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校本教材的编制原则与使用策略
——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为例

2017-03-24 01:06陆林珍
江苏教育 2017年29期
关键词:书法课校本书写

陆林珍

书法校本教材的编制原则与使用策略
——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为例

陆林珍

书法进校园,课程是关键。而书法课程的实施,教材又是重要的保障。因地制宜编制校本书法教材是对部审书法教材的有益补充。书法校本教材的编制应遵循科学规范、循序渐进、实用便利、素养提升原则;书法校本教材的使用应遵循组织管理、教学研究、考核评价、分类选用策略。

书法;校本教材;编制

书法进校园,课程是关键。而书法课程的实施,教材又是最重要的保障。自2013年教育部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要求三至六年级一周一节的书法课学生用书需要经过教育部审定才能出版使用后,全国各地共81家出版社陆续展开了书法教材的研发工作,最终11家出版社的教材通过了审核,于2015年9月开始在全国各地供三至六年级学生免费使用,教材的名称统一确定为《书法练习指导》。应该说,这套教材的编制、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推出国家认定的书法教材。”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如此评价:“以往学校开设书法课都是老师自己琢磨怎么教,现在有了规范的教材,老师教起来更有章法,学生学起来也更系统。”而且,由于它是免费发放给每一位学生使用,因此,推广使用就少了诸多障碍。当然,一本国审教材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所需,原因显而易见:这本教材只针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而且仅仅限于软笔书法的学习指导,另外,它适用于书法的普及性学习,对于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来说,其因材施教的指导作用就难以体现了。基于以上实际情况,书法校本教材的编制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笔者所在的学校,自1997年就开始培育书法写字教育特色,近二十年的坚守,硕果累累,2016年成为江苏省教育厅首批命名的中小学书法特色学校。下面,就结合我校的一些做法,谈谈书法校本教材的编制原则以及使用策略。

一、书法校本教材的编制原则

1.科学规范原则。

教材是一种特殊的书籍,它的编制,首先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因此,编制书法校本教材,首先就要认真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部分关于“写字”的具体阐述,并对应各年段的具体要求予以一一落实。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第一学段(1~2年级)中就“写字”提出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此,我校编制的校本硬笔书法教材《墨韵唯华——硬笔楷书初级教程》(适用于一二年级)中,就把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书写指导作为首要的内容,紧接着是笔顺规则的学习,然后是不同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同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书法校本教材编制科学规范的原则还应体现在例字书写的规范、美观上。校本教材使用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书写一般以规范、端正为主(一小部分特长生可考虑个性特点,编制或选购适合他们的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教材),因此,在编制校本教材时,选择例字书写的作者一定要反复斟酌,严加选择。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字描红、习字册的范字都是著名书法家刘有林老师书写的,非常规范漂亮。“习作”的例文选用的则是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的手书作文,虽然说增加了亲近感,但良莠不齐的书写放入教材之中,对学生所起的示范影响非常不妥。

另外,书法校本教材编制的规范不但是指内容的科学规范,也是指教材编制时要统一体例、格式,这里不作赘述。

2.循序渐进原则。

中小学生学习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具体教学时,应以书写笔画为起点,一般应从结构简单的字到结构复杂的字,从单字练习到篇章练习,从观察例字、描红、仿影、临帖到独立书写。我校编写的《墨韵唯华》系列硬笔书法校本教材分初级、中级、行楷三册,分别对应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初级教程用铅笔书写,中级和行楷教程用钢笔书写。《纲要》中指出:五六年级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只要学生在一至四年级认真系统地练写了正楷字,五六年级练写行楷字就完全可行,当然,前提条件是教师也要能写一手漂亮的行楷字,且善于指导学生书写。初中学生学业繁忙,要专门挤出时间练习行楷字是一个奢侈的要求,反之,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就能写一手既快又好的行楷字,则对于他们在初中阶段提高书写速度、减轻学业负担都是有益处的。

3.实用便利原则。

编制校本教材,就是为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弥补部审教材大一统带来的不足,因此,实用和便利就成了必须遵循的原则。首先,部审教材的适用对象是全国所有小学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它并未考虑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也未考虑各地区、各学校书法教育开展的基础差异,因此,校本教材编制时就可以作适当地调整和弥补。比如,部审教材只针对软笔书法教学,那么,校本教材就可以考虑编制硬笔书法教材,毕竟,硬笔书法更易于普及,也更具实用价值。再比如,部审教材基本都是楷书练习指导,如果学校软笔书法普及程度较高,则可以考虑编制书法作品创作指导用书,也可考虑面向书法特长学生的其他书体练习和创作指导用书。这就是书法校本教材的实用性。便利性则是指教材的设计、印制要便于学生使用,如:软笔书法练习的格子尽量大些,尽量接近作品创作所需;教材不要太厚,便于书写和翻页;不管硬笔还是软笔,纸张尽量柔韧,书写时既不化开,又有书法吸墨、渲染的感觉。练习内容尽量以成语、古诗词、经典美文为主,既是练字,也是学习和积累。

