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2017-03-09 20:13王荣德查建华刘艳云钱学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湖州市湖州智慧

王荣德,查建华,刘艳云,钱学芳

(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市社会科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3.中共湖州市委党校,浙江 湖州 31300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王荣德1,查建华2,刘艳云3,钱学芳1

(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市社会科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3.中共湖州市委党校,浙江 湖州 313000)

智慧城市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选取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湖州市样本,具体梳理了湖州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思考和探讨。

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湖州

自2009年IBM正式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后,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发展方向。智慧城市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的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1](P88-90)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年8月29日,国家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了进一步细化。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州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

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湖州始终坚持把“两山”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湖州发展的核心理念,按照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作出的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两美”浙江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与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城市、建设美丽乡村等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的机制和路径,服务于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努力取得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际成效。根据测算,近十年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1.1%,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6.8%、1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十年前的2.5倍、3.1倍。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9.8︰54.8︰35.4,调整为2014年的6.2︰51.2︰42.6。湖州还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荣誉称号。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

围绕打造浙北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5年9月,全市已拥有光缆15.8万条,全长11.7万公里,光纤接入用户达到27.8万户,全市所有的乡镇已全部通光缆;农村家庭4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城市家庭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96.3%。在移动网络覆盖上,建设移动基站5600多个,其中4G移动基站3800多个,拥有无线基站设备12600多套。在“无线城市”打造上,大力推进中心城市“ihuzhou”无线网络建设,目前中心城市共布设热点近6400多个,覆盖WiFi的区域达到827个。全面推动电子商务,先后出台了《湖州市促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若干扶持政策》,编制《湖州电子商务发展蓝皮书》,设立市本级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启动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全面实施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三进”工程。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市拥有天猫加盟店830家、各类电商平台20个、电子商务产业基地17个、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基地9个、跨境电子商务企业313家,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35.01亿元,同比增长57.91%,实现居民网络消费额117.38亿元、同比增长46.95%,实现跨境电子交易额达到1.28亿美元,同比增长82%。

(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信息产业

以浙江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制定出台了《湖州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三大专项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和《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鼓励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带动和促进信息消费,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打造湖州经济升级版。2014年底,实施重点项目173个,全市有3个县区列入省首批“两化”深度融合示范试点区域,市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180家、示范企业44家。尤其是德清县以地理信息产业为核心,将产业、城市、科技三要素纳入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规模的地理信息产业园,成为“中国—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永久会址。2014年湖州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871,“两化”融合指数为66.68,双双位居全省第五位。其中,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普及率、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普及率、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系统普及率、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80.8%、35.4%、81.8%和89.9%,均排在全省前列。信息产业培育稳步前行、势头强劲,2014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63.6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位。

(三)创新转型发展思维,发展智慧农业

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湖州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和浙江省首个“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试验区”,以农业信息化为突破口,打造“互联网+”的新业态,构建现代“智慧农业”体系。加强物联网基础建设,探索农业智能化管理、物联网营销等新模式,助推丁莲芳、老恒和、玲珑湾等一批涉农企业通过微信、淘宝、自建平台等模式开展生鲜农产品B2C、O2O业务。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基地15个。2015年3月,湖州市农业局和中国电信湖州公司近日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湖州“智慧农业”建设与发展:搭建了湖州市“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信息化基础框架体系,保障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转型战略的实施落地;打造农产品供求信息在网站、农业电子政务内网、12316云服务平台和农业应急指挥视频系统、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一批与“智慧农业”相关的重大农业信息系统在全市范围内的延伸推广工作。

(四)着力生态环境联保联治,推进智慧环保

近年来,湖州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倾心护美绿水青山、倾力做大金山银山,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2014年6月,湖州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环境监管、环保政务、公共服务和环保应急联动指挥等方面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对湖州生态环境的全方位智能监管和保护。持续抓好治水治气两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逐步建立智能化水治理系统,形成水源治理电子图,实时监测水源质量,实现动态更新,全面保护湖州市水生态环境。探索建立危险废物产废企业动态数据库,实现各危险废物产生、转运、处置全过程信息跟踪和可追溯。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控预警处置,实现与环境监察移动执法联动。此外,还加大了科技支撑力度,在环境监测预警、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关键技术方面加大了研发、示范与推广力度。2015年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并将直接进入国家生态市待命程序,全市所辖三县已成为国家生态县。2016年9月,湖州市、南浔区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市、县、区”称号,湖州市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生态县区全覆盖的地级市。

(五)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推进智慧旅游

制定实施《湖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了“一个中心,十个重点发展景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着力推进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围绕“名山、湿地、古镇、太湖”以及茶文化、丝绸文化和湖笔文化等县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从信息基础设施、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等方面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加快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一云多屏”综合服务平台,在景区、公共休闲场所等配备电子查询设备,为游客提供快速、全面、准确的旅游信息服务。探索建立全市智慧旅游指挥调度中心,打造集合旅游综合数据库以及指挥、协调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旅游管理平台。全面推进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建设,成功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市”,2015年国际乡村旅游大会永久会址落户湖州,探索形成了“景区+农庄”“生态+文化”“西式+中式”“农庄+游购”等乡村旅游的“湖州模式”。

