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路径对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2017-03-14 20:58楚亚萍
科教导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楚亚萍

摘 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服务和管理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要适应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形势,研究“微”传播规律,构建为“微”平台,让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创新“微”媒介,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强化“微”互动,把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力推进。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传播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2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出了新部署和新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这就要求要不断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路径,高等院校对于新鲜事物有更强更快的接受能力和传播能力,对于日新月异的“微”传播载体有更好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微传播路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持续培育和弘扬,是当前高等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服务和管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然要求。

1 搭建“微”平台,让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

当下传播学范畴研究称“微时代”已到来,表现在文化传播领域,其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传播的媒介則是QQ、MSN、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传播的载体则是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主的便携设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微传播工具呈现出的即时通信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89.3%,社交网站覆盖率为 61.7%,微博覆盖率为43.6% 。微传播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就在于其符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传播原则。而只有源于生活、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传播路径才能广泛、有效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根植群众、深入民心。故此,微传播媒介和工具都切实的达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实践中,当下高等院校应该根据短小、精悍、实时、迅速的微传播特性,建构与之对应的传播“微平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针对社交类用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微博主要用来浏览消息、关注资讯、发表评论,用户呈现出年纪轻、学历高等趋势。微信、社交网站、聊天室、QQ等即时通信类的用户年龄分布较广、差别大,用户主要用它来沟通交流,以维系熟人间的交流或结实新的朋友为主要功能,但是朋友圈、QQ空间也有着与微博相似的浏览传播功能。高等院校的传播受众主要是高学历、年轻化的青年学生,高校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遵循传播学规律,深入研究并认真把握各类微媒介的特性功能,针对性的发布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内容,才能真正把握好微传播主阵地。

从当前高等院校青年大学生主要依据“微”平台获取信息资源的现实特点出发,引导全体大学生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为重,把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对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焦点、热点问题要给予客观的判断和冷静的分析。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与时俱进,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将有益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渗透并贯彻到微传播领域,以达到对“微”文化受众的多维度渗透,进一步让“微”平台名副其实的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之一。

2创新“微”媒介,把发挥课堂教育主渠优势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步进行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主媒介的传统教室,是师生学习交流的核心阵地。高等院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深层次开发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使诸学科门类的以德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抱负、讲文明的新青年。因此,就必须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线,采取参与式教学模式,借助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并教育学生科学的判断和评价当代社会出现的各种焦点问题,理性把握社会思潮的主旋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主动提高德育素质和法制意识,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传统的教材体系转向教学研究体系,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与传统的传播模式相比,“微”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个性化、精准化和定制化传播。借助于网络,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可以不因时空而受到限制,学习方式便捷化、趣味化;利用网络的海量信息资源,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加自由化、深入化。因此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做到几点:一是要创新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相联系,倡导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二是要创新传播方式,将传统的纸媒传播同精悍即时的“微”传播相结合,优化传播内容,拓展传播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把形势与政策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优势充分发掘出来,要把以下三点渗透到当前大学教育的各个层面:一是要切实增强理论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做到“三改”:改革方法、改善模式,改进内容;三是要拓展校园信息化的覆盖面,努力建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平台,借助“微”传播环境,创新传播媒介,鼓励支持大学生加强课余理论学习。

3强化“微”互动,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推进

“微”媒介的不断创新和“微”平台的开放性与参与性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空间直播、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新的传播方式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永远要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及时把握“微”文化发展态势,借助“微”媒介不断调整工作模式,与时俱进提高教育水平。博客、QQ、微信、微博等网络思政的运用不仅能让师生沟通零距离,更方便了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全面性、及时性。高等院校必须积极运用微媒介提供的新手段、新方法和新平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紧跟时代步伐,围绕“中国梦”的目标和任务,探索建构有趣味、有内涵、有高度的“微”传播路径。例如:让校园主题网站、专题栏目使之成为学生愿意上喜欢上的网站之一,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借助微博、微信、校园网等微媒平台,引导学生对社会焦点问题进行研讨,用线上讲座、微课堂等适应大学生需求的形式,强化学生对当前社会形势与政策的理解和认知。

覆盖面广、开放性好、互动性强的微传播路径,可以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展开广泛的讨论学习和信息咨询。这种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传统传播模式无法达到的。这种不受讨论主题限制的微文化产品,其明显的優势是个性化、定制化、互动性。因此,注重利用微传播路径的有效互动性,将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和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二为一、合力推进是有效的探索,也是有意义的创新。

4 结语

在“微”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抢占网络舆论阵地,以“微”传播路径为抓手,综合法制教育、道德礼仪教育,引领网络舆情。一方面,借助“微”媒介,加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微”传播即时性、广泛性等优点,广泛深入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探讨,提升大学生学习探讨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利用“微”平台,大力宣传高校校园内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例,通过创先争优等具体措施,让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更高层次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高校要适应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形势,研究“微”传播规律,构建为“微”平台,让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创新“微”媒介,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强化“微”互动,把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力推进。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微”传播背景下贫困大学生诚信教育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fdy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3).

[2]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2).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2014.7.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408/t20140822_47862.htm.

[4] 原黎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传播路径[J].赤峰学院学报,2015.36(2).

[5]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 刘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2.

猜你喜欢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