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整形修剪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09 12:32张丽仙付文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4期
关键词:核桃树树形结果枝

张丽仙,付文林

(1.玉溪市国土资源局,云南 玉溪 653100;2.玉溪市林业局营林工作站,云南 玉溪 653100)

核桃整形修剪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丽仙1,付文林2

(1.玉溪市国土资源局,云南 玉溪 653100;2.玉溪市林业局营林工作站,云南 玉溪 653100)

整形修剪是云南核桃栽培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只有在充分认识核桃树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生长、发育、结果特性,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整形修剪技术,才能达到早实、丰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目前在云南省核桃栽培管理中普遍存在定植密度过大,果园过早郁闭,结果部位迅速外移,树体结构紊乱,修剪技术应用不当等问题,影响了核桃干果的产量和质量。籍此,提出降低定植密度,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调整树体结构,稳势修剪;落头开心,控制树冠高度;调节树体各部分、各器官之间的平衡等对策。

核桃;整形修剪;定植密度;树体结构;主枝选留;培养结果枝组

核桃是云南省栽培范围最广、面积最大、产量产值最高的干果经济林树种。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达282万 hm2,产量85万 t,产值266亿元;其中,玉溪市核桃种植面积达10.214万 hm2,投产1.849万 hm2,产量 0.866 5 万 t,产值2.3亿元。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1],但仍然存在栽培管理粗放、品质差、产量低等问题。特别是在整形修剪方面,虽已提倡多年,但因核桃整形修剪技术难于掌握,大部分林农不懂整形修剪技术,造成核桃树形紊乱,结果部位迅速外移,主枝、大枝基部光秃,结果能力下降,果园迅速郁闭等问题。

1 与整形修剪有关的生长结果习性

1.1 树体高大,占地广

云南核桃是树体高大的落叶乔木,根系深广,干性强,枝条顶端优势明显,枝下部的芽多呈休眠状态(隐芽),或萌发随即干枯死亡。大枝粗稀,树冠大,呈圆头形,树体寿命长。云南核桃幼树期枝梢较直立,进入盛果期后转为横向生长,枝梢分枝角度逐渐加大,结果后主枝和大型结果枝组逐渐下垂;主干较低的大树,下部大枝往往下垂触地。因此,云南核桃定植要稀,定干宜高(定干高度1.2~1.5 m),主枝开张角度不宜过大,对幼树期生长健壮的枝条宜少用疏除的修剪手法。

1.2 雌花芽多着生于枝条顶端

云南核桃雌花芽多着生于枝条先端的1~3节,萌发后,先抽结果枝,再在结果枝的顶端开1~3朵雌花而结果。雌花芽的肥瘦(饱满程度)和结果关系很大,枝梢越粗壮,顶芽越肥大(饱满),坐果率越高,果实大而品质好。如漾濞泡核桃顶端花芽结果占80%以上,第一侧花芽占18%以上[2]。因此在修剪上要多留枝条粗壮、顶端花芽肥大的结果母枝。

1.3 结实较晚

云南核桃结果晚,见效慢,嫁接苗定植后,8~10 a进入初果期,约25 a开始进入盛果期,80~100 a进入衰老期[3]。不同的年龄时期宜采用不同的修剪措施。幼树期以培养树形,扩大树冠为主。进入结果初期,树形培养与结果兼顾,对结果母枝不宜过多地采用短截的修剪方法。由于核桃枝条稀疏,应少疏多留,除过密枝、并生枝、徒长竞争枝、病虫枝、交叉重叠枝外,一般都应保留,不宜疏除。盛果期应及时培养与更新结果枝组,以维持高而稳定的产量,延长盛果期年限。衰老期应有计划地逐年进行骨干枝及大型结果枝组更新,以形成新的树冠,恢复树势,从而保持一定的经济产量并延长其结果寿命。

1.4 喜光

云南核桃喜光,进入结果期后尤其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全年日照时数要在 2 000 h以上才能保证核桃的正常生长发育[4]。在生产实践中,凡核桃园边缘的植株均表现生长良好,结果多;同一植株也是树冠外围的枝条比内膛枝条结果多,果大质优,亦证明云南核桃是喜光树种。因此,云南核桃种植在园地选择、定植密度、采用树形、主侧枝的配置等方面都必须考虑光照问题。

