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干部培训模式的创新

2017-03-10 07:01张雁华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党校互联网+干部

刘 晋 张雁华

(太原铁路局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3)

【教育与培训】

“互联网+”视角下干部培训模式的创新

刘 晋 张雁华

(太原铁路局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3)

“互联网+”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思维层面都引领着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深刻变革着整个经济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互联网+培训”已经成为干部培训不可忽视的培训形式之一。如何运用“互联网+”的新思维,积极应对新机遇新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更加优质的干部培训新模式,更好地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和思想库作用,是铁路党校干部培训工作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为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它强调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简约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的干部培训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力。

1.用户思维:遵循服务为本的理念。互联网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一切活动要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秉持服务为本的理念,更多地关注产品是否满足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互联网+”时代所有企业的转型和定位都应该围绕如何让用户实现自我,而不是如何将自己做强、做大。铁路党校就是要把“服务为本”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最高宗旨,在服务路局改革发展和学员素能提升两个方面多下功夫,以完成路局、路局党委的中心工作作为干部培训工作的着力点,满足路局发展过程中的培训需求;同时,根据学员岗位素能的不同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助推学员素能提升。

2.大数据思维:遵循系统管理的理念。产生于云计算、物联网之后的大数据是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如果能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进行统一化管理,对管理过程中的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量化统计、系统分析处理,就能不断发现并总结蕴藏在干部培训过程中的数据的变化、关联和规律,及时掌握干部学习动态,不断完善培训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大大提升干部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3.平台思维:遵循开放共享的理念。“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互联网特别重视“开放生态”,以“开放生态”激发干部教育培训新活力。对干部培训各项工作进行“关联性”分析,包括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联、党校与党校之间的关联、党校与有关部门的关联、上下级党校之间的关联,通过多维度的关联,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合作共赢,拓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空间,实现干部培训工作的作用极致发挥。这是运用大数据思维对干部培训模式创新的又一点启发。

4.简约思维:遵循高效快捷的理念。简约就是在工作流程中简化繁琐的过程,就是要把不必要的环节化解掉,以互联网服务为快捷的服务通道,给用户最快捷简单的使用体验。干部培训工作从培训需求调研到培训计划的生成,从教学课程的设置到师资的选配,从学员报名到参训报到,从学员学习出勤情况到就餐住宿的情况,从学员的培训效果到反馈评估,如何强化培训各个环节衔接、减少不必要的环节、简化不必要的手续,为学员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让培训过程更简约高效,是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5.迭代思维:遵循不断创新的理念。互联网思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快速更新、换代升级,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用户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顺时而动。这就要求干部培训工作要紧跟发展形势,不断创新,让形势的变化和学员不断变化的培训需求倒逼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甚至是管理机制的快速更新。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机制的换代升级,确保干部培训工作始终与时俱进。这是互联网思维中用户思维对干部培训工作的启发之一。

二、“互联网+”时代干部培训工作面临的挑战

1.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方法迭代缓慢,不能紧跟培训需求的变化。“互联网+”时代,铁路在转型发展,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发展理念、客货运输、服务质量、安全管理、铁路建设等都在迅速地发生变化。对于干部培训工作来讲,培训内容的更新、培训方式方法的优化本应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跟上时代的节拍,但现实中培训工作缺乏前瞻性的导向机制和灵活的培训体制,加之教师也缺乏知识更新的敏感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致使最新的理念、最新的知识普及相对滞后,有的教师甚至一门课讲几年不更新,即使有些内容及时更新了,传统的面授方式和不够开放的远程网络平台也不能使知识快速及时地普及到各级各类干部。导致新知识新内容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干部培训的平台拓展至广大干部,进而影响了干部培训工作作用的有效发挥,很多知识最终因更新缓慢或者普及平台有限而滞后于培训需求,导致新知识尚未充分普及利用便被淘汰。