(六)围绕兴业宜居,探索智慧小城镇建设

湖州以“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为载体,积极推进智慧湖州建设,推动长兴县实施“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生态智慧之路,探索织里镇智慧城市试点建设。2013年以来,先后成立了湖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湖州市无线局域网(WiFi)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2013年吴兴区织里镇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智慧城市示范试点,结合省政府有关智慧城镇试点建设要求,湖州市政府和织里镇分别与中电科海康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确定了夯实信息基础、实施品牌战略、完善公共服务等“三步走”的实施路线图。深入推进“332工程”,积极开展光网织里、无线宽带城市等智能基础设施的优化提升,着力夯实“智慧织里”建设的信息化基础。目前,先后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六项建设任务,同时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城管、交通、社区、政务等重点领域智能化应用,重点建设新居民卡管理系统、社区家庭服务系统、GIS综合应用系统、城市移动执法系统、童装电子商务和政民互动等平台,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平安、兴业、宜居”的现代化智慧型小城镇。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湖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顶层规划设计缺位,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资源整合难度较大,信息孤岛亟待打破;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产业发展不足;整体推进缺乏动力,扶持保障力度不够”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州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湖州智慧城市建设要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以提升市民幸福感和城市运行效率为目标,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先行先试为着力点,按照“生态城市、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和谐民生”的发展定位,遵循 “政府引导、合力推进,统一规划、共建共享,以人为本、惠民优先,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原则,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率先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创新驱动有力、城乡区域统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打造成为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先行区。[2](P1-2)

(一)加强组织领导机制保障

充分发挥湖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面上工作的指导协调,努力为各方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全力支持和推进战略合作实施,共同推进湖州“智慧城市”建设;各县区政府要健全完善试点工作组织协调机构,有效整合参与各方合作发展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部署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督促检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的落实。

(二)制定建设规划和行动纲领

结合湖州智慧城市建设实际,制定具有前瞻性、全局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建议出台《湖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湖州智慧城市建设行动纲领》。在编制过程中,结合生态环境基础和生态环境发展目标等生态因子作为前置条件,将城市生态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模式,有利于湖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城市化格局。

(三)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

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信息化建设从分散建设走向集约建设、资源共享的高级阶段。探索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相关制度建设;推动政府制定信息公开计划,打破“信息孤岛”困境,鼓励社会和市民运用政府公开的信息和数据,有序智慧城市建设,逐步扩大融合共享范围。按照先易后难、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实现从城市范围,再到都市圈的融合共享,让信息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充分地得以发挥。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五化融合”,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传统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向现代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发展。[3](P67-69)

(四)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评估考核体系

从湖州城市定位和自身实际出发,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制度与文化等纳入指标体系,定期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评估,为指导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州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制定智慧城市评估考核实施办法,每年定期考核相关责任主体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情况。

(五)制定扶持政策,推动智慧产业发展

制定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运营商和专业服务商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实现应用体系建设和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城市通过智慧的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进行运算和处理,形成城市产业的更新、创造和再分配模型,最终提出一个适宜城市发展、生态环境承载的合理三产配比和各产业规模。同时,“智慧”衍生出基于智慧形态的新兴产业,让城市发展摆脱对资源条件的长久依赖,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智慧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是一批高层次技术研发应用机构和人才,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智慧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瞄准智慧城市建设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行业紧缺人才,引进和培育相关的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湖州本地高校开设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互联网等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专业,推动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创新,加快智慧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智慧产业发展。

(七)注重宣传,提高智慧城市感知能力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要加强智慧城市的宣传普及力度,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全社会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鼓励各部门、单位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知识的教育普及,通过论坛、讲座、体验馆等形式,提升全民感知能力,展示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营造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八)立足民生实现成果共享建设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推动构建普惠化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的幸福感。着力建设好让政府数据更加公开,百姓办事更便捷的“智慧政务”;医院信息系统更智能、百姓求医问药更方便的“智慧医疗”;教育资源可共享、百姓教育均等化的“智慧教育”;社区家庭共参与、养老体系更健全的“智慧养老”;交通服务更高效、事故处理更快捷的“智慧交通”;环保监控更高端、环境质量更安全的“智慧环保”;安防系统更全面、百姓生活更安全的“智慧安防”;旅游服务更智能、服务游客更满意的“智慧旅游”。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等公益设施建设。

[1]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3).

[2]周升贤.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J].环境保护,2008(1).

[3]陈博,高光耀.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核心和推进策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1).

[责任编辑 杨 敏]

On Constructing the Intelligent City with a Perspective of the New Type Urbanization——A Case of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WANG Rongde1,ZHA Jianhua2,LIU Yanyun3,QIAN Xuefang1

(1.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2.Hu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uzhou 313000, China; 3.Party School of Hu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PC, Huzhou in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313000, China)

The intelligent city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in constructing the new type urb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which takes the lead in the new typ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city of Huzhou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 study sample since it has been advanced in the forefront of our country i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y sorting out the experiences and existing issues in building the intelligent city, this paper makes an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ng the intelligent city from a perspective of the new type urbanization.

new type urbanization; intelligent city; Huzhou

2016-10-15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与智慧城市协同建设研究——以湖州市为例”(16NDJC080YB)和2016年湖州市市校合作软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

王荣德,教授,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F299.2

A

1009-1734(2017)03-0012-04

猜你喜欢
湖州市湖州智慧
湖州市庚村阳桃规范化栽培技术
湖州市吴兴区:构建消费帮扶机制 支援工作走深走实
湖州市吴兴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My family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有智慧的羊
湖州练市小学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