2 整形修剪存在的问题

2.1 定植密度过大使果园郁闭

云南核桃定植密度过大,主要原因为:1)2002—2005年实施的国家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规定,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为8∶2,把核桃列为兼用型树种,以种植密度确定所种植的核桃是经济林还是生态林。根据《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生态林核桃种植密度不得低于300株/hm2。因此,此期间种植的核桃,大多数株行距为5 m×6 m,种植密度过大。2)部分果农自发栽植的核桃,株行距多为3 m×4 m、4 m×5 m、5 m×6 m不等,进入结果初期即表现树冠郁闭,行间与株间树冠交叉重叠。主要表现为大枝多而直立,大枝基部光秃,分枝少,进入结果期晚。

2.2 树体紊乱,结构不合理

为了满足云南核桃的生长结果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生产上宜采用稀植、大树冠树形,一般选用自然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树形。但由于大部分种植核桃的林农不懂整形修剪,把握不住适宜的定干高度。表现为未定干或定干过高,主侧枝选留不当,层内距或层间距过小,主、侧枝上未培养结果枝组,造成骨干枝数量多,树形紊乱,平面结果,结果能力下降,结果部位迅速外移,主枝、大枝基部光秃等问题。主要表现为:

2.2.1 树势不平衡,主从不明

上强下弱或下强上弱,同层主、侧关系倒置,或者主、侧不分,树冠偏斜,一边倒。上强时,可疏除中央领导干上部枝条,去强留弱,以弱枝弱芽带头,削弱顶端优势,开张上层主枝角度,下部主枝多截多留,以壮枝壮芽带头。上弱时,可采用相反的方法解决。

2.2.2 出现掐脖现象

常因基部主枝或主枝上配置的一级侧枝大枝太多、太强、直立抱合生长,致使中央领导干变细,生长衰弱。出现掐脖现象后,应及时疏除多余主枝和一级侧枝,以增加主枝间的间距,开张保留的主枝、一级侧枝角度,增强中央领导干顶端优势。

2.2.3 主枝基部光秃,结果部位迅速外移

造成原因为修剪过轻,因此要改变手法,增加回缩量,刺激主枝或一级侧枝基部隐芽萌发,利用隐芽萌发的枝条进行重新培养结果枝组,达到坚实骨架,充实枝组的目的。

2.2.4 出现小老树现象

造成“小老树”原因是多方面的,土、肥、水管理跟不上,未进行病虫危害防治或防治不及时。对小老树要在加强土、水、肥管理,预防病虫危害,利用壮枝、壮芽,对壮枝进行适量回缩或重截,对结果量大的树进行疏花疏果,减少养分消耗,从而恢复树势。

2.3 修剪技术应用不当

核桃常用的修剪技术有短截、疏枝、回缩、甩放、开张角度、除萌等。只有综合运用修剪技术,才能调节树体各部分、各器官间的平衡生长,调节营养物质的均衡分配,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但在生产中存在修剪技术应用不当,大枝不疏,小枝短截过多,导致来年冒条严重,结果母枝减少,或者是教条地按标准树形(疏散分层形或自然开心形)进行修剪,大枝疏除过多,大树改小树,严重削弱树势,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来年抽生大量的徒长枝,致使花芽分化所需营养不足,花芽形成少,造成产量下降及果实品质降低 。

2.4 树体下部光照严重不足

目前,生产上采用传统的大冠树形,对核桃的树冠高不作控制,让其自然生长,进入盛果期的核桃树大部分树高在8m以上,由于树冠过高,树冠内部、下部光照严重不足, 造成树冠内膛、大枝下部光秃,结果部位快速外移,给修剪、果实采摘及病虫害防治增加了难度。

3 对策

3.1 降低定植密度,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

3.1.1 调查核桃品质,摸清家底,确定保留密度

对当前定植过密的核桃园,调查定植密度、核桃树的长势及品质,不管是泡核桃还是铁核桃或者夹瓤核桃,对保留的核桃树用油漆进行标记,绘制核桃园品种种植图,摸清现有家底,制定措施,确定适宜的保留密度。

3.1.2 移植过密的核桃树

按照摸底调查确定的保留密度移植过密树。移植时遵循移弱留强、移劣留优的原则,把品质优良的核桃品种留下,对品质差的进行改接换优。移植、改接换优后,宜清除果园杂草,深翻土壤,加强土、肥、水管理,适时病虫害防治,满足核桃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为核桃提质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调整树体结构,稳势修剪