2.培训形式不够灵活,不能满足学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员获取知识的渠道愈加丰富,网络课堂、在线教育、免费培训、微课、慕课教学、电子书籍、有声读物等学习手段成爆炸式增长,广大干部职工想自主学习提升的方式日益增多。尽管传统的面授培训有更加浓厚的现场互动的学习氛围和互联网学习达不到的学习效果,但个性化不足、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培训效果。虽然也有周密的培训需求调研环节,培训也结合了发展需求和岗位需求,但对于学员个性化的需求仍不能完全兼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目标的实现。同时传统的远程教育虽然也在不断扩大网络培训,但网络培训多以单项传授知识的视频点播模式为主;学员还处于单向接受知识的状态。远程网络培训仅实现了将课堂搬至视频播放的转换,还不能实现多功能的人机互动的现场感,教师——网络平台——学员三方的互联网直播教室尚未真正打通。太原局党校微信公众号2014年开始每周三期推送学习培训知识,为广大学员提供了学习平台,这个平台在内容设置、宣传形式上仍有挖掘的潜力。

3.培训管理机制滞后,不够灵活快速便捷。培训管理都是人工操作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网络便捷式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尽管流程化的管理模式较严谨,但仍缺乏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如学员培训效果评估的评估反馈及整改没有形成闭环管理;对于远程教育培训学员学习效果不能全面掌握,不能利用便捷的大数据对培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导致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数据和学员的学习情况不能直接快速的体现,并适时做出分析、总结和调整。因此,学员大多都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被动学习,其学习的效果不得而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培训工作的良性循环,因此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信息化管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互联网+”时代为干部培训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思考,尽管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不会被互联网完全替代,但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在倒逼着我们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向更加灵活、更加便捷、更加开放的空间发展。

1.建立一体化的铁路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更新机制。“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思维给干部培训工作最大的启示就是要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思维做整合资源、优化资源、更新资源的培训“大平台”,不断跟上变化的形势,满足学员的知识需求。因此,建立资源共享更新机制是充分发挥干部培训作用的关键所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学习资源共建共享,通过与各级各类党校系统建立合作机制,对符合铁路转型发展和学员需求的优质课程进行整合,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建设优质的培训资源库,使优质的培训资源得到极致利用;二是师资资源共建共享。整合优质师资,建立起一支服务铁路转型发展、服务学员知识结构更新的师资库。通过网上平台定期更新师资资源、学习资源,为学员更快更好更便捷地掌握知识汲取能量,发挥干部培训的资源大平台的作用。

2.拓展培训形式,打造没有围墙的培训空间。“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培训”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微时代”的到来,更是为干部培训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载体。我们可以在远程教育传统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的比重,比如视频vod点播、网络学习天地、党支部博客、党员QQ群、手机报、微学习平台、慕课、微课、直播、点播等都是基于信息化平台上的干部培训新模式。同时在拓展新的培训形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培训形式,知识性的培训完全可以录制成视频公开循环播放;知识更新快的理论性培训、形势教育培训可以采用宣讲、远程直播、微信直播等方式及时传播,打通培训快车道;研讨式的学习内容可以采用面授、网络互动直播的形式,强化互动促学;体验式的学习内容可以采取现场教学、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强效果。此外,可以为不同工作性质的学员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实现个性化培训;还可以针对工学矛盾突出的岗位提供系列微课服务,增强培训服务的效果。

3.建立系统化的网络培训管理平台。将需求调研——需求分析——计划生成——内容设置——师资选配——教学安排——学员报到培训——学员食宿安排——考试考核——培训效果评估——学员信息归档——结业等培训管理流程转移至网络空间,每一步流程都要以方便快捷为原则,方便管理、方便学员学习。同时可以在网页平台畅通的基础上建立干部培训手机APP平台,实现干部培训移动办公,既可以提升培训管理的工作效率,又方便学员通过便捷的渠道随时参与培训。为学员提供报名、报到、参训、食宿、考试、结业、归档的一站式的精细化服务,形成“部署—落实—反馈—改进”的良形循环和运行高速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铁路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更新发展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模式,打造服务优质、高效便捷的培训通道,才能不断拓展培训空间,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势,将干部培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作者分别系太原铁路局党校科研开发中心主任、高级讲师,太原铁路局党校科研开发中心副主任、讲师)

〔责任编辑:孙晓林〕

G72

B

1006-8279(2017)01-0079-02

猜你喜欢
党校互联网+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