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10 08:46宋韵霏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常态

宋韵霏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新常态下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宋韵霏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新常态背景下,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存在继续教育意识较低、内容滞后、方式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和效果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开展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应不断加强专业发展意识培育、更新内容、注重方式多元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注重效果评价,以提升馆员的专业素养。

新常态;图书馆员;继续教育

一、引言

“新常态”是一个时间性、长远性和统摄性的概念。“新”是时间节点表征,“常态”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保持一种有序的、稳定的状态,与“非常状态”和“原始状态”相对,是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各项事业总体发展形势的高度化、精准化和全局化的概括,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经济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呈现出来的新的发展态势,经济社会面临全面转型升级的现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实践。在动态多变的新时代下,图书馆馆员唯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科学务实的思想作风,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有所作为。因此,馆员应适应和融入新常态,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管理员转变为知识导航员和咨询专家,这将有效拓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视界,为其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心理学家耶律克夫提出“知能退化曲线学说”,即人的知识、能力等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不断退化。[1]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补充、更新、发展和提高的一种高层次教育形式,是新的人生观、教育观和学问观的体现。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核心工作人员,其专业素养、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直接影响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由此,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激发馆员的潜能,提升他们的价值,推动图书馆社会效能的提高,是适应新常态社会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二、新常态下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问题

(一)继续教育意识较低

一方面,疲于学习,忽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当前许多馆员缺乏继续教育意识,参与度积极性不足,往往认为“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无需浪费时间和精力。许多馆员认为自己仅仅是从事“借借还还”的简单工作,技术含量较低,只要通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即可开展相关活动,无需再接受继续教育。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继续教育理念和终身学习意识未能深入人心。美国工程教育协会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的科技知识仅有12.5%来自大学课程,其余87.5%都必须从工作后的再学习中获得。因而工作后继续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小觑,否则馆员的思想意识、文化素养都难以得以提升,将会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质量和规模。另一方面,排斥感强烈,应付现象普遍。馆员大都对参与继续教育抱有“敌对”的态度,认为这种活动的开展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抵触心理强烈。在相关继续教育活动中,许多馆员常常迫于上级要求被动参与,有的是基于职称评定的考虑,个人发展的主体性被忽视,在学习过程中应付、漠视甚至逃避的现象屡见不鲜。[2]

(二)继续教育内容滞后

一方面,以常规理论知识为主,新兴知识涉及较少。馆员继续教育内容主要以工作观念、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为主,如仅仅开设图书分类学、信息情报学、图书馆学、目录学、图书编目等,缺少对计算机、新媒体等新兴知识的培训内容。随着图书馆网络化、现代化发展水平初具规模,计算机多媒体中各种影像技术逐渐应用其中,但是许多馆员对计算机操作、运行和维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尚未掌握,面对图书馆藏书电子化、查找阅读视屏化、信息管理网络化、馆藏资源虚拟化及运营发展媒体化的趋势无法适应。而继续教育内容依然固守常规,不能及时跟进,致使他们缺失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专业内容过多,跨学科内容较少。承前所述,当前馆员继续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专业内容,而对人文地理学、自然学、语言学等跨学科内容涉及较少,学科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培养需求。

(三)继续教育方式单一

在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在开展馆员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沿袭普通教育的模式,教学方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和学员聆听为主,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对案例分析、工作轮换、角色扮演等方式运用较少。此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积极的交流与互动,致使课堂过于沉闷,馆员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当前受过图书分类学、信息情报学、图书馆学等系统专业训练的专职教师数量较少,主要以兼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往往来自馆内优秀馆员和业务骨干,凭借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相关课程的讲授。虽然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素养,往往以个人的经历为出发点对自身经验概括和汇总,推广的信度和效度有待检验,使学员无法获得最前沿、最先进的图书管理理论或理念。此外,兼职教师大多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继续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矛盾较为突出,导致很少有时间、精力进行教学反思。

(五)效果评价流于形式

在继续教育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往往采取一些方法或手段,在学员中开展继续教育效果评价。如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让学员当场填写;选取部分学员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教师、课程、教法等的看法;建立网络评价系统,让学员进行网上评分,等等。这些评价方法或手段虽然能够了解和掌握馆员继续教育的一些情况,但是停留在浅层次评价上,有“走过场”之嫌。对馆员继续教育效果缺少深层次的评价和分析,不利于其可持续开展。