当前进入结果期的核桃大树,因过去林农不懂整形修剪,对所种植的核桃一般不进行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即使修剪,也是隔一年或者隔几年进行一次,主要是疏(砍)除过密大枝、枯死枝、病虫枝而已。导致现有的大部分核桃树树冠、树体结构紊乱,树冠内膛空虚,产量低。对于这些放任生长的核桃树,应加强综合管理,采用下述修剪措施加以改造。

3.2.1 调整树形

放任生长的核桃大树,其树形、树体结构多种多样。进行树形改造时,须遵循“因树修剪,随枝作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大枝亮堂堂(树冠内主枝、一级侧枝、大、中型枝组疏而均匀)、小枝闹嚷嚷(小型结果枝组多而密)”的原则,做到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对中央领导干明显的可改造成疏散分层形,不具有明显主干或无主干的改造为自然开心形。不宜改造为上述2种树形的,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大中型枝组,使之成为大中型枝组长势平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的树冠即可。避免教条地改造为标准的自然开心型(三大主枝自然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树形(3-3-2型,即第一层三大主枝、第二层三大主枝、第三层两大主枝,或3-2-1型,即第一层三大主枝、第二层两大主枝、第三层一大主枝)而大砍大锯,大树改小树,严重削弱树势,致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产量急剧下降。

3.2.2 选留主枝

根据中心主干强弱确定树形。按具体的树形和树冠结构选留主、侧枝,对树上长树的应及时回缩或疏除;过密的大枝宜逐年处理疏除,若选用疏散分层形,宜留6~7个主枝,选用自然开心形的宜选留3~4个主枝,对有生长空间的大枝,回缩改造成大型结果枝组。由于核桃树对修剪反应敏感,疏除大枝不宜在1年内改造到位,宜在2~3年内改造完成。

3.2.3 处理中型枝

中型枝是指着生在中央领导干上或主枝上的多年生枝。在每个主枝的侧边选2~3个中型枝作侧枝,然后采取疏密集、重叠枝,回缩过度延伸枝和下垂枝,促生分枝,复壮枝头,充实树冠内膛。

3.2.4 调整外围枝

通过对大枝和中型枝的处理,基本解决了大枝过多,树冠郁闭的问题。对于树冠外围冗长、细弱的下垂枝要本着“强枝轻回缩,弱枝重回缩;花量少轻回缩,花量多重回缩”的原则进行适当缩剪,抬高枝头,增强长势。长势衰退的衰老树,其外围枝大多是短果枝和雄花枝,宜去弱留强,适当回缩。对已经自然更新,外围枝丛生的老树,宜从外围枝中选方位适宜、长势健壮的枝条作为主枝骨干枝头,其他枝条适当进行疏剪,以增强主枝头延长的顶端生长优势,集中养分,保障主枝延长头健壮生长。

3.2.5 培养结果枝组

经过修剪改造的放任核桃大树,树冠内膛易萌生大量徒长枝,可以采用以下3种办法改造为结果枝组:1)“先放后缩”,即对生长中庸的徒长枝第一年缓放不剪,第二年从开张角度大的分枝处回缩,2~3年可以培育成良好的结果枝组;2)“先截后缩”,即对1年生的徒长枝短截全长的1/3~1/4,促使其下部抽生短枝,第二年剪除上部的旺枝后,也可以培养成结果枝组;3)“夏季短截”法,即在6~7月份当强旺徒长枝长至50~60 cm时,截去枝长的1/4,促其抽生二次梢,第二年再在达到二次分枝处缩剪,以培养为结果枝组,这样形成枝组较快。

3.3 落头开心,控制树冠高度

生产中核桃树树冠高度以不超过行距为宜。对采用疏散分层形的核桃树,当树冠达到上层主枝,生长结果稳定时即可控制树高,利用三杈枝逐年落头去顶,即把中间的枝疏去,用最上面的主枝代替原头。中央领导干高控制在4~5 m。对采用开心形的,保留3~4个主枝,把树冠内膛直立生长的枝条从基部处剪(锯)除,以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对进入盛果期的核桃树,已封行或者主枝头过高的,从分杈处回缩主枝头。树冠高度控制在6~7m。

3.4 科学修剪,调节树体各部分、各器官之间的平衡

3.4.1 短截

剪去1年生一枝条的一部分,作用是促进新梢生长,增加分枝,提高成枝力;此外,还可加大枝干的尖削度,增加枝干负担产量的能力,保持树形的稳定性。下剪时,剪口与枝条要垂直,截口要平,距第一芽约1 cm。剪口芽的方向一定要留在枝条的发展方向,否则越剪越乱。短截量因枝的类型(是骨干枝的延长枝还是发育枝、徒长枝、结果母枝等)、品种对修剪反应的强弱、土壤及土水肥的管理条件而定。要不断地观察,以掌握规律、灵活应用,切忌枝枝动剪,否则容易导致冒条严重,产量急剧下降。

