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种蛋孵化效果的检查

2017-03-14 06:43刘滨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雏鹅种蛋湿度

刘滨

(山东省沂水县圈里镇兽医站 沂水 276400)

鹅种蛋孵化效果的检查

刘滨

(山东省沂水县圈里镇兽医站 沂水 276400)

介绍了对鹅种蛋进行照蛋、称蛋重以及对啄壳、出雏和雏鹅的观察,对死胚蛋和出雏后蛋壳内容物检查等一系列方法。

鹅种蛋;孵化;胚胎发育;剖检

0 引言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通过照蛋、称蛋重、解剖以及啄壳出雏时的一系列检查,可及时发现胚胎发会是否正常,了解胚胎死亡情况。一旦发现胚胎发育异常或死亡,就应认真地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孵化效果和经济效益。

1 照蛋

照蛋可以全面了解鹅蛋发育情况,了解所用的孵化条件是否合适。如孵化条件不合适即应进行调整,使胚胎发育正常,以利提髙孵化效果。照蛋时要拣出无精蛋和死胚蛋。拣出的无精蛋可供作食用,仍有商品价值;剔除死胚蛋和破裂壳蛋,可防止因其变质腐败而污染活胚蛋和孵化机,保持机内清洁卫生。

1.1 照蛋方法

照蛋是利用蛋壳的透光性,通过阳光、灯光透视所孵的种蛋。目前,多采用手持照蛋器,也可自制简便照蛋箱(见图1)。照蛋时将照蛋器透光孔按在蛋的大头逐个点照,顺次将蛋盘的种蛋照完为止。此外,还有装上光管和反光镜的照蛋框,将蛋盘置于其上,佩戴变色眼镜,可一目了然地检查出无精蛋和死胚蛋。

图1 照蛋箱与照蛋器照蛋

为了增加照蛋的清晰度,照蛋室需保持黑暗,最好在晚上进行。照蛋之前,如遇严寒应加热,将室温提高至28~30℃。照蛋时的操作力求敏捷准确,如操作过久会使蛋温下降,影响胚胎发育而延迟出雏。

1.2 照蛋次数及正常蛋与异常蛋的区分

种蛋在孵化期中,照蛋的次数视孵化场的规模、孵化机类型以及照蛋器的类型而定。通常使用平面孵化机容蛋较少,分头照、二照和三照3次。立体式大型孵化机容蛋1万多个,头照、三照2次全照,二照时只抽样检查尿囊膜是否在蛋的小头“合拢”。至于巨型巷式孵化机,它的孵蛋数更多,孵化条件比较稳定,如种蛋新鲜、受精率较高时,只在胚蛋转移到出雏机时进行1次照蛋。这种做法可减少工作量和破蛋率,但是不能及时剔除无精蛋和胚蛋,往往引起死胚蛋变质发臭,污染孵化机,所以,在生产上头照还是十分必要的。

1.3 各次照蛋的胚胎发育的强弱情况

各次照蛋时胚胎发育的特征(通称蛋相标准),头照俗称“起珠”,二照称“合拢”,三照称“闪毛”。若75%以上胚蛋符合标准要求,只有少数胚蛋稍快或稍慢,死胚蛋占受精蛋总数的比率头照为3%~5%、二照为2%~4%、三照为2%,就说明孵化条件掌握得当,胚胎发育正常。如果只有少数胚蛋符合要求,死胚蛋的比率低,这说明孵化温度偏低。如果绝大多数胚胎发育超过标准要求,而死胚蛋在同一日龄显著增多,这是短期超温所致。相反,胚胎发育绝大多数未达标准要求,这说明孵化温度偏低,造成胚胎发育缓慢。应立即采取措施降温或升温,排除温差,同时注意相应地调节湿度和通气。

2 称蛋重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蛋重会逐渐减轻,表现为前快、中慢、后快。可通过胚蛋失重大小来判断孵化条件及胚胎发育是否正常。入孵之前,将蛋盘称重,然后装上种蛋后再次称重。在总重中减除蛋盘的重量即入孵时的重量(计算平均蛋重)。入孵蛋多可按5%~10%比例进行抽测,以后定期称重时应减去无精蛋和死胚蛋数,求得活胚蛋的总重计算平均蛋重。先算出本次称重所减轻的百分率,然后根据鹅胚蛋在孵化期中的减重率进行核对,检查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应根据失重率相差的高低幅度来调整孵化设备的湿度。一般情况下,鹅孵化25d时,蛋重就会减轻到原来蛋重的11%~12.5%。有经验的孵化师傅,只要检査气室大小就能判定孵化湿度及胚胎发育是否正常。

3 啄壳、出雏和雏鹅的观察

3.1 啄壳和出雏的观察(见图2)

图2 雏鹅出壳

胚蛋转移出雏机后直至出雏时,要观察胚胎啄壳和出雏的时间、啄壳状态、大批出雏及最后出雏时间是否正常。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当壳被啄破,但幼雏无力将壳孔扩大,这是因为温度太低、通风不良或缺乏B族维生素所致。