4.素养提升原则。

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书法教育绝不仅仅只是技能学习,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从笔者目前了解的几套部审教材来看,除了练习指导,确实也都安排了一些碑帖的比较、文字的源流、书法家的故事等内容,适当关注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但实事求是地讲,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编制书法校本教材时,就可以本着素养提升的原则作一些补充和完善。如中国书法史的发展流传,篆、隶、草、楷、行五种书体代表性作品的欣赏,书法家的故事(要挖掘其中的书法育人价值),书法名胜古迹的介绍,文房四宝的知识,经典爱国诗词书法作品欣赏,乃至于对当地书法家的了解,当地文化古迹、文化遗存内的书法碑刻、牌匾、楹联探寻、欣赏等,还有前面提及的经典诗词、美文书写、诵读,以及介绍和宣传本校开展的书法活动、书法名师和小小书法家宣传等等。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要编印一本师生书法作品集,我们认为,这其实也是书法校本教材,因为,这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师生书法教、学的积极性,更可以当作其他学生学习、欣赏的范本。当然,以上书法校本教材的编制,都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学习。

二、书法校本教材的使用策略

1.组织管理策略。

为了真正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我校加强领导重视和组织管理,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书法教育领导小组,并安排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材使用过程的组织管理,比如规定使用的对象、时间,教学的具体要求,检查考核的方式方法等。教导处明文规定:每周一和周三,一至三年级在中午的自习课时间(35分钟)使用书法校本教材,每周二和周四,四至六年级在上午的自习课(40分钟)使用书法校本教材,并将此安排进每个班级的课程表。在统一的时间段内,伴着悠扬的乐曲《渔舟唱晚》,全校学生人人静心练字,成了唯亭实小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三至六年级的部审软笔书法教材则在美术课上一周一节安排使用。每天的值班护导行政在书法课时巡视检查、反馈点评。教导处规定将学生校本教材上的书写作业也作为每月检查内容。种种组织管理策略,确保了校本教材使用的落实到位。

2.教学研究策略。

真正的学校特色应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从中受益。我校的书法写字教育就是着眼于所有学生的发展,一周两节的校本书法课与正常的课堂教学无异。为了提高校本书法教材的使用效果,提高校本书法课的教学质量,我校很早就成立了书法教研组,由书法教研组长带领大家开展书法教研活动。从2014年开始,我们将书法教研组长任命为教导处助理,更加强了对书法课的管理和研究力度。一个月一次的常规书法教研活动,老师们在一起制订教学计划,集体备课、磨课,互相听课研讨,大大提高了校本书法课的教学质量。同时,一年一次的校内书法教学评优课活动,成了老师们比武练兵的大好舞台。再加上我校经常接待各类书法特色学校参观交流活动,书法骨干教师公开课的开课频率高,也给本校所有上校本书法课的语文、美术老师提供了观摩学习机会。除了课堂教学研究,我们还大力提倡和要求老师们撰写书法教学案例和论文,推荐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因此,老师们的书法教学水平提升得到了保障。

3.考核评价策略。

考核评价是教材有效使用的保障。我校针对书法校本教材使用的考核评价主要分平时和期末两个方面。平时主要与教学检查相结合,与老师们每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挂钩。而期末的考核则更严格。教导处根据《唯亭实验小学学生书法写字水平等级评定条例》统一制订考核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全体学生统一进行等级考核。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我们还采用交换监考、备课组交换并统一评定的办法,同时,将考核评定的数据与教师的教学成果奖发放进行挂钩。此举极大地提高了老师们对校本书法课的重视程度,有力地保证了书法校本教材的使用落实,有效地提高了全体学生的书写水平。

4.分类选用策略。

我们在编制书法校本教材时除了考虑普及性、全员使用性,也为“书有特长”的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学习使用的教材。与此相对应的,在书法校本教材使用时也遵循分类选用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地处理好普及与提优的关系。如可以为书法特长生选编适合他们练习的名家名帖,利用课后社团活动时间进行练习。也可结合一些有主题规定的书法比赛,为书法特长生选编合适的教材或临写内容。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书法教育的发展同样如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材是重要的一环。没有教材的保障,书法教育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据学校书法教育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师资水平、学生基础,因地制宜编制校本书法教材是对部审书法教材的有益补充。愿更多的学校能够遵循书法校本教材的编制原则以及使用策略,编好、用好书法校本教材,推动学校书法教育的开展,共同开创书法进校园的美好未来!

J292.1

B

1005-6009(2017)29-0014-03

陆林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121)校长,高级教师,苏州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猜你喜欢
书法课校本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推动书法课型创新优化书法课堂教学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书法课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