三、新常态下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专业发展意识培育

专业即“专门职业”的简称,是相对于“普通职业”和“一般职业”而言的,在实践活动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心智劳动”。具有专业发展意识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专业发展本质,并根据发展趋势,预见发展进程,通过实践把观念转化为现实。馆员专业发展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他们的专业发展和成熟水平,对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心理健康水平、自我审视和现实选择等产生重要的监督、调控和导向作用,是馆员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一方面,自主提高专业发展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加强馆员思想意识教育,提升发展原动力,改变“被迫参与”继续教育的错误认知,使他们认清新常态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帮助他们树立风险、危机意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内驱力理论认为,机体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发机体行为。馆员要认识到不能仅仅坐守图书馆的书籍文献等待读者前来查阅,而应主动出击,了解专业知识发展趋势,时刻关注国内外热点与前沿理论问题,在读者提出需求前,尽可能多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成为读者阅读信息的顾问,帮助读者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另一方面,制定政策加以推动。政策的制定为馆员专业发展意识培育提供制度保障。各图书馆可以依据自身实际,制定馆员专业发展制度,推动馆员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图书馆行业协会应汇聚各方力量和优势,统一制定行业继续教育专业发展制度和规范,形成全行业统一的人才培养规范,使其成为馆员人才培养的硬性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应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做好顶层设计,可将继续教育与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相结合,以立法形式加以确立,使其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3]

(二)更新继续教育内容

应与时俱进,增加计算机操作、应用、运营和维护技能等内容,注重跨学科及交叉学科知识相融合,使馆员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学习型人才,帮助他们在新常态下化解多种危机和挑战,更好地服务多样化的读者群体。

一方面,注重专业知识深度化。加大对馆员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如图书分类学、信息情报学、图书馆学、目录学、图书编目、文献资源建设、中图法分类与架排介绍、信息素养与文献信息检索、青船院图书采编验收入库流程、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营销等,使馆员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拓展,实现专业知识的纵深发展。另一方面,丰富跨学科领域内容。开设网络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知识、英语、政治、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不断扩展馆员的思维,提升综合素养,成为“全才”或者“通才”,从而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

(三)注重继续教育方式多元化

继续教育方式多元化更能体现出馆员“自主学习而非被迫而为”的意愿,更符合他们专业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方式多元化能够有效开发继续资源,为馆员自我导向学习提供平台,为实现终身教育开辟广阔前景。

其一,外出参观。不同图书馆之间的业务有共通之处,馆际之间通过派遣馆员进行参观交流和实地考察,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借鉴优秀办馆经验,提高馆员的实操技能。如陕西省公共图书馆应用RFID服务,分批派遣馆员到沿海发达地区图书馆参观访问,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开阔眼界;派遣优秀骨干到西北大学学习图书管理学课程。其二,网上学习。可对馆员定期进行相关网络课程培训,如开展慕课教学,对不同层次馆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网上学习打破时空限制,缓和工学矛盾,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学习领域和信息渠道,使馆员更加方便灵活的获得相关专业技能。其三,实行轮岗制。可定期进行轮岗换班,使馆员进行馆内学习。在轮岗换班过程中必然会使馆员感受到工作的压力,从而产生应激反应,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整体综合业务水平。[4]此外,也可采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批判性反思等多元化的方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提高专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水平是师资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对专职教师集中培训,聘请名师进行相关前沿理论、先进理念的讲授或开设学术讲座;让优秀教师展示研究成果和创新思路,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展平台,等等。这样能够不断提高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吸纳多学科的优秀人才、专家学者,对他们进行成人教育学、成人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学彰显“成人”特色。 “实践出真知”,让兼职教师深入图书馆,了解馆员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实践技巧等,从而在教学中能够“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此外,加大对兼职教师的监管力度,实行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准入门槛。[4]

(五)注重效果评价

注重继续教育效果评价,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一,馆员自评。馆员在参加继续教育后,可通过撰写反思日记、自我审视、自我反馈、纵向对比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第二,馆员互评。授课教师可以组织馆员遵循公正、公开、客观的基本原则,对他人进行评价,吸取他人的优点。第三,顾客满意度评价。顾客满意度评价是指读者对馆员提供服务满意程度的评价。让读者对参加继续教育的馆员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技能等进行评价,以此来了解继续教育的效果。第四,技能操作评价。在模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中,让馆员完成一定的任务,依据标准,就其操作过程、步骤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价。

[1]陆秋洁.浅议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问题——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科技信息,2012(34):201.

[2]葛媛媛.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11.

[3]朱 涛.论21世纪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01(5):101-102.

[4]刘奉越.职业学校教师转化学习研究——基于专业发展的视角[D].天津:天津大学,2013:57.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brarian Continuing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

SONG Yun-fei

(National Library, Beijing 100081,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normal,librarian continuing education has the problems of low continuing education consciousness,content lag, single way,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lag and effect evaluation formalization.Carrying out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librarians, we should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update the cont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way diversification, strengthen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evalu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librarians.

the new normal; librarian; continuing education

G720

: A

: 1008-6471 (2017) 03-0053-04

10.13983/j.cnki.jaechu.2017.03.009

(责任编辑:刘奉越)

2017-04-23

宋韵霏(1988-),女,河北保定人,国家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和文献学。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常态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