、范畴、特征等方面。

2.1内涵不同:属于不同的规范秩序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界定。广义上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指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方针建立起来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大学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高等学校的规范和秩序。其外延包括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为外部制度,反映大学与政府以及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在微观层面上体现规范高校内部各种关系。而狭义上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指高等学校内部权力关系的规范和秩序。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章程、教授委员会制度以及高校内部管理的其他制度[1]。

高校干部制度是指关于高校干部工作规范秩序的总称。它包括高校干部管理基本制度和干部管理的具体的规章制度两个部分。目前的高校干部制度形成于民主革命战争时期,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不断深化。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深化高校干部制度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高校干部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民主化、制度化、长效化的高校干部制度体系。

2.2范畴不同:隶属不同的组织结构

现代大学制度属于社会治理结构。大学制度不仅包括大学外部各种社会关系的制度架构,而且还包括大学内部各种职能活动及其他各种相关活动的制度性规范[2]。大学的基本要素包括政府、社会、高校党委、校长、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在宏观层面,包括政府、社会和高校;在微观层面,包括党委、校长、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委员会等要素。即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的治理结构体现在学校内部的学术权力与管理权力、学校权力与学生权力等方面的配置,以及体现在学校外部的高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权利义务关系等问题。

高校干部制度属于人力资源的组织结构。高校干部制度是以高校干部发展为目的,以高校教育事业为核心,按照严格的程序制定,以成文的形式出现,是干部管理法规体系、高校干部管理体制与各项具体制度的配套统一。高校干部管理法规体系是高校干部制度中的最高层次,是实现高校干部管理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它包括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高校干部管理的法规文件、法规体系。高校干部管理具体制度是高校干部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的具体化。它包括高校各级干部选拔、任用、培养、考核等各个环节以及干部的工资、奖惩等各个方面的管理规范。

2.3特征不同:具备不同的个性特性

现代大学制度具备以下特征:其一是大学自治。现代大学是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机构。它的组织基础是课程和学科(专业),它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和科学研究。因此,这一质的规定性就决定了现代大学必须坚持以学术权力为基础,实行学校自治[3]。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团体,可以根据高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学校的基本实际及其特色,依法处理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相关事务,依规处理学校内部事务,为社会提供教育和其他相关服务。其二是教授治学。教授治学,即教授教学育人,利用教授渊博知识的优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授引领学问研究,利用教授在学术领域的权威,引领年青学者在学术领域内进行钻研;教授参与决策,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等事务方面行使相关权利。其三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是指现代大学制度中的不同主体参与高校相关事务,是高校教师、学生等以高校主体身份,发挥主人翁的精神,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围绕学校教育目标,通过合理合法的不同方式,积极地参与高校相关事务之中,从而促进高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常态化。

高校干部制度具备以下特征:其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在高校干部制度中,不管是识人还是用人都要坚持实事求是,要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岗相适原则,把干部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以释放干部的才干和能量。其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等过程中,坚持群众观点,把党的工作路线贯穿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扩大群众在选拔、培养、任用干部中的参与范围,把群众公认与否作为干部选拔、培养、任用的重要尺度,并将其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标准;把党的干部方针、干部标准交给群众,使群众选人与组织上用人有同一把尺子,使集中有了基础。其三是坚持公平、平等。在高校干部制度中,使高校干部制度走向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必须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扩大选人用人的透明度,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

3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干部制度相得益彰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干部制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促进。

3.1现代大学制度为高校干部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除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和完善现代大学章程、建立教授治学的体制机制、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之外,还对我国公立高校干部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从行政主导向学术主导转变、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从国内视角向国际视角转变[4]。其一,从行政主导向学术主导转变。大学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活动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在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主导,让行政服务于学术,使高校回归学术权力中心。高校应该根据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厘理清职能部门与学术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以促使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清晰。其二,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强调去“行政化”,但去“行政化”不等于高校不要行政管理部门或行政管理职能,而是高校行政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完善服务方式方法。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需要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管理干部队伍,培养精英型管理人才,实行专业化行政管理,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其三,从国内视角向国际视角转变。随着全球化的转型与深入,许多大学把国际化程度、国际化水平、国际化能力作为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体现。高校干部制度改革要积极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努力实现办学治校视野从国内向国际的转变,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意识、能适应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国际眼光的干部队伍。

3.2高校干部制度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组织保证

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迫切需要通过深化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选任机制,建设好一支引领发展、促进和谐的干部队伍,培养出一大批能力过硬、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5]。而高校各级管理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高校根本职能、实现高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是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设计者和引领者,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这支队伍在高校工作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深化高校干部制度改革,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管理干部,是高校党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许多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在干部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健全制度、规范程序,扩大民主、竞争择优、科学管理、强化监督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了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奋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管理干部队伍。通过深化高校干部制度改革,带动全校教学、科研等领域的深层次改革,提升高校发展质量,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3.3高校完善的干部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相互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己从数量扩张进入到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构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新型关系,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以更好履行立德树人使命,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6]。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就要在外部关系上构建政府、大学、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在内部关系上要形成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等,这就对高校干部制度改革提出了动力。同样,良好的干部制度,有利于高校管理干部专注于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正确处理行政机构和学术组织的关系,使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总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干部制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在推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时候,必须正确解读并注意把握好两者的辩证关系。

[1] 徐少华,章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与要素[J].大学教育科学,2012(1):13-17.

[2] 别敦荣.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范畴[J].现代教育管理,2013(10):1-9.

[3] 邹天伦,金虎城,刘大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发展方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27-29.

[4] 程贞玫.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的高校干部制度改革初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2):105-107.

[5] 龚远来,秦小珊.浅析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4):13-17.

[6] 文秀,习小培,王志民,等.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四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14(20):4-7.

(责任编辑:贺 兰)

ADialecticalInterpretationofModernUniversitySyste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UniversityLeaderSystem

PENG En-sheng

(School of Marxism,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Nanchang 330004,China)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leader system in the university. Both of them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orientation,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of putting people first,and aim at building the university to the people's satisfaction. However,there are specific differences in connotation,category an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m. At the same time,both of them complement each other well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gives the right direction to the reform of the leader system in the university while the university leader system provides the guarantee of organization for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and interacts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only when we interpret and grasp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correctly can th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be provided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university leader system; dialectical relation

G647

:A

:1009-7961(2017)04-0097-04

2017-02-18

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基金项目(JXGXDJKT-201305)

彭恩胜(1975-),男,江西余干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特色干部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