②啄壳中途停止,部分幼雏死亡,部分存活。这可能是孵化过程中,种蛋大头向下、转蛋不当、湿度偏低、通风不良、短时间超温、温度太低这类原因造成的。

③正常的出雏时间从开始出雏至全部出雏约持续35 h,啄壳整齐,出壳雏鹅大小强弱比较一致,死胎蛋约占6%~10%,那么可说明种蛋的品质优良,孵化条件掌握正确。如果出雏时间提早,幼雏脐部带血,弱雏中有明显“胶毛”现象,死胎蛋超过10%,但二照时胚胎发育正常,则可能是二照之后温度过高或湿度太低所致。相反,出雏时间推迟,体质差、腹大、脐环凸起的弱雏较多,死胎明显增加,但二照时胚胎发育正常,这可能是二照之后温度偏低、湿度偏高所致。出壳时间拖延很长,与种蛋贮存太久,贮存不当,大小蛋、新旧蛋混在一起入孵,孵化过程中温度维持在最高界限或最低界限的时间过长,通风不良有一定关系。

3.2 雏鹅的观察

雏鹅出壳后,应注意观察初生雏鹅的活力、结实程度、体重、蛋黄吸收情况,以及绒毛色泽、整洁和长短程度等。正常良好的雏鹅体格健壮,精神活泼,体重合适,绒毛整洁、色泽鲜艳、长短合适,脐环闭合平整,腹部收缩良好。此外,还要注意雏鹅有无瞎眼、弯喙、躯肢畸形、卷趾、骨骼异常弯曲,以及有无出现站立不稳等情况。幼雏壳膜粘连,是因为温度高,种蛋水分蒸发过多,或湿度太低,翻蛋不正常所致,脐部收缩不良、充血,是由于温度过高或温度变化过剧、湿度太高、胚胎受感染所致。幼雏腹大而柔软,脐部收缩不良,是因为温度偏低、通风不良、湿度太髙所致。胎位不正,畸形雏多,原因是种蛋贮存过久或贮存条件不良、翻蛋不当、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正常、种蛋大头向下、用畸形蛋孵化、种蛋运输受损等。

4 死胚蛋和出雏后蛋壳内容物检查

4.1 死胚的剖检

剖检死胚可以查明胚胎死亡的原因。种蛋品质不良和孵化条件不适当时,死胚往往出现许多病理变化,因此每次照蛋后,特别是最后一次照蛋和出雏结束时,如胚胎死亡数超出正常死亡数,应将死胚进行解剖。检查死胚外部形态特征,判别死亡日龄,然后剖检皮肤、肝、胃、心脏、肾、胸腔、腹腔以及气管等组织器官,注意其病理变化,如贫血、充血、出血、水肿、肥大、萎缩、变性以及畸形等,从而分析其致死原因。

4.2 死胚蛋的剖检

在孵化过程中,如没有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当出雏时发现孵化率下降,可通过死胚蛋的解剖进行诊断,查明原因。方法如下,随机取50个死胚蛋煮熟后剥壳观察,如部分蛋壳被蛋白粘住,说明胚胎发育不正常引起后期吸收不良。这是孵化前期即在孵化机里胚龄18d前出的问题;如果蛋壳整个都能剥落,表明尿囊合拢良好,是后期的问题;如果死胚浑身裹蛋白,是在18~22d时出的问题,因为25d左右的胚龄时,其蛋白应全部吞完;如死胚身上已无蛋白,那是25d到出壳期间温度掌握不当,特别是偏高产生的问题;如出雏时温度偏髙,常出现“血嘌”(啄壳部位淤血,是由于鹅胚受热而啄破尚未完全枯萎的尿囊血管出血所致)、“钉胳”(肚胳有黑血块,因鹅胚受热而提前出壳,尚未枯萎的尿囊血管的血淤在肚脐处)、“穿嘌”(挣扎呼吸,喙部突出)、“拖黄”(肚脐处拖有尚未完全进人腹中的卵黄)、“吐黄”(啄壳部位破裂的卵黄囊中的卵黄往外淌,雏鹅挣扎而弄破卵黄囊所致)。凡是蛋白吸收不良的死胚蛋,都有“裹白”、“吐清”(啄壳部位没吸收完的蛋白往外淌)、“胶毛”(出壳雏鹅的绒毛被蛋白粘连)等现象。

4.3 出雏后蛋内残留物检查

检查出雏后蛋内残留的尿囊、胎粪和蛋壳内壳膜,如发现有红色血样物,则表明湿度不够。适当地喷些水将有利于出壳,因为正常温湿度条件下,出壳后蛋壳内壁是很干净的。

S814.6

:A

:1008-6137(2017)01-0014-03

2016-12-30

猜你喜欢
雏鹅种蛋湿度
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湿度场分析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雏鹅成活率低的原因和对策
跟踪导练(二)(2)
土鸡种蛋的收集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