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切勿讳疾忌医

2017-03-23 19:11董薇
中老年保健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毛病省钱医生

您好!我父亲今年79岁了,大概3个月以前开始觉得有时会感到头晕,一侧身体发麻,我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总是拒绝,说是上了年纪,有点不舒服是正常的。结果半个月前,他突然一侧身体失去知觉摔倒在地,幸好当时家里有人马上送到了医院,诊断结果是脑梗。医生说送医还算及时,经过治疗没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不然后果会很严重。我跟其他同事聊天时说,如果我爸当时听我的话早点到医院看看的话也不会差点把命丢了,不少同事都反映说家里的老人也是这样的,不肯去医院,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请问这是共性的问题吗?怎样才能避免呢?

河南 周女士

周女士您好!

您信中提到父亲不愿看医生的情况的确在很多老年朋友身上都存在,这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1.去医院是“乱花钱”,不愿就医

现在的老人年轻时都经受过艰难的生活,赚来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比较节俭。去医院看病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高昂的化验费、检查费、药费。对于很多老年朋友来说大多是慢性疾病,即使去了医院看了医生,也很难彻底治愈,所以他们会觉得没有必要去花这种“冤枉钱”。

2.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不想就医

老年朋友通常为心疼子女,认为孩子们工作忙、压力大,尽量不愿给孩子们添麻烦。所以觉得身体不适的时候,往往自己买点药或者觉得自己调养一下就好了,不想让孩子们知道担心。

3.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敢就医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现在生活节奏快,儿女工作忙而且还有自己的小家,大多数无法长期陪伴在生病住院的父母身边。而且一旦遭遇严重疾病,对于家庭的经济方面也是不小的负担,时间长了有的家庭难免会产生矛盾。为了家庭的安定团结,老年人都不敢轻易走进医院的大门。

实际上导致老年人“讳疾忌医”大多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首先是“害怕”心理。有的老年人“不服老”,盲目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不愿意相信自己生病也不愿就医,抱有一种“阿Q”心理,怕查出病来心里“添堵”。

其次是“愚昧”心理。有的老年朋友受自身文化和知识水平限制,对于不知道和不了解的问题盲目回避或者不以为然,不懂得应该如何正确接受治疗。有的老年朋友迷信民间偏方,最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再次是“省钱”心理。一方面与老年朋友家庭经济状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个人认知相关。有的老年朋友顾忌很多,为了省钱不愿意去医院,多表现为有病忍着,或是到药店买些药,实在扛不过去再去医院。其结果是,病情加重后不仅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痛苦,而且花费也增加了许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老年朋友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了脑器质性退化甚至病变,导致认知功能受损,无法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评估。还有一些表现为抑郁症状的老年朋友会表现出少语、不与家人主动沟通、对外在事物不感兴趣等,导致一些疾病没有被及时发现。因此需要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老人多一些观察和交流,一旦发现异常,要积极鼓励老人及时就医,不要把小毛病养成大问题再追悔莫及。

猜你喜欢
小毛病省钱医生
最美医生
小毛病,大影响
小毛病会铸成大错
省钱妙招——讨价还价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成效:省钱省时提效
“爱省钱”的超级富豪们
小毛病累积成大问题--上汽通用别克凯越
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