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微课程的研发模式与引领策略

2017-03-22 17:41陈刚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34期

摘要:“学科微课程”是介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新型课程群落。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建立研发机制,搭建实践平台,放手支持老师利用本地和本校课程资源,投身“微课程”实验,构建起全校的“学科微课程”,不仅拓展了现有的小学课程体系,促进了教与学的健康发展,也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学科微课程;研发模式;引领策略;研发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60-04

“学科微课程”,就是指教师以自己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自己对课程、对学生的认识了解,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二次研发,从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方面进行补充、改造、拓展、优化而形成的个性化学科微课程。它在目标、内容、形态上与原来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所区别,又不同于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是介于三者之间的新型课程群落。

李振村说:“只有当每一个教师都自觉地进入到课程研发当中,并拥有自己的个性化特色课程,课改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民间和大地,进入到了常态的课堂和教学,进入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上级文件和专家的著作、讲座里。”但是教师要想系统的开发自己的学科课程并不现实,而“学科微课程”的开发,正是可行的尝试。

一、“学科微课程”研发的背景

学校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些不足:1.课程缺少生活性。课程内容无法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2.课程缺少自主性。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发展为本。课程开发同样如此,应该体现教师自主开发,学生自主选择的基本思想。3.课程少实践性。课程开发得再好,如果没有真切的实践体验,学生是不可能在课程中真正得到成长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程”应运而生,它紧扣课程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为学校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微课程”倡导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要求,利用本地和本校课程资源(如家乡乡土文化等),基于自己优势和个性化特点来开发,它可以弥补学校现行课程之不足。

我们学校的“学科微课程”的研发,最初源于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2012年,周艳老师的“研究性学习”开展了主题为“福地美食文化”的特色研究活动。周老师带着学生自发组建多个研究小组,开展了“寻访福地美食,体验制作过程,品尝美食独特味道”的“福地美食”研究之旅。带着对家乡美食的喜爱,基于学生兴趣,“享受”美食研究,可是没想到这 “既轻松又好玩”的研究性学习得到大家的共鸣。该课展示后,获得太仓市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一等奖。

这件事引发了我们对课程的深入思考。国家课程校本化,离不开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加工,否则就无法由国家课程走向“校本”并最终走向“师本”。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任何课程的实施都要经历“课程师本化”的过程,即从教师的课程意识到带有教师个人特点的课程实践。即便是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去实施,具体方法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师本化”程度越高,教师的课程实践个性就越鲜明;“师本化”开发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形成教师个性化的“学科微课程”。鉴于此,我校在2012年开始将“福地文化”渗透进“学科课程建设”,研发属于老师自己的“学科微课程”。比如语文学科研发的“童诗童谣”,艺术学科的“双凤山歌”、“福地版画”,体育学科的“武术课程”等等。当时大多数老师还尚未能意识到这“师本化过程”的重要性。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了“学科微课程”的概念。所谓“学科微课程”和现在说的“微课”不一样,指的是基于老师自身优势的“学科微课程”。就是教师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自己对课程、对学生的认识了解,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二次研发,从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方面进行补充、改造、拓展、优化而形成的个性化学科微课程。它在目标、内容、形态上与原来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所区别,又不同于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是介于三者之间的新型课程群落。我们正式把“学科微课程”纳入了学校“多元课程体系”,并对教师群体开始了有意识地引导。

二、“学科微课程”的研发模式与引导策略

(一)研发模式

原来的校本课程开发,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师个人特长的“教师自主模式”。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确定课程开发项目,向学校提出开课申请,指导学生选课,然后开始课程实施。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在教师,学校只从宏观上进行审批、评估、淘汰管理。二是基于学校办学特色追求的“学校主导模式”。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充分分析学生发展需求、社区资源和教师特长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开发项目,指导教师开发实施。课程开发的决定权在学校,教师只是按照学校意图参与具体开发与实施。

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弱点。前者能充分激发教师课程开发的自主性与潜能,但不利于体现学校的主导意图;后者恰恰相反,学校的主导意识太强,教师的自主精神很难充分发挥出来。

2015年我校酝酿申报省教研课题“双凤‘福地主题文化微课程创新实践研究”,力图将两种模式整合起来,形成“学校主导下的教师自主开发”模式。学校只提出课程开发的主导方向——“福地主题文化”的微课程研究主题,进行理念引领,具体开发项目则完全由教师自主选择。后来的实践证明,“学校主导下的教师自主开发”的模式是比较成功的。

到2015年我校成功申报省教研课题的这一年中,学校教师的“福地主题文化”微课程不断涌现:周莹、陈刚、王晓红老师的新经典福地童谣课程,曹源琪老师的主题诗词课程,王银菊、杜林老师的民间故事阅读课程,汤新老师的福地文化传说课程,周艳老师的福地美食课程,张洁老师的民歌课程,兰金兰的版画课程,……教师“有什么”“能什么”,本身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这种基于老师专业特色和自身优势的“学科微课程”正是吻合于老师们专业化发展的选择方向。

“学科微课程”研发,强调理念引领,弱化审批管理,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性。而学校的课程管理,则主要体现在“理念倡导、实践指导与呵护服务”。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这种自主选择的微课程研发,让老师在微课程的研发中始终保持创新的激情和活力,让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在自己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获得真切的成长体验。

(二)引领策略

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帮助老师提升开发水平

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创意,是学科微课程的雏形。六年级语文老师周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从《走进秋天》这一儿童诗歌入手,实施了以“秋天的诗”为主题的诗歌教学,让学生拓展阅读几首关于秋天的诗歌,并进行对比,同样以诗歌为主题,作者选取的典型景物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通过对于作品的“求同存异”来达成作者写作风格的一种感受。在此基础上,激励学生广泛阅读其他描写秋天的现代儿童诗,这些儿童诗在选取典型景物、在写作手法与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写作特点”, 你更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再次,让学生在古诗中体味“关于秋天的诗”的描写,那就更丰富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些诗歌都是那么形象、凝练、精彩。同样是秋天,同学们感受到的诗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与诗人写作时的境遇与心情紧密相关。几周的“秋天的诗歌”的学习,同学们积累有关秋天的诗歌,诵读感受诗歌之美,积累优美词句,可谓言意兼得。

我们观察着,思索着,在学习的同时,决定帮助周莹老师将之前的做法提升为“微课程”——“秋天的诗”主题微课程。首先,是提升对课程价值的认识,明确课程目标。其次,是帮助老师完善实施策略,形成了课程实施方案。如:生长点在课内,生发点在课文,从课文生发,拓宽到现、古代诗歌,再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心去体会,体味得更深。通过“画秋天、拍秋天、写秋天”,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不断扩大,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经过这样的提升,有思考的创意做法就从“前课程”变成了形态比较完整的“学科微课程”。

2.帮助老师选择学习“榜样”

关于课程的开发实施,国内早已有若干名师走在我们前面。如常丽华、韩兴娥、陈琴、戴建荣、钱锋等名师,以及李振村、杨文华等专家都在微课程研发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广泛了解全国微课程的名师名家,推荐给老师作为学习榜样,提高课程研发的起点。从2012年开始,上海开展的历届有关微课程的“全国新经典大讲坛”、无锡的“全国微课程实践研究论坛”等等,每次都选派相关教师赶赴学习。带着交流碰撞后的激情和思考,李洁老师的“小古文”、陈刚老师的“童诗童谣”、曹源琪老师的“‘福地主题文化的写作之旅”、张洁老师的“双凤山歌”、兰金兰老师的“福地版画”等主题微课程便应运而生了。

3.帮助老师组建“微课程”沙龙

沙龙就是由学校引导、教师自发组成、自愿参加的研讨团体。目的是自由交流思想观点,启发自主反思。学科微课程是新生事物,研发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惑和问题,需要同伴之间不断地交流碰撞,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我们每学期开展两次“微课程沙龙”活动,引导教师结合焦点问题畅所欲言,交流辩驳,在观点碰撞中促进反思,不断开阔思路、提升认识。如这学期我们就“‘福地主题文化在学校各学科中的有效渗透”这一问题开展了头脑风暴式交流,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创新的做法。并且在讨论中大家明确了一点:不管如何开发“福地主题文化”微课程,只要实践中措施有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就是课程开发建设的有价值的尝试,就值得继续做下去。这样的碰撞,既求同也求异,能碰撞出真实的火花,对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大有好处。

4.帮助老师搭建展示平台

展示就是有效的评价。为了促进交流反思,引领更多教师自觉自愿地加入到微课程研发行列中来,我们每学期都开展优秀学科微课程展评活动,搭建一个平台,让老师们有机会“晒晒”自己的研发成果,接受大家的检阅,在同伴的欣赏中确立自信,在他人成果面前冷静反思,在彼此交流中受到启发。在2012年的“相约福地 共话经典”微课程研讨活动中,周莹老师向李振村、杨文华等专家以及太倉市各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展示了“秋天的诗”主题诗歌课程,就得到了杨文华等专家和与会老师的一致肯定。通过每年这样的展示,在交流的同时,通过专家引领,不断提升微课程研发的实效。

5.建立保障机制

我们积极营造环境,健全机制,促进学科微课程的成长。学校把构建学科微课程列为学校重点工作,并将优秀学科微课程纳入教师成果奖中,期末予以重奖。同时,学校设置固定资金用于专项外出学习。几年中我们组织20余名骨干教师赴上海、无锡考察学习,了解微课程建设经验成果。到目前为止,因微课程研发而外出学习考察的就已多达80余人次。

三、“师本学科微课程”研发的实效

经过两年多的集中研发实践,我们基本上实现了四方面的目标:

(一)弥补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

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实施指南是国家、地方课程对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经过校本化处理后,学校会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追求,丰富或提高其中部分目标要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彰显校本特点,打造特色品牌。比如在学科建设中,我们把语文学科目标确定为“喜欢阅读、积累丰富、读写结合、一手好字”,是对学生读书、习字等项目的校本化的目标提升。数学学科的 “基础扎实、思路清晰、应用灵活、精于计算”,其中“精于计算”就是在课程标准校本化后对计算目标的个性化、特色化的规定。经过这样的校本化处理,发现现有的课程体系并不能完全承载起学校的育人目标,暴露出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往往体现在具体学科中,很难用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来弥补。怎么办?学科微课程,就恰好能填补这一空缺,完善了现有的课程体系。

如我校曹源琪老師根据学校语文学科育人目标,精心研发了“‘福地文化写作之旅”的主题微课程,通过寻访福地名胜遗迹、体验福地民风民俗,追溯福地历史传说等等,丰富写作素材、开展二次写作等措施,提升了本班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研发能力

学科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研发实施能力,是课程实施水平最直接的影响要素。从学科建设到学科微课程研发,教师不仅要从宏观上认识、规划学科课程,还要从微观上补充拓展学科课程,这无疑将大大增强学科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研发与实施能力。孙叶老师研发“保护环境”主题课程,使她从一篇课文的教学,拓展到主题单元的教学,直到课程资源、内容的整合,课程视野更为开阔,课程重构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王银菊、杜林老师的“民间故事”主题阅读课程,则将课外阅读与福地的民间故事有机整合起来,在大大增加了课程“附加值”的同时,也让福地传说深入学生心中。

(三)促进了教师教学个性特色的形成

教师个性、专长各有不同。这些个性、专长,只有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熔铸成教师的教学个性特色,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如何抓住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聚焦点,促进教师教学个性特色的形成,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这样一种空间,而学科微课程的研发,又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空间,为更多老师打造自己的教学品牌提供了可能性。我校张洁老师“双凤山歌课程”的研发与实施,不但让学生领略了双凤山歌的魅力,也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了“双凤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也初步形成了自己 “双凤山歌”的教学特色。“双凤山歌课程”在苏州陶研会的山歌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像这样依托学科微课程形成教学特色的还有“武术”谢建宗老师、“篮球”朱黎明老师、“版画”兰金兰老师等等。特色教师不断涌现,既是学校课程实施水平提升的标志,也是教师教学品牌形成的显著标志。

(四)学生综合素养的明显提高

更为可喜的是,随着学科微课程的研发实施,学生综合素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低年级的“读写”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学生通过扩展阅读、表达自我,全面促进了语文素养的发展。谢建宗老师“武术”课程,激发了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磨炼了学生的品质,促使学生体育素养发展上显出成效,也使得学校体育工作有所突破。目前学校形成了低、中、高三级武术精英梯队,学校的武术教学大放异彩。在2015年太仓市武术操比赛获一等奖,校队获武术操精英赛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朱卫国老师的“小足球”课程立足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了一大批足球爱好者。大家体会到,这些发展变化,都得益于“学科微课程”的研发实施。

“学科微课程”,不仅拓展完善了现有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师生的教与学的健康发展,也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提高了双凤中心小学的核心竞争力。我想,这正是“学科微课程”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徐瑞泰

Research Mode of and Guiding Strategy for Subject Micro-Curriculum

CHEN Gang

(Shuangfe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Taicang 215400, China)

Abstract: Subject micro-curriculum is a kind of curricula between national and local courses. In accordance with school reality and students requirements of development, we establish research systems and set up the practical platform to fully support teachers devoting to the experiment of micro-curriculum by using local school resources to construct the subject micro-curricula of the whole school. As a result, we not only expand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system of primary school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t also create the new point of development with schoo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subject micro-curriculum; research mode; strategy; ef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