3.4.2 回缩

对2年生以上的枝条进行缩剪叫回缩,有复壮或抑制的作用。回缩的部位,一是从分枝处前剪(锯)截,即在剪(锯)口下留“辫子枝”,二是在环痕(即年界轮痕)上或下部剪截。剪(锯)口下留“辫子枝”时,需注意大枝与辫子枝粗细的比例,两者直径比3∶5,可在“辫子枝”基部锯其前部枝,过粗时应留2~3 cm长的保护桩。对核桃内膛光腿的情况,在环痕上部留5~10 cm剪截,可发3~5个新梢;在环痕下剪截,可发1~2个新梢,形成紧凑的结果枝组。

3.4.3 疏枝

把枝条从基部剪除,作用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枝条生长及组织充实,可促进花芽分化和丰产优质。疏除的对象是病虫枝、衰弱枝、干枯枝、无用的徒长枝、过密的交叉枝和重叠枝,以及外围行间搭接在一起的发育枝和过密的辅养枝。 疏枝时,不留残桩,锯口要平,不能撕裂;锯口形状要合理,不宜过高,也不宜过斜。伤口要涂保护剂(为了防腐烂病,先涂杀菌剂,再涂保护剂)。

3.4.4 甩放

对枝条不进行任何剪截,也叫缓放或长放。目的是使枝条长势缓和,促进花芽形成、结果。结果后,要采取回缩更新措施。

3.4.5 加大枝条开张角度

通过撑、拉、别、吊等方法,加大枝条角度,是幼树整形期间调节各主枝生长势的常用方法。

3.4.6 除萌和摘心

用手掰去初生的嫩芽叫除萌,对当年新枝顶端嫩梢用手掐去叫摘心。冬季修剪特别是疏除大枝后,常会刺激伤口下部的隐芽萌发,形成许多旺长条(徒长枝),应在生长初期及时抹除。幼树整形过程中也常有无用枝萌发,应在萌发初期抹除为好。夏季摘心可促使发枝,增加分枝——幼树主、侧枝延长枝摘心可促生分枝,加速整形进程;内膛直立枝摘心可促生平斜枝,缓和生长势,早结果。

4 结语

总之,决定核桃产量高低、干果品质优劣,整形修剪是相当关键的因素。因此,在生产上采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是核桃丰产、高产、稳产、优质,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必备条件。

[1] 云南省林业厅.云南核桃栽培管理技术[Z].2014.

[2] 张兴旺.核桃栽培技术[Z].云南省农函大教材,2001:19.

[3] 吴国良.核桃无公害高效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45.

[4] 杨源. 核桃丰产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35.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lnut Training and Pruning

ZHANG Lixian1, FU Wenlin2

(1. Yuxi Land Resource Bureau, Yuxi,Yunnan 653100, China; 2.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Station of Yuxi Forestry Bureau, Yuxi,Yunnan 653100, China)

The technology of training and pruning is key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lnut in Yunnan. Based on th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walnut growth rules, the technology of training and pruning was improved by walnut′s characteristics of germinate, growth and fruiting to achieve early fruiting, high and stable yield, and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Problems of high plantation density, early canopy closure, fruit branch quick shifing outwards, disordered tree structure and improper operation existed in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lnut, which affecte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walnut in Yunnan.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ventilation and optical conditions of orchard by lower plantation density, regulate growth by pruning to adjust tree structure, decrease tree height with open-center form to control the height of crown, and balance each part and organ of the tree.

walnut; training and pruning; plantation density; tree structure; selection and retainment of main bough; cultivating fruit-bearing branches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4.026

S792.13;S753.518

A

1671-3168(2017)04-0119-04

2017-01-16.

张丽仙(1965-),女,云南宣威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经济林生产技术推广研究工作.

付文林,男,云南华宁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经济林生产技术推广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核桃树树形结果枝
核桃树栽植技术要点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核桃树高接换优技术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走出核桃树不能冬剪的误区
核桃树育苗及嫁接技术
桃树结果枝组的培养和修剪
结果枝叶片数影响早熟柑桔果实品质
克伦生葡萄冬季修剪留芽量及负载量试验研究
猕猴桃树形培养和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