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2017-03-22 17:45周斌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34期
关键词:自主发展个性化

周斌

摘要:大学先修课程,是一种个性特长发展课程。江苏省天一中学在课程设置时,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开设个性化的先修课程,以推动学生的多元自主发展。学校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实践,进一步论证了学生自主发展具有另一种可能。

关键词: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个性化;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64-03

大学先修(advanced placement)课程在上个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简称AP课程。目前全世界有超过60个国家的3700多所大学承认AP学分。2012年,天一中学在全国第一批成功开设北京大学先修课,成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首批试点学校。中国大学先修课于2013年2月正式启动。目前形成了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为理事单位的中国大学先修课(北大AC课程)体系,和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为理事单位的中国大学先修课(清华MOOCAP课程)体系。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才华初露、多元发展的重要学段。学校课程设计在面向未来、兼顾学术品位的同时,尊重差异,鼓励多元,为具有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通道和差别化的发展指导,正是“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对具备条件的普通高中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先修课为学生自主发展开辟新途径

1.开辟创新人才培养、选拔的新途径

大学先修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大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他们平稳地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相关高校将大学先修课程的成绩作为该校选拔人才的参考,是比较合理的。

大学先修课定位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其课程难度较之高中课程有明显的跨越,这对学生本身素养就有较高的要求。以中国通史为例,学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史学知识与史学素养,既洞悉史学研究的动态,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学科成绩。由于课程立足点高,因此选拔出的人才也更能适应高校的要求。

2.激发学生潜能,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創新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学习能力的竞争。大学先修课为中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从单一化的唯分数论到多样化的因材施教,为高校提供自主个性化的选才依据。当下我国高中课程的设置要求做到规定性学习(国家课程)与选择性学习的统一,但就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潜能难以激发,甚至会被繁琐的应试教育所束缚、禁锢,僵化了思维。高中课程就好像就餐的“四菜一汤”,吃多吃少取决于个人的学习能力,中国通史等大学先修课程的出现,等于在“四菜一汤”的基础上另外提供了一部分“自助餐”,有效地解决了“大胃王”们的困扰。学生应试压力减轻,科目选择权增大,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空间增大。正如一位选修了中国通史课程的同学说:“以前学习高中课程,就好比咀嚼一块萝卜干,嚼来嚼去都品不出别的味道。现在学习中国通史,感觉就像是品尝荔枝,外面的壳看起来很难吃,但是剥开以后发现很诱人,细细咀嚼特别好吃。”

3.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

从课程内容上讲,大学先修课程是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课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与高中的课程脱节现象。美国学者罗伯特·赫钦斯在其《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曾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的混乱现状即源于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脱节。比如当前中学物理教材与高校物理专业教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在最后冲刺阶段,部分学校强化应试培训,导致中学生进入高校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适应,影响了后续学习。大学先修课程立足于高中教育的基础,进行深层次的过渡性学习,从而突破了高中与大学的割裂状态,成为打通两者间隔阂的一座桥梁。

以数学学科为例,其特点就是每个阶段的内容自成体系,却又紧密联系。中学数学是大学数学的基础;大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延伸和深化。高中数学主要研究“有限”的问题,而高等数学主要研究“无限”的问题。因此高中和大学在核心概念上的处理截然不同:比如高中阶段并没有给出极限的概念,首次出现模糊的极限概念是在导数部分;关于函数连续的概念也仅仅在讲授“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时被提及。高中阶段比较注重解题能力和技巧的训练,大学则更注重数学语言和数学思想的学习。大学先修数学课程要实现的正是从高中基础数学的“有限”走向高等数学的“无限”。

二、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探索

天一中学为特聘教师颁发了中国大学先修课“首席主讲教师”的聘书。这些教师在假期“重回大学”,参加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教研机构的专业培训,返回天一后成了“中学里的教授”。2016年我校10名教师通过清华大学大学先修课程考核,获得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MOOCAP)教师资格认证。近几年,我校引进了一大批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优秀青年教师,壮大了了先修课程教师队伍。

天一中学大力推进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建设,提升了学校课程改革的力度。我们首批开设了微积分、大学化学、中国古文化、中国通史四门大学先修课程,2014年跻身全国“第一批先行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的一流中学。目前学校开设了微积分(上)、微积分(下)、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文学写作、通用学术英语、物理力学、微观经济学等超过30门的中国大学先修课,供学生选择。为不同天赋的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选课方面,学校始终贯彻三个原则:“一、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意愿,由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修习以及修习哪些课程;二、科学性原则——学有余力、学有志趣、学有所长;三、个性化原则——选课学生应根据自身兴趣,潜能,学习能力等条件制定个性化的选课计划”。本着“思想独立、梦想清晰;兴趣鲜明、学有余力;严于律己、勇于挑战;善于合作、个性阳光;习惯良好、追求卓越”的要求,大学先修课的学生主要来自高一高二年级创新班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我校综合素质前10%的学生,大约200人,其中选修微积分的约30人(绝大部分同学还兼修数学竞赛,具备自主招生的实力)。

猜你喜欢
自主发展个性化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试析地方中学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策略
信息时代下职校专业教师自主发